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時代,「美」與審美都依附於無孔不入的網路,令人眼花繚亂的社交媒體營銷持續升溫,品牌借KOL帶貨,KOL借品牌抬高身價,一呼百應的雙贏模式下,是品牌積澱與歷史傳統的悄然流失。資生堂(SHISEIDO)是世界聞名遐邇的「美學」日本品牌,故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秉承了「百年匠心,讓美資生」的理念,將東方的美學意識與西方的技術及商業實踐相結合,將先講的技術與傳統理念相結合,用西方文化詮釋含蓄東方理念。資生堂的品牌發展歷程可以看作是一部「東京銀座發展史」
資生堂剛創立時還只是一間小藥店,在時代發展的緩慢過程成中,資生堂全面改造成一家美妝品牌,它是如何從一家小藥店成功轉變為一家如今的百年世界聞名的美妝品牌的呢,其中主要的一點,是因為資生堂從創立以來就特別的注重設計與風格,作為一家美妝型公司,資生堂的設計風格在日本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19世紀資生堂的起源

資生堂首任董事長,福原信三先生從小生長於美國,畢業於美國倫比亞大學畢業後,前往歐洲深研美學與藝術,出生於19世紀當時的他深受當時歐洲流行的新藝術運動的影響,到了1915年回國後,設計了當時資生堂的第一版海報與標誌,成為資生堂當時的流行風格~


資生堂logo進化史
一朵經受歲月洗禮的花,開過了世紀,依舊盛放。在世界各地的櫥窗裡,在萬千美麗女性的梳妝檯上,在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它便是 「花椿」!花椿即山茶花,作為資生堂的品牌標誌,就是出自福原信三之手。
福原信三從其父親接手過資生堂後,立即進行了一波深造,先是在原本的資生堂藥店外建起了「化妝部」樓,接著又成立了資生堂的專職的包裝設計與宣傳部門,聚集了當時日本山名文夫等日本老一輩美術家,成立了當時的日本的時尚先驅——《花椿》雜誌。

1927年

1936年

1938年

1948年
《花椿》是資生堂起初用來宣揚企業文化的雜誌,後續因為融合了東西方的美學知識,藝術與文化色彩碰撞出敏銳的流行時代「美」。




翻閱彼時的《花椿》雜誌時,這些廣告畫報令人印象深刻。以高雅的山茶花為標誌,搭配阿拉伯式花飾圖案,大量插畫和素描手法的運用,把女性的柔美風姿和迷離情調錶現得淋漓盡致。




這本充斥著時髦的昭和風雜誌,見證了日本現代設計的發展沉浮,也同樣見證了時代潮流的變遷。以「完美尊貴、最高品質」的格局,在20世紀被譽為「日本最美雜誌」也曾一度和《時代週刊》齊名全球百大雜誌。


早期《花椿》
相同行業,在那個時期被影響後的清一色風格
▼



20世紀後的風格轉變
20世紀後葉,由中村誠任開始承擔了資生堂的宣傳工作,他本人專注於設計和維護資生堂的「企業氣質」,並將這種氣質以廣告海報的形式展示。他大膽的排版、誇張的特寫、扭曲照片等表現手法獨樹一幟,引領了當時的視覺風潮,也使得產品和品牌的形象獨具韻味。




《資生堂広告史》
中村誠善於使用攝影手法,先是用散發著異域氣息當時的日本新人模特前田美波里,使用雜色顆粒加粗相片粒子(Grained creen)並保留著資生堂文化中的手繪作風從而得到獨特的成像效果。使得海報上的妖豔氣質撲面而來。對相片表現的潛力的追求,中村是有強迫症的。有一種說法是,他最大的功績,便是將相片做到了「現代美人畫」的境界。
進入20世紀尾聲後,資生堂逐漸走上國際化的道路。法國藝術家Serge Lutens受邀成為資生堂品牌形象創作者。





Lutens負責時期下的資生堂作品一眼可辨,日本藝妓或舞女的形象,幾何元素的戲劇感妝容造型構成,造就了當時資生堂在歐洲發展的前衛設計道路。
在唯美主義的設計理念上,Lutens與資生堂融為了一體。他創作的廣告作品色彩前衛,光影細膩,表現標新,獨具東方靈魂。他筆下的女性所散發出的魅力令人歎為觀止。

21世紀後資生堂風格
21世紀後,由澀谷克彥接任資生堂藝術總監一職,開始更有突破地表達自我、形式個性張揚,更偏向文藝氣質的表述和凸顯寫實性注重含蓄的表達,同時又極具挑逗性,畫面呈現非常具有想象空間。


資生堂 Makeup 2013 海報設計


資生堂 Makeup 2014 海報設計




澀谷克彥時期的《花椿》
藉助光感的設計為畫面帶來藝術性。超現實的攝影風格為雜誌注入嶄新的浪漫氣質,每一刊極富表現力的封面都讓人過目難忘。
就像澀谷克彥先生說的,企業扮演的角色,不單純是為了銷售,社會貢獻與位置也很重要。資生堂的目標是幫助人們去想像美的生活。
如今的資生堂作品
▼




S/PARK品牌視覺/設:花原正基(Hanahara Masaki)
始於美,延於美,一切從資生堂本身帶有的「美」的氣質出發。





資生堂新產品海報「Japaness-ness」
大膽的攝影技巧來捕捉睫毛夾中隱藏的結構之美,生動地展現出睫毛夾的外觀,帶來了令人震撼的視覺效果。





資生堂Makeup Tool 睫毛夾廣告
「無論是精心設計的易握手柄、校準鉸鏈還是曲線優美的外形設計,資生堂睫毛夾的設計都是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它能夠很好地捕捉所有的睫毛。



LINK OF LIFE さわる。ふれる。美の大実験室
將主視覺海報從中間分割為兩個部分,分別由一上一下兩件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組成,如水果、化妝品和冰淇淋等。目的是透過「連接」那些看起來無不相關的物件來激發觀眾的想象力和興趣。



資生堂 Art Deco Exhibition 海報設計
上為花原正基先生為資生堂活動設計的作品,每件作品精細細節度都非常高。花原正基在設計中追逐視覺的一眼衝擊,擅長透過細緻的觀察物體,從獨特的視覺角度去詮釋每件產品,力求突破商業廣告風格的常規。每件作品一眼望去,就能感受到資生堂的設計風格與其他美容保養品牌不同。

資生堂書體思路製作過程
總結下來,資生堂由每個不同時代,每個不同的人掌管,都在隨之發生不同的風格變化,但前提條件是每個風格都是跟隨適應著當下的人文背景歷史景觀的,資生堂美並非來自「過去」或歷史,而應與時代同步,以相應的創意、形式、載體呈現。百年來資生堂都在探索這關於時代下的美的種種可能。福原信三時代的新藝術主義風格,被日本評為時尚雜誌先驅的資生堂內刊《花椿》,以及Lutens使用雜色顆粒加粗相片粒子得到的獨特成像效果……不斷進化的設計美學是資生堂百年來一直居於日本日本殿堂級地位的關鍵。
SOURCE
creative.shiseido.com
編輯:小察
©資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