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說越早走路的寶寶,「智商」越高?各位家長別被忽悠了

我也不知道是哪裡流傳的的「不良觀念」,還有著帶有封建色彩的認為寶寶學走路得越快,說話學得越早就表示孩子就越「聰明」。特別是我們上一輩的老人總是愛拿孩子來進行攀比,總覺得自家的孩子有什麼特徵是與別家孩子是不一樣的,就拿這些特徵與「智商」掛鉤。

早些天我家娃的外婆在樓下遛彎,就習以為常的與一些老人聊「八卦」,就聽到她們在聊,就聽到一位奶奶說,我家小孫子可「聰明」了,才8-9個月走路就可溜了,這長大不了的呀!」

然後就各自都開始輪流說起自家的孩子,哪哪行,不是走路早、就是說話早,反正什麼都能和「聰明」掛鉤,而有些奶奶就會有些猶豫了,有時真的會被「忽悠」到,納悶著自家孩子學東西慢半拍,自己默默的接受。

可這些真的有與「智商」相關嗎?事實上,無論孩子什麼時候學會走路,都不關係到智商問題。因為周圍人帶來的「驚慌」,給家長們帶來了「無形」的壓力,引起不必要的擔心。

那麼孩子學走路的快慢,到底會受哪幾方面的影響?

▼ 肌肉與力量。孩子擁有發達的運動神經,一部分是受到基因的影響,自打出生起,身體就很紮實強壯,這樣的娃,有了充足的身體條件支持,自然學習走路起來就會更快。

▼ 性格影響。總有些孩子天生就性格活潑開朗,總是喜歡到處亂跑、亂爬、亂蹦躂,自然對於走路這件事就會能先人一步,有興趣的事情學起來就更快,因此走路早的孩子性格上也有一定的優勢。

性格影響總有些孩子天生就性格活潑開朗,總是喜歡到處亂跑、亂爬、亂蹦躂,自然對於走路這件事就會能先人一

如果孩子過早進行鍛鍊走路,會導致有什麼「不良」後果呢?

▲ 過早進行鍛鍊走路的孩子,影響視力的發育孩子。因為視力發育好的孩子才會有其他新的「追求」,因為視覺神經影響到眼睛的聚焦問題,過早地走路就會加重孩子的視覺聚焦,從而引起視神經疲勞,導致視力問題的出現。

▲早鍛鍊走路,易養成不良「腿型」—x型o型。因為未擁有支撐孩子走路的足部力量,導致腿部受到過度壓力,尚未發育完全的腿部骨骼,還處於力量「薄弱」期,自然就會小孩不良走姿,形成「畸形」腿。

因此並不像傳統思想那樣,覺得走路越早,孩子越是聰明,這可能並不是好事,甚至還是危害孩子。智商問題家長們應該理性對待,現在已經是新時代了,我們應更多的相信科學,而抹掉「封建」思想的殘留!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學習,請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在育兒的路上,我們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顧孩子,可以關注我,和我一起探討育兒路上那些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