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體感染問題全解決——終結版

說關注的家長,家裡的寶寶都灰常可愛!

肺炎支原體感染問題全解決——終結版

本文的受眾是具有死磕精神的兒科醫生和具有鑽研精神的家長。本文的目標是看完後,你就是小專家。

導讀:

入冬以來,孩子發熱咳嗽後,被診斷為肺炎支原體感染越來越多,經常有家長諮詢,孩子為什麼感染上肺炎支原體?感染了就是肺炎嗎?聽說身體越好,症狀越重呢,是真的嗎?使用阿奇黴素到底是3天還是5天?為什麼要停4天再用第2個療程呢?好吧,這些問題,今天咱們講講。

P.S.這個文章有1.3萬字,可累死我了,之後就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寫了,爭取改掉這個強迫症。

哈哈,看完後,能成一個小專家。

目錄

1.我家孩子是肺炎支原體肺炎嗎?

2.為什麼孩子沒有呼吸快的表現,醫生也診斷肺炎支原體感染呢?

3.為什麼這麼多孩子感染肺炎支原體,是比以前厲害了嗎?

4.我家孩子最近沒接觸病人啊,怎麼感染的呢?

5.只有大孩子會感染支原體嗎?

6.孩子身體越好,症狀越重嗎?

7.那為什麼有些嬰幼兒感染後,症狀更重呢?

8.肺炎支原體感染後的病程怎麼樣?

9.咳嗽有什麼特點?

10.為什麼孩子症狀很重,醫生確聽不出來肺炎?

11.為什麼肺炎支原體,還會出現皮疹呢?

12.肺炎後導致心肌炎了,怎麼回事?

13.血常規能明確肺炎支原體感染嗎?

14.拍片子能明確肺炎支原體肺炎嗎?

15.肺炎支原體抗體陽性就一定是感染了嗎?

16.肺炎支原體抗體越高,提示越嚴重嗎?

17.鼻咽拭子能明確感染嗎?

18.進行肺炎支原體的DNA檢查聽說非常準,能推廣嗎?

19.為什麼不直接培養肺炎支原體呢?

20.那怎麼明確是肺炎支原體感染呢?

21.支原體肺炎是自愈性疾病,為什麼還要抗生素治療?

22.為什麼不用更高級的藥,而是用阿奇黴素呢?

23.阿奇黴素到底用幾天呢?

24.阿奇黴素怎麼用呢?為什麼中間要間隔4天再用第2個療程呢?

25.如果對阿奇黴素過敏怎麼辦?

26.阿奇黴素目前耐藥性這麼高,為什麼還當做首選呢?

27.阿奇黴素治療效果不好怎麼辦?

28.什麼情況下需要住院呢?

29.完全沒症狀了,但複查胸片還沒好,還要治療嗎?

30.咳嗽在家怎麼護理?

31.發熱在家怎麼護理?

32.飲食有什麼特殊嗎?

33.怎麼預防呢?

1.我家孩子是肺炎支原體肺炎嗎?

如果孩子:

●在該病高發的季節(全年發病,北方秋冬季多見,南方夏秋季節);

●出現幹嗽、發熱症狀明顯,其他比如流涕、咳痰症狀不典型;

●同時孩子在平靜時,呼吸頻率增快;

那就要考慮肺炎支原體肺炎了。

如果孩子同時有呼吸時費力,比如三凹徵,喘息等症狀,那提示肺炎很重。

下面解釋一下:

什麼是呼吸頻率增快呢?如果在平靜的時候:

<2月齡的孩子呼吸次數≥60次/分;

2月齡~1歲的孩子呼吸次數≥50次/分;

1~5歲的孩子呼吸次數≥40次/分;

>5歲的孩子呼吸次數≥30次/分。

哈哈,這就是呼吸快

以上表現提示孩子呼吸快,但是大家要注意啊,孩子剛吃完、剛跑完、跳完呼吸頻率肯定會快,所以一定是平靜時(運動完30分鐘以後,吃完飯30分鐘,發熱時,體溫降到正常後)數呼吸哦,對於孩子,肚子一起一伏,算一次呼吸。

那什麼是三凹徵呢?就是孩子在吸氣時,能看到孩子胸骨上、下窩,鎖骨上窩,肋間隙有凹陷,如下圖。

上圖是吸氣性凹陷

上圖是吸氣性凹陷

這是嚴重肺炎的表現,因為氣體進入肺少,為了吸入更多的氣體,膈肌拼命向下收縮,這樣胸腔的空間就增大,導致胸腔內的負壓就增大,就會把骨骼之間的皮膚拉向內側(骨骼拉不動),形成吸氣性凹陷。下面是視訊,大家看下。

另外,大家注意一點,肋間隙、胸骨下的凹陷更加有意義,因為胸骨上的吸氣凹陷可能和孩子用力吸氣、哭吵有關。

2.為什麼孩子沒有呼吸快的表現,醫生也診斷肺炎支原體感染呢?

注意哦,這裡說的是感染,沒說是肺炎啊。

因為雖然叫做肺炎支原體,但除了導致肺炎外,更多的是導致其他的呼吸道問題,比如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比如鼻咽炎、扁桃體炎,也會有下氣道感染,比如氣管支氣管炎。

所以,孩子咳嗽和發熱,沒有呼吸急促,那完全可以是感冒,也可以是氣管炎,這都不是肺炎。氣管支氣管炎發生率是肺炎的20倍,10%~40%的呼吸道感染會發展成肺炎。不是說,只要感染肺炎支原體了,就一定會導致肺炎。

那為什麼叫肺炎支原體,而不是叫呼吸道支原體呢?

因為肺炎支原體導致的呼吸道感染是自限性疾病,就是自己能好的。對於感冒之類的問題,很快就自己好了,但是到了肺炎這個程度,基本自己好起來就比較困難了,這時才查出來病原,一看是個支原體,那就叫肺炎支原體吧。

3.為什麼這麼多孩子感染肺炎支原體,是比以前厲害了嗎?

不是的,這和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流行趨勢有關,感覺支原體肺炎增多的時候,應該是遇到了流行年了。當遇到流行年時,支原體感染率會有3~4倍的增加,多數是兒童和青少年。

肺炎支原體肺炎每3~7年發生一次地區性流行,每次流行可能持續1-1.5年。北京地區在1990年,1995年,2007年,2012年是流行年。

根據肺炎支原體的P1基因不同,可將其分為P1-Ⅰ型和P1-Ⅱ型,每次流行的型不同,這可能是隔幾年就流行一次的原因,防住這個了,另外一型又出來搗亂了。

4.我家孩子最近沒接觸病人啊,怎麼感染的呢?

因為潛伏期長啊。孩子吸入了含有支原體的呼吸道飛沫後,支原體在體內有3周左右的孵化期,把數量提升起來,也就是咱們說的潛伏期,之後才表現出症狀呢。

所以,孩子這次生病,可能是2-3周前接觸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比如咳嗽、鼻涕等)引起的哦。

為什麼潛伏期這麼長呢?可能是因為它小、通過分裂增殖比較慢,致病力弱導致的吧。

5.只有大孩子會感染支原體嗎?

之前認為,越是大孩子,越容易感染肺炎支原體,表現出症狀,並且認為5歲以下的肺炎支原體肺炎較少。

這種看法對了一半,確實是越大的孩子,肺炎支原體感染是越明顯。比如,在肺炎中,2歲以下的,肺炎支原體致病的佔2%,2-4歲佔5%,5-9歲佔16%,10歲以上,佔23%。

但是後一半現在看來就不準確了,現在5歲以下孩子中,肺炎支原體的發病率也不少,有時能佔到住院肺炎兒童的一半以上。

為什麼以前認為大孩子更容易被支原體感染呢?這可能和大孩子更容易表現出發熱、咳嗽等症狀,從而檢查做的多,確診的比較多;而小寶寶症狀輕,自己就好了,沒有檢查確診有關,有研究提示,對0-4歲的兒童進行檢查,肺炎支原體的感染率可高達28.8%。

所以,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大孩子,小孩子都會感染肺炎支原體,但是大孩子症狀更加明顯。

6.孩子身體越好,症狀越重嗎?

上一條咱們說了,孩子越大,症狀越明顯,這也可以說是,孩子越大,之前越健康,免疫力越成熟,肺炎支原體感染後症狀越重,這是正確的嗎?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個說法,從一般意義上講,是正確的。解釋一下就是,大孩子感染後,表現出的發熱、咳嗽等症狀明顯;而小寶寶,反而不容易出現症狀,能比較快的恢復。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肺炎支原體進入呼吸系統後,不僅直接攻擊上皮細胞(細胞毒效應)造成直接損傷,還通過免疫機制引起損傷。

肺炎支原體的細胞毒性作用是通過合成過多的過氧化氫(就是咱們俗稱的雙氧水,有腐蝕性)等物質,從而損傷細胞,導致呼吸道上皮細胞壞死,出現咳嗽等問題。這聽著很厲害,但總體而言,這個作用不是很強。

該病原主要靠身體產生的免疫反應,從而對身體產生損傷。比如,身體為了限制病原的擴增,就會出現發熱表現,因為一熱,支原體也沒不舒服就不會擴增了;身體為了殺滅支原體,會產生各種抗體,會將白細胞、吞噬細胞等這些能殺滅支原體的細胞數量擴增,之後通過血流運送到鼻腔、咽喉、氣管、肺部的粘膜中。

為了更多的獲得抗體、細胞,這些部位的血流就得增多,血管就得增粗,那粘膜就會腫脹,分泌的黏液就多,那就會刺激咳嗽感受器,導致咳嗽嚴重。

另外,殺滅的過程越激烈,對這些地方的損傷就越大,畢竟這是一個戰場,戰鬥越激烈,戰場破壞越厲害。呼吸道粘膜破損越厲害,咳嗽越厲害哦。

所以,從上面理論可以看出,大孩子免疫力比較暴躁,那對抗肺炎支原體就比較激烈,就會表現出症狀重;而小孩子,免疫力挺溫和,肺炎支原體進入後,對抗沒這麼激烈,一般情況下,發熱、咳嗽等症狀反而不那麼嚴重。這個反應小,那恢復的也快。

那有人會說了,我要是沒有免疫力,也不發熱也不咳嗽,那多好啊。哈哈,這當然是不行的,因為雖然小朋友的免疫力稍弱,但是也有清除肺炎支原體的能力,只是沒有這麼強烈的消滅過程而已。如果沒有免疫力,不能清除這種病原的話,你很快就會掛了。

總之,沒有不行,過猶不及。

7.那為什麼有些嬰幼兒感染後,症狀更重呢?

有些小嬰幼兒感染了肺炎支原體後,症狀可比大孩子嚴重多了,很快就肺炎並且出現肺不張、呼吸衰竭等問題,那這是為什麼呢?

也是免疫力弱的問題,身體全線潰敗,肺炎支原體在呼吸道就肆虐了,等開始努力想發熱、通過免疫系統殺滅肺炎支原體時,整個肺部已經感染、損傷的非常厲害了。

另外,小兒免疫系統在這時可能出現紊亂表現,不該反應的時候,出現強烈的反應,這樣呼吸道、肺粘膜的炎症損傷更重,症狀更重。

所以,不要以為,小嬰兒的肺炎支原體感染就可以大意了,也得小心對待。

8.肺炎支原體感染後的病程怎麼樣?

肺炎支原體被吸入後,首先進入的地方是鼻腔、咽喉等上呼吸道,黏附於其上皮細胞表面,能抵抗黏膜纖毛的清除,通過直接毒性作用和免疫損害導致機體,導致上呼吸道感染,出現發熱、咳嗽、咽部發紅、疼痛和流涕、噴嚏等症狀。一般情況下,病原不向下走,大約1-2周後,就能自行恢復了。

如果感染加重,就繼續向下感染,導致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肺炎等問題。這時孩子發熱、咳嗽更加重,咳嗽是陣發性的咳嗽。隨著病程進展,孩子咳嗽可能在夜間會更重,影響孩子的睡眠(總是咳嗽醒),也可能會影響白天的進食(一吃東西就咳嗽吐)。

如果不治療,大部分孩子可能會發熱7-10天左右,咳嗽可能會持續2-4周,之後症狀逐漸恢復,不用治療也能自己好。

但這個時候,家長肯定也受不了,會帶孩子看醫生。一般就會治療了,用上藥後,基本上3-5天發熱就減輕了,咳嗽會減輕,但是還會持續1-2周。

如果規律用上藥7天后,孩子的發熱仍然沒有好轉,那就是難治性的肺炎支原體肺炎了,目前這種肺炎也不少見。但是難治療不代表重症,如果孩子肺炎症狀特別重,比如孩子都沒法正常呼吸了,需要呼吸機等治療,那是重症的,而難治性的只是治療的效果不好,沒這麼重。

9.咳嗽有什麼特點?

●典型的咳嗽,一般剛開始為乾咳,是因為病原體刺激呼吸道粘膜導致的,這時不會很劇烈。繼而炎症損傷導致呼吸道分泌粘液,咳出白色粘痰,偶見少量血絲。

●咳嗽全天都有,但逐漸會表現的夜晚會更重些,這是因為除了粘膜損傷外,還有免疫系統反應產生IgE導致類似過敏性咳嗽的結果。大家知道過敏性咳嗽或者哮喘時,也是夜間容易咳嗽,一個道理。

●咳嗽會逐漸加劇,因為粘膜破壞嚴重後,下面的神經暴露,導致非常敏感,受到一點小刺激,就能出現劇烈咳嗽,比如在跑跳時,也會出現咳嗽。

●咳嗽持續時間較長,當發熱完全好了後,還可能持續1-2周,因為粘膜要慢慢的恢復啊。

●肺炎支原體感染後,因為不是中性粒細胞來殺滅,所以,一般沒有黃綠色痰液(黃綠色是中性粒細胞和細胞內酶的顏色),如果合併細菌感染,可能咳出黃綠色膿痰。

10.為什麼孩子症狀很重,醫生確聽不出來肺炎?

症狀是孩子疾病的表現,支原體肺炎後,發熱厲害,咳嗽明顯,孩子精神非常不好,但是聽診的時候,醫生確說肺裡沒什麼事,雙肺呼吸音清或稍粗,沒有溼羅音,是為什麼?是醫生能力不夠,聽不出來嗎?

其實,這種情況是存在的,並且比較普遍,對於典型的支原體肺炎(就是5歲以上,學齡前和學齡期孩子的典型的支原體肺炎)來說,就是這個樣子的。

對於這些孩子的來說,肺部的典型病變是間質性肺炎,就是支氣管、細支氣管、肺血管粘膜等的炎症,而不是肺實質的炎症。

肺實質就是肺泡。如果肺泡發炎了,裡面充滿炎性滲出液體,那就能聽到溼性囉音;但肺間質性的,多沒有溼性囉音的。所以,這時給孩子聽診,多是聽不到溼羅音的,而聽診時溼羅音是肺炎的一個重要指標,所以,這時醫生會告訴你,聽著孩子肺裡挺乾淨的,沒有肺炎的表現。

但是,如果病情稍重,等過幾天再聽診時,就能聽出來了,比如會出現感染的那側肺部呼吸音降低,累及肺泡就出現溼羅音,氣管痙攣時出現喘息等聲音。

所以,能不能聽得到,得看疾病的程度和時間,不到時間,再牛的醫生也聽不出來。

11.為什麼肺炎支原體,還會出現皮疹呢?

大約1/4的孩子,可能出現皮膚、黏膜損傷表現,比如出現紅斑、斑丘疹,口腔水泡、潰瘍等問題,如下圖所示。

上圖是斑丘疹帶出血

上圖是斑丘疹帶出血

上圖是紅斑

上圖是紅斑

上圖是紅斑

上圖是肺炎支原體導致的口腔粘膜炎症和潰瘍

這些情況多在發病後2天左右在發熱時出現,通常1-2周消失,有些會持續2-4周。這些皮疹和肺炎支原體導致的皮膚炎症或者免疫反應引起的皮膚反應有關。

那出現了皮疹是提示病情重嗎?目前認為不是,評價孩子病情是否嚴重,還是根據孩子全身症狀,比如發熱是否有好轉,孩子精神頭是否好轉等,不依據皮疹。

但是還真的再提一句,肺炎支原體感染是史-約綜合徵(Stevens-Johnson syndrome)的重要原因(排第二),這個綜合徵表示是粘膜、皮膚出現大泡、紅斑、斑丘疹,之後合併脫落,出現皮膚剝脫,如果遇到這種問題,就需要謹慎對待了。圖片很噁心,大家小心哦。

12.肺炎後導致心肌炎了,怎麼回事?

大家聽到心肌炎應該很害怕,其實沒有必要。第一即使出現心肌炎,大多數都是一過性的或者輕症的,不用做什麼治療,休息休息,自己就能恢復;第二,好多孩子感染後,心肌多少都會受點損傷,比如心肌酶高點,但達不到心肌炎的程度,更不用擔心了。

那為什麼會導致心肌炎呢,和肺炎支原體直接擴散到心臟部位,導致炎症反應有關;另外,因為肺炎支原體攜帶的抗原和心肌上的抗原相似,那身體產生的殺滅肺炎支原體的抗體,也會攻擊心肌導致的。

同樣的原因,還可能導致心包炎、心包積液、肝炎、腎炎、腦炎等問題,不過發病率不是很高,大家不要焦慮。

那什麼情況提示有可能出現明顯心肌炎或者腦炎了呢?

如果孩子有非常疲勞、氣短、心慌胸痛,或者有特別煩躁、老想睡覺、驚厥、昏迷、偏癱、感覺異常,精神行為異常,那肯定有問題了,立即去醫院,別耽擱。

13.血常規能明確肺炎支原體感染嗎?

不能。

研究表明,肺炎支原體感染時,會出現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會輕度升高,C反應蛋白(CRP)升高的表現。但是細菌感染時,血常規也是這樣,所以不能通過血常規說孩子是否是肺炎支原體感染。

支原體感染時,血小板也有升高表現,血小板也是反應炎症的一個指標,所以,也只能說明有炎症了。另外,因為支原體感染會產生大量抗體,和紅細胞表面抗原結合或,會導致紅細胞死亡(溶血),會出現紅細胞、血紅蛋白降低表現,但這也不是特異性的表現,好多細菌感染時,也有貧血表現。

那血常規就一點意義都沒有嗎?當然不是,比如已經確定了是肺炎支原體感染後,可以根據血常規,評價下病情的嚴重性程度,也能評價下治療的效果如何。

怎麼看重不重呢?一般CRP越高,提示體內的炎症反應越厲害,說明身體和病原打仗越激烈,而上面咱們也講了,肺炎支原體導致的身體損傷,除了病原的直接侵襲外,更重要的是身體的免疫炎症反應。所以,CRP高的孩子,症狀一般都比CRP低的要重,要更加重視,更積極的治療。

國內研究認為,如果孩子是肺炎支原體感染,CRP大於40 mg/L,提示病情較重,需要重視哦。

14.拍片子能明確肺炎支原體肺炎嗎?

也不行。

拍胸片能診斷肺炎,但是不能明確是肺炎支原體肺炎,因為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胸片變化很多。

胸片既能表現出病毒感染常見的間質性肺炎的表現,又能表現出細菌感染導致的大葉性肺炎(就是一個肺葉都出現炎症了)的表現;還有小朋友常見的肺炎時的小葉性肺炎(就是以 小片肺部)的表現,所以很難區分。

為什麼這麼多變呢?還是和支原體既能直接損傷氣管、支氣管粘膜,導致間質性、小葉性肺炎;又能通過免疫反應損傷肺部組織粘膜,導致大葉性肺炎,甚至炎症更重時,出現肺不張、肺實變、胸腔積液。沒辦法,病原牛,想咋樣就咋樣。

下面咱們看看片子吧,挺有意思哦,下面這個都是肺炎支原體的胸片。

上圖中A箭頭處是大葉性肺炎(實變),B箭頭處是片狀實變,C圓圈內是結節斑片影(小葉性肺炎),D箭頭處是雙側的肺門浸潤。

那在各年齡段,有沒有特殊的胸片類型呢?也是有的,對於嬰幼兒,胸片主要表現為雙肺間質性肺炎。如下圖所示,能看到正位(A)和側位(B)片上,都有雙肺瀰漫肺紋理增粗、模糊,並且看著胸片髒了吧唧的感覺,就是間質性的肺炎了。

對於大孩子,5歲以上的,病情重的,會出現以一側的節段性或大葉肺炎,就是上上張圖片裡面A的表現,還可能有胸腔積液及肺不張。但是現在孩子們生病後,都比較及時的治療,對於典型的大葉性肺炎比原來要少很多。

15.肺炎支原體抗體陽性就一定是感染了嗎?

目前各大醫院對孩子進行肺炎支原體檢查時,都是抽血查抗體(IgM或者IgG),抗體是身體產生後,用來消滅支原體的。那如果查出來抗體來,就是支原體感染嗎?如果查出來是陰性的,那就能排除肺炎支原體感染嗎?

也不是的,因為肺炎支原體感染後,先產生的抗體是IgM,在發病後7-10天出現,而IgG出現的更晚,所以,在發病後的1周內進行抽血檢查時,即使是肺炎支原體感染,那基本都是陰性的。所以,查的比較早時,如果是陰性,不能說明不是肺炎支原體感染。

還有些小嬰兒,因為身體免疫力較弱,產生不了針對肺炎支原體的抗體,所以在7天后檢查時,也是陰性的,但這也不能說不是肺炎支原體感染。

另外,抗體產生後,在血液裡存在的時間都挺久的,比如IgM,在發病後的3-4周達到高峰,之後逐漸下降,2-4月後才會消失。IgG在發病1月左右達到高峰,能持續6月左右呢。所以,好多孩子在疾病治療好了之後,再查血還有抗體陽性的表現,也不能查到抗體陽性了,就說是肺炎支原體感染了,尤其是1-2月前感染過肺炎支原體的孩子。

那怎麼查抗體呢?如果想查的話,就得生病後7天左右再查,並且IgM抗體滴度≥1∶160時,可以確診這次感染的就是肺炎支原體了,因為又有症狀,又有抗體比較高,就不像是上次感染後留下來的抗體了。

那如果沒有這麼高的滴度,只有1:40,但是孩子前段時間沒有感染過肺炎支原體,並且這次病情就是高熱+乾咳,那也按照肺炎支原體感染治療。

另外就是,現在好多化驗單都是寫陽性或者陰性,而不是把滴度標上,這時可以這樣分析,只要症狀和肺炎支原體感染相似,同時查出來抗體也是陽性的,那就認為是肺炎支原體感染了。

還有些醫院檢查是IgM和IgG的合起來的量,就寫成肺炎支原體抗體,不能分開檢測IgM和IgG。其實這也沒問題,就當成IgM分析就行了,反正開始時,IgG還沒有上升,等晚些時候,IgG上升時,IgM會更高了,更提示肺炎支原體感染。

另外,還有一些說法是,在生病的急性期和恢復期查兩次血,如果抗體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或減低時,可確診為MP感染。但是這種檢查一般對臨床指導意義不大,因為第一次查出來就治療了,之後就可以不用管這個啦。

16.肺炎支原體抗體越高,提示越嚴重嗎?

支原體抗體僅僅反應的是機體對支原體的反應能力,說明機體識別得到了支原體,開始製造武器對抗支原體了,所以其增高可以間接的支持支原體感染的診斷,而不是和病情嚴重程度呈正比的,支原體感染的輕重要看臨床表現。

支原體抗體IgM1:160時,如果孩子有嚴重的高熱不退,呼吸困難,胸片提示肺實變,肺不張,那肯定比IgM1:320的沒有其他表現的孩子病情要重。

支原體抗體IgM產生後,在3-4周達到高峰,所以很多孩子在使用阿奇黴素治療了1-2輪後,複查IgM升的更高了,這不是病情加重的表現,不要緊張。只要孩子沒什麼臨床症狀了,就可以停藥了。

通過以上可以知道,支原體抗體僅僅作為一個診斷指標,不是用藥的指徵,也不是停藥的指徵。

17.鼻咽拭子能明確感染嗎?

通過鼻咽拭子取一些鼻涕或者咽喉分泌物,進行肺炎支原體抗原檢查,能比較早的判斷是否有肺炎支原體感染。

為肺炎支原體都是從口鼻吸入人體的,在鼻咽處有定殖,而抗原是肺炎支原體自帶的,只要支原體存在,那抗原肯定是存在的,所以,不用等發病7天后再進行檢查,發病就能檢查了。

這個檢測就像驗孕棒那麼簡單,如下圖所示,取了鼻涕、咽喉分泌物後,將這些放到檢測條最左側的圓圈內,等10-20分鐘就能看結果了,下圖B中能看到Test Line上有條線,那就說明是陽性的。目前國內使用的多是膠體金方法。

那這個檢測準嗎?目前看還是可以的,首先說下特異性,就是隻檢測出肺炎支原體,如果有別的病原,不能顯示陽性。

有實驗使用該方法分別多次檢測肺炎支原體和多種其他病原,結果只有肺炎支原體時顯示陽性,其他病原是陰性的,所以,特異性是不錯的。

那靈敏性呢?就是病原特別少的時候,能不能檢測出來呢?實驗證明,在每毫升分泌物有1000個病原複製數時,就能檢測出來,這個量是非常小了,基本上能致病時,病原量肯定會大於這個量了。

有沒有是肺炎支原體感染,但是卻查不出來的時候呢?當然有,和病原在這些部位的數量、取標本方法是否正確、到位等都有關係,不能100%的認為抗原陰性就排除肺炎支原體感染。

那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肺炎支原體在患者的鼻腔處只是攜帶著,而不致病,那你檢測出來了怎麼辦?其實如果孩子沒有發熱、咳嗽等症狀,是健康孩子,我們不會進行這個檢查的。

如果孩子真的是其他病原感染導致的發熱咳嗽,支原體只是正常攜帶而不致病,這時我們進行檢查時,查出了支原體陽性,同樣其他病原也是陽性。那這時確實是沒法判斷支原體到底是致病還是攜帶了,一般都按照雙重感染給與治療了。

這確實是過度治療,但也是必要的也是能接受的過度治療,很無奈吧,沒法,現在醫學就是這麼落後。但是這種情況不是很常見,而是肺炎支原體合併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體合併流感等雙重感染的幾率卻不少。

還有就是,目前有研究發現,如果使用抗原捕獲酶免疫法(Ag-EIA)法檢測抗原時,檢測的最低抗原數是10^4cfu/ml,而大多數能治病時,抗原數都得達到這個數量,就不用擔心檢測出來的是攜帶的了。所以,以後這個檢測方式可以大量推廣下。

總結一句,發病早期,如果覺得像肺炎支原體感染,那建議進行這種抗原檢查(7天內陽性率最高),如果查出陽性,就按照肺炎支原體感染治療,如果是陰性,繼續檢測病情變化,如果排除其他病原,也按照肺炎支原體感染治療。

提醒一點,目前抗原檢測還沒有被寫入各大指南,可能幾年後會寫入吧,讓更多的孩子用上這種檢查,減少抽血的痛苦吧。

18.進行肺炎支原體的DNA檢查聽說非常準,能推廣嗎?

這個確實是非常準,有幾個病原複製數就能檢測出來,基本上可以說,只要有病原,我就能查出來,並且也是取的鼻咽分泌物,痛苦也很小。那目前為什麼沒有推廣起來呢?因為有兩個缺點,第一是比較貴,第二是不能區分查出來的肺炎支原體是正常攜帶的還是真正致病的。

其實,第二個缺點,就是關於DNA結果的分析,可以按照上一條抗原的結果分析就行了,是完全可以應用的,所以,目前也沒推廣起來,哈哈,主要是貴。

19.為什麼不直接培養肺炎支原體呢?

大家看了上面的檢測,可能會覺得都不是很好,那為什麼不直接培養呢?如果從血液或者鼻涕、痰液裡培養出來肺炎支原體了,那不就能確診了嗎?

是的,培養確實是金標準,但是太耗時間了。因為肺炎支原體很嬌嫩,生長的還慢,所以培養需要很好的技術,還得等10天左右才能出結果,如果依據這個決定是否治療,那就太慢了,所以,目前臨床上,沒有查肺炎支原體培養的。

20.那怎麼明確是肺炎支原體感染呢?

其實如果認真看上面的文章了,那就知道怎麼明確了。

目前我們的做法是,先看症狀,如果孩子就是在秋冬季節,出現了高熱和乾咳症狀,會進行肺炎支原體抗原檢測,如果提示陽性,那就考慮是肺炎支原體感染了。

同時我們還會進行其他導致發熱、咳嗽的病原,比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因為這些病毒也會導致發熱咳嗽。如果肺炎支原體是陰性的,其他是陽性的,那就不考慮肺炎支原體感染了。

如果這幾個病原都是陰性的,但是孩子的症狀特別像肺炎支原體感染,那繼續觀察,因為支原體導致的上感是不用治療的。但如果孩子病情繼續加重(2-3天左右,如果孩子發熱頻率更多,熱峰更高,呼吸症狀更加重),會複查下這幾個病原,同時會查下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

這時要麼病原會出現陽性,要麼血常規會提示出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是高還是降低。

如果肺炎支原體陽性了,那就考慮肺炎支原體感染;如果是陰性的,其他病原陽性,那是其他病原感染;如果都是陰性,但白細胞、中性粒降低非常明顯,按照其他病毒感染考慮;如果都是陰性,但是白細胞、中性粒升高非常明顯,要考慮細菌感染。

21.支原體肺炎是自愈性疾病,為什麼還要抗生素治療?

現在家長們醫學知識也都多了起來,看到資料說肺炎支原體感染後,像病毒感染似的,能自己恢復正常,幹嘛還要給孩子用抗生素呢?

其實關於肺炎支原體感染後,到底怎麼用不用抗生素,醫學界目前也是爭論不休。目前咱們推薦的是,對於肺炎支原體感染導致的上呼吸道感染,不用抗生素治療,但是如果是下呼吸道感染了,那就建議用上抗生素了。

之所以這麼推薦,是因為上感導致的損傷少;而肺炎時,症狀會重些,並且肺炎支原體通過細胞毒性作用和免疫炎性作用會導致壞死性肺炎、肺不張,胸腔積液,嚴重會導致死亡,還是挺重的。

而這個時候,咱們有抗生素可以限制支原體的增殖,所以,雖然使用抗生素後,效果有多少還不確定,但是有點效果就比沒有好,就能幫助身體避免嚴重問題,所以要用上。

目前在臨床上,基本上明確了肺炎支原體感染,就會用上抗生素了,因為不太好確定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的界限,用上3天后,會讓孩子複查,再確定後續的治療。

22.為什麼不用更高級的藥,而是用阿奇黴素呢?

因為肺炎支原體最外層是細胞膜,它們沒有細胞壁,所以,對於作用於細胞壁的抗菌藥物是耐藥的。大家熟悉的「高級藥物」,比如頭孢克洛、頭孢克肟之類的,都是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所以說是沒有作用的。

阿奇黴素是大環內酯類的抗生素,能抑制肺炎支原體內部核酸的轉錄和複製,從而干擾蛋白質的合成,所以,是可以使用的。

同時,阿奇黴素一天只用吃一次,相比於其他藥物,副作用又比較小,所以稱為了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後的首選用藥。

另外,能作用於細胞膜的藥物,比如多粘菌素;能干擾蛋白質合成的藥物,比如四環素類的,包括多西環素(成人首選藥物)和米諾環素等,氟喹諾酮類的(環丙沙星、莫西沙星)對肺炎支原體都是有效的,但是因為副作用,在孩子上用的非常少,後面咱們具體講。

23.阿奇黴素到底用幾天呢?

阿奇黴素使用時,有的醫生給孩子用3天是一個療程,有的醫生說5天是一個療程,有的醫生說用完這次就不用了,有時還會說停4天后,再用一個療程,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都是根據孩子的病情決定的,按照國內的規定,對於輕症肺炎,可以將3天定為一個療程,重症肺炎那就定為5天一個療程。

那輕重怎麼定呢?如果孩子有呼吸急促、吸氣凹陷、鼻翼扇動、血氧下降,(SpO2)小於90%,那就是重症肺炎了,如果沒有,那就是輕症肺炎。

那用幾個療程呢?國外2項調查得出結論是,使用阿奇黴素5天,所有病人的肺炎支原體都被清除乾淨了,所以,美國對於肺炎支原體是要求用滿5天,一個療程就可以了。

但是基於兩國肺炎支原體的感染、發病情況不同,加上用的藥物也不同,國內基本上認為是,如果明確肺炎了,就建議用2個療程,保險。

24.阿奇黴素怎麼用呢?為什麼中間要間隔4天再用第2個療程呢?

目前國內是建議每天1次,每次按照10mg/kg,最大每次不要超過500mg,使用3-5天為一個療程,之後間隔4天,再來一個療程。

國外是推薦第1天按照10mg/kg使用,每天1次,之後4天按照5mg/kg.天使用(一次不要超過250mg),也是每日1次,沒有第2個療程。

之所以間隔4天用第2個療程,是因為用上阿奇黴素3-5天后,其在肺部的濃度會達到比較高的水平,在之後的4天內,仍能維持在有效的抑制肺炎支原體的濃度,所以就可以停4天再用下一個療程了。

25.如果對阿奇黴素過敏怎麼辦?

如果孩子明確不能使用阿奇黴素,那可以使用克拉黴素,每天15mg/kg,分2次給藥,一個療程是10天。這個藥物和阿奇黴素的效果是一樣的,就是得分2次使用,所以沒有當做首選藥物。

如果克拉黴素也過敏,那可以使用紅黴素,每次10mg/kg,每天4次口服(國內指南是推薦每日2次),這個就是使用起來更加麻煩,胃腸道副作用比阿奇黴素大。

但有一個好處是紅黴素在血液中的濃度高,所以,在重症支原體感染住院治療時,有些地方開始會使用靜脈的紅黴素,降低其血液中的濃度,減少肺炎支原體亂跑,之後病情穩定後,改用阿奇黴素,去限制肺組織裡的病原,臨床上效果也不錯。

26.阿奇黴素目前耐藥性這麼高,為什麼還當做首選呢?

目前阿奇黴素的耐藥性確實非常高,尤其是在中國(有些地區達到100%耐藥)、日本等國家,那為什麼還作為首選呢?首先給大家說,成人肺炎支原體肺炎時,首選的是多西環素,不是阿奇黴素了,在兒童中,還是當做首選。

這是因為,目前有臨床報道認為,即使是耐藥的,使用上阿奇黴素後還是能臨床上治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就是孩子退熱的時間延長,這個可能和免疫反應有關,和病原未清除乾淨無關,所以,該藥是有用的。並且這個藥經濟實惠、服用簡單,就仍作為兒童的首選了。

還有一個考慮可能是現在就換首選藥物,那換了的那個藥物也可能在短時間內導致耐藥,那就沒什麼藥物可以用了。

最後說下,多西環素在國外,目前在8歲以下孩子可以使用了,但是在國內,因為其屬於四環素類藥物,可能導致牙齒、生殖功能損傷,在8歲以下是不能用的。

27.阿奇黴素治療效果不好怎麼辦?

有時候,給孩子用上藥物治療後,確實效果不佳,比如發熱在3天后還是這麼厲害,孩子咳嗽的也更加厲害,這提示需要進一步治療了。

導致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和耐藥性有關,也可能和合並了其他細菌或者病毒感染有關,還可能和免疫反應太厲害了有關。

如果考慮對阿奇黴素這類藥物有耐藥性,孩子症狀還很重,會換用其他類藥物,這時因為國內兒童用藥限制非常多,對於小於8歲的,可能有地方會使用利福平,別的藥物不敢加。

有些單位,在簽署用藥同意後,可能會使用四環素類(多西環素、米諾環素,這類藥物國內8歲以內不讓用),或者是喹諾酮類的藥物(氧氟沙星之類,18歲以下不讓用)。這些藥物對限制支原體也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確實考慮是合併其他細菌感染了,那在用在阿奇黴素的基礎上,會加用其他抗生素,所以,家長們也不要奇怪,怎麼給我孩子用這麼多的抗生素。

還有些時候,治療效果不好,不是支原體直接導致的損傷,有可能是支原體都已經清除乾淨了,症狀還是繼續加重,這就是自身的免疫系統反應太強烈,導致的全身炎症問題了,這時可能會用到激素抗炎,能很快的緩解孩子表現,減輕症狀。但是注意哦,激素不能常規使用。

另外還有就是肺部的炎症反應太厲害了,導致肺不張,肺實變、呼吸道內都是滲出物、黏液栓,這時使用支氣管鏡進行盥洗,效果也很好。

所以,不同的問題,使用不同的方法處理,都有法,讓醫生傷腦筋去吧,但這時基本都得住院治療了。

28.什麼情況下需要住院呢?

診斷支原體感染後,如果明確是肺炎支原體肺炎,一般是在門診開藥,回家口服治療的。

但是如果有以下問題,需要住院治療:

●呼吸困難表現:1歲內的孩子,平靜時呼吸頻率大於70次/分,1歲以上的孩子,平靜時呼吸頻率大於50次/分;孩子出現吸氣凹陷,鼻翼煽動;

●孩子吃不進東西,喝不了水,自然也不能吃藥;

●孩子看起來病情很重,總是病懨懨的,精神反應很差,不理人總睡覺;

●孩子血氧比較低,門診檢測血氧(SpO2)小於90%;

●口服藥物治療3天后,孩子病情加重,出現以上表現。

哈哈,都看到這裡啦,鼓勵一下,在文章最後留言:我看到第28條了。我會把您標記為鐵桿認真讀者,以後建微信群等活動,會優先考慮哦。

29.完全沒症狀了,但複查胸片還沒好,還要治療嗎?

其實,肺炎支原體肺炎治療後,孩子完全沒有症狀了,不用複查胸片。因為胸片在生病後2月左右才能完全正常,你在之前複查時,肯定還是有問題的,所以,就不用複查了。

如果已經複查了,提示還有問題,但是孩子完全沒有症狀了,那就不用治療了。

30.咳嗽在家怎麼護理?

肺炎支原體感染後,家長最關心的應該是咳嗽的問題。咳嗽基本會逐漸加重,3-5天達到高峰,之後維持2-5天,挺過高峰期,就會逐漸減輕,在2-4周左右就逐漸沒有了。

但是,一般孩子可能自己挺不過去高峰期,出現咳嗽吐,咳嗽醒的表現,非常難受,還得幫著治療一下,而目前止咳藥物對兒童而言,限制的又比較厲害,那到底怎麼處理呢?

一次肺炎支原體感染後,導致孩子咳嗽的原因,有粘膜損傷,有鼻涕刺激,有過敏因素,有氣道高反應,如果能針對病因進行護理,那孩子的咳嗽就能緩解的很好,哈哈,具體怎麼治療,大家看咱們之前發的文章吧:感冒後,咳嗽到底怎麼回事,怎麼處理?咳嗽系列-01感染後咳嗽。

31.發熱在家怎麼護理?

發熱應該是大家最關注的問題,關於發熱怎麼處理,哈哈,確實講了非常多次了,為了大家看著方便,在粘貼出來:

首選推薦退熱藥。如果孩子體溫超過39攝氏度,或者沒有這麼高,但是孩子不舒服,就可以使用啦。美林或者泰諾林都行(就用這兩種,不要用別的,比如小兒柴桂退熱顆粒等,也不要用複合型的抗感冒藥比如白加黑,對孩子而言副作用大),注意用藥間隔和用藥劑量,美林之間間隔至少6小時,泰諾林之間間隔至少4小時,不要超劑量用藥。

關於美林和泰諾林的用量,請看文章:退熱藥使用寶圖——媽媽再也不用擔心給錯藥了

如果使用一種退熱藥能很好的降溫,那就用一種。如果使用完一種後,比如用完美林後,4小時體溫又升上來了,超過39攝氏度了,沒法再用美林了,可以使用泰諾林退熱,美林和泰諾林之間沒有嚴格間隔時間,之前有實驗,二者聯合使用也沒事,但沒必要這樣使用,一般建議二者至少間隔2小時使用。

那物理降溫呢?現在各大指南都不推薦使用了,第一效果不明顯,第二家長錯誤使用,會導致孩子更加不舒服。比如在孩子體溫上升期時,雖然已經38.6攝氏度了,但是因為體溫還要上升,孩子手腳處還是涼的,孩子自我感覺是冷的,這時如果進行物理降溫,給孩子脫衣服,洗澡,擦拭身體,都會讓孩子更冷,更加寒戰,更不舒服,所以,這時一定不要物理降溫。

什麼時候可以物理降溫呢?如果非想幹點什麼,等孩子手腳熱了,皮膚都發紅了,開始冒汗了,這時可以物理降溫,錦上添花吧。

32.飲食有什麼特殊嗎?

沒有,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肉類、奶製品等不用忌口,不要擔心上火,但是也不要強塞給孩子,還是那就話,孩子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吧。

另外,這個時候,孩子們一般食慾不會太好,有可能體重在生病期間,減少個1-2公斤,這是很正常的,不用擔心。

33.怎麼預防呢?

哈哈,不用什麼特殊預防,因為這個肺炎支原體弱爆了,37℃時只能存活幾個小時,並且對常用消毒劑敏感。所以,只要不直接接觸,不被人直接打噴嚏到臉上,基本就沒什麼大事。

一般肺炎支原體,都是家庭成員或者學校、軍營等團體裡面密切接觸時傳染多,和病人短期接觸沒有什麼傳染性,另外雖說潛伏期和疾病緩解後也有一定的傳染性,但是力度很低,不用太擔心。

但是,咱們還是做好預防,畢竟不被感染更好啊。不要帶孩子去人群擁擠的地方;不要讓病人接觸孩子,必須接觸時,戴上口罩;大人回家做好洗手工作(用肥皂、洗手儘量超過20秒),就夠了。

孩子生病後,也不用隔離,在家裡好好照顧就行,外出玩耍也OK的,只要不直接向其他小朋友打噴嚏就行。

啊啊,寫到這裡,基本上家長的問題都解決的差不多了,但是還有很多比如重症肺炎到底怎麼治療,激素怎麼用,丙球怎麼用,還是沒有涉及到,可是,已經寫煩了,這些以後在寫吧。

另外,家長看完後,可能覺得好難,是的,這就對了,在看兩遍,把我公眾號裡面的關於咳嗽、發熱、感冒等文章再看下,那就能看懂了,基本上就能成為媽媽中的科普小能手了,哈哈。

參考文獻:

[1].辛德莉.肺炎支原體肺炎流行病學特點及耐藥現狀.2018.

[2].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Fast sheet.CDC .

[3].肺炎支原體的臨床微生物學特徵.中華兒科雜誌, 2016,54(02):

[4].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若干問題.中華兒科雜誌,2016,54( 02 ):

[5].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再認識. 中華兒科雜誌.,2016,54( 02 ):

[6].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流行病學.中華兒科雜誌, 2016,54(02):

[7].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致病機制.中華兒科雜誌, 2016,54(02):

[8].Rapid diagnosi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by an immuno-chromatographic antigen assay.Sci Rep. 2015; 5: 15539.

[9].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UPTODATE.2018.

[10].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 19th.

[11].Pneumonia in children:Inpatient treatment.UPTODATE.2018.

[12].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2015年版).

[13].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訂)(上)(下).

相關文章

夏秋季,孩子最常見的皮膚病-沙土皮炎

夏秋季,孩子最常見的皮膚病-沙土皮炎

據說關注的家長,家裡的寶寶都灰常可愛! 夏秋季,孩子最常見的皮膚病-沙土皮炎 本文的受眾是具有死磕精神的兒科醫生和具有鑽研精神的家長。本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