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吳淇 來源 | 玩物志(ID:coolbuy)
說起香蕉,可真不僅僅是樣水果,可以從「蕉綠」想到「焦慮」,於是有了暴打蕉綠、扔掉蕉綠、不用蕉綠……還可以從香蕉可直可歪的外觀和剝皮的食用方式,衍生出很多有意思的設計。

2022 年國慶期間的「不用蕉綠」快閃空間宣傳片
香蕉讓人想到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但「天價香蕉」,我們卻會同時想到藝術家卡特蘭的作品《喜劇演員》——明明是一根用銀色膠帶貼到牆上的香蕉,卻在 2019 年 12 月的巴塞爾藝術展上賣出 12 萬美元的天價,震撼程度堪比當年杜尚的馬桶、安迪·沃霍爾的金寶湯罐頭。
卡特蘭的《喜劇演員》. 圖片來自:ART
「天價香蕉」的正品證書裡還有一份安裝指導,香蕉需要放置在距離地面 175 釐米的地方,並且每 7 到 10 天更換成新鮮香蕉。

巴塞爾藝術展邁阿密海灘展會. 圖片來自:Forbes
2019 年的震撼奇觀在今年發生了後續——卡特蘭的「天價香蕉」被指控抄襲。原來早在 2000 年,邁阿密藝術家 Maurizio Cattelan 也用膠帶將香蕉和橙子貼到了牆上,還在美國版權局註冊了這件名為《香蕉和橙子》的作品。

法庭檔案(圖左為 Maurizio Cattelan 的作品《香蕉和橙子》). 圖片來自:artnet
如果 Maurizio 勝訴,當年的這根香蕉有可能為他贏來超過 390,000 美元的賠償金額——卡特蘭三份「天價香蕉」作品總價,加上 Maurizio 的訴訟費和餐旅費。
除了惹上官司,香蕉最近還多了一個新標籤——「環保新寵」。香蕉的潛力和內涵,為何如此無窮無盡?

加拿大設計工作室 Paprika 為藝術節 Festival Art Souterrain 設計的海報. 圖片來自:It’s Nice That
香蕉廢料還能穿上身
憑著微笑臉、娃娃領為標識的北歐少女風格,丹麥品牌 Ganni 近年來在全球範圍走紅,在國內設計師買手店也混了個眼熟。

Ganni 在巴黎瑪黑區的新店,櫥窗標語寫著「帶著愛從哥本哈根而來」. 圖片來自:Instagram @ganni

穿著 Ganni 的模特 Ina Maribo Jensen. 圖片來自:Instagram @ganni
哪裡想到,養了一大批少女粉絲的 Ganni,最近竟然花大成本做了三件灰不拉幾的運動服,分別是一件方領露臍上衣、一件長袖連帽外套和一條運動褲,簡直是綠色的品牌 logo 放上去都能算設計點的基本款。

圖片來自:Input
別看款式基本,用到的面料可一點也不基本。
這可是西班牙材料研究公司 Pyratex 用香蕉廢料混合有機棉做出來的新材料 PYRATEX® element 2,而且價格很高,是平常優質有機棉的 8 倍。
PYRATEX® element 2. 圖片來自:Input
Ganni 在 9 月,憑著 90.6 分 成為了迄今為止獲得 B Corp 認證的最高分時尚品牌。B Corp 是非營利機構 B Lab 設立的認證,以其最嚴苛的要求聞名,主要依據企業對社會及環境的影響力,與可持續環保有著密切聯繫。
Ganni 還為這一次的認證通過訂了個粉色蛋糕,上面用青葡萄拼出了一個大大的 B。
沒有 B,拼不出責任這個詞。
——Ganni
而在官網的慶祝頁面上,第一個 B 就代表著香蕉(Banana)。Ganni 對香蕉喜愛已久,之前還設計過香蕉印花的服裝款式,這一次終於用上香蕉本身去製作可以天天穿的衣服了。

圖片來自:Ganni

Ganni 的香蕉印花款式. 圖片來自:Instagram @ganni
無獨有偶,在幾周之前,荷蘭品牌 Scotch & Soda 也用上了香蕉廢料再造面料 PYRATEX® element 2。

Scotch & Soda 最新一季大片. 圖片來自:Scotch & Soda 官網
香蕉做成面料,再製成服裝配飾並非稀罕,早在 2019 年,總部位於瑞士的揹包品牌 QWSTION,憑著研發三年的香蕉植物纖維面料 Bananatex® 獲得 2019 年瑞士設計大獎,可惜也只是用來設計一些揹包,並沒有引起太多的社會關注。

Bananatex® 的標識. 圖片來自:Instagram @qwstion_official
Bananatex® 製成的揹包. 圖片來自:QWSTION
但在今年,香蕉纖維得以被具備影響力的時尚品牌啟用,進入商業化規模生產系列,才真的驗證了香蕉作為環保材料的重要地位。
植物生長和收穫過程難免有廢料產生,怎麼香蕉就能憑著自己的廢料再造,成為環保新寵呢?

PYRATEX® element 2 和它的原材料. 圖片來自:DesignTaxi
因為香蕉製造出來的廢料太多了,足足佔到了 60%,這還不包括香蕉上的果皮。採摘香蕉後,香蕉樹會陷入枯死的險境,但只要將多餘的廢料都清理掉,香蕉樹便可以進入新一輪生長週期。
這些廢料主要為樹幹、樹枝和葉子,在全球範圍內每年會產生約 1.15 億噸。偏偏香蕉又是全球水果產量排名第二的水果,佔總產量的 16% 左右,種植國家也多達 130 多個,其中以印度位居首位。
菲律賓地區的香蕉樹. 圖片來自:QWSTION
燃燒的方式是目前處理廢料的主要方式,這造成了規模不小的碳排放。但如果廢料不及時處理,它們會腐爛並造成土壤汙染問題。
通過再造成服裝面料,這些原本定義為無用垃圾的香蕉廢料得到了重生的機會,同時也為香蕉種植者提供了新的收入來源。

Bananatex® 製作過程. 圖片來自:QWSTION
100% 香蕉纖維製作紗線以現階段的技術仍無法實現,因為香蕉都是短纖維,製作的紗線很脆弱,無法織成耐用的面料。從纖維抽取到棉紗混紡的複雜過程,使得香蕉廢料再造的成本居高不下。只有當使用量逐漸形成規模,成本才有可能下降。
也許像我們這樣的品牌(Ganni)願意承受它的高成本,但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品牌,例如 H&M,它們都採用這樣的面料,才能產生程度更高的環保影響力。
——Nicolaj Reffstrup(Ganni 的創始人兼 CEO)
對於環保材料最好的支持,就是去更多地使用,它們才有可能得到繼續發展、進步的機會。
從最終產品回溯 Bananatex® 的過程. 圖片來自:QWSTION
重新上架的「香蕉垃圾」
除了作為服裝材料,香蕉廢料還可以用來做成日本紙燈。

圖片來自:Instagram @alexisdornier
德國建築師 Alexis Dornier 在參觀了一家日本造紙廠的時候,發現了由香蕉廢料纖維再造的香蕉紙,被材料本身以及生產過程所深深吸引,激發了他的創作慾望。

香蕉紙的製作過程. 圖片來自:Design Anthology
命名為「Tamashi Jiwa——空間的靈魂」的燈具就這樣誕生了。這是一系列手工製作的日本紙燈,包含檯燈、吊燈和落地燈多種款式。

圖片來自:ESCALIER
雖然做的是燈具,或者說是發光的雕塑,Alexis 卻是想著羽絨服的樣子去設計的。三維的結構內填充有再生塑膠製成的半透明聚氨酯羊毛,這讓整個燈罩有著彷彿充了氣體的外形。

燈具的手工製作過程. 圖片來自:Design Anthology
在 8 月 12 日,這一系列燈具在巴厘島的 ESCALIER 品牌集合店上架,Alexis 也來到現場與自己的設計來了一張合影。

ESCALIER 品牌集合店. 圖片來自:Instagram @escalierstore

建築師 Alexis Dornier. 圖片來自:Instagram @escalierstore
香蕉一生中擁有的垃圾不僅僅包含生產過程中的廢料,還有食用之後被扔棄的香蕉皮。在吃掉香蕉佔比 2/3 的果肉後,剩下的 1/3 果皮也可以變成環保材料,製作更多有用的物件。
KUORI 項目宣傳片. 圖片來自:Instagram @sarah.harbarth
香蕉也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水果之一,全世界每年會吃掉超過 1000 億根香蕉。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光是德國超市每分鐘都會扔掉 288 公斤的香蕉皮。

KUORI 項目用到的香蕉皮. 圖片來自:Instagram @sarah.harbarth
看到這一切的設計師 Sarah Harbarth,為此創建了名為 KUORI 的項目——將香蕉皮再造為可降解的環保皮革,並製作成眼睛架、鞋底、錶帶,還可以直接用作 3D 列印材料,可供列印成任何想要的物件。

用香蕉皮材料製作的物件. 圖片來自:Mother Project
作為一名產品設計師,創造可持續設計對我來說尤其重要,因為這份責任必須已經融入到設計想法之中,目前的技術和方法使我們能夠解決許多即將出現的環境問題,那麼我們還在等什麼呢?
——Sarah Harbarth

設計師 Sarah Harbarth. 圖片來自:Punctuate
時尚配飾圈的百變王者
香蕉被設計成什麼東西最吃香呢?香蕉形狀的包包。

Serpui 的香蕉草編手拿包. 圖片來自:Farfetch
今年可以說是香蕉包包開大會的一年,可愛的、優雅的、簡約的香蕉包包都在上新了。
香蕉包這個單品,明明其香蕉外形非常有標識性,看著像是很快就會過時。但偏偏賣過香蕉包的品牌都發現這「真香」,兩三年來可以換著顏色、材質、尺寸持續上架「新款」。
做得最像香蕉的還得是德國設計師品牌 Melitta Baumeister,早在 2019 年 5 月 2 日就推出了第一個黑色香蕉包,比例、形狀和細節簡直和真香蕉是一個模子裡出來的。

這個香蕉包比卡特蘭用膠帶和香蕉做的《喜劇演員》面世還要早上半年,因此在「天價香蕉」引起網路熱議時, Melitta Baumeister 立馬用自家的香蕉鑰匙包做了個「同款」,地點還標記上「天價香蕉」的所在地邁阿密海灘。

自 2020 年開始,香蕉包成為了 Melitta Baumeister 每季 Lookbook 的常客。就連品牌官網的標識 icon,也換成了塗成黑色的香蕉。
2020 年秋冬系列中,黑色香蕉包開始有了銀色姐妹版本,還有了稍大尺寸的排蕉款式。

2021 年春夏系列,香蕉包不僅多了麻繩版本,還有了嶄新的紅色版本。


2021 年秋冬系列,香蕉包有了大膽的變化,香蕉的一半藏在了羽毛之中。不禁想問一句,這靈感還是香蕉嗎?

剛剛過去 2022 年春夏系列中,Melitta Baumeister 的香蕉包變可愛俏皮了——用上了熒光綠和淺紫色的絲絨製作,香蕉外形也不再走寫實路線,更卡通化了。

倫敦品牌 Rejina Pyo 也是設計香蕉包多年的「老手」。黃色、棕色、白色,甚至是斑馬紋、蛇紋圖案都能做成香蕉包,在 2021 年之後相繼出新。

撐起極簡天花板的紐約品牌 The Row,以香蕉為靈感的 Slouchy Banana 包型也是名聲響亮的爆款,肯豆(Kendall Jenner)被多次拍到揹著它上街,因此也被加上了顯眼的標籤「肯豆同款」。

同樣走簡約路線的,還有 Bottega Veneta 的單肩香蕉包。這款香蕉包首次推出於 2020 年,由 BV 前任設計總監,同時也是巴寶莉 Burberry 新總監 Daniel Lee 構思,並運用了品牌標誌性的手工皮革編織工藝,推出後也風靡各大社群網路。

今年 6 月推出的新色香蕉包,看來又將引起一波搶購熱潮。

圖片來自:Harpers Bazaar
Jellycat 在今年也推出了香蕉腋下包,看看可可愛愛的微笑臉孔,煩惱好像都煙消雲散了。

圖片來自:Jellycat 官網
做香蕉周邊做出了名聲的日本品牌 Gladee,將香蕉包的種類拓展成了大家族,包含了鑰匙包、手挎包、餐具盒等等。

圖片來自:Instagram @gladlygladee
拿來裝 AirPods 的這個微型香蕉包一度售罄,補貨上架時還上了這張宣傳畫——香蕉抱著 AirPods 說:「寶貝,我會保護好你的!」

香蕉看著是樣再日常不過的食物,但在不同設計師的巧思之下有了截然不同的樣貌——可以是一地蕉皮的燈具,也可以是小心滑倒的警告牌,還可以是索尼專利申請中的遊戲手柄。

Studio Job 設計的香蕉燈. 圖片來自:Dezeen

香蕉皮樣式警告牌. 圖片來自:Popsugar

根據索尼 2021 年專利申請做的渲染圖. 圖片來自:GQ
用香蕉玩梗,它才是行家
你應該買的唯一香蕉。
這是加拿大香蕉進口商 Equifruit 的品牌標語。聽起來非常囂張,但背後卻是想要幫助香蕉種植者的善意。
Equifruit 的品牌標語. 圖片來自:TUX
Equifruit 從不否認自己賣的香蕉價格貴,但它能保證香蕉種植者能得到合理的報酬。
與之相反的是市場上的主流做法——農產品買家會從一些傳統品牌購買低價香蕉,即使遇上通貨膨脹的惡劣環境,香蕉的價格也只跌不漲,最後苦的只是那些辛辛苦苦耕耘的農民們。
聽起來好像很合理,但成立於 2006 年的 Equifruit,雖早早拿到了公平貿易認證,卻始終在消費者中缺乏吸引力和說服力。這也跟品牌之前的形象很有關係。

2018 年時候的 Equifruit 宣傳畫. 圖片來自:OPN
直到 Equifruit 找上了創意機構 TUX,用一根香蕉為靈感做了品牌重塑,並於 2021 年 1 月啟用。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視覺創意,因為 Equifruit 在當年的銷售額增長了 63%,在零售圈裡的品牌知名度提高了 13%。
Equifruit 也將這份成功回饋到香蕉種植者,2021 年與 Equifruit 合作的香蕉種植者獲得了超過 40 萬 美元的回報。


Equifruit 香蕉的新包裝,上面寫著「唯一能抗衰老的香蕉」. 圖片來自:TUX
這根可以招財進寶,還能「抗衰老」的香蕉長怎樣?
明明香蕉上面全是曲線輪廓,TUX 卻好像請了個小孩來畫香蕉似的,用了 10 條黑色直線勾出了香蕉的外形,再用油漆桶填上香蕉的暖黃色,1 分鐘都不夠的時間內,這根價值不菲的香蕉就完工了。

有了香蕉,就再來一位配角橙子吧,正好可以來個一對一對話。橙子的設計更簡單,一個黑色描邊的橙色圓圈立馬站到了設計同樣「粗糙」的香蕉旁邊——還挺配!

這種「粗糙」風格,恰恰是香蕉得以成功的關鍵。它打破了過去 Equifruit 以及競爭對手那種過分精緻的視覺風格,用年輕人熟悉並喜歡的 Lo-Fi 低保真美學風格,並幽默自稱為「香蕉壞蛋」,很快就拉近了與年輕人乃至大眾的距離。

這根香蕉被用到 Equifruit 的所有物料設計上,還以此設計了服裝、配飾、家居用品等周邊產品。


但這根香蕉最厲害的用處卻是「玩梗」。
在 Equifruit 的 Instagram 和 Twitter 上,鋪天蓋地都是香蕉主題的表情包,而這根辨識度很高的香蕉更是用 p 圖技術與各種名場面來個合影。

香蕉出現在《泰坦尼克號》的名場面. 圖片來自:Instagram @equifruit

香蕉與哥吉拉(哥斯拉). 圖片來自:Instagram @equifruit

說的雖然都是維護香蕉種植者利益的嚴肅主題,但好玩搞笑的畫面總能吸引到我們的注意力。
Equifruit 香蕉可以保護香蕉種植者,那當然也可以保護特斯拉。

一個像素貓 NFT 藝術品可以賣到 60 萬美元,但是你願意在預算上多花 20 美分來買一根會付給農民合理酬勞的香蕉嗎?

香蕉取代火箭,要飛向太空了!
香蕉走起紅毯,也不輸穿著華麗禮服的明星。

香蕉能做的事情,恐怕再長篇的論文也說不完。
社交名流兼服裝設計師 Daphne Guinness 曾說過一句話:「生活充滿了香蕉皮。你會因此滑倒,但你會繼續走下去。」香蕉對於日常生活的最大意義在於,它以一種正向的、陽光的同時帶點幽默、惡趣味的印象,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樂趣,既能用甜味填飽肚子,也可以在精神上來點飽腹食糧。
本文作者吳淇,首發於公眾號「玩物志」(ID:coolbuy),這是一個帶你無限更新生活方式的媒體,歡迎點選下方卡片進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