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瑞應圖》 導讀【南山讀畫】

編者按:藝術史研究既要有開放的人文視野,海納百川兼容幷蓄,同時又要善於從藝術作品本體出發,深諳藝術作品本身。一圖勝千言,我們不僅閱讀文獻,更要閱讀與默記大量作品。在藝術史的教學與研究中,中國美院藝術人文學院非常強調「讀作品」”讀畫」的傳統。近幾年來,學院培養的很多優秀研究生受邀參與上海書畫出版社「中國繪畫名品」叢書的編撰。這套精心編寫的叢書,將「讀畫」的傳統帶入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世界,功德無量。我們將陸續節選其中的一些導讀文字與大家一起在線「讀畫”。本期推文,刊登許瑋導讀《中興瑞應圖》。

《中興瑞應圖》 導讀

許瑋/撰

許瑋 | 《中興瑞應圖》 導讀【南山讀畫】

《中興瑞應圖》,絹本設色,縱34.5釐米,橫1463.3釐米,現藏於龍美術館。

北宋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金人南下攻破北宋都城開封,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餘人,被金人押解北上,北宋滅亡。同年,宋徽宗第九子、宋欽宗之弟趙構在南京應天府稱帝,重建宋朝,是為南宋。此幅《中興瑞應圖》,即是在趙構禪位於宋孝宗趙眘,本人成為太上皇之後,授意畫院畫家創作的一幅人物畫長卷。

「瑞應」,即「天降祥瑞以應之」之意。古人以圖像的手段將祥瑞載之圖籍,「載天地瑞應諸物,以類分門」,並將此類繪畫稱為「瑞應圖」。在歷史上,趙構稱帝的經過充滿了僥倖和偶然,而在即位後,高宗並未積極抗金,卻割地納貢,在杭州偏安一隅。因此,通過各種手段來宣傳和鞏固其皇位的正統性便成為趙構非常在意的一項政治宣傳任務,而圖像是其中重要的媒介。《中興瑞應圖》是一幅具有明顯政治用意的命題之作,全圖分十二個段落,描繪了趙構自出生以來的種種「瑞應」,企圖運用圖像來呈現一部官方認可的趙構稱帝前的個人傳記,證明其繼位乃是「茲為天意,夫豈人謀」。

既然是一幅政治宣傳畫,通過複製的方式進行傳播,通過賞賜等方式向士庶廣佈其意就顯得十分重要。傳世的《中興瑞應圖》版本眾多,關係錯綜複雜。目前海內可見的《中興瑞應圖》主要有五個傳本,分別為這裡的十二段本,天津博物館藏三段本,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四段本,故宮博物院藏仇英臨四段本,以及現身於保利二〇一〇年秋拍的單幅本。本期所讀選用的版本是目前所知唯一存世的十二段本,目前收藏於上海龍美術館。

第一段:誕育金光

許瑋 | 《中興瑞應圖》 導讀【南山讀畫】

顯仁皇后在北時,因徽宗問康邸祥異。奏曰:「上初誕育,有金光粲然耀室中,並四聖從行,事似非他兒比,異日必膺大位。」臣謹贊曰:「聖人挺生,鹹臻上瑞;玉質金相,氣應必貴。榮光曄曄,異色煒煒;所以堯母,期得天位。」

這段說的是,據顯仁皇后在金軍營中回憶,高宗趙構誕生時,有金光粲然照耀室內,並有「四聖」從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為了讓帝王或所謂聖人的血統和出身顯得與眾不同,尤喜虛構或比附各種異象,不外乎滿屋紅光、香氣襲人、異鳥銜花、仙人託夢之類。

第二段:顯仁夢神

許瑋 | 《中興瑞應圖》 導讀【南山讀畫】

上未出閣,顯仁撫愛,每賜以所食之物。一夕夢神人告顯仁曰:「爾後勿以殘物食上。」戒之甚至。顯仁驚悟,即日嚴語諸御,凡進上之食,必取於庖廚,不得以殘物。臣謹贊曰:「開先奕奕,神化拱極;力誨殘餘,勿繼玉食。母后亦悟,天真降跡;固知至尊,萬靈受職。」

此段畫面中,顯仁皇后高臥於一處水榭之中。其床前有兩名侍女正在竊竊私語,唯恐驚擾了主人,其中一人手執團扇。畫家以一縷仙氣的方式畫出顯仁皇后的夢境,現實與虛幻的兩個場景在此交疊。夢境中右立者即為所謂「神人」,右立者為顯仁皇后。神人告誡顯仁皇后,以後不要再用吃剩的殘餘食物給趙構吃。顯仁皇后夢醒後即以此令嚴厲叮囑廚房。這個故事凸顯了趙構與眾不同的至尊身份,而此事不見於其他史書記載。

第三段:騎射舉囊

許瑋 | 《中興瑞應圖》 導讀【南山讀畫】

上出閣講學餘暇,喜親騎射,及以二囊各貯斛米,兩臂舉之行數百步,人皆駭服。以至敵國聞之,莫不畏仰。臣謹贊曰:「上或燕間,以力自舉;臂挾兩斛,從容百步。逮挽六鈞,亦不愆素;聲乃四馳,鹹畏神武。」

此段說的是,趙構早年身為皇子時,在講學閒暇之際喜歡騎馬射箭,又用兩個袋子各裝米一斛,能夠雙臂舉之行數百步。畫面中間偏左處,可見一身著素衣、頭戴襆頭的男子,周圍有十名侍衛簇擁,此人正是康王趙構。畫面中,趙構雙臂前伸,臂負雙囊,可見其沉重,而趙構氣定神閒、面露微笑,以此表現其過人的臂力。

第四段:金營出使

許瑋 | 《中興瑞應圖》 導讀【南山讀畫】

靖康初,金人犯順,大河失守,直抵京城,廟堂無策。上慨然謂:「獨有增幣講好。」欽宗乃遣上求成,張邦昌副之,見二太子。二太子謂其徒曰:『上氣兒(貌)非常,恐過河為宋人擁留,不若令易之。」乃以他意遣上入城。肅王果代行。臣謹贊曰:「惟聖有作,異表甚臧;珠庭日角,鳳姿龍章;敵乃他料,為謀之長;眾固弗識,宋德益昌。」

此段畫面描繪了當時年僅十九歲的康王趙構主動請纓,出使金軍大營,返宋後進入汴京城門的情景。在畫面中部的騎行隊伍中,可見旗幟下三名身著紅袍的官員,中間衣著顏色略暗者便是康王趙構。作畫者為了配合曹勳「珠庭日角,鳳姿龍章」的讚語,將康王的面容描繪得丰姿飽滿,眼目細長。在這列人馬的身後,在城門中和城門外,作畫者描繪了無數的旗幟,暗示出康王隨從隊伍人數之眾。而汴京城內的百姓,則紛紛夾道前來迎接康王。

第五段:四聖護佑

顯仁皇后嘗宣諭曰:「靖康初,遣親王使金,所擇或未受命。上慨然請行,欽宗甚悅。啟行日,顯仁、懿節(即高宗原配邢皇后——筆者按)送至廳事。小女奴招兒指曰:有四人甚長大,或執槍戟,或持弓劍,從王馬後,眾不見也。顯仁曰:吾事四聖甚謹,必獲保佑。」臣謹贊曰:『帝王有真,畢彰殊應;天心既卜,護以上聖。凡目莫睹,母后默敬;至磁無行,不墮彼境。」

此段畫面左側,在一處高大的廊屋下,描繪了韋氏及眾宮女送趙構上馬出行的情景。人群中,身著綠衫、左右有兩名侍女扶持的便是顯仁皇后韋氏。順著眾人目光,可見有四人身形偉岸,為武將打扮,手執劍槊,便是「四聖」。在「四聖」身後,可見一身著紅衫的小女孩,一手拉著她的母親,一手指向「四聖」,這個形象很可能就是贊文中所說的小女「招兒」。在「四聖」身前不遠處,康王趙構手按馬鞍,即將上馬出行。同時,在大門外的街道上,畫面中還描繪了一些市井場面。

第六段:磁州謁廟

上出使金國,王雲副之。至磁州,忽郡民數萬,同聲請上謁崔廟。上翌旦至廟,升自東廊,見庭中一老人青巾秀異,厲聲曰:「王雲不得邀王北去。」時雲從上,即有數人持雲下,尋為民所殺。上令捕殺雲者甚峻。顯應勿(忽)遣廳子馬,以所乘小朱漆輿令上乘歸。上曰:「吾人臣豈敢乘。」是日非民殺雲,則雲邀上北矣。臣謹贊曰:「雲不知幾,力邀北驅;應王殺之,天心所如。萬民共濟,乘以金輿;天命巳兆,是為寶符。」

此段說的是,靖康元年十一月,康王趙構與副使王雲等人離開汴京,渡過黃河前往金將斡離不軍中割地議和。途經磁州,磁州人不想趙構北上,阻擋在他的馬前痛哭,並請求趙構起兵救援京師。磁州知州宗澤邀請趙構去拜謁應王廟,當趙構、王雲、耿延禧、高世則等人走出應王廟即將上馬離去時,民眾將王雲拉下馬來。先是將王雲的頭巾投擲空中,然後便將其殺害,並進入州治,將其行李劫掠一空。趙構大怒,命人將為首作亂者梟首示眾,民眾才安定下來。

第七段:黃羅擲將

許瑋 | 《中興瑞應圖》 導讀【南山讀畫】

靖康丙午,京城陷金,盡取二聖及天眷在南郊。金謂守者雲:「上領兵河北,旦夕即至。」俾守者聞其言,紿寬二聖之心。顯仁嘗以象棋黃羅裡將子,書康王字,晨起焚香祝曰:「若擲子在盤,惟康王子入九宮者,上必得大位。」擲下果如祝,他子皆不入。眾皆稱賀亟奏。徽宗大悅且異之。臣謹贊曰:「宗廟大慶,曷論舂陵;三十二子,乾吉允升。克應密祝,如葉大橫;再造王室,萬福是膺。」

這段畫面說的是,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十一月二十五日,金軍攻佔汴京。次年二月,金人命徽宗、欽宗及皇家宗室、家眷一同前往位於汴京城西南五里外的青城予以軟禁。據曹勳《北狩見聞錄》記載,顯仁皇后曾告知曹勳,她在被軟禁時曾祕密地以象棋子占卜,以黃羅裹住棋子,在將子上寫上康王趙構的字,焚香禱曰:「今三十子俱擲於局,若康王字入九宮者,主上必得天位。」然後擲出將子,果然入九宮,而他子都不在九宮之內。顯仁皇后因之而大喜,並將此事告之徽宗趙佶。趙佶也十分欣喜,告知顯仁:「瑞卜昭應異常,便可放心。卿等可賀我!」

第八段:追師退舍

許瑋 | 《中興瑞應圖》 導讀【南山讀畫】

磁人以王雲欲挾上北去,民乃殺王雲廟中,上猶駐磁。而敵騎大集,至郡東,問路傍老婦,上在磁不(否)?婦紿曰:「前日上已過山東。」敵驚歎追已不及,即退舍。臣謹贊曰:「上駐滏源,號召忠義;敵知霸府,追以精騎。問媼期實,媼乃左指;軍侯不驚,可識天意。」

這段說的是,王雲在磁州被百姓殺害以後,康王趙構仍在磁州逗留。金軍鐵騎在磁州東集結,問路旁老婦趙構是否還在磁州。老婦則騙金軍說,前日趙構已經前往山東了。金軍驚歎,以為已無法追趕,遂退兵。

畫面左側,金軍重裝鐵騎浩浩蕩蕩,旌旗獵獵,殺氣騰騰。而畫面右側,一位年邁孱弱的老婦已成功欺騙了金軍的探子,金軍即將無功而返。兩相對照之下,頗有四兩撥千斤、以虛擊實之妙。而如此有驚無險之境,也側面反映出整幅《中興瑞應圖》的主旨,即趙構身為九五之尊,自有天命護佑,以至於一名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婦都可以退敵數百。

第九段:射中臺榜

許瑋 | 《中興瑞應圖》 導讀【南山讀畫】

上經鄆州,館於州治。圃有榭曰「飛仙台」。上密意有所卜,命箭連中牓上三字。無偏無側,箭皆在字形中,上悅。臣謹贊曰:「霸府初建,英雄林林。謀畫雜進,率罄忠忱。上意有卜,三箭葉心;曷求龜筮,赫然有臨。」

這段故事發生於靖康二年歲初,此時康王趙構在渡過黃河之後,於正月三日抵達位於梁山泊北的東平府(鄆州),下榻於州治之中,在這裡一直停留至二月二十日。其住處庭院中有一座高臺,名為「飛仙台」。某日,趙構心中暗有所卜,向「飛仙台」的匾額連射三箭,結果三箭都射在三個字形之內。畫面左側,高臺下一眾人群都在抬頭仰觀,其中最前方著白袍、持弓者即為趙構。從其眉宇表情中,不難窺測出其欣然之意。

第十段:射中白兔

上駐磁州,晨起出郊,騎軍從行。馬首忽白兔躍起,上彎弓一發中之,將士莫不駭服。然兔色之異,命中之的二事,皆契上瑞。臣謹贊曰:「維是狡兔,色應金方;因時特出,意在騰驤。聖人應運,撫定陸梁;一矢殪之,遂滅天狼。」

這段故事發生於趙構停留於磁州之時,即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之間的某個早晨。趙構騎行出郊外,忽有一隻白兔在趙構馬前躍起,趙構張弓搭箭,一矢中的,眾人駭服。畫面中白兔出現於畫面最右側,趙構躍馬疾馳,緊隨其後,一手持弓,一手上揚,顯然箭已射出。再仔細看那隻兔子,可見此箭已命中其右腿根部。按照中國古代「五德終始說」,金國國號為金,屬五行之金德。因此,趙構射中白兔便有了敗金國之意。此事不見其他史書記載,從中可以看到劉邦「高祖斬白蛇」典故的影子。

第十一段:大河冰合

許瑋 | 《中興瑞應圖》 導讀【南山讀畫】

上至磁州北迴,時窮冬冱寒,經李固渡過大河。上令扈從、馬先過,獨殿其後,惟高公海一騎從行。上才及岸,冰作大聲坼裂。回視公海,馬已陷水中。公海惟持馬籠頭得免。臣謹贊曰:「邊塵濛天,朔方已隔;冰河千里,與雪同色。御驥登岸,冰遽解坼;呼沱曷聖,維德光宅。」

這段說的是趙構于靖康元年十二月渡黃河之事。當時趙構一行身在相州,由於再三接到欽宗告急求援的蠟書,決定班師回京勤王。為了繞過駐紮於各地的金軍營寨, 趙構與臣下一番商議之後,決定從位於大名府西南的元水鎮(按:贊文中誤作李固渡)渡黃河到子城鎮(元水鎮南),然後前往大名,再從大名返回汴京。

是夜,從元水鎮到子城鎮的河面冰封合攏,可供車馬通行。贊文中說,大軍過河時,趙構讓眾隨從與馬匹先過,自己殿後,只有高公海一騎跟隨其後。待到趙構過河,剛剛上岸,身後的冰面便開裂了,高公海的馬匹已陷入水中,而他自己因為手持馬籠頭而倖免於難。

第十二段:脫袍見夢

許瑋 | 《中興瑞應圖》 導讀【南山讀畫】

上受命為大元帥,方治兵選將,應援京城,忽夢欽宗如尋常在禁中,脫袍以衣上,上恐懼辭避之際,遂寤。臣謹贊曰:「靖康之初,上為愛弟;連將使指,敵畏英睿。解袍見夢,授受莫避;天命有德,中興萬世。」

這段說的是,趙構在被封為兵馬大元帥之後準備應援汴京,某日忽然夢到欽宗將御衣脫下讓他穿上,趙構誠惶誠恐,推辭避讓,此時便夢醒了。「脫袍見夢」為趙構繼位的正當性提供了一個差強人意的依據。畫卷的設計者刻意將此故事安排在全卷的最後,為具有顯著的政治意味的《中興瑞應圖》畫上了句號。

在此段畫面左側,可見一處軍營,外有圍帳,內有眾多兵將護衛。軍帳中,身著白袍的趙構正在酣睡。畫家以一縷仙氣表現其夢境,當觀者的目光越過一處樹叢之後,方能看到趙構的夢境。在兩處樹叢之間的空地上可見一處殿宇,其下站立四人。右側兩人為隨從,中間一手持紅袍者便是欽宗,他將御衣遞給左側的趙構讓他穿上,而趙構則有推讓之意。作畫者之所以將虛幻的夢境與趙構夢寐的實景分開得如此之遠,中間還以樹木相隔,或是為了迷惑觀者,讓此處的夢境顯得如實景般真切,使其看起來更為可信。

許瑋 | 《中興瑞應圖》 導讀【南山讀畫】

更多畫作細節、故事延展、技法賞析及文史背景請參見《中國繪畫名品:蕭照中興瑞應圖》(上海書畫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中國繪畫名品》是上海書畫出版社自《中國碑帖名品》後打造的中國古代繪畫鑑賞類叢書。叢書共100冊,涵蓋繪畫史中名作180餘幅,以多視角解讀,專業高清印刷,串聯出中國繪畫史風貌。

作者簡介

許瑋 | 《中興瑞應圖》 導讀【南山讀畫】

許瑋,2001年-2011年就讀於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獲博士學位。現為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美術史、藝術史學史。

相關連結

於利丨《簪花仕女圖》導讀【南山讀畫】

周玉全丨《閘口盤車圖》導讀【南山讀畫】

劉翟丨《羅漢圖》導讀【南山讀畫】

金又丨《雪樹寒禽圖》導讀【南山讀畫】

楊可涵丨《遊春圖》導讀【南山讀畫】

黃雯越丨《八高僧故事圖》導讀【南山讀畫】

陳研 |《重屏會棋圖 》導讀【南山讀畫】

李弘堯丨《讀碑窠石圖》導讀【南山讀畫】

黃坤峰 | 《女史箴圖》導讀【南山讀畫】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學脈深厚,近百年來名師薈萃,人才輩出。建校之初即率先建立「藝術科學」觀念,為我國的藝術學研究奠定教育根基。國內率先開始研究生培養,並於1980年、1984年分別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1987年招收首屆史論本科生;2008年獲浙江省重點人文社科基地;2011年獲藝術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16年獲浙江省高校 「十三五」 特色專業建設項目。學院的藝術學理論研究地位崇高,2015年獲評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在2017年教育部發布的全國學科評估中名列前茅。2019年,藝術史論專業獲評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院目前擁有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培養、訪問學者等層次豐富的人才培養,既是國際藝術史學研究的重鎮,又以持續推進中國藝術研究為己任,是當代中國」藝術智性與新人文教育」的建設高地。

 編輯

|許溪 劉雨塵 楊可涵 宋俊傑 戴姍睿 王薇 孫梓鈞 王思凡

許瑋 | 《中興瑞應圖》 導讀【南山讀畫】

相關文章

於利丨《簪花仕女圖》導讀【南山讀畫】

於利丨《簪花仕女圖》導讀【南山讀畫】

編者按:藝術史研究既要有開放的人文視野,海納百川兼容幷蓄,同時又要善於從藝術作品本體出發,深諳藝術作品本身。一圖勝千言,我們不僅閱讀文獻,更...

《閘口盤車圖》導讀【南山讀畫】

《閘口盤車圖》導讀【南山讀畫】

編者按:藝術史研究既要有開放的人文視野,海納百川兼容幷蓄,同時又要善於從藝術作品本體出發,深諳藝術作品本身。一圖勝千言,我們不僅閱讀文獻,更...

劉翟丨《羅漢圖》導讀【南山讀畫】

劉翟丨《羅漢圖》導讀【南山讀畫】

編者按:藝術史研究既要有開放的人文視野,海納百川相容幷蓄,同時又要善於從藝術作品本體出發,深諳藝術作品本身。一圖勝千言,我們不僅閱讀文獻,更...

金又丨《雪樹寒禽圖》導讀【南山讀畫】

金又丨《雪樹寒禽圖》導讀【南山讀畫】

編者按:藝術史研究既要有開放的人文視野,海納百川相容幷蓄,同時又要善於從藝術作品本體出發,深諳藝術作品本身。一圖勝千言,我們不僅閱讀文獻,更...

楊可涵丨《遊春圖》導讀【南山讀畫】

楊可涵丨《遊春圖》導讀【南山讀畫】

編者按:藝術史研究既要有開放的人文視野,海納百川相容幷蓄,同時又要善於從藝術作品本體出發,深諳藝術作品本身。一圖勝千言,我們不僅閱讀文獻,更...

黃坤峰 | 《女史箴圖》導讀【南山讀畫】

黃坤峰 | 《女史箴圖》導讀【南山讀畫】

編者按:藝術史研究既要有開放的人文視野,海納百川相容幷蓄,同時又要善於從藝術作品本體出發,深諳藝術作品本身。一圖勝千言,我們不僅閱讀文獻,更...

世界上最震撼人心的照片及其背後的故事

世界上最震撼人心的照片及其背後的故事

「一圖勝千言」是很多攝影師的座右銘,他們喜歡通過圖片,用無聲的方式,去講述照片背後的故事。初步準備寫50張圖片分五個章節,用簡單的文字介紹照...

李涵之 | 瓦爾堡研究院瑣記

李涵之 | 瓦爾堡研究院瑣記

編者按:坐落在英國倫敦大學的瓦爾堡研究院[Warburg Institute]一直是文藝復興研究重鎮,也是藝術史與文化史研究的中心。該研究院...

明代山西地區,水陸畫中的眾神之位

明代山西地區,水陸畫中的眾神之位

編者按:「西湖美術講壇——藝術人文之旅系列講座」由浙江美術館與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共同發起,邀請優秀博士畢業生為廣大觀眾舉辦專場講座。第...

段文傑 | 王伯敏《敦煌壁畫山水研究》序

段文傑 | 王伯敏《敦煌壁畫山水研究》序

編者按:中國美術學院與西北藝術的考察一直有著很深的學術淵源,滕固、王子云、秦宣夫、常任俠、史巖、王伯敏等先生都曾為此做出貢獻,這也成為學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