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人、抓臉、扔東西、尖叫?試試這些辦法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萌媽每週二的定期更新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萌媽每週二的定期更新。

最近在後臺私信中提問『我家孩子總打人/亂扔東西/抓臉,該怎麼辦?』的爸媽特別多,而這些寶寶的月齡基本是在1歲-2歲之間。

這些寶爸寶媽的疑惑在於,『說好的Terrible Two呢?怎麼才過了1歲就開始折騰人了?』

實話說,我家的孩子也有過這一階段,並且在『扔東西』這件事上會時有反覆。所以,今天萌媽就和大家聊聊:如何處理0-3歲孩子打人、抓臉、扔東西等行為

反常行為背後是孩子的需求

不少人一看到孩子動手打人等行為,就在第一時間給孩子定性為:『你怎麼亂打人了?』然後給予斥責和懲罰。

實際上,孩子這種打人、抓臉、扔東西的行為,並不一定都是攻擊性行為——這些反常的行為背後,往往反映出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所發展出來的新需求。

滿足自己需求

對於0-1歲的孩子來說,絕大多數看似攻擊性行為的背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生理需求,例如:

  • 咬人、咬東西可能只是為了緩解牙齦出牙時的疼痛;

  • 搶東西可能只是因為餓了,希望獲得食物;

  • 推人可能只是因為感覺被擠到了,希望獲得足夠的空間;

  • 打人可能只是發洩對於看護人無法滿足自己需求的不滿。

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沒有實質的『攻擊性行為』,這些行為的目的也並非為了給他人造成傷害,而是作為滿足自己正常的生理需求的一種手段。

實際上,滿地跑和各種運動,也是孩子對於自己旺盛精力進行消耗的一種方式;這也是孩子所需的一種需求。

觀察和探索

孩子的動作發展是有里程碑的,比如我們經常說的『三翻六坐、七坐八爬』,都是不同月齡的孩子正常發育時所必經的過程。

到孩子一歲左右,精細動作和粗大運動技能都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也開始逐漸形成——他會有意識地利用自己的身體動作,去觀察和探索周圍的一切,例如:

  • 把東西扔得滿地都是,觀察它們落地的樣子;

  • 將桌面上的食物都拍扁,觀察拍扁後的狀態;

  • 什麼都放入嘴裡咬一口,探索不同的入口感覺;

  • 抓頭髮、抓臉、抓手、抓衣服,觀察被抓人的不同反應;

  • 敲東西,探索不同東西所發出的不同聲音。

實際上,6-10個月的嬰兒就已經能根據不同對象的屬性採取不同的方式進行探索了。而進入1歲以後,絕大多數孩子的動作行為,其出發點是為了觀察和探索周圍的世界。

有研究發現,在面對不熟悉的物體表面時,嬰兒會用手觸碰或拍打其表面,以確定是否適合在上面運動。

練習新的技能

0-3歲的孩子尤其喜歡重複,因為重複是他們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很多時候,孩子重複一些行為,只是為了不斷地學習——儘管其中一些行為是令成人感到不舒服的。

一項經典的研究正是讓兩個剛會走路的雙胞胎,一個每天練習15分鐘,一個不加練習。10天的練習後,每天訓練的嬰兒明顯走得更穩。

例如1歲的孩子獲得了平衡能力後,會逐漸開始包括橫步走、後退走、繞圈走、單腳走、腳尖走等自發運動。這些運動是孩子在沒有明確指導和外在動作模型的條件下出現的,是孩子實現動作發展的基本途徑之一。

例如孩子可能喜歡不停地敲打東西:在家裡敲打能見到的一切事物,從安全的泡沫塑膠到玩具,到不安全的瓷器和玻璃器皿,甚至是令人耳膜難受的不鏽鋼製品等。實際上,這只是孩子在不斷練習用手握住工具後進行『敲打』的技能。

引起家長注意

如果說絕大多數孩子的哭鬧來自於沒有達成願望的沮喪和發洩,那麼絕大多數孩子的尖叫則是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尤其是總在看手機的家長。

萌媽不是一個對電子產品極其保守的人,實際上,萌媽自己陪著小萌的時候也會時不時看看手機;但是,這是在確保孩子安全、及時回應孩子的前提下進行的。

很多父母則做不到這一點:智慧設備讓他們把工作搬回了家裡、把社交搬回了家裡——卻擱置了家裡的事:好好吃一頓飯、用心陪伴孩子、認真地互相傾聽和交流。

當孩子叫『爸爸』、『媽媽』沒有回應,當孩子走過來摸摸你沒有回應,當孩子指著自己想要的物品看著你沒有回應,當孩子急的哼哼叫你沒有回應……

但是當他們一尖叫時,你卻會突然把目光從智慧設備上移到他們身上時,聰明的孩子立刻明白了:尖叫是有效的,它能讓爸爸媽媽注意到我。

所以,他們會尖叫。

所以,他們會尖叫

這幾乎是一個死循環:如果你無法及時注意並回應孩子的需求,也無法與之商量出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不管你如何打、罵、教育,孩子仍然會選擇唯一有效的吸引你注意的辦法:尖叫。

自我意識的發展

我們總是聽到『Terrible Two』的說法:2歲是孩子第一個『叛逆期』,在這個階段,他們有了自己相對獨立的意識,開始嘗試著探索和試探大人的邊界,會讓爸媽感慨:『當初那個乖寶寶去哪兒了?』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寒,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從1歲就開始了。即使你明明強調了水很燙不能摸,但他們依然對於『燙』沒有概念——直到他們反覆被燙幾次;即使你告訴了他們不能亂扔東西,他們還是會把東西扔得滿地都是——並藉此觀察扔東西的後果和你的反應。

有趣的是,孩子心裡非常清楚自己所做的事是不被允許的;但他們只是在挑戰你的權威,觀察你的反應。

記得在小萌1歲多的時候吧,我們明確告訴過他不能扔東西;每次他想故意扔東西時,都會悄悄把手裡的東西拎到桌板邊緣,然後眼睛注視著我,期待我的反應。

如果我及時發現並制止了,他就會消停一陣;但如果我沒有看見,他就已經扔下去了,那麼我的任何反應(皺眉、生氣、教育他)都會讓他哈哈大笑。

孩子發展的正常階段

說到底,孩子這些反常或令人不舒服的行為,其實只是說明他們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只要克服了這些小問題,很快你就將看到一個飛速發展的寶寶。

很多現代的心理學研究者都開始認同,孩子的動作發展和認知發展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

可以說,孩子的動作發展和認知發展是互相促進的。

一方面,伴隨著動作學習水平的提高,孩子在物體、空間、時間、自我以及自我與客體間的關係、因果關係等方面的認知水平也逐漸發展起來。

另一方面,孩子通過主動地探索環境、尋求環境的刺激、促進自身認知的發展,並且不斷地整合藉助於爬行、抓握、行走、觸摸、 觀察、聆聽等途徑獲得的經驗,協調動作、增強動作的目的性與適應性,促進自身的動作發展。

這也難怪英國早教專家認為:孩子在『動起來』時學得最好,尤其是男孩子。

因此,在孩子出現這些令人不舒服的『反常行為』時,不必過度緊張或者立刻給予上綱上線的定性,而是從內心中接受這是孩子成長中必經的一個階段,再想辦法引導。

實際上,相比於那些乖乖呆一天的小寶貝,看起來調皮搗蛋的寶寶往往擁有更強的探索慾望,這種強大的內在驅動力會促進他們積極去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並促進其動作的發展。

而那些看似不聽話的『小刺頭』往往有更為堅定的自我意志:這種品質是有助於他們在未來面臨挑戰和選擇的。

孩子的攻擊性行為

儘管孩子在爸媽眼中(尤其是媽媽眼中)永遠都是純潔無暇的天使(以至於很多媽媽每天在朋友圈發九張看不出去區別的孩子照片),但不能因為萌媽上面的話就對孩子一切反常行為採取寬鬆、妥協的態度。

畢竟,有研究表明:孩子最早從1歲開始,就可能顯現出攻擊性行為;如果包括無意識的侵犯行為,這一年齡可追溯至更早時。

學界對何謂『攻擊性行為』有諸多解讀,但無一例外地將『有意傷害』作為其根本特徵。

對攻擊性行為的分類也是眾說紛紜,為方便各位爸媽理解,萌媽選擇了相對淺顯易懂的分類,包括:

  • 身體攻擊:直接以身體動作實施的攻擊行為,如打、踢、撞、推以及搶奪、毀壞物品等;

  • 言語攻擊:通過語言方式所實施的攻擊行為,如罵人、說髒話、取外號等;

  • 間接攻擊:通過第三方實施的攻擊,包括社會排斥、造謠離間等(通常是比較隱形的攻擊行為)。

調查發現,孩子在2-4歲之間,身體攻擊由多變少,言語攻擊由少變多,並且男孩會更多地參與到衝突事件中。進入小學階段,攻擊發生的總體頻率下降,但越來越集中於少數幾個孩子身上,併發生於特定的成對關係之中,越來越具有以人定向和敵意的性質。

青少年期又是嚴重的攻擊和暴力行為上升的時期,比之前發展階段的攻擊的嚴重性和危險程度更大。

這些攻擊性行為可能與大腦發育的生理因素、化學物質失衡等營養因素(有研究者指出糖攝入過多與攻擊性行為有關)、父母使用暴力或教養中存在矛盾等教育因素、挫折和受排擠(以及媒體中的暴力內容)等社會因素有關。

實際上,攻擊性行為是疏導受壓抑心理的一種途徑,有其積極的一面(就算是成人,可能也會選擇打拳等方式來發洩);但是,由於攻擊性行為存在故意傷害的特點,因此需要從其受壓抑的心理出發,對症下藥地予以疏導。

讓孩子明白『打人、罵人並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並引導他們了解和實施其他良性的解決方案和發洩途徑。

處理辦法

說了這麼多,最後還是落實到具體的解決方案上來。

滿足合理需求

既然孩子的這些反常行為背後,隱含著其身體發展的合理需求,那麼我們需要去了解並滿足合理的需求。

例如孩子可能喜歡尖叫。如果孩子的尖叫是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那麼家長就要在孩子還沒有尖叫時注意觀察並回應他的需求。

引導和限制

萌媽在很早以前就一直提,儘量尋找令孩子和大人都能滿意的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如何做呢?這就需要大人加以引導和限制。

我知道有一個媽媽,她家孩子特別用鐵勺喜歡敲不鏽鋼製品,一直敲到幼稚園畢業;她覺得能容忍,所以不加干涉,這就是她家的兩全其美方案(周圍鄰居白天大多不在家,也能容忍)。

然而,如果喜靜的家長,一定難以忍受,那麼就需要尋找其他解決方案:

  • 例如可以規定在每天吃完早飯後,獎勵性地允許孩子自由地敲上5分鐘;

  • 例如可以選擇另一些打擊樂器或玩具,讓孩子去敲打和玩耍;

  • 例如可以將鐵勺換成矽膠勺子,減少敲擊發出的噪音;

  • 例如可以讓孩子敲打布製品或紙製品,而不是敲打不鏽鋼製品等。

這些做法都是見仁見智的:重點是如果既滿足孩子的需求,又不讓家長感到難受。

提醒和賞罰

當然,我們也知道,有時孩子的行為是故意的,造成傷害的。那麼,此時可以採取提醒及賞罰並重的激勵措施,來限制和規範孩子的行為。

儘管萌媽一直堅持在對孩子的教育上需要『溫柔而堅定』,但涉及到原則性問題,在第一次發現時就需要嚴肅地制止,申明厲害,並且反覆鞏固。

很多父母問的關於自家孩子打人、抓臉、扔東西、尖叫等行為,都曾在小萌身上出現過。

除了剛剛提到的如何解決扔東西、尖叫以外,對於打人抓臉的行為,我們採取的了『躲』、『被打以後無視』、『立即用其他事物吸引孩子注意力』等辦法,並且結合了說服教育等辦法,也算是基本解決了。

小萌並不是很多人所想象的『一生下來就是天使寶寶』;他變成今天這樣,與我們所有家裡人的付出是分不開的。

寫到這裡,萌媽覺得有必要重申一句老話:愛其子,則為之計深遠。經常看到很多育兒文章,都在強調我們應該如何愛自己的孩子、如何為孩子犧牲和付出……

但是,過度的愛就是溺愛,過度的付出則是對孩子的束縛——這讓孩子失去了自我成長的機會。愛,是建立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之上的。

有的家長(尤其是爸爸)會認為,孩子愛打人就隨他去吧,等大了自然就明白事理了——這並不是愛,而是懶和不負責任:不去試圖尋找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和動機,而是忍受孩子的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傷害或增加的負擔。

有的家長(尤其是媽媽)會認為,孩子還小,還不懂事,所以在公共場合尖叫和毀壞公物也沒事——反正值不了幾個錢嘛。

實際上,孩子從1歲開始就明白自己行為的正確與否的,他只是在試探大人的反應,挑戰大人的權威。

如果家長在原則問題上往後退,或者明明說了不允許卻一不忍心就準了,那麼就會在這些一點一滴的小事中,逐漸喪失孩子對自己的尊重和信任,也會讓孩子難以從你身上得到安全感。

『玉不琢、不成器』,家長不可能將所有教育的職責都推給學校;尤其是對0-3歲的孩子來說,家庭更是他們最早的、最重要的學校。

互動話題

作為寶爸寶媽,你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

都遇到過哪些難題和困擾呢?

你還有什麼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呢?

一起在評論區分享一下吧~

END

我是萌媽Cecilia,一個學術型的二胎媽媽

歡迎你關注我的公眾號,感謝你的閱讀

如果你有什麼關於親子的疑惑或問題

歡迎給我留言或發私信

科學養育,願每個父母都能和孩子一起成長

科學養育,願每個父母都能和孩子一起成長

相關文章

寶寶越來越磨人?可能是個好訊息!

寶寶越來越磨人?可能是個好訊息!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萌媽每週二的固定更新。 前幾天有個新手寶媽給我發私信「吐槽」:萌媽,我們家那個寶寶呀,最近越來越磨人了,我都快受不了了&#...

不如斷奶算了?母乳媽媽必看!

不如斷奶算了?母乳媽媽必看!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萌媽每週的不定期更新。 說到在親喂嬰兒母乳時被咬,大概所有的媽媽們都會點點頭。 如果說沒出牙的嬰兒咬起來還勉強能忍受,那麼...

男嬰包皮紅腫發炎,該怎麼辦?

男嬰包皮紅腫發炎,該怎麼辦?

最近苗醫生無論是通過門診還是線上問診,經常遇到這類的情況: 「 林林家長:「寶寶最近總是抓‘小雞雞’,說癢。今天晚上給寶寶洗澡忽然發現包皮前...

肺炎支原體「大年」,怎麼應對?

肺炎支原體「大年」,怎麼應對?

導讀 今年肺炎支原體挺厲害的,前段時間也寫過相關文章,對阿奇黴素治療效果不佳的,是考慮耐藥還是合併細菌等感染,是否需要換藥問題,具體見: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