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星球媽媽說,這是一檔分享媽媽們真實經驗的欄目。
嬰兒在四個月的時候進入了口欲期,喜歡把可以接觸到的一切東西放到嘴巴里咀嚼。你會如何應對嬰兒這一行為呢?

一起來聽聽來自丁香媽媽星球的媽媽@擁抱星辰的Yvonne的故事吧。
進入 4 月齡後,除了日常吃手以外,辰辰將手中物品向嘴中送的行為頻次也顯著提高了,現在基本到了「抓到什麼都想咬一咬」的程度。我們理解,這是小傢伙探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但我們也依舊經常性地阻攔,避免他將安撫布偶、紙巾、被角等不適宜入口的東西放進嘴巴。
針對他的這一行為特點,以及相應的影響,我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日常護理。
提供合適的牙膠
4 月齡的嬰兒不僅本就喜歡將東西塞進嘴裡,而且他們當中出牙早的,此時也將萌出自己的第一顆乳牙。因此,我們需要準備合適的牙膠,來回應嬰兒咬東西的需求,並緩解其出牙期的不適感。
孕期囤貨時,我準備的是貝恩施牙膠搖鈴套裝,但等到實際使用時我才發現,至少對於 4 月齡的辰辰來說,這些牙膠並不合適。


圖片來源:@擁抱星辰的Yvonne
如圖所示,牙膠由手環和咬膠兩部分構成,咬膠呈寬而平的片狀。
一方面,辰辰還無法實現對於手的精準控制,當他握住手環、舉向唇邊時,咬膠可能恰與嘴巴呈垂直方向,根本塞不進去;另一方面,即使我們幫助他調整好咬膠的方向,對辰辰的小嘴來說,它也過於寬大了,咬起來並不方便。
現在辰辰使用的是火柴猴無尾款牙膠,我覺得很不錯。


圖片來源:@擁抱星辰的Yvonne
猴子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很小巧,雙臂的細長圓弧形態也便於持握。它的全身都是矽膠材質,辰辰抓著它送到嘴邊的不管是頭、腳還是手臂,都可以自在地啃咬。這就一下子解決了貝恩施牙膠存在的兩大問題,既不會發生塞不進嘴裡的情況,它的大小也更加適配小嬰兒的嘴巴。
它的頭部背面還有凸起的顆粒設計,可以更有效地按摩牙床,緩解出牙痛。
及時處理口水
伴隨咬東西行為而來的,必然是愈來愈多的口水分泌。辰辰不僅在啃牙膠時,會糊許多口水到臉上,平常由我們抱著,他的口水也時時不由自主地往外冒。
嬰兒皮膚嬌嫩,糊著口水不處理,很容易發紅、脫屑,變得粗糙。所以,只要看到辰辰流口水,我們就會立即用雲柔巾輕輕蘸幹,為此全家都養成了永遠在衣服口袋裡放著一兩張乾淨面巾的習慣。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嬰兒的口水,應當予以蘸幹,但不能來回擦拭,經常性的摩擦同樣會損傷嬰兒的肌膚。
此外,我們為辰辰更換口水巾的頻率也較高,避免濡溼的布面一直捂著他的下巴和脖子。
應對口水疹
即使我們小心預防,辰辰偶爾還是會長口水疹。對此,我們使用桃子水和羊脂膏加以護理,基本一兩天就會好。


圖片來源:@擁抱星辰的Yvonne
早晚為辰辰潔面後,我們會先在紅疹及周圍的皮膚上點塗桃子水,然後全臉塗抹日常的保溼面霜,最後在紅疹周圍抹一層羊脂膏。

歐陽學認

審核專家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