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這部成人爽劇,「大尺度」引全網催更:又暴力又過癮

最近,朋友圈被它刷爆!

第一季豆瓣9.2,首秀便引發全球驚呼:「10分鐘短片拍出史詩級質感!」

第三季上映僅5天,超12萬人評分8.6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三季,終於來了。

用網友的話形容這部劇

用網友的話形容這部劇:

「東方與西方,民間怪談和科學幻想,古老寓言和蒸汽朋克,情色,詭異,血腥,暴力,文明,警示,跨界元素糅合,酷到爆炸!」

世界級導演大衛·芬奇擔任製作人,聯合全球頂尖動畫團隊,共同創作。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季有十多位中國設計師,參與其中。

話不多說,直接看劇。

動畫技術百科大全

早在第一季,大家就見識了愛宕機動畫製作水平的強大。

幾乎涵蓋了目前市場已存的全部技術:2D,3D,CGI,定格動畫……

這一季,水準依然線上。

全網討論度最高的第九集《吉巴羅》,僅一張預告圖就燃爆。

該片在製作技術上,寫實與CG結合

人物動作的流暢度,達到了超乎想象的程度。

寂靜的森林中,水妖扭動著身軀,用歌聲蠱惑入侵者走向死亡。

水妖的獨舞,由舞蹈團隊耗時兩週排練完成。

動畫團隊從不同角度記錄動作,並全部採用手繪關鍵幀動畫,以此達到真實的呈現效果。

水妖扭動軀體,帶動滿身黃金上下翻飛,魅惑又驚悚。

此處為了模擬水花飛濺和珠寶飛舞,極具困難和挑戰性。

好在團隊一致堅持下,效果達到了預期。

關於細節,更具挑戰

關於細節,更具挑戰。

鏡頭拉近後,臉部的刻畫極為逼真。

金屬臉龐,與各色珠寶,撞上大膽的復古系妝容。

彷彿只肖看上一眼,便將被奪取了「魂魄」。

彷彿只肖看上一眼,便將被奪取了「魂魄」

整體光影的視效,堪稱絕佳。

灰暗的湖水,被血色浸染,窒息感鋪面而來。

全片沒有一句臺詞,僅憑著詭異的叫聲,和妖豔的舞姿,直擊人心。

如此「叛逆」的畫風,與第一季的《證人》,出自同一導演之手。

Alberto Mielgo,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蜘蛛俠:平行宇宙》的前藝術總監。

▲第一季《證人》

第一季《證人》被許多網友稱讚為「製作最考究的一集」

噴濺,塗鴉,波普,高飽和度色彩,以及誇張的服飾,怪誕的妝容。

這哪是動畫短片,分明是一場當代藝術展。

這哪是動畫短片,分明是一場當代藝術展

製作上,真實的香港城市背景,結合關鍵幀動畫製作技術。

過程雖更繁瑣,卻讓畫面更絲滑。

過程雖更繁瑣,卻讓畫面更絲滑

霓虹色視效,配合搖晃的鏡頭,緊張的情緒呼之欲出。

細節上,有專業的布料模擬高手,共同參與。

脫衣舞娘一出場,穿著的綢緞裙,塑膠緊身衣,質感近乎完美。

不到10分鐘的動畫,創意一氣呵成

不到10分鐘的動畫,創意一氣呵成。

觀眾的情緒隨視覺帶動,到達一個嗨點。

這樣的製作,說是電影級都不為過

依舊毒舌,依舊過癮

除了五花八門的視覺,第三季的劇情,依然「毒舌至極」

從性到愛,從希望到死亡,從災難到戰爭……題材不限,尺度不限

緊緊圍繞三個關鍵詞:愛,死亡,機器人

思辨人性,探討未來。

思辨人性,探討未來

#地球算個「屁」

第四集《迷你亡靈之夜》,大概是最可愛的末日片了。

一對情侶在墳頭蹦迪,招來了殭屍。

從紐約街頭,到中國少林寺,殭屍迅速遍佈全球。

從紐約街頭,到中國少林寺,殭屍迅速遍佈全球

打不過,趕不走。

於是,當權者按下核彈鍵,選擇「斷子絕孫,抱團毀滅」。

最後,鏡頭拉遠。

你看,無論人類怎麼折騰,對銀河系來說,不過是放了個「屁」

全程採用微縮景觀+移軸攝影的手法,以小見大。

緩緩揭露一個令人無法反駁的真理:人類真的很渺小

#善惡並無絕對

第二集《糟糕旅行》,大衛·芬奇親自上陣,動畫領域首秀。

中國設計團隊-天何言工作室,擔任了整體視覺設計。

故事從「捕鯊船遭遇巨型螃蟹怪的襲擊」開始。

故事從「捕鯊船遭遇巨型螃蟹怪的襲擊」開始

在夜黑風高的海面上,人類不敵螃蟹怪。

眼看著怪物霸佔了船艙,船員們聚集在甲板上,決定抽籤選人下去一探究竟。

被選中的船長,發揮人類「討價還價」的技能,和怪物來了一場跨物種交易

只要怪物放他一命,就答應將怪物帶到有人口居住的小島,供它飽餐一頓。

這顯然是緩兵之計,船長本意是將船開至無人島,甩掉怪獸。

一個俠義之舉,卻讓船長和船員們發生了分歧。

因為去無人島,要多花一天半的時間,而怪獸不能餓,需定期投餵人肉。

這也就意味著,期間必須有船員被犧牲。

船長,船員,怪物,三方各懷鬼胎。

一場魔鬼交易,牽扯出複雜的人性

一場魔鬼交易,牽扯出複雜的人性。

有自私,有懦弱,有詭計,亦有善良。

最後誰是倖存者?只能告訴大家,全程滿滿的反轉!

#向死而生

第三集《機器的脈動》,被評為本季「最浪漫的一集」。

故事改編自,曾五次榮獲雨果獎的著名科幻作家Michael Swanwick的短篇小說。

在木星探險中遭遇災難的宇航員,用藥物使自己保持清醒。

卻不幸墜入幻覺,由此展開了和宇宙的對話。

情節略晦澀難懂,但仍有不少網友被該集的畫風吸引。

靈感來自漫畫大師-墨比斯(法國傳奇漫畫巨匠)。

簡潔靈動的線條,勾勒出一個頗具科技感的幻境。

逐漸幻化成女性身體的巨石;死亡後變成巨人的同伴……

描述人類在瀕臨死亡時的體驗。

耳邊傳來宇宙的呢喃

耳邊傳來宇宙的呢喃。

詩歌般的臺詞,探討何為死亡,何為永生。

這一集,將人類的理性與詩性,發揮到了極致。

這一集,將人類的理性與詩性,發揮到了極致
每個選題都直戳人性,暗黑卻不失幽默

每個選題都直戳人性,暗黑卻不失幽默。

第三季的歸來,再一次證明:

愛宕機,依然是那個不落俗套的「先鋒動畫領跑者」。

「我才不管有沒有觀眾」

在拍攝第一季時,大衛·芬奇曾放言:

「我才不管有沒有觀眾。」

自我,又狂妄。

自我,又狂妄

拋棄了動畫的固有時長,長則不足20分鐘,短則10分鐘。

這是愛宕機為動畫行業帶來的,史無前例的突破。

在大衛芬奇看來:

「我希望每個故事都有它應有的長度,讓故事的呈現達到最大的衝擊力。」

▲第一季《齊馬藍》

這般跳脫的動畫形式,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長達11年間,這個項目一直兜兜轉轉,無人接手。

最後被網飛收入旗下。

三個機器人

▲《三個機器人》

這個決定是大膽的,也是幸運的。

事實證明,硬核技術+腦暴劇情,讓愛宕機一出道便吸引了全球的視線。

也在2019年,為網飛打出超硬核口碑。

愛宕機為成年人,搭建了一個「放飛自我」的平行世界。

在忙碌的生活下,尋回遺失已久的想象力。

這是人們為愛宕機尖叫的原因,更是人們對愛宕機報以更高期待的原因。

愛,死亡和機器人符號合集

▲《愛,死亡和機器人》符號合集

圖源網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