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黏著媽媽,是什麼心理呢?該拿「小黏包」怎麼辦呢?

作者介紹:王冰玉,中科院心理諮詢師,波士頓大學教育學碩士,育兒專欄作者,作者公眾號:萌娃心理研究所(wby_777)

導讀

孩子總是喜歡黏著媽媽,每天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找媽媽。

媽媽累了?我不要,我要媽媽抱。

媽媽困了?我不要,我要媽媽哄睡。

媽媽忙了?我不要,我就要媽媽陪……

對於這樣一個「小黏包」,媽媽們既感到是「甜蜜」,和自己娃在一起滿滿的都是幸福;又感是「負擔」,是不是太溺愛孩子、嬌慣孩子了,況且自己也沒有三頭六臂啊……

今天和大家嘮一嘮:孩子總是黏著媽媽,是什麼心理呢?該怎麼辦呢?

目 錄

  1. 黏著媽媽是因為信任你

  2. 黏著媽媽是因為需要你

  3. 黏著媽媽是因為喜歡你

  4. 面對「小黏包」,該怎麼辦呢?

一黏著媽媽是因為信任你

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到後來父母無微不至的陪伴,孩子與父母被緊密聯繫在一起,形成依戀關係。

就如明尼蘇達大學依戀關係研究學者艾倫所說,「在科學意義上,親子依戀是為了幫助嬰兒調節情緒、探索世界的一種關係,在這段關係中,小嬰兒信任自己的照顧者,無論是對自己的陪伴還是需求的回應。

父母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個可以給予安全感、充滿愛的全世界,孩子們可以在這裡不斷地探索世界發展自己,最終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特別是寶寶遇到生活上的一些改變、環境中的一些變化,他們需要重新適應和調整的時候,比如當他們剛剛學會走路,迎接自己的弟弟妹妹出生,幼稚園開學前……孩子會表現得更加黏人,因為他們知道爸爸媽媽可以提供給自己需要的支持與愛。

所以呀,我們的孩子最信任的就是爸爸媽媽,「黏著你」也是他們成長的一部分。

二黏著媽媽是因為需要你

寶寶黏人其實再正常不過了,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寶寶正是因為「黏人」而得以生存下來。

艾倫認為:「當我們的祖先需要狩獵和採集時,他們會攀爬樹木,也會跳躍障礙。這時候,那些小嬰兒和蹣跚學步的寶寶都需要緊緊抓住大人來獲得支持和保護。」

所以,孩子的天性就是如此,當面對未知的世界,在孩子心目中,父母就是孩子天然的港灣。

即使是上了幼稚園的孩子,他們在生活中也會有很多擔心與害怕,無法成熟到獨自面對和調節壓力情緒。

所以,當孩子黏著你的時候,其實也在說,「我現在很需要你。」

三黏著媽媽是因為喜歡你

孩子黏著媽媽,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愛你、喜歡你呀!

隨著寶寶自我意識的產生,他們會產生「我」的概念,隨之也會產生「我」的想法。他們開始擁有自己的小小世界,也會向身邊的人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所以呀,很多時候寶寶黏著媽媽並不是擔心媽媽離開,而是想表達他們希望媽媽留下來。

我喜歡媽媽抱著我。

我喜歡媽媽哄我睡。

我喜歡媽媽陪我一起……

當孩子黏著你的時候,也在說,「我很愛你。」

當孩子黏著你的時候,也在說,「我很愛你」

四面對「小黏包」,該怎麼辦呢?

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

就如心理學家艾倫所說,好的依戀關係可以幫助孩子探索與發展。

建立「安全型依戀(secure attachment)」可以讓幼兒感受到,養育我的人能了解自己的需求,理解自己的情緒,還有幫助和陪伴。

忽視孩子「黏人」的需求並不能讓他們走向獨立,反而會增加他們的不安全感。

孩子「黏人」的時候,正是他們需要被回應的時候。

「我知道你想讓媽媽陪著你,我就在你身邊呢。」

「你不用擔心,也不用害怕,我在這裡就是為了幫助你的。」

「媽媽看到你這難過的小表情了。我下午放學就來接你,抱抱,媽媽愛你。」

我們的回應能讓孩子切身的感覺到自己是安全的、被愛的。

無論發生什麼,爸爸媽媽都是你身後堅實的後盾。

在「安全型依戀」下長大的孩子也是在關心和愛護下長大的孩子,更加喜歡與人交往,對身邊的人更容易產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接納和命名孩子的情緒

寶寶在「黏人」的時候,其實也是一種情緒的表達。

如果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我們選擇忽略或者是拒絕的態度,他們的感受不會消失,反而更會困在自己的情緒中。

想一想崩潰大哭尋求依靠的時候,如果得到的回應是「你要再哭我可就生氣了!」即使是大人,也只會感覺到更加難過和無助。

當孩子哭泣時,可以告訴他們,「我知道你很難過。」

當孩子焦慮時,可以告訴他們,「你要去幼稚園,有點擔心,有點捨不得媽媽。我都知道的,大家都會這樣,很正常。媽媽答應你會每天送你、按時去接你。」

和孩子一起談論感受、命名情緒是很好排解情緒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耳濡目染慢慢也學會調節情緒,用語言來表達自己。

引導和支持孩子走向獨立

孩子終究要走向獨立,但他們向獨立邁出的每一步,都少不了父母的支持。

當他們「黏人」的時候,也是我們引導和支持孩子走向獨立的好時機。

  • 小朋友總是能在認可和讚美中顯示出巨大的能量,給孩子佈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他們會在獨立行動中獲得自信和成就感。在幼稚園,小朋友們會自己收玩具、收餐具、整理自己的小書包……慢慢的,每個孩子都會變得越來越獨立。

  • 當孩子身邊的人和環境改變時,我們分給孩子多一些時間,在過渡期多給予陪伴與幫助。班上有一個媽媽,在小朋友入園前半年,就經常帶著寶寶在放學時候來和未來的老師們互動,幫助寶寶在正式入園時減少分離焦慮。

  • 在家裡也儘量安排每日固定的流程,當孩子們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時,也知道自己當下該做什麼,他們會感到安全,也更願意嘗試獨立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務。

漸漸地,你會發現,那個吵著讓你抱、陪著睡的小朋友已經長大了。

孩子不會永遠黏著媽媽的。

春節時候聽到家裡老人感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就只有那麼幾年,然後他們一下子就長大了。那幾年真的是令人懷念的日子呀。」

相關文章

孩子開始說話帶髒字、咒罵怎麼辦?

孩子開始說話帶髒字、咒罵怎麼辦?

作者介紹:王冰玉,中科院心理諮詢師,波士頓大學教育學碩士,育兒專欄作者,作者公眾號:胖臉冰玉育兒說(wby_777) 導讀 有些家長反應,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