如果你不喜歡等待,就不能成為一名攝影師

攝影 | 文學 | 視覺

攝影 | 文學  | 視覺

「如果你不喜歡等待,就不能成為一名攝影師。」–賽巴斯蒂昂·薩爾加多

從經濟學家的視角關注鏡頭中的民生,讓勞動者的華麗畫面豎起卑微者的尊嚴,這就是巴西攝影家塞巴斯蒂奧•薩爾加多。

塞拉佩拉達的露天金礦,巴西帕拉州,1986年

塞拉佩拉達的露天金礦,巴西帕拉州,1986年

布魯克斯山脈,美國阿拉斯加,2009年

布魯克斯山脈,美國阿拉斯加,2009年

墨西哥,1980年

墨西哥,1980年

作為一位出生於巴西的攝影師,薩爾加多意圖用攝影關注、記錄並展現的主題出奇的宏大且極具全球化視野。

塞拉佩拉達的露天金礦,巴西帕拉州,1986年

塞拉佩拉達的露天金礦,巴西帕拉州,1986年

從1970年代開始,就如所有凶殺現場都有福爾摩斯一樣,哪裡就有苦難,哪裡就有薩爾加多:在巴西塞拉佩拉達金礦裡,工人為了淘金成了地獄裡的奴隸.

盧安達難民營,坦尚尼亞貝納科,1994年

盧安達難民營,坦尚尼亞貝納科,1994年

黑眉信天翁的領地,南喬治亞島,2009年

黑眉信天翁的領地,南喬治亞島,2009年

宏大的主題和持續的時間投入,構成了薩氏作品的強大基因,而形式獨到的黑白畫面,更賦予其雋永的影像品質以及影像愛好者的廣泛追捧。

西馬爾半島北極圈的涅涅茨人,俄羅斯西伯利亞,2011年

克盧恩國家公園和保護區,加拿大大角河,2011年

海鬣蜥,厄瓜多加拉帕戈斯群島,2004年

海鬣蜥,厄瓜多加拉帕戈斯群島,2004年

「有人認為我是一名攝影記者,這不是真的;也有人認為我是一位社會活動家,那也不確切。」

時至今日,對薩爾加多而言,攝影已經不只是一個職業了,而是生活本身。因為所有的照片都是他所經歷的那些瞬間的折射,「所有這些圖像的存在源於生活和生活的驅使」。

瓜地馬拉,1978年

瓜地馬拉,1978年

離開錫礦的工人,玻利維亞奧魯羅,1983年

離開錫礦的工人,玻利維亞奧魯羅,1983年

離開錫礦的工人,玻利維亞奧魯羅,1983年

巴拉布河谷的豹子,奈米比亞達馬拉蘭,2005年

向米塞人的神靈祈禱,墨西哥,1980年

向米塞人的神靈祈禱,墨西哥,1980年

「我不是藝術家,而是忠實的記錄者。用信念去攝影,是我生活的準則。攝影唯一醜陋之處,就是被拍攝者正在遭遇的痛苦。

不是因為我們的在非洲就要拍醜陋的圖片,任何地方你都可以拍出醜陋或者美麗的圖片,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太多的不公,是良心驅使我把這些人和事拍攝下來,藉以引起人們的關注。

我有我的風格,但我從來不會把自己的風格強加於現實,它一直就在那裡,我只是用鏡頭捉到了它。相信直覺,深入情境,將「自我」擱在一邊,在這一點上,我和佈列松的出發點是相同的,雖然我們呈現的結果不同。」

–賽巴斯蒂昂·薩爾加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