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妮妮的經歷
妮妮出生後一直純母乳餵養,1月齡時因為家人覺得媽媽母乳不夠,加了配方奶。添加配方奶後的2周,妮妮一直反覆吐奶,體重基本上沒有增長,大便也有一些血絲。醫生說是牛奶過敏,所以家人就換了豆類配方奶粉,可是嘔吐沒有好轉,於是妮妮2天后就停止喝豆類配方奶粉,恢復純母乳餵養。
3個月大的時候,家人又給妮妮餵了一頓牛奶配方奶,1個多小時後,妮妮頻繁嘔吐,並且看上去昏昏欲睡、精神很差,被送到了急診室搶救。
醫生擔心妮妮是中毒、腦膜炎、遺傳代謝性疾病等嚴重的情況,但是做了相關的檢查,除了發現大便裡面有血之外,沒有任何異常的發現,牛奶特異性IgE也是陰性的。醫生還是考慮妮妮是牛奶蛋白過敏,囑咐家人添加配方奶只能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要嚴格迴避牛奶和大豆。
妮妮之後一直沒有再出現這樣的嘔吐,體重增長也很好,是一個健康活潑的小女嬰。但是在她11個月的時候,家人給她餵了含有乳酪的嬰兒食品。1個多小時後,妮妮又出現了3個月大時類似的劇烈嘔吐和精神差,進了急診室…..
康康的經歷
康康一直是個健康地茁壯成長的寶寶。9個月大時,家長給他吃了一點麵條,這是他第一次吃小麥類食物。大約3小時之後,他出現了劇烈的嘔吐,但沒有皮疹、腹瀉、水腫等等其他表現。家長以為是吃了不乾淨的東西引起的急性胃腸炎,沒有和過敏聯想起來。
過了幾周,家人又給他嘗試了一次麵條,結果康康再次出現了劇烈的嘔吐,甚至因為脫水、精神狀態差住院輸液了。兩次嘔吐都是麵條導致的,醫生懷疑他小麥過敏,但是查小麥特異性IgE是陰性的。
到底這些寶寶得了什麼病

回顧妮妮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出,她3次吃了牛奶或奶製品都會發病,但是有兩種不完全相同的表現:第一次吃的時候是慢性嘔吐、腹瀉和體重增長不良,但後兩次症狀又急又重,結果進了急診室。但在沒有吃牛奶的時候,妮妮表現得很健康。
這種食物過敏屬於食物蛋白誘導性小腸結腸炎綜合徵(food protein-induced enterocolitis, FPIES)。康康也有FPIES,不過是對小麥蛋白過敏。
01
什麼是FPIES?
FPIES是一種食物過敏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主要症狀是反覆嘔吐,伴或不伴腹瀉。慢性病程可導致體重減輕和生長遲滯,急性發作可導致脫水和嗜睡,嚴重者甚至休克。
雖然FPIES是一種嚴重的過敏性疾病,如果沒有迴避過敏的食物可能會出現生命危險,但是這種過敏並未被多數人甚至醫務人員知曉和關注,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介紹當孩子出現哪些情況時,需要懷疑這個疾病。
02
FPIES的表現是什麼?
FPIES通常在第一次接觸食物就發病,例如對牛奶和/或大豆過敏的寶寶,會在添加牛奶或大豆蛋白後1-4周內,出現持續反覆的嘔吐和腹瀉,對其他食物過敏的寶寶可能在第一次添加這種輔食時出現症狀,正如妮妮和康康一樣。
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發現過敏,寶寶長期攝入過敏原,那麼寶寶可能主要出現慢性FPIES的表現;如果寶寶迴避過過敏原,但是時間不夠長,可能在再次進食後2小時內,出現急性的嚴重嘔吐和腹瀉,即急性FPIES表現。
慢性 | 急性 |
症狀和體徵 | |
反覆間歇性嘔吐 | 進食後1-3小時嘔吐,每10-15分鐘1次(>90%) |
反覆水樣便,伴有粘液/血絲 | 腹瀉,在攝入後約5小時發病(>50%) |
嗜睡 | 嗜睡(70%) |
膚色蒼白 | 膚色蒼白(70%) |
脫水 | 脫水 |
腹脹 | 低血壓(70%) |
體重不增或下降 | 低體溫(25%) |
生長發育遲滯 | 腹脹 |
實驗室檢查結果 | |
貧血 | 中性粒細胞計數升高 |
低蛋白血癥 | 血小板增多 |
白細胞計數升高 | 代謝性酸中毒 |
核左移 | 高鐵血紅蛋白血癥 |
03
哪些食物會引起FPIES?
牛奶和大豆蛋白是最常見的食物觸發因素,但與其他經典的過敏疾病不同,通常認為低敏的輔食(如大米、禽肉、蔬菜、水果)也有可能引起FPIES。大米是最常誘發FPIES的固體食物。而且大部分患FPIES的嬰兒對1種以上食物過敏。母乳餵養的嬰兒通常不會因為母親間接攝入致敏食物出現症狀。
04
什麼情況下要懷疑FPIES?
當孩子出現與某種特定食物密切相關的嘔吐、腹瀉症狀,並且迴避了這種食物以後,症狀明顯緩解的時候,就應該懷疑FPIES的可能。如果孩子具有典型表現(參考上面的表格),且從膳食中去除誘發食物後症狀緩解,就可以初步診斷了。
然而,如果具體的誘發食物不明確,或者已經迴避了可疑食物但症狀仍然持續存在,可以權衡利弊進行口服食物激發試驗(OFC),也就是嘗試可疑的食物,觀察是否可以誘發症狀。
OFC的目的是找出誘發食物,避免長期不必要的忌口。這是一項有風險的檢查,不能自行在家嘗試,特別是同時有IgE介導的皮膚黏膜、呼吸系統症狀的孩子,進行OFC時可能會誘發IgE介導的急性過敏反應,所以必須在醫生的監督看護下進行。
可惜的是,過敏原檢查不能幫助FPIES的孩子發現是對哪種食物過敏,因為這是非IgE介導的消化道食物過敏,多數患者皮膚點刺試驗和血清特異性IgE都是陰性。臨床症狀是最重要的診斷依據。
05
FPIES如何治療?
從膳食中去除誘發食物
從寶寶膳食中完全去除誘發食物,是最重要的治療。對於牛奶/大豆過敏的、無法母乳餵養的嬰兒,首先推薦使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然而有10%-20%的症狀嚴重的情況,使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仍然不能緩解,可能需要氨基酸配方奶粉。改用特殊奶粉後,通常孩子的症狀在3-10日內症狀可以得到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高溫加工的奶製品可能對FPIES的嬰兒來說同樣危險。因此,我們建議牛奶過敏的FPIES嬰兒避免食用所有類型的牛奶/奶製品,包括含奶的餅乾、蛋糕等等。
同樣,如果孩子對固體食物(如穀物、小麥、蔬果)過敏,也需要嚴格迴避誘發的食物。極少數情況下,哺乳媽媽的膳食也會引起寶寶的FPIES症狀。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媽媽才需要忌口。
營養管理
慢性FPIES的孩子通常存在多種營養素缺乏,包括能量、蛋白質、維生素 A、維生素 D、鈣、鐵和鋅等。去除了誘發食物,需要以合適的營養素替代,否則容易造成某些營養素的缺乏。同時要避免長期過度忌口,這也是為什麼在未找到明確過敏食物的時候,要進行口服激發的原因。
FPIES是兒童營養缺乏的危險因素,應該定期諮詢營養師,獲得膳食指導,遵循更安全的輔食添加順序,並且討論何時可以進行OFC,幫助孩子順利過渡到正常飲食。
說回妮妮的例子,她第一次急性發作以後同時迴避了牛奶和大豆,為什麼連大豆都要回避呢?因為受損的小腸黏膜增加了對大豆抗原的攝取和免疫反應,約有一半的牛奶FPIES同時伴有大豆FPIES,而1/3牛奶或大豆FPIES的嬰兒,同時對某些固體食物過敏,大米、燕麥、小麥等穀物是最常見的類型。所以妮妮除了需要改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餵養以外,添加輔食的順序也和普通嬰兒不同,建議先添加蔬菜,之後水果,然後才是穀物(高鐵米粉)。
意外攝入誘發食物後出現急性發作的緊急治療
急性FPIES是臨床急症,需要靜脈輸液、止吐、監護等處理,當情況嚴重導致休克的時候,要進行液體復甦等緊急搶救措施,並留院觀察治療。
06
FPIES能自己好嗎?
FPIES是T細胞介導的過敏性疾病,人體對於過敏食物能隨著年齡增長逐漸耐受。多數牛奶和大豆FPIES在3歲前能自然緩解。固體食物引起的FPIES可能持續時間更長。在重新添加致敏食物之前,應該進行OFC確定緩解情況。妮妮如果在攝入含乳酪的嬰兒食品之前先諮詢醫生,進行了OFC評估緩解情況,也許第三次的急性嚴重反應就不會發生了。
參考文獻:
1.UpToDate
2.Sicherer SH. Food protein-induced enterocolitis syndrome: Case presentations and management lessons. 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2005, 14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