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和 1~3 月齡嬰兒不能吃藥,如何應對新冠病毒?

最近一週,大家對於新冠感染該如何預防和應對都有了心理準備,不再像一開始時那麼恐懼和驚慌。

但對於家裡有 3 月齡以下嬰兒,特別是剛出生不久的新生兒,新手爸媽心裡繃著的那根弦始終不敢放鬆:

嬰兒那麼小任何藥都不能吃,萬一感染新冠怎麼辦?發熱門診那麼擁擠,嬰兒一發熱就必須去醫院嗎?

我們今天來詳細說說:新生兒和 1~3 月齡嬰兒感染新冠,應該如何應對。

新生兒和小嬰兒感染新冠

會有哪些症狀?如何應對?

感染新冠病毒後,出現症狀的小嬰兒,其表現與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症狀類似,也與成人感染新冠後症狀沒有本質區別。

如果嬰兒有明確的流行病學接觸史,比如照料者和其他家庭成員相繼出現發熱、咳嗽等新冠典型症狀,伴隨咽痛、鼻涕等,隨後小嬰兒出現發熱、鼻塞、咳嗽,這時首先考慮嬰兒感染新冠。

小嬰兒感染新冠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發熱、流鼻涕、鼻塞、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嘔吐、腹瀉、拒奶/尿少、嗜睡(昏昏欲睡,無法喚醒)、易激惹(煩躁、持續無法解釋的劇烈哭鬧)等。

發熱、鼻塞、咳嗽、進食困難是小嬰兒新冠感染較常見的症狀。

我們把 3 月齡以下嬰兒的護理方法總結如下:

發熱護理方法

第一步,正確測量體溫

● 在嬰兒安靜狀態下進行測量,以腋下體溫為準;

● 注意避免在劇烈哭鬧、吃奶後、排便後或過度包裹時測量體溫;

● 腋溫高於 37.5 °C 或肛溫高於 38 °C,即為發熱。

第二步,以讓孩子的舒適為主,適當增減衣物

如果孩子手腳冰涼並伴隨發抖,可適當增加衣物或哪裡涼,蓋哪裡,注意千萬別過度捂熱;

● 如果孩子身上有汗,可以在房間沒有對流風的情況下,脫掉孩子過多衣物,減少穿蓋,最好可以保持室溫在 18~22 °C;

● 有任何拿不準的情況,建議及時就醫。

⚠️ 注意事項:

不推薦自行使用任何退熱藥或感冒藥

❌ 不推薦用乙醇(酒精)擦拭,存在中毒風險

鼻塞鼻涕護理方法

① 保持環境溼潤,溼度以控制在 50%~60% 為宜;

② 鼓勵多母乳或配方奶補充水分,有助於稀釋分泌物舒緩呼吸道黏膜,促進鼻涕流出;

③ 可使用生理性海水或高滲海水滴鼻或噴鼻或洗鼻,可以使用吸鼻器清理鼻腔;

④ 可試著用孩子能接受的舒適溫度的溫熱毛巾熱敷嬰兒鼻子根部;

⑤ 可以試試多豎抱(需要注意保護好頸部),或在嬰兒平躺時將其上半身抬高至少 30 度角,有利於鼻涕排出。如果孩子舒服就可以這樣,如果孩子不舒服就停止。孩子入睡後一定要讓仰臥,放平入睡。

咳嗽護理方法

① 保持環境溼度在 50%~60% ;

② 鼓勵多母乳或配方奶補充水分,對緩解咳嗽有好處;

③ 可讓嬰兒在充滿溫溼蒸汽的浴室呆上 5~10 min,有助於緩解咳嗽;

④ 咳嗽時多豎抱,或者讓嬰兒趴在大人身上(注意口鼻別捂住),這時候孩子是最舒服的。

新生兒和小嬰兒感染新冠

什麼情況需就醫?如何防護?

對於 3 月齡以下的嬰兒,輕症可以在家護理。在家護理的同時,建議爸媽進行嬰兒情況的同步記錄,便於後續問診。

嬰兒病情及狀態記錄

① 嬰兒開始發熱的時間,發熱體溫以及體溫變化;

② 嬰兒除了發熱以外的其他症狀的描述;

③ 嬰兒睡眠和食慾(喝奶量)的記錄,包括精神狀態,大小便次數;

④ 嬰兒發熱之前是否接觸過有類似症狀的人;

⑤ 如果部分情況怕描述不精準也可以拍相片或錄下視訊。

3 個月以下的嬰兒,尤其新生兒,萬一存在其他病原體感染,因為臨床表現不典型,病情進展快,家長很難自行判斷,必須諮詢或看診醫生加以鑑別。

如果嬰兒狀態不錯,建議優先選擇線上問診,避免線下就醫排隊導致的其他交叉感染。

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建議及時帶孩子線下就診:

3 個月以下嬰兒需要就醫的 6 種情況

症狀

症狀

具體表現

1. 發熱

1. 發熱

腋溫 ≥ 37.5 °C 或 肛溫≥ 38 °C

2. 呼吸急促

在嬰兒安靜狀態下,看肚皮起伏情況來測量嬰兒呼吸頻率,至少連續觀察 1 分鐘:

● < 2 月齡,呼吸超過 60 次/分;

● 2~12 月齡,呼吸超過 50 次/分;

3. 呼吸困難

伴有呻吟、鼻翼扇動或三凹徵,間歇性呼吸暫停(超過 20 秒沒有呼吸);

4. 意識障礙

比如嗜睡、昏睡、昏迷,易激惹,各種刺激不能清醒、虛弱、哭聲尖或持續哭吵,或者出現抽搐;

5. 進食困難、尿量減少 / 無尿或有脫水錶現

拒奶、吮吸無力、尿量少於正常 50% 以上(可通過和平時的尿布數量計算對比)、皮膚彈性差、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 ≥ 3 s(按壓嬰兒手指 5 s,回血時間 ≥ 3 s)、眼眶凹陷、皮膚鬆弛、口唇乾燥、哭時無淚等;

6. 皮膚蒼白,口唇或者四肢發紫、皮疹壓之不褪色、前囟飽滿

伴有呻吟、鼻翼扇動或三凹徵,間歇性呼吸暫停(超過 20 秒沒有呼吸);

⚠️ 有任何拿不準的情況,尤其本身有其他疾病的嬰兒,建議及時就醫。

帶不到 3 月齡的嬰兒線下就診,不建議給嬰兒戴口罩。2 歲以下嬰兒氣道較小,佩戴口罩後,呼吸會很困難,容易出現缺氧,甚至窒息風險。

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做,來儘可能地避免嬰兒在醫院交叉感染:

帶小嬰兒就醫的 5 個防護措施

1. 大人佩戴好口罩,接觸嬰兒前,比如觸摸嬰兒臉龐等,推薦家長用肥皂水洗手,沒有流動水時,建議用含酒精的消毒劑清潔雙手;

2. 在等待就診的過程中,一個大人在現場等待,一個大人抱著嬰兒在空曠的地方或自家車裡,避免長時間與密集人群接觸;

3. 如果經濟條件許可,可以選擇有兒科的私立醫院,候診病人少,等待時間短;

4. 從醫院回來後,給嬰兒洗澡,更換衣物,嬰兒穿的羽絨服等外套或蓋的小被子,放到陽光下晒晒或用單獨放在通風處 1~3 天以上,或用酒精噴霧或其他消毒劑消毒,避免將外邊的病菌帶回家;

5. 陪同嬰兒就診的大人,回家後要做好清潔消毒工作。

如果媽媽感染新冠

還能哺乳和看護嬰兒嗎?

如果媽媽和嬰兒均被懷疑 / 確診為新冠,那麼媽媽和嬰兒可以同室護理,正常進行哺乳。

如果只有媽媽被懷疑 / 確診為新冠,建議與嬰兒分室隔離,並在採取適當的防護後進行母乳餵養。

新冠病毒是否會通過乳汁傳播給嬰兒尚無足夠的證據,基於現有的研究來看風險較低。

如果媽媽感染了新冠或者接種了疫苗,由於母乳含有母乳抗體及其他抗感染因子,嬰兒可能攝入抗體而對病毒產生被動免疫,因此儘可能鼓勵繼續母乳餵養。

媽媽感染新冠後哺乳防護措施

1. 儘量與其他家庭成員(包括嬰兒)分室隔離,並在共用空間戴上口罩;

2. 由其他健康的看護人(抗原檢測陰性,同時檢測要做 5 天)護理嬰兒;

3. 母乳親喂的媽媽,需佩戴貼合良好的醫用外科口罩、N95 或 KN95 / KF94 口罩,在抱著嬰兒之前,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 20 秒。如果沒有肥皂和水,請使用 60% 以上酒精含量的洗手液;

4. 母乳瓶喂的媽媽,在擠奶過程中,要同樣佩戴口罩,並用肥皂和水充分清潔雙手,清潔吸乳器部件、奶瓶和奶嘴,盛放母乳的奶瓶交給他人前要做好外部清洗或消毒,避免經奶瓶傳播病毒;

5. 媽媽出現症狀 5 天后,超過 24 小時不發燒,並且其他症狀正在改善的時候,可以解除隔離;

6. 如果媽媽是無症狀感染者(檢測陽性,但沒有症狀),從檢測陽性開始算 5 天后,可以解除隔離;

7. 隔離期結束後,媽媽仍應戴口罩直至第 10 天后,再摘掉口罩。

新生兒和小嬰兒擔心感染

體檢和疫苗可以延後嗎?

關於體檢

通過健康體檢,可以及時了解嬰兒的生長發育情況,及時發現遺傳代謝病等先天性疾病。

嬰兒的生長發育、運動神經發育、智力社交情感發育等也只有通過定期查體,才能發現問題,通過餵養指導、訓練指導等及時糾正。

我們把嬰兒 3 個月之前建議做的健康體檢,單獨列了出來,諮詢了兒保科醫生,依次標註了可延後的時間,家長們可以提前規劃: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出生前後有高危因素的嬰兒,比如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曾在新生兒期住院、孕期有異常等情況的,需要根據醫生的建議,增加健康檢查頻次,是否可以延後,建議家長及時跟醫生溝通。

關於疫苗

建議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按程序及時帶孩子接種疫苗。推遲接種會推遲疫苗開始產生保護的時間,也就增加了感染相應疾病的風險。

我們把新生兒和 1~3 月齡嬰兒需要接種的疫苗單獨列了出來,是否可延後也都標註了,大家可以參考,點選放大,查看大圖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Shetal Shah . My partner and I got COVID-19 vaccines while I was pregnant, but is it safe for our newborn to be around unvaccinated people?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tips-tools/ask-the-pediatrician/Pages/is-it-safe-for-our-newborn-to-be-around-unvaccinated-people.aspx

[2] Kenneth McIntosh . COVID-19: Epidemiology, virology, and prevention

[3] Patient education: COVID-19 and children (The Basic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covid-19-and-children-the-basics

[4] Shidan Tosif, Sarah McNab. COVID-19 in babies – here’s what to expect

https://theconversation.com/covid-19-in-babies-heres-what-to-expect-181940

[5] Vincenzo Berghella, Brenna L Hughes. COVID-19: Overview of pregnancy issue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covid-19-overview-of-pregnancy-issues

[6] Sarah Hamid, et al. COVID-19–Associated Hospitalizations Among U.S. Infants Aged <6 Months — COVID-NET, 13 States, June 2021–August 2022

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71/wr/mm7145a3.htm?s_cid=mm7145a3_w

[7] Breastfeeding and Caring for Newborns if You Have COVID-19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if-you-are-sick/pregnancy-breastfeeding.html

[8] Mark T. Ogino, Elana Pearl Ben-Joseph. Coronavirus (COVID-19): How to Protect Babies and Toddlers.

https://kidshealth.org/en/parents/coronavirus-young-kids.html

[9] Ryan M. Pace et al. COVID-19 and human milk: SARS-CoV-2, antibodies, and neutralizing capacity.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523143/

[10] Care for Breastfeeding People

Interim Guidance on Breastfeeding and Breast Milk Feeds in the Context of COVID-19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hcp/care-for-breastfeeding-people.html

[11] Shidan Tosif, Sarah McNab. COVID-19 in babies – here’s what to expect

https://theconversation.com/covid-19-in-babies-heres-what-to-expect-181940

[12] Jaime G Deville , et al. COVID-19: Management in children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covid-19-management-in-children

[13] Temitope Awelewa . Breastfeeding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COVID-19/Pages/Breastfeeding-During-COVID-19.aspx

[14] Acetaminophen Dosing Tables for Fever and Pain in Children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safety-prevention/at-home/medication-safety/Pages/Acetaminophen-for-Fever-and-Pain.aspx

[15] 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免疫規劃疫苗延遲接種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及接種建議.兒童保健雜誌,2020,28 (03): 242-246.

[16] 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非免疫規劃疫苗延遲接種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及建議.兒科雜誌,2020,58 (04): 263-268.

[17]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EB/OL].(2022-03-14)[2022-06-11].

相關文章

成功開啟母乳餵養,你需要知道這三件事

成功開啟母乳餵養,你需要知道這三件事

我們都知道,母乳是新生兒最好的食物。分娩後,絕大多數媽媽都有哺育新生兒的能力,但還是有不少新手媽媽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充滿困惑,為什麼別人孩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