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自律的孩子越優秀,家長應該如何培養? 這些方法學起來

自律的人最可怕!對於強者來說,自我控制是本能,哪怕只是小小的一點剋制,也仍然是強而有力。我記得我的啟蒙老師對我說過:無論成績如何,都需要學會自律;能自律的人,成績自然會水到渠成,無須焦慮,儘管努力其他的交給上天。

雖然大家都口口聲聲說要自律,但是真正做到自律的人少之又少。對於成年人來說都很難,因此我們應該在兒童階段就培養孩子自律的習慣,要是小時候的習慣沒培養好,那麼到了初高中階段,方方面面都需要父母的監督,孩子沒有內驅主動性,累到的是父母,誰都沒有收穫!

我們應該從小給孩子灌輸自律的思想,養成自律好習慣!

1、孩子的自律為父母所推動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自律並非為與生俱來,讓自律為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兼顧自己的玩樂與學習,當孩子玩嗨了之後就會產生拖延行為,這時需要的是父母的堅持,不逼一下就不知道孩子的潛力有多大!

我喜歡的綜藝節目,裡面的常駐嘉賓之一曾吐槽過,自己女兒小時候不不喜歡練琴,然後自己老婆就經常會逼她堅持一週練5次,如果沒有當初媽媽的壓迫,那麼現在的女兒也不會有如今的成績,所以孩子能自律能堅持需要家長適當地逼一逼。

2、家庭氛圍可影響孩子自律性養成

一個和諧友愛的家庭給孩子帶來的是滿滿的安全感。當父母向孩子提出一個「無理的要求」時,孩子不樂意去做,即使孩子內心十分抗拒,只要父母堅決,他們態度再強硬內心也會融化,還是按要求完成任務,因為他們知道父母是為了自己好,父母愛自己,自己也體貼父母,這是他們最終選擇服從的原因。

相反,如果是一個缺愛的家庭環境下長大孩子,長期受到冷漠,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父母的愛,親子之間的信任感薄弱,生活體驗感滿是孤獨不安,即使父母是對的,也會有叛逆心,與之對著幹,以博得父母的關注。

3、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3、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培養自律的孩子,自然需要以身作則,父母先自律起來,孩子看到了自然會學習父母,這就是原生家庭的重要性。陪伴孩子的時候,要用心,不能讓孩子寫作業而自己看手機,這樣孩子會很容易模仿的。好習慣要從小娃娃抓起,在孩子不懂的時候,父母先給他們打好地基,等他們明白了就知道父母的用心良苦了。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學習,請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在育兒的路上,我們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顧孩子,可以關注我,和我一起探討育兒路上那些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