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簡單說說麻腮風疫苗後的不良反應,讓大家知道哪些情況是對孩子沒啥影響、不用就醫的,避免大家恐慌。
簡單粗暴版
疫苗後7-12天出現發熱、皮疹,持續2天左右,多是常見輕度不良反應,沒有傳染性,不用擔心,極少情況是感染麻疹。
如果疫苗後2-3天就出現發熱、皮疹,提示不是疫苗副作用,可能是感染了其他病毒。
如果疫苗後1-4周出現臉腫,提示是疫苗內的腮腺炎病毒的不良反應,也沒有傳染性,能自愈。
還有少部分孩子會出現關節疼痛的表現,也是疫苗不良反應,也能自愈。
接種疫苗後,熱性驚厥的發生率會增高,和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相關,但是鑑於疫苗對這些疾病的保護性,沒有禁忌症時,還是必須接種。
目 錄
- 麻腮風(MMR)疫苗的常見不良反應有哪些?
- 接種疫苗後,出現皮疹,有傳染性嗎?
- 出現發熱、皮疹等問題,怎麼辦?
- 為啥會出現這些發熱、皮疹、腮腺炎等表現呢?
- 第一針後出現的不良反應多,還是第二針多?
- 麻腮風疫苗和熱性驚厥有關係嗎?
- 麻腮風疫苗會導致紫癜嗎?
- 接種疫苗後出現了發熱和皮疹,第二針還需要接種嗎?
- 雞蛋過敏的人可以接種麻腮風疫苗嗎?
- 麻腮風疫苗會引起自閉症嗎?
一麻腮風(MMR)疫苗的常見不良反應有哪些?
麻腮風疫苗是麻疹、風疹、腮腺炎3種疫苗的聯合疫苗,是減毒活疫苗。這三種疫苗的不良反應,在這個聯合疫苗中都能發生。
但是大家不要緊張,聯合疫苗的不良反應沒有比單個疫苗多,不管是輕度的不良反應還是重度的,和單一疫苗沒有區別[1]。
該疫苗反應中,導致最多不良反應的是麻疹疫苗,腮腺炎和風疹比較少。

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當然還是接種部位的紅腫、疼痛、壓痛,這種多在接種後的24小時內出現,並且比較輕,持續2-3天消失。
第二常見的是發熱,5-15%的接種者出現,大約在接種疫苗後的7-12天出現,體溫可以大於39.4攝氏度,持續1-2天。
第三常見的是皮疹,這是麻疹導致的,大約2%-5%出現,大於在接種疫苗後的7-10天出現,表現和麻疹差不多,是瀰漫性的滿丘疹,如下圖所示[2],大多持續2天左右就消退了,出疹期間,孩子沒啥不適。

圖片來自參考文獻[2],點選圖片看大圖
這裡大家要注意一點,如果在接種疫苗後的6天內就出現皮疹,尤其是2-3天就出現,那可能不是疫苗原因,而是感染了其他病原導致的。
第四常見的不良反應是淋巴結腫大,在5%的兒童中會出現這個表現,就是能觸及頸部等部位,可以活動的淋巴結。其實這也可以說是正常的反應,病毒進入人體後,淋巴結作為免疫器官,就會做出反應,只是反應強度的大小而已,所以好多資料都不提這一點,大家發現後,也不要害怕。
第五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腮腺炎表現,研究發現,2%左右的兒童,在接種疫苗後的1-4周,會出現輕度的腮腺炎表現,比如面頰和頸部的腺體腫大,孩子看著臉腫脖子大。但是也不要害怕,2天左右自行恢復,也沒有傳染性。
第六常見的不良反應是關節疼痛的表現,這是風疹疫苗的不良反應,在接種後的1-3周,0.5%的幼兒出現關節疼痛,通常是外周的小關節,比如手掌和指關節等,持續1-3天左右,也能自行恢復。
以上是麻腮風疫苗較常見的不良反應,因為和其他疫苗不一樣,不是接種疫苗後3天內出現發熱等問題,而是有個反應時間,所以通常會讓家長有些擔心,但其實沒啥事。
二接種疫苗後,出現皮疹,有傳染性嗎?
沒有傳染性,不需要採取隔離措施,比如請假不上課等等[3]。
三出現發熱、皮疹等問題,怎麼辦?
對症處理髮熱就行了,皮疹無需處理。
如果孩子發熱導致不舒服,可以使用美林或者泰諾林退熱處理,等孩子恢復就行了。
如果孩子發熱、皮疹大於3天,孩子狀態不佳,需要就醫;
如果孩子發熱、皮疹在接種疫苗後2-3天就出現,和疫苗無關,根據孩子情況決定是否就醫。
可以看以下3篇文章:
幼兒急疹、風疹、麻疹、猩紅熱、水痘、蕁麻疹、熱疹、溼疹等等,皮疹都是什麼樣子?怎麼治療和護理?
發熱時,醫生怎麼判斷是什麼病呢?肺炎、川崎病、腦膜炎表現早發現
發燒時,哪些表現提示症狀重,需要重視和就醫呢?
四為啥會出現這些發熱、皮疹、腮腺炎等表現呢?
因為疫苗是減毒活疫苗,相當於把一種特別弱的病毒,不會傳染但是有免疫性的病毒注射到你體內,產生免疫反應,從而產生抗體保護你。
這個過程就一個感染的過程,會出現非常輕的麻疹,腮腺炎和風疹表現,就是出現發熱、皮疹、腮腺炎等這些表現,但比從自然界感染要輕的多[q]。
但有些機構表示,出現發熱皮疹,只是疫苗的不良反應,這些也沒有傳染性,不能算是麻疹等疾病[4]。
五第一針後出現的不良反應多,還是第二針多?
第一針多,第二針後少見,如果第二針後出現,那可能和第一針給的保護力低有關[5,6]。
為啥第二針少見呢?考慮是因為大多數(約90%)可能已經受到第一劑麻疹的完全保護,會產生抗體,從而導致疫苗病毒進入後,會被中和導致的。
因此,理論上假設,除過敏反應外,第二針的其他不良反應都應該降低[1]。
六麻腮風疫苗和熱性驚厥有關係嗎?
會增加熱性驚厥的風險。
2020年最新的研究發現[7],在接種疫苗後的1-2周,熱性驚厥發生率是未接種該疫苗兒童的3.2倍(95%CI:2.9-3.5),估計在接種疫苗的孩子中,每1150-1700名,會出現1例熱性驚厥病例。
這個看起來很嚇人,但是咱們要知道正常健康孩子中,2-4%會發生熱性驚厥,基於疫苗的好處,還是要接種的。
同時研究也發現,疫苗相關的熱性驚厥,不會導致癲癇或者神經系統發育障礙風險增加,但是熱性驚厥的複發率,比非疫苗相關的熱性驚厥患兒要高些,大約是1.2倍。
七麻腮風疫苗會導致紫癜嗎?
會,但是非常罕見。
正常感染這些疾病後,大約每10萬例中,有5例出現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接種疫苗後,大約是每10萬例中,有2.5例出現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比自然感染的要低。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就是血液中血小板減少,全身出現出出血,表現為瘀點、瘀斑,如下圖。

這個比例非常低,和正常人發生ITP的發病率相似,並且疫苗後的ITP多是輕度的,在6月內消失,沒有致命危險。
八接種疫苗後出現了發熱和皮疹,第二針還需要接種嗎?
需要。
這個表現不是過敏表現,只是不良反應,不是接種禁忌症,但是如果第一針接種完,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比如出現蕁麻疹和嘴脣、舌頭或咽喉腫脹,呼吸困難等表現,就不要接種第二針了。
另外,出現了發熱、皮疹,即使相當於一次小的麻疹感染,也只是提示其對以後麻疹的保護性可能會比較好,但是對腮腺炎、風疹沒啥更多好處,還得繼續接種第2針,保護好這兩個。
九雞蛋過敏的人可以接種麻腮風疫苗嗎?
這個已經說了好多遍了,可以接種,我家兩個娃都是雞蛋過敏,都接種了,放心了吧?
在過去,人們認為因為疫苗是在雞胚的組織中生長的,所以可能有過敏風險,但是,疫苗裡的雞蛋蛋白含量極低或者沒有,並且研究表明也不是雞蛋過敏,而是孩子對疫苗裡的明膠過敏。
所以,無需事先測試是否雞蛋過敏,或採取特殊預防措施,即可給雞蛋過敏的孩子使用該疫苗。
十麻腮風疫苗會引起自閉症嗎?
不會,不要被謠言誤導。
並且風疹和自閉症之間有聯繫,使用疫苗預防風疹感染,理論上還可能對自閉症有好處,當仍需證據。
參考文獻
[1].WHO.INFORMATION SHEET OBSERVED RATE OF VACCINE REACTIONS 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VACCINES.2014.https://www.who.int/vaccine_safety/initiative/tools/MMR_vaccine_rates_information_sheet.pdf
[2].Gonzalez EG. Adverse reaction to MMR immunization. Consultant for Pediatricians. 2005;4(10):436-437.
[3].Measl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disease and vaccines Questions and Answers.information about the disease and vaccines.https://www.immunize.org/catg.d/p4209.pdf
[4].https://immunizebc.ca/ask-us/questions/can-my-1-year-old-so-get-measles-mmr-vaccinehe
[5].Chen RT.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measles–mumps–rubella and measles vaccinations in college students. Vaccine, 1991,9:297–299.
[6].Davis RL. MMR2 immunization at 4 to 5 years and 10 to 12 years of age: A comparison of adverse clinical events after immunization on the Vaccine Safety Datalink (VSD) project. Pediatrics, 1997,100:767–771.
[7].Di Pietrantonj C. Vaccines for measles, mumps, rubella, and varicella in children.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20;4(4):CD004407. Published 2020 Apr 20. doi:10.1002/14651858.CD004407.pub4
[8].Jan E Drutz.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immunization in infant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UPTODATE.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