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究竟是男孩還是女孩?

導讀

哈哈,今天大家都開始上班了吧,科普繼續學起來,我們開始更新,先給大家看看小新醫生(黃醫生)的這篇文章。

你家娃是男孩還是女孩?這本來是一個稀鬆、平常的問題,卻困擾了婭武(化名)和父母長達 14 年。

具體為啥,看黃醫生的講解吧。

目 錄

  1. 14 年,5 次手術,3 次性別選擇

  2. 第 1 次性別選擇

  3. 第 2 次性別選擇

  4. 像女孩一樣排尿,卻扮演著男孩角色

  5. 尋找「蛋蛋」

  6. 奢望:我只想像其他男孩子一樣站在小便?

  7. 未來:依然面臨諸多挑戰

一14 年,5 次手術,3 次性別選擇

「媽,我究竟是男孩還是女孩?」婭武說這句話的時候,幾乎面無表情,眼裡彷彿看到了一灘令人絕望的死水。

當這句話從一個 14 歲的孩子口中說出來的時候,我知道孩子這麼多年經歷過怎樣的磨難。但是,當我詳細翻閱孩子的病歷時,才知道孩子的遭遇遠遠超過我的想象,簡直是觸目驚心。

與生俱來的身體畸形,歷經 14 年,5 次手術,3 次性別選擇,無數次就醫,還有無數次遭受同伴的異樣眼光,卻沒能換回孩子正常的生活。

二第 1 次性別選擇

事情還得從婭武(化名)剛出生說起,14 年前家裡喜添新成員,一家人都沉浸在幸福的空氣中。然而,醫生給婭武體檢時發現外陰異常,性別選擇困難。外陰有「陰莖樣」凸起,但排尿時尿液從會陰部排出。而且,外陰沒有看到陰囊和睪丸。正因如此,家人認為婭武是個女孩

由於外陰和其他女孩也有一定區別,他們聽從了醫生的建議,做了染色體核型分析。1 個月後,報告顯示婭武的染色體核型同時存在男性和女性成分(見下一條),更為糟糕的是,兩種組分也不完全。

三第 2 次性別選擇

一般來說,女性的染色體核為 46, XX,而男性的染色體核型為 46, XY,所有的體細胞都是一樣的染色體核型。

一個月後,婭武的染色體核型分析顯示為 45,X[70]/46,X,Yqh-[30]

什麼意思呢?就是每一百個細胞裡,有 70% 細胞核型為 45,X,另外的 30% 為 46,X,Yqh-;前者比正常女性的 46,XX 少了一條 X 染色體,後者也比正常男性的 46,XY 的 Y 染色體短了一截。

如果是單純 45,X 核型的個體,一般表現為女性外觀及生殖器,但存在矮小、青春期發育困難和不孕等情況;如果是單純的 46,X,Yqh-,為男性外觀及生殖器,但可能正常或存在性發育畸形。

對於婭武而言,不僅外生殖器無法區分是男孩還是女孩,從染色體層面來說也無法辨認,這種情況醫學稱之為性發育異常(Disorder of Sex Development,DSD)。

對於一般人而言,性別非男即女;對於 DSD 的孩子來說,性別的認定需要考慮以下 5 個性別構成:

  • 外生殖器性別;

  • 性腺(內生殖器)性別;

  • 遺傳性別(包括染色體性別和基因性別);

  • 社會性別(父母撫養及社會成員認同的性別);

  • 心理性別(患兒自我的性別認定);

這下可麻煩了,性別選擇問題,不僅對於婭武的父母來說是一個難題;對於醫生來說也是一個難題;對於醫學來說也是一個充滿挑戰、懸而未決和富有爭議的難題。正因如此,婭武的父母給「她」取了箇中性的名字,第 1 個字偏「女性」,第 2 個字又偏「男性」,就像「她」的性別一樣。

如果當女性,則切除「陰莖」樣結構,以後陰道再造則比較容易;如果當男性,需要對目前的「陰莖」樣結構進行多次整形,還要對尿道進行改道和成形。

婭武的父母再次向醫生求助。醫生認為,這種情況的性別選擇確實是一個巨大挑戰,需要醫生和父母共同決策。醫生還說,在國外,像婭武這種情況可以選擇做男性,也可以選擇做女性。

在以前,一般由父母與醫生共同決策性別的選擇,但是後來的研究發現,許多孩子長大後對自己的撫養性別不認同,要求改性別(見下圖)。

圖:2021 年的 Meta 分析 2005 年到 2020 年的 20 篇 DSD 論文,發現 DSD 性別認同障礙高達 15%(J Pediatr Urol,2021,17:39-47),建議對混合性腺發育不良的做出性別選擇應該特別慎重。

一方面,嬰兒性別確定是醫療的緊急情況,醫療團隊需要儘快針對撫養性別給予確定意見。另一方面,性別診斷涉及病因診斷、生殖器外觀、生育能力、治療措施、手術選擇、文化、宗教、家庭觀念、生活習俗和大腦性別。

正是基於這種顧慮,國外專家建議「暫時擱置,日後再做抉擇」。等患兒長大了,有性別意識之後,再與父母及醫生共同決策,究竟當男孩還是女孩。

但是,這種辦法在國內顯然是行不通的。因為,在嬰兒還在襁褓中的時候,親戚朋友都會問,「你家娃是男孩還是女孩?」。

後來,經過與醫生探討,婭武父母決定讓孩子按男孩撫養。此後,婭武也的小夥伴,也以男孩子為主。但是,這個決定並非一勞永逸。由於婭武沒有完整的「陰莖結構」,陰莖短小彎曲,尿道開口於「陰莖」下方的會陰部,婭武不得不像女孩子一樣,蹲下來小便,否則就會尿溼褲子。

四像女孩一樣排尿,卻扮演著男孩角色

在婭武還是很小的時候,蹲下來小便並沒有帶來多少煩惱。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小夥伴們注意到這種現象,並嘲笑他,令婭武及家人苦惱不已。

轉眼間又過了幾年,婭武 4 歲了,「他」仍然需要蹲下來小便,以防尿溼褲子。父母決定帶著婭武再次求醫。醫生說,既然已經選擇當男孩子,就需要在生理和結構上向男孩靠齊。具體地說:

  • 首先,要確定婭武存在男性性腺組織,以便到青春期時能夠自發產生足夠的雄性激素,而不是雌激素。

  • 其次,婭武外生殖無法觸及睪丸組織,如果確定婭武有男性性腺組織,那麼它在哪裡?

  • 再次,從正常排尿姿勢來說,要讓婭武實現站在排尿,需要給「陰莖」做矯形,讓尿道口「改道」,從陰莖頭部開口,足夠的長度以及適合的開口是站立排尿的必要條件。

因此,醫生首先給婭武做了一個 HCG 激發試驗,用於檢測婭武體內是否存在男性睪丸組織。如果存在睪丸組織,在給予 HCG 注射之後,睪丸的間質細胞就能夠分泌雄激素。

幸運的是,HCG 激發顯示,婭武體記憶體在睪丸組織。睪丸是男性性腺,這是婭武能夠「成為男孩」的生理基礎。

五尋找「蛋蛋」

從外觀來看,婭武的睪丸組織不在外面,在腹股溝區也無法觸及。那麼,睪丸組織究竟在哪裡呢?

從性分化和性別決定角度來說,睪丸組織可能存在於腎臟至陰囊的任何部位,正常分化的話睪丸可以從腹腔內下降到陰囊。當性分化出現異常時,睪丸可能停留在腹腔或腹腔,婭武極有可能是這種情況。但是,彩超無法探及睪丸組織,這讓醫生也很難辦。

男性的「蛋蛋」為什麼「掛」在外面?睪丸一般都位於外生殖的陰囊裡,這是人類長期進化的結果。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睪丸組織「懸掛」於體外,其溫度比人體的核心溫度來得低,這樣的溫度緩解有利於精子的形成。也因此,醫生建議男性少穿牛仔褲等緊身褲子,特別是夏天:

  • 其一,緊身褲對睪丸有直接壓迫作用;

  • 其二,緊身褲會導致睪丸局部溫度升高,不利於生精;

  • 其三,長期睪丸溫度過高,可導致精子畸形,受孕胎兒發生畸形可能性增高。

一方面,通過超聲手段無法探及睪丸組織,進一步做盆腹腔 CT 或磁共振也未必能查得到,最準確的方法應該是手術探查

另一個方面,如果睪丸長期在盆腹腔,溫度過高可能導致原始生殖細胞發生癌變,是一顆定時炸彈。

因此,這種情況通常會建議探查性腺組織所在位置,要麼將睪丸組織「拉到體外」,要麼將其切除

婭武父母認為,孩子還小,手術探查是一件令人恐懼的事情。此外,就算手術探查也無法解決婭武的問題:

其一,由於婭武沒有「完整的陰囊」,就算手術探查,睪丸也無法拉出體外,就算拉出體外,也沒有完整的陰囊可以放置睪丸組織。

其二,婭武選擇做男性,如果切除了性腺組織,那青春期發育時就無法產生雄激素,也就無法出現男性特徵,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男孩子。

又是一個艱難的抉擇,切除就無法當男孩,不切除又有癌變風險。經過糾結,父母最後選擇先「擱置」這個問題。

六奢望:我只想像其他男孩子一樣站在小便?

眼下還有個問題,急需解決。即,先通過外科整形手術,讓婭武能夠站立排尿,消除同伴歧視的眼光。因此,婭武分別在 6 歲和 7 歲時,在當地醫院接受了兩次外生殖器整形手術。但是,效果差強人意,不只是外觀一般,功能上依然需要蹲下排尿。

連續 2 年都做手術,每次手術之後婭武都要忍受痛苦很長一段時間。但是,為了融入社會,融入小夥伴,不得不接收一次又一次的手術。儘管手術效果差強人意,但絕非單純是醫生的水平問題,婭武的外生殖器畸形嚴重,尿道成形術具有較高難度。

又過了 4 年時間,婭武轉眼已經是 11 歲的「小夥子」了,個子看上去卻還僅僅相當於 9 歲多的孩子。而且,依然需要蹲下排尿才不會尿溼褲子。

父母決定帶婭武到廣州 X 知名醫院再次手術治療。

這些年來,家長一直很在意孩子可否站立排尿,會不會遭受小夥伴的異樣眼光、嘲笑甚至欺負。

術中發現,婭武盆腔後的雙側性腺,並不像典型的睪丸一樣,形狀也不規則,醫生考慮為發育不良的睪丸;此外,可以看到疑似輸卵管及發育不良的子宮,同時還存在陰道殘端。

也就是說,婭武不只是染色體核型既有男性成分又有女性成分;外生殖器及內生殖器(性腺)也是既有男性成分也有女性成分。術中,手術醫生跟父母探討性別討論問題(第 3 次性別選擇),父母認為,婭武從小就選擇當男性,社會性別就是男性,因此堅持做男性,要求切除性腺中的女性成分

醫生通過手術,切除了子宮和部分陰道,將左側睪丸下降固定於腹股溝遠端。由於性腺血管長度不夠,無法拉出體外;右側性腺的血管更短,只能繼續留在盆腔。

又過了 3 年,婭武已經 14 歲,經過多年的密切觀察和隨訪,定期檢查影像及腫瘤指標,儘管沒有活動性腫瘤的標誌,醫生決定再次手術探查和性腺活檢。

醫生建議婭武在做陰莖矯形的同時,也需要要做腹腔性腺探查術。也就是說,醫生需要確定兩件事情:(1)殘餘性腺組織是否為睪丸,還是同時有卵巢成分;(2)殘餘性腺組織是否有癌變趨勢。

醫生對婭武的殘餘性腺進行活檢,出院數天後,術後病理回報:雙側性腺均可見局灶原位生殖細胞瘤,左側性腺還伴有管內精原細胞瘤形成。也就是說,婭武的「睪丸」裡的精原細胞,由於分化異常,加上長期在溫度較高的盆腔,有癌變的趨勢。

不幸中的萬幸,癌變還只是「原位」和「侷限」,雖然沒有轉移,但是醫生不得不切掉婭武僅有的性腺。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蛋蛋」的陰莖形同虛設,如同光桿司令,只有排尿功能,而沒有生育功能。「蛋蛋」及其產生的雄激素是男人區別於女人的生理基礎,也是男人肌肉發達、擅長運動甚至攻擊性的生理基礎,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男人的尊嚴與自信的生理基礎。

最後 3 次手術同時也對陰莖進行整形,婭武終於可以實現通過陰莖站立排尿了。雖然尿線較細,但是能實現站立排尿對於婭武來說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七未來:依然面臨諸多挑戰

雖然婭武身高一直都很矮,但由於存在染色體嵌合及性腺癌變風險,醫生不敢給予生長激素治療。14 歲的婭武,身高只有 140cm,骨齡已經 15 歲多,醫生預計婭武成年身高在 145cm 左右,這樣的身高,對於男孩子來說,不容樂觀。

對於其他人來說,性別與生俱來;對於婭武來說,性別選擇卻是一件痛苦而艱難的抉擇;對於婭武的醫生而言,14 年前對於性發育障礙的認識與今日對這個病的認識完全不同。

從染色體核型,到性分化和性別決定;從外生殖器,到內生殖器;婭武既有男性成分,也有女性成分,選擇是個兩難的問題。對於婭武如此,對於與婭武同類疾病的患者也是如此。

歷經 14 年,5 次手術,3 次性別選擇,無數次就醫,婭武終於實現了站立排尿,但也失去了子宮、卵巢、陰道和睪丸,預計成年後也會身材矮小。

然而,事情遠不止於此,失去性腺的婭武青春期需要激素替代,成年後也可能無法性生活,無法生育後代。未來還有很多挑戰,不只是健康問題,還有社交、工作、戀愛、婚姻和家庭問題。

性別和性心理是很複雜的,先天發育異常已經讓他們身體飽受折磨,我們不要隨意按照自己的認知來給這些患者下定義,帶來進一步傷害。

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紛紛色彩顯出的美麗,是因為它沒有分開每一種色彩;性別並不是非男即女,生理缺陷不應受到嘲諷,性別是一種「譜系」

本案例來自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遺傳與內分泌科,系廣東省罕見病主任委員單位、廣東省小兒內分泌代謝學組主任委員單位,多年來致力於內分泌、代謝及罕見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性發育異常(DSD)是小兒內分泌科極具挑戰的病種,該中心成立兒科的多學科診療(MDT)對疑難病例進行多學科診療,減少患者奔波於多個科室,提高診斷率,努力實現多學科精準診療。

特別聲明:文中所有稱呼為化名,本故事根據真實臨床案例改編,情節為作者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最後,歡迎大家去關注黃醫生公號!👇

相關文章

孩子總是腸脹氣吐奶,吃什麼益生菌?

孩子總是腸脹氣吐奶,吃什麼益生菌?

昨天有網友諮詢我一個孩子腸脹氣的問題,非常有代表性,分享給大家。 黃醫生,17天新生兒可能有些腸脹氣,可以服用BA益生菌嗎?孩子喝奶以後經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