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便秘開始成為看診常見問題,目前發現,多達 30% 的兒童受到便秘的困擾,在我們兒科門診中,也有近 5% 的孩子因此就診。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每次大便都需要用開塞露或者輕瀉藥,為了改善便秘長期服用益生菌,這些方法到底可行不可行?還有些家長怕有副作用,不敢給孩子用藥。那怎樣判定孩子究竟是不是便秘,便秘怎麼處理呢?
這一次,分兩篇文章給大家把便秘這個問題講講清楚,乾貨滿滿,記得對號入座。
目 錄
這兩個情況都不是便秘,不用擔心了
什麼是便秘呢?
什麼是功能性便秘呢?
功能性便秘的高發階段?
功能性便秘怎麼治療呢?
怎麼給孩子添加膳食纖維?
推薦使用的輕瀉藥及規範用法:聚乙二醇和乳果糖
正確的如廁和心理安撫
糞便崁塞,能用開塞露嗎?
水喝的多有用嗎?
其他一些不靠譜的做法
一這兩個情況都不是便秘,不用擔心了
01.好些家長會問,我家寶寶 7 個月了,都是 4,5 天才拉一次大便,是便秘嗎?
如果孩子拉的挺舒服的,大便也軟,就不是便秘,而是大家熟悉的攢肚。
其實,在醫學上沒有攢肚這個名詞,只是一個正常現象的表述,對於母乳餵養的孩子,7 天或者 10 天才大便一次都是正常的[1]。

但如果孩子幾天不拉大便,後出現腹脹不適,煩躁難安撫,吃的比剛拉完那幾天少很多,則需要讓醫生評估。
02.我家寶現在 4 月齡,每天都大便,但是排便的時候尖叫、哭喊、臉憋得發青,持續 10 分鐘都拉不完,這能診斷為便秘嗎?

圖片來自:https://www.bbuk.org.uk/wp-content/uploads/2017/12/Understanding-childhood-constipation-in-Infants-and-Toddlers.pdf
如果孩子大便是軟的,也不是便秘。對於 9 個月齡內的小嬰兒,這種情況被稱為嬰兒排便困難(infant dyschezia )[2]。
排軟便,怎麼還那麼難受?
這主要是因為小嬰兒的排便能力不協調導致的,腹腔內壓力的增高想把大便壓下去,但盆底肌肉不鬆弛,不放大便出去,這時孩子就會不舒服,出現排便困難。
還有一個原因是嬰兒的腹肌力量不足,不能做出 Valsalva 動作——憋著氣使勁排便,大家應該都知道,這需要腹肌力量。
這個問題通常在出生後一月齡就開始出現,多持續 3~4周後可自行緩解。這會不會導致孩子以後便秘呢?目前研究是二者沒有聯繫的[3]。
二什麼是便秘呢?
便秘時大便一定是粗硬的,如果再加一個條件的話,那就是大便時還有孩子費力、難受的表現。
如下圖所示,按照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Bristol Stool Scale),裡面的第 1 和第 2 型,都是粗硬的大便。


向左滑動看圖
如果孩子的大便有以上的特徵,那即使每天排便,也屬於便秘。當然,這種可能性非常小。
便秘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功能性的便秘,另一種是器質性便秘,95% 以上的 1 歲以上嬰幼兒和兒童的便秘都是前者。
今天主要講講最常見的功能性便秘。
三什麼是功能性便秘呢?
功能性便秘,指沒有原發性解剖學原因或生化病因,而是因為諸如大便乾硬,排便時疼痛而憋便等原因導致的便秘。
功能性便秘,主要是由飲食等原因導致孩子大便乾硬、排便疼痛、不舒服的情況導致。孩子因怕疼而憋著大便不敢拉,大便在腸道停留時間變長,水分被直腸吸收的更多,變得更幹更硬,孩子更不敢拉,以此惡性循環,症狀加重。
時間久了,直腸擴張以致沒有足夠的壓力推動糞便進入肛管,孩子的主動憋便,就會變成自動性憋便[4,5],不及時治療的話,就會形成慢性便秘(便秘 3 月以上)。
目前功能性便秘的診斷標準(最新的羅馬 4 標準)[2]如下:

注意,上圖中【失禁】意思是已經經過如廁訓練,能憋住便到指定地點排便的孩子,將大便漏到內褲,或者控制不住排在非指定地點的情況。
便秘時,瀦留的大便太多、太久,導致控制排便的神經和肌肉功能下降。雖然大便蓄積於體內,但總有新的大便漏出,即發生大便失禁。便秘時,多是一些汙便排出,比較稀,如下圖所示。

四功能性便秘的高發階段?
功能性便秘最容易發生在 3 個階段:
① 添加輔食或添加牛奶時
② 如廁訓練時
③ 入幼稚園或者入學時。
為什麼容易發生在這三個時期呢?主要還是和孩子憋便行為有關。
添加輔食或添加牛奶時,膳食中的纖維和液體含量不足[6],大便容易乾硬,排便是容易疼痛,甚至導致肛裂,孩子會因排便困難而憋便,從而引發便秘。


向左滑動看圖
過早的進行如廁訓練(比如在 18 月齡前,孩子沒有準備好前),或者訓練不正確,也會導致孩子大便時不舒服,出現憋便不排的情況。
此外,剛上幼稚園或者入學時,孩子會因為嫌棄學校的廁所髒,不願意、不敢、不好意思在學校排便,進而出現憋便行為,導致便秘。
五功能性便秘怎麼治療呢?
前面有提到,95% 以上孩子的便秘都屬於功能性便秘,只要解除了孩子憋便的原因,就能治療好了。
首先,對於嬰幼兒來說,功能性便秘多是因膳食纖維攝入過少導致的。所以臨床上對於出現剛開始出現便秘的孩子(大便乾燥些,排便不怎麼痛苦的),建議是加多膳食纖維攝入量,這幾乎都能達到效果

慢性嚴重性便秘時,雖然過量的添加膳食纖維沒有顯著效果,但是也得按照孩子的需求,保證正常的攝入量。
其次,對於便秘嚴重的孩子,大便呈球狀,或排便時疼的哭的,或者出現肛裂的,或不用開塞露根本疼的拉不出來的,在每日食用適量的膳食纖維的基礎上,遵醫囑規範使用輕瀉藥。
強調一點,輕瀉藥(聚乙二醇或者乳果糖),一定要正規長期使用,逐漸減藥,不能見好就停。好些孩子便秘治療總是不好,就是用藥不規範導致的。
第三,如果大便乾硬,孩子自己根本排不出來,這時除了攝入足夠的膳食纖維外,還需按需使用甘油或者開塞露通便,只是注意不能養成每次都靠通便才能排便的習慣就好。
第四,在正確的時間,用合適的方式進行如廁訓練,千萬不要太早,否則孩子有壓力學不會,家長更忙亂和焦慮。
第五,如果孩子對排便有心理壓力時,需要注意疏導孩子情緒,要和孩子統一戰線一起對抗這個問題,而不是過度指責,讓孩子壓力更大。
六怎麼給孩子添加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是不被消化的植物成分,是一種碳水化合物,能促進胃腸道蠕動,同時在大腸中,將腸外的水分吸收到腸道內,軟化大便。基於這些作用,在針對便秘孩子提供解決方案時,會建議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
膳食纖維存在於蔬菜、水果中,將蔬菜水果切碎,打泥,都不會破會這種物質。但不建議把蔬菜蒸煮的太爛
[7]
(正常蒸煮沒問題),以免破壞食材中的可溶性膳食纖維。

人體靠不可溶膳食纖維通便,而可溶性膳食纖維能降低膽固醇和血糖濃度[8,9],所以兼得更好,在計算膳食纖維時,都是按照總量計算。
孩子添加輔食後,如果出現輕度的便秘,如大便乾硬但排的時候沒有太難受的表現時,可以通過給孩子添加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來改善症狀。2 歲內的孩子,建議每日膳食纖維的攝入量是年齡+5g。
那吃多少,才能保證攝入足量的膳食纖維呢?大家可以看下面這個表格,照著圖表選擇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吃,是很容易達到要求量的:

日常除了蔬菜,對於有便秘症狀的孩子,我們最推薦水果食用西梅。新鮮的,乾的,西梅泥都行。西梅里面除了膳食纖維外可以幫助排便外,還有豐富的山梨醇,通過滲透性作用軟化大便,效果也很好。

孩子剛添加輔食時,西梅泥是個很好的選擇,自制或購買成品都行。按照美國兒科學會的推薦,認為購買的成品更加衛生,會推薦家長們使用。
家長在選購成品西梅泥時,需要注意查看配料表,最好選擇只含有水果的果泥,不要有額外添加的糖,鹽,添加劑,防腐劑等,更乾淨的配料表食用起來也更安全和健康。
小皮的西梅蘋果泥就很不錯,每袋裡面含有 46g 西梅泥,評測裡面含有的總膳食纖維在 2-3g 左右,還是很優質的膳食纖維,同時蘋果的味道能遮蓋西梅的酸,對於初添輔食的小朋友來說也非常友好。

並且,小皮的西梅泥配料表十分乾淨,裡面只有西梅和蘋果,不額外添加水、糖、防腐劑等,非常良心,每批次產品都能溯源,給寶寶吃起來也安心。

有些家長會問,對於 4 月齡添加輔食前的小寶寶們,出現便秘不能吃蔬菜果泥,怎麼辦?
這時我們會建議給孩子添加西梅汁、蘋果汁、梨汁等,通過裡面的山梨醇的作用來緩解便秘,小於 4 月齡的孩子,將這些果汁 1:1 等體積稀釋後,加到奶中,或者直接喝,每天 30ml-60ml。
如果孩子大於 4 月齡仍沒添加輔食,可以每日 60-120ml 果汁軟化大便,如果 2 天沒有效果,那就不要用了,改用下面咱們講的輕瀉藥物。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健康的沒有便秘問題的小朋友,1 歲內是不建議喝果汁的;但便秘的小朋友可以不受這個限制。如果家長確實不想給孩子喝,直接用輕瀉藥也完全沒問題。
七推薦使用的輕瀉藥及規範用法:聚乙二醇和乳果糖
首先,如果遇到孩子便秘一定要用藥的情況,大家不要排斥,因為不用反而易便秘加重,變成慢性的更難搞。
其次,這些藥物按照醫囑規範使用,不要擅自減少劑量,使用療程要夠,減藥要慢慢減,不能一下子就停掉,好些孩子便秘反覆,就是家長減量、驟然停藥導致的。
第三,長期使用輕瀉藥,不會形成依賴,腸道功能還是正常具備的,無需擔心。
便秘藥物的具體用法,先從目前首推的聚乙二醇說起。
和乳果糖相比,聚乙二醇可能會增加排便次數,並且在患有功能性便秘的 6 個月至 6 歲兒童中的副作用更少。
目前 UPTODATE 推薦的是聚乙二醇 3350(不含電解質的),國內沒有,國內只有聚乙二醇 3350(含電解質的),聚乙二醇 4000(含或者不含電解質的),那能用國內有的嗎?
其實按照 NICE 的推薦[10],以及歐洲兒童胃腸、肝病和營養學會和北美兒科胃腸病學、肝病學和營養學學會(ESPGHAN 和 NASPGHAN)[11]的建議,是推薦使用含有電解質的聚乙二醇 3350 的,然後使用聚乙二醇 4000 治療大便崁塞,具體文章可以看👇:
便秘藥物中首選的聚乙二醇,國內沒有怎麼辦?
所以大家選擇時,可以在網店購買不含電解質的聚乙二醇 3350(Miralax),也可以選擇國內有的含電解質的聚乙二醇 3350(默維可)使用。
使用聚乙二醇時,常規推薦劑量是 0.4-0.8g/kg.天,一天 1-2 次,最多一天 17g。該藥物是粉末狀的,兌水、果汁喝,最好不要放到奶裡。配好後 30 分鐘內服完,避免其滲透效果減弱。
用藥後 2 天應該起效,這時需觀察大便的狀態,如果是軟的,那這個劑量維持 1 個月;如果大便還硬或者不拉,增加劑量 1/4 是比較合適的做法(經驗用法);如果大便稀了,那就減量 1/4。
按照以上面方式,找到最佳劑量,也就是能讓孩子排軟便,孩子排便時一點都不難受、不拒絕,最好每日 1 次或者 2 日 1 次大便的劑量,維持至少 1 個月,2 個月更保險。但記住哦,這時的膳食纖維量還得保持。
P.S.軟便就是軟便,不要開頭硬後面軟的,也不要一條軟便,但是是由顆粒組成的。
P.P.S.排便時,孩子就是不能難受、拒絕,如果有也不算哦,再次強調。
1-2 個月後,減量 1/4 左右,同樣觀察孩子大便的情況,如果仍正常,那就維持這個劑量 2 周,以此類推減量到停用。
如果孩子減量後,大便變硬,回到減之前的劑量;1-2 月後,再試著開始減量。整個減量過程可以維持 2 月 – 半年左右,家長千萬不要著急,長期用藥才是正確的做法,沒有啥副作用,有些說明書寫的只能連用 2 周的方法是不對的。
下面說說乳果糖的用法。
開始用量是 1-2g/kg,這種是液體的,換算成體積就是 1.5-3ml/kg,但是目前大家多從 1ml/kg 開始給起,效果也不錯。
同樣的,用藥後,2 天應該起效,根據大便性狀(參考上面講的聚乙二醇),增減 1-2ml,找到最佳的用量。
保持最佳用量 1-2 個月,之後可以減少用量,每次減少 1-2ml,如果大便仍正常,那就維持這個劑量 2 周,以此類推減量到停用。
如果孩子減量後,大便變硬,回到減之前的劑量,1-2 月後,再試著開始減量。同樣整個減量過程可以維持 2 月 – 半年左右,不要著急停藥和減量。
八正確的如廁和心理安撫
如廁訓練,也就是讓孩子用馬桶大小便,不要過早。目前認為,根據孩子的能力,最早在 1.5 歲時進行,2 歲後開始訓練,孩子們學的更快,效果更好。
當孩子們對坐在馬桶排便感興趣,同時能坐的很穩,每次排便前能給你個信號,能滿足這些條件時(和一些書上提到的 21 條標準不同),就是比較好的開始進行如廁訓練的時間。如果孩子對馬桶一點興趣都沒有,不要著急進行。
孩子 1.5 歲時買個他們喜歡的小馬桶,每天允許孩子坐一會,玩一玩,讓他們熟悉這個器具。注意小馬桶一定要讓孩子坐著時,腳能放到地面上,這樣大便時才能用上勁。
孩子大便成功後,多讚揚,如果沒有大便出來,也不要著急,別給孩子壓力。
孩子在上幼稚園後,可能因為不喜歡幼稚園的廁所,或者玩瘋了忘記了,或是太喜歡或者害怕老師,而不敢或不好意思去上廁所。這時候孩子往往會憋便,導致大便幹,排便疼,於是再憋便,形成惡性循環,從而導致便秘。
在這個時候,我們要找到孩子憋便的原因,告訴他們老師也會非常願意幫忙,通過和老師一起配合解決問題。
最後,孩子們出現便秘後,家長要做的是理解和陪伴,而不是指責,這點要切記,指責的話一句都別說。
九糞便崁塞,能用開塞露嗎?
糞便崁塞住,拉不出來,甚至導致便失禁,這時先把這些崁塞的硬便弄出來最重要,所以,開塞露完全可以使用。我們不推薦的是長期使用開塞露形成刺激後才排便的習慣,另外還可能形成耐受性[6],慢慢沒有效果。
所以,家長們不要怕開塞露而從來不給孩子使用,也不要覺得有效,就長期用,而不採取上面講的那些更好的方式。
最後,也可以選擇口服聚乙二醇 3350 或者 4000 來緩解糞便崁塞,這時的用量比較大,1.5g/kg,最多使用 6 天,這個方式也行;臨床感覺是不如直接開塞露這麼快,但是一些研究認為,二者的效果沒有差別[11]。
開塞露主要成分就是甘油,使用時,1-2 歲孩子使用 10-20ml,2 歲以上使用 20-40ml 就行了,如果低於這個量也很有效,那就用低劑量的。
十水喝的多有用嗎?
保持正常的每日液體量對形成軟便非常重要,但是喝過多的水,對便秘沒有治療效果。因為喝的水大部分變成尿排出了,進入大便中的水分不會明顯增加。
那孩子喝多少水,或者說奶,能滿足身體需要呢?記最簡單的,就是每日孩子的尿是清亮透明的,或者淡淡的黃色,那攝入的液體就是足夠的;如果是黃色的,那就是水喝的少了點,需要加些量。
十一其他一些不靠譜的做法
1. 吃香蕉治療便秘不是非常靠譜。因為香蕉裡有膳食纖維,同時也有單寧酸(鞣酸,Tannic acid),尤其是生香蕉,這會減少小腸分泌物並抑制蠕動,並且有收斂功能,吃了反而可能會加重便秘。
如果香蕉熟透了,這時則對便秘有好處,因為單寧酸大幅降低,每根香蕉裡的 3 克纖維素能幫著通便。
如果想用香蕉通便的話,一定要吃熟透的哦。
2. 肥皂條刺激肛門或者肥皂水灌腸不推薦,灌腸更應該嚴格禁止。
通過肥皂條,或者肥皂條沾蜂蜜刺激肛門的方式通便,有時能刺激出大便,但如果長期用這種方式,形成只有刺激才能排便的慣性,對孩子學會自主排便不利。如果真的必須弄出崁塞的便,用開塞露不是更好嗎?
肥皂水觀察是需要禁止的,弄不好會導致腸道受損,引發穿孔感染等問題,更難處理。
關注、留言、轉發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