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如題,一位3歲的小朋友,最近有些情緒,每天去幼稚園都要哭鬧大叫,幾天後全身都出現了一個個的小疙瘩,摸著挺粗糙的,孩子閒下來就不斷的抓撓,這是什麼問題?需要治療嗎?得長期治療嗎?
那不說廢話,直接開始吧。
簡單粗暴版
孩子們在情緒激動,或者洗熱水澡後,出現數個蕁麻疹,或者全身小疙瘩,都屬於膽鹼能性蕁麻疹。
對於這種問題,如果洗完澡後出現幾個蕁麻疹,過一會就沒事了,可以不用處理;如果比較嚴重,或者情緒等因素導致的全身小疙瘩,癢癢的,孩子不斷抓撓,持續好幾天,那建議使用西替利嗪等抗組胺藥治療(標準劑量效果不佳時,可以快速提到2倍劑量),逐漸減量。
如果長期存在這個問題,儘量避開誘因,同時長期使用抗組胺藥,治療按照慢性蕁麻疹。
目 錄
- 這個是什麼問題?
- 什麼是膽鹼能性蕁麻疹(cholinergic urticaria)?
- 需要什麼實驗診斷這個問題嗎?
- 這種問題嚴重嗎?
- 需要治療嗎?怎麼處理?
- 這種情況幾年能好啊?
一這個是什麼問題?
如果孩子在洗澡後,出現了下面這種小疙瘩,中央凸起,周圍紅暈,你肯定知道是什麼問題,就是風疙瘩(風團、蕁麻疹)啊。出現這樣的表現後,孩子們會覺得癢,會抓撓。

圖片來源:VisualDx.com
發展成下面這樣的,也沒問題對吧?也能知道是蕁麻疹。

圖片來源:VisualDx.com
那如果是這樣的呢?是不是即使孩子也會抓撓,也不敢肯定的說就是蕁麻疹了呢?嗯,這樣的也是蕁麻疹。

圖片來源:VisualDx.com
哈哈,最後來個終極版,如果不是洗澡後,而是孩子情緒激動後,出現下面這種的小疙瘩,閒下來就會撓,是什麼問題?也是蕁麻疹。

圖片來源:VisualDx.com
對於這種因為情緒緊張,或者因為洗澡、運動、發熱等因素導致體溫上升而出現的小疙瘩,稱為泛發性熱蕁麻疹,更專業的名字是鹼能性蕁麻疹(cholinergic urticaria)。
對於這種蕁麻疹,目前認為是主要發生在10-30歲的人群[1],兒童的報道不多,感覺這可能和症狀輕,被忽視有關。
另外可能是大了之後,更容易情緒激動有關吧?比如下面這個圖片,就是成人時的一種表現,滿身的癢癢的小疙瘩。
![圖片來自參考文獻[2],這是最清晰的了](https://img.vitomag.com/6a/a9/6aa9889d2be286c30f94cc2f8f7dc089.jpg)
圖片來自參考文獻[2],這是最清晰的了
二什麼是膽鹼能性蕁麻疹(cholinergic urticaria)?
就是首先這是一種蕁麻疹,然後目前認為其和膽鹼相關,所以就有這個命名了。
為啥和膽鹼相關呢?
因為目前考慮該問題可能的機理是[1,3],運動、攝入熱的或者辛辣食物或飲料、出汗及情緒激動等,使得膽鹼能性神經發生衝動而釋放乙醯膽鹼。
乙醯膽鹼使嗜鹼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內的環磷酸鳥苷(cGMP)的水平增高,最後導致組胺釋放。
組胺釋放了,那就導致癢、血管滲透性增加等問題,出現蕁麻疹的表現了。
但是大家注意哦,不是說所有孩子,只要運動或者洗澡水熱了,或者激動時間久了就會出現這個問題,有這些問題的孩子是少數,沒有這些問題的,再哭再鬧也沒事,再洗熱水澡也不出現蕁麻疹,但是水熱了孩子會不舒服。
目前,一般情況下,膽鹼能性蕁麻疹和皮膚劃痕徵等一樣,被歸類於物理性(可誘導性)蕁麻疹。
三需要什麼實驗診斷這個問題嗎?
一般通過臨床特徵就行了,不需要特殊實驗。
就是運動後、洗澡後、溼熱天氣時、情緒激動後等出現典型的蕁麻疹,就可以診斷了。這裡注意一點,如果僅運動後出現蕁麻疹,其他時候不出現,屬於運動誘發蕁麻疹,不是該問題。
四這種問題嚴重嗎?
大部分都不是嚴重的,就是身上起來蕁麻疹,來的快消得也快,這樣的是最好的;
也有更多的因為刺激因素的問題,會長期存在,比如容易出汗、情緒不穩定、熱等問題,這種會煩人,大於6周,就於慢性蕁麻疹問題了;
最嚴重的是,出現該問題時,可能會伴有系統性症狀,比如低血壓、血管性水腫和支氣管痙攣,有時比較危險,但是這種很少見。
五需要治療嗎?怎麼處理?
這種沒有明確的指南說該具體怎麼做。但避開誘因,如果皮膚乾燥粗糙加以保溼,正確使用抗組胺藥等是最基礎的。
01.如果這個就是在洗澡後,出現背部幾個蕁麻疹,孩子撓一會,過一會就好了,這種可以不處理。
洗澡水溫度弄低一些,然後減少洗澡的時間,基本就問題不大。這種不治療,不會導致以後更加嚴重之類的問題。
02.如果明確是孩子每次洗澡都會出現,出現的蕁麻疹很多很癢,反覆幾天,降水溫也是這樣,那可以試著在每次洗澡前,提前使用一劑抗組胺藥(比如西替利嗪)[2,3],標準劑量不行的話,可以提到到2倍劑量。
P.S.上面建議是根據參考文獻[2]中的,針對冷水導致蕁麻疹建議,在游泳前服用抗組胺藥的建議借鑑的,大家可以試試效果。在uptodate[3]裡面提到了,這種能提前明確誘因的,按需使用抗組胺藥也是可以的,但通常更推薦每日用藥。
03.對於每次情緒爆發後出現的,和洗澡刺激出現的一樣處理,但是情緒可能不好預測,正常情況下,只能出現問題後再用藥。
04.對於不論什麼原因誘發的,如果蕁麻疹不容易消退,比如小疙瘩就比較難退,讓孩子癢明顯,頻繁抓撓;或者消了又起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就刺激到了,那要每日用藥,讓孩子舒服。
對於兒童,6月齡以上,就可以使用西替利嗪了。對於這個問題,常規劑量的效果可能不佳,2倍劑量效果還不錯。
目前建議,先使用常規劑量,如果常規劑量效果好的話,可以逐漸停藥;如果用後效果不佳,可以儘快增加為2倍劑量。
P.S.通常情況下,從常規劑量升級到2倍劑量,是使用1周-2周時間效果不佳時再調整[1,4],那快速增加可以理解為在1周內的時間(幾天時間),就可以調整了。
如果使用後,孩子癢消退了,小疙瘩也減退了,可以逐漸減少用藥量,具體減量方法也是各種各樣,沒有統一規定,大家可以看看之前寫的文章:蕁麻疹後,抗過敏藥用多久才能停?
加倍後還控制不了情況,轉皮膚科專科治療吧;對於症狀大於6周的情況,按照慢性蕁麻疹進行診療,治療到症狀穩定後維持數月,之後逐漸減藥,這時聽皮膚科醫生的醫囑,不要過早停藥哦。
其他的方式還有加用其他藥物、脫敏治療等等,這些太專業了,更得聽專科醫生的啦。
六這種情況幾年能好啊?
具體還不清楚。
但是2019年,韓國[5]有一個10年的大型研究,包括膽鹼能性蕁麻疹在內的慢性蕁麻疹中,25.2%的患者在3個月內緩解,52.6%的在1年內病情緩解;77.7%的在3年內緩解;88.9%的在5年內緩解。
同時,0-9歲的兒童從新發蕁麻疹發展為慢性蕁麻疹的發生率最低(1.2%)。
所以,即使有這個問題,看完也能安點心啦,反正會好,現階段就好好護理就行了。
– 參考文獻 –
[1].John P Dice.物理性(可誘導性)蕁麻疹.uptodate.2020.
[2].DynaMed.Chronic Urticaria.https://www.dynamed.com/topics/dmp~AN~T115276.
[3].趙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第2版.2017年.
[4].David A Khan.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標準治療與患者教育.uptodate.2020.
[5].Sang JunEun.Natural course of new-onset urticaria: Results of a 10-year follow-up,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Allergology International.68,(1), 2019,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