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漆器撞上繪畫,到底有多絕?

繪畫中的漆器

繪畫中的漆器

文丨陳文璟 徐磊

陳文璟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徐磊為藝術媒體人

一直以來,漆器是中國人喜聞樂見的工藝品。所謂「漆器」,就是用漆塗在各種器物表面之上,然後製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藝品、美術品等。在古代中國,漆器不僅用於日常生活,更用於祭祀鬼神,用以表達莊重深遠的幽思。譬如早期的繪畫作品之一楚帛T形畫中段,可以看到侍從跪侍女主所用的器皿,推測就是漆器托盤。馬王堆1號漢墓的帛畫整幅畫面呈「T」形,長205釐米,上寬92釐米,下寬47.7釐米,是漢代時候常見的繪畫品類之一。據歷史記載,東漢末年董卓作亂,叛亂士兵們用洛陽宮廷中的帛畫、絹畫等旗幟繪畫,製作寒衣以禦寒防雨。宋代因為皇帝的喜好變化,宮廷小宦也曾用郭熙的絹畫做抹布,這是出自宋人鄧椿《畫繼》中的文字記錄。由此推測,宣紙作為中國繪畫基本材質之前,帛畫、絹畫比較流行。當然,壁畫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是它不適合隨身攜帶,或者四處展示,我們在此不予討論。拋開河姆渡時期的陶器等,於繪畫領域中見漆器的存世作品,大概以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帛畫為最早。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

| 清康熙·庚辰年款彩「群仙祝壽」十二扇屏風

| 清康熙·西湖通景花鳥博古紋黑漆款彩屏鳳

| 款彩仕女圖屏風

| 款彩仕女圖屏風

當然,漆器相對明確地出現在繪畫作品中,還應是晉朝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此畫現藏於大英博物館,僅存九段,表現的是貴族婦女的日常生活。其中一段侍女為主人梳頭的局部中,無論首飾盒子,還是銅鏡架子,都是非常傳統的漆器樣式。同樣,顧愷之的《列女圖》「衛靈夫人」一段中,靈公與夫人對坐,地上擺設的點心托盤、燈臺、屏風等,都是漆器。由此可見,彼時漆器已十分流行,兼顧了生活日常的需要。彼時的漆器色彩主要是硃砂紅在內,黑色在外,這是一種樸素、目的性很強的審美體現。從顏色上說,紅屬於火,黑屬於水,火內水外,就是水火既濟之卦。《象》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杜甫也有詩說「朱門酒肉臭」,硃色就代表著富貴,但要用最樸素的黑色覆蓋之,這就是國人的漆器審美觀:簡而繁,溫而遠。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
| 清·黑漆嵌螺鈿山水人物香幾
| 清·黑漆嵌螺鈿山水人物香幾

| 清·黑漆嵌螺鈿山水人物香幾

在古代中國,雖然漆器並不是一般百姓所使用的器皿,但也不代表奢華。它體現的是一種居安思危的文化認識,屬於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符合傳統文化的特點:以結果或者目的來決定對文藝的使用。夫子說過:「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道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觀,即《大學》中的「止於至善」。「至善」就是人類之道,再形而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換位思考,是寬容、包容、容忍的人生態度;「德」關乎個人的操行標準,每個人對於「道」的踐行都自有標準,自有境界,譬如孔夫子七十歲的「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他個人能達到的最高道德標準;「仁」就是「富之教之」,經濟上有保證,教育上能昇華。作為政治家來說,能讓老百姓富裕起來,就是仁政的基礎。文藝當以推崇讚美人類正道為目的,以個人的體悟為藝術個性,參照個人的經濟基礎、教育層次積極參與。譬如漆器,在古代中國,製作上總以大方簡約為主。畢竟祭祀以誠,不適合花裡胡哨的風格,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需要勤儉持家。一點一滴,都是匠心獨運,這才是藝術的魅力所在。又如顧愷之時代的繪畫,內容上取「成教化、助人倫」的典故,技法上則多以高古遊絲描為主,意境上則取沉靜大方、簡約大氣為主。可以說,這是整個古代中國的審美,自然是彼時漆器的製作標準。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
| 清乾隆·彩漆戧金雲龍紋盒
| 清乾隆·彩漆戧金雲龍紋盒

| 清乾隆·彩漆戧金雲龍紋盒

隨著社會生活的繁榮穩定,對於傳統文化也有了不同的解讀,同樣,人們也不可能止步於節制慾望這一文藝標準。我們必須承認,就是因為有了人類的慾望,文藝領域才有了各種各樣的風格。譬如現藏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的傳為唐人閻立本所作《歷代帝王圖》,我們看到對「三陳」(陳文帝、陳宣帝、陳廢帝)的描繪,三人坐在塗了漆的行輦之上,其他人如劉備、曹丕、司馬炎等,大都站立。閻立本是以此來區別君主的奢華萎靡和雄才大略嗎?其實從行輦的色彩上就可以進行一些解讀。譬如行輦的漆色,改成了外朱內黑,這就是火水未濟之卦,《象》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從文字解讀來說,這就是一種含蓄的批評,君王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關乎國計民生,則漆器的色彩風格、文化內蘊,不應該謹慎對待嗎?硃色在外,當然顯得更加富貴奪目,但少了黑色的穩重大方。陳之三帝耽於奢靡而至亡國,不也是理應如此嗎?此畫只是傳為閻立本作,至於真相如何,鑑於古人對藝術、對版本等概念的不重視,也不能確定之。我們且以幻修真,姑且以之為閻立本原創。閻立本,唐代的大畫家,曾任唐太宗朝的工部尚書,大概就是因為他善於繪畫吧?有一次唐太宗宴飲甚樂,召閻立本畫圖以記之。閻立本跪在地上,忠實記錄了皇帝和權貴們的快樂,他沒有一絲一毫的自豪感,更不會誇耀於人:我給某某名人作畫了!他很懊惱和鬱悶,覺得自己如果不會畫畫,就不會受到這樣的侮辱,於是訓斥子孫,以後誰再當畫家,不準入祖墳。《舊唐書·列傳第二十七》對此也做了明確記載:「太宗擊賞,數詔座者為詠,召立本令寫焉。時閣外傳呼雲:‘畫師閻立本。’時已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伏池側,手揮丹粉,瞻望座賓,不勝愧赧。」這個故事說明閻立本至少對傳統文化的審美是認同的,那麼他在《歷代帝王圖》中隱晦地將價值判斷附會之,一種文化潛意識在作怪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作為漆器的行輦成了批評奢靡的線索,也合情合理。同樣是閻立本繪製的《步輦圖》,唐太宗的行輦顯然十分樸素,這大概是對聖明君王的另類讚美吧。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

| 晚清款彩漆器花鳥紋方形鼓凳

| 晚清款彩漆器花鳥紋方形鼓凳

| 清早期·大漆款彩隔扇

| 清早期·大漆款彩隔扇

無款的唐人《宮樂圖》中,描繪了貴婦人的雅集,桌子上每個人前面擺的小件,就明顯是漆器,類似於今天用的小碟子,存放果殼之類,包括貴婦人們坐的凳子,宮廷繪畫之外,在唐朝長治久安的背景下,民間也有奢華之風氣。從繪畫中的漆器種類變化也可窺其一斑。類似於宋人蘇漢臣的《秋庭嬰戲圖》中的坐墩,即薄螺鈿漆木傢俱中的一種。另外,周文矩的《重屏會棋圖》卷中,桌子上的托盤,以及小童旁邊的臥榻,臥榻之上的盒子,明顯都是漆器。五代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中,椅子、坐榻、屏風等都是漆器。這說明漆器已經深入日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

| (宋) 趙佶 聽琴圖

| (宋) 趙佶 聽琴圖

絹本設色 縱147.2釐米 橫51.3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宋代的漆器藝術風格出現了變化,就是人們顯然不再以之為具有勸諫意義的器皿,只是把它當作一種日用品。譬如宋徽宗的《聽琴圖》之高几,造型簡約,只是放香爐的功用而已。徽宗彈琴的桌子,都是樸素的原木傢俱,衣著當然更簡樸。宋徽宗是一個十分注重享受的人,他怎麼會簡樸呢?這只是富貴人的一種奢華而已,所謂低調的奢華,大致如此。徽宗還傳有《文會圖》,更能說明自五代、北宋以來,隨著市民階層的興起,漆器開始呈現為普通的器物,有碗、盤、碟等飲食用具,有奩、案、幾、箱、枕、尺、梳、篦、魁、笥等日常用品,還有琴、俑、硯、盒、弓背、劍鞘、箭服等文房、器械用品。此畫中的桌椅、器皿、古琴等,除了必要的瓷器,大約都是漆器。從工藝角度看,它體現了風格的多樣化,用途的廣泛性,漆器逐漸成為老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於是從審美角度來說,為了迎合市場需求,漆器的審美必然也會變得更加通俗。與之相反,在宋代文人的大力支持和參與下,繪畫出現了文人化傾向,脫離工藝製作,追求自然而然,寫意抒情。自此,繪畫與漆器在審美價值上,天水違行,畫家對漆器也開始變得漫不經心。文人畫盛行之後,經典作品中已經很難看到漆器的存在了。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

| 19世紀·螺鈿刻人物

| 19世紀·螺鈿刻人物

| 民國·紫檀嵌螺鈿籌碼盒

| 民國·紫檀嵌螺鈿籌碼盒

| 明·黑漆嵌螺鈿飲仙圖高足盒

| 明·黑漆嵌螺鈿飲仙圖高足盒

當然,繪畫不應該,也不可能止於文人畫一種表現方式,佛教題材的繪畫,以及民間的工藝繪畫,還有宮廷特供的院體派等,都有其存在的空間。不說「存在即合理」,至少我們應該有「道並行而不相悖」的雅量。所以,宋文人畫成為繪畫主流之後,我們沿著歷史的發展,一樣可以在許多繪畫作品中發現漆器的影子。譬如大約此時代的《六尊者像》中,我們就可以看到漆器的存在,不僅茶几,還有坐榻,乃至手中的器皿等,都是漆器。佛教在「直指人心,不立文字」之外,有時候還是需要器物展示佛教的尊貴,其比富麗堂皇的殿宇、金碧輝煌的雕像,乃至大師們的法器等,都要讓人生髮一種敬畏尊崇之心。漆器作為一種比較高雅的工藝品,還是有用武之地的。這就得說說宋人李嵩的《骷髏幻戲圖》。此圖向來頗具魔幻主義色彩,為南宋比較著名的風俗畫。雖然可以作諸如齊生死、化萬物等文化解讀,但它實則就是宋代民間藝人的一種寫實創作。藝人的漆器道具箱子,主要結構為漆器,只不過這種漆器製作較為簡陋。漆器雖然面向民間,但由於價格不菲、製作流程繁雜等原因,還不能達到普遍使用的地步。一如今天,我們生活中雖然也偶有漆器,但還是瓷器、木器等更便宜實用,漆器總是不免有些侷限性。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

| (元) 王振朋 伯牙鼓琴圖卷 (局部)

絹本設色 縱31釐米 橫92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元代,文人參與繪畫成為主流。譬如王振鵬的《伯牙鼓琴圖》,固然我們可以說古琴總免不了塗漆,但最應該成為漆器的高几卻成了類似根雕的木製品,這就是審美情趣的變化導致漆器在繪畫領域中的失位。又如劉貫道的《消夏圖》,按理說,這種寫實主義的作品中,漆器最應該得到足夠的表現,但仔細品讀此圖,漆器真是少得可憐,甚至本來可能是漆器的物品,比如文房四寶、樂器,乃至臥榻等,畫家也是用最樸素的線條表現。也許在畫家來說唯其如此,畫面才更具有審美意義。漆器在元人繪畫中的地位,跟時代的文藝風氣息息相關。一方面,文人希望通過避世的寫意方式表達情緒。譬如倪瓚作品中,甚至連一個人影都看不到。所謂的復古主義,在元人手裡最終成為返璞歸真,一切人為因素都要摒棄,那麼作為漆器而言,它的工藝價值就會被無限削弱,乃至面目全非。另一方面,這也跟元代的藝術市場被極大壓縮,完全服務於富裕的文人階層或者宗教機構息息相關。至於漆器本身,自然因為其工藝的精緻性,還有極大的市場,但在文藝表達方面卻難有空間,於是我們也就很難在元代主流繪畫中找到漆器的影子。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

事實上,當一種文藝風氣成為民族意識之後,它即成為民族性情中的一分子,則一切與之相悖的文藝樣式都會在不知不覺中被排斥。譬如在以簡淡為主要風格的寫意畫中,一切色彩的影響力都被淡化,乃至消失,墨有五彩的寓意就是色彩不必表達。那麼,漆器的硃紅、大紅、大綠等具有生命力的風格,在畫家眼中,反而不足以表達畫面的嚴肅性或增加文人的體面。雖然明代之後,中央集權更加穩固,市民經濟也更加繁榮,但繪畫中的漆器元素還是太少,我們很難從中選出滿意的作品,分析其中的審美趣味。明初謝環的《杏園雅集圖》,還是表現了不少漆器,譬如高几、座椅、桌子等,這只能說富貴人家還是有使用漆器的習慣,畢竟時代演變再如何激烈,人類的性情也可能變化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漆器不僅不是唯一的選擇,更止於畫面點綴,它對繪畫審美情趣的表達可以說沒有任何輔助含義。畫家也只是據實描寫而已,謝環不是閻立本,明代更不是盛唐,一切繁華,都如漆器之歷史,在不停演變中成為煙花。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

煙花易冷,一切文藝樣式都需要在寫意和寫實之間進行選擇,兩者之間其實沒有多少灰色空間,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我們實際上也沒有必要如學術大師那樣尋尋覓覓,非要找齊所有的資料。老子說過,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學問之道也如此,否則孔子沒有必要刪《春秋》,編《詩經》。《左傳》上說「蔓不可除也」,一切文化雜音都如雜草,很容易在人類氾濫的慾望中生長,一旦任其恣肆,再想著有所限制,很難。我們對於「傳統繪畫中的漆器」這個話題也止於此了。固然明末陳老蓮等,以及清院體畫中增加了西洋意味,譬如郎世寧的作品中,肯定會有漆器的影子,但因為其已經基本喪失了影響力,可探討的空間很小。清代鄒一桂評價郎世寧的作品,說「雖工猶匠」,這是封建時代文人群體最躲避不及的品位。所以我們也就沒有必要再在彼時繪畫文藝中找尋漆器了。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

近代以來,我們對於繪畫的審美出現了極大的變化,接受西方審美意識成為一個必然趨勢,這就造成了繪畫風格的大變化。但是以西方審美趣味繪製的作品,縱然是以毛筆、宣紙創作的,還算得上中國畫嗎?中國不僅是一個地域名稱,更代表著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詩經》裡說過:「惠此中國,以綏四方。無縱詭隨,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中國更應該注重文化精神的傳承,失去了民族文化審美趣味的作品,何以繼承古代以來的文人畫傳統?當然時代在不停地變化,人們有權利選擇新的文藝樣式,我們尊重他們,但作為中國人,是不是更應該堅持自己的文藝標準呢?希望文人畫傳統不會如漆器在繪畫中的表現一樣,逐漸被邊緣化,乃至消失。若果真如此,真是令人悲哀的事。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藝術野瘋狂古美術

(詢價請加微信號35836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