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總是抓耳朵,到底是為什麼?

導讀:

孩子們抓耳朵是一個非常常見的表現,有時抓的還挺厲害,讓家長們很是擔心。但這其中大部分都是沒有問題的,和孩子們好奇、睏倦、控制不住力道有關,第二常見的是孩子們有耳屎(耵聹),第三常見的是滲出性中耳炎(OME)

怎麼簡單區分呢?

這裡面,如果孩子們僅僅在入睡時出現,尤其是白天入睡時,沒有用耳朵去摩擦大人肩膀、總是搖頭等表現,那基本都沒啥問題。

如果在一天內經常出現抓耳朵,還有用耳朵去摩擦大人肩膀、搖頭等表現,提示和耳屎相關性大。

如果孩子一天內,總是在抓耳朵,經常用耳朵去摩擦大人肩膀、搖頭等表現,提示滲出性中耳炎。

透過以上表現,能粗略的區分下這最常見的3個原因,當然也是非常典型的才能區分出來,有些不典型的也沒法,如果實在不好判斷,請耳鼻喉科醫生檢查下。

以上內容參考自:Taliye Cakabay.Why do infants pull their ears?Auris Nasus Larynx 46 (2019) 803–807.

下文是知貝醫療的郭亞麗醫生寫的更加詳細的文章,請大家看吧。

小嬰兒會有一系列奇怪的行為,甚至是迷惑行為,讓新手父母不能理解,弄不明白,抓耳朵就是其中之一,小兒耳鼻喉醫生經常會遇到以「抓耳朵」為主訴帶寶寶來就診的情況。

有的時候,孩子確實是罹患了較嚴重的耳部疾病,醫生會給予處理;但絕大多數情況是,寶寶非常用力的抓耳廓,甚至抓出一條條血痕子,鮮血直流,但醫生檢查後,除了抓傷,耳朵一切正常,家長就很疑惑,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那麼,對於抓耳朵背後的原因,如何來辨別?每一種情況我們該怎樣應對?

太長不看版

小嬰兒抓耳朵通常無需過分擔憂,大部分抓耳的小嬰兒耳部沒有異常;

很大可能是累了、困了、表達情緒或者耳屎堵了;

如果出現任何提示耳部疾病、感染的徵象,面診小兒耳鼻喉醫生;

接下來,我們來逐一分析小嬰兒可能的抓耳朵原因:

好奇、無聊、生氣、困了

這是小嬰兒抓耳朵最常見的原因。

小嬰兒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會不斷的探索,當然,也包括他們的身體。當寶寶的手能夠更好的被自己掌控,手指更加的靈活,當他們發現手舉起來就能摸到凸出的耳廓,就會好奇的不斷的去感知,甚至是耳廓的每一個凹陷,聽到聲音會轉頭去尋找聲源,也會用手去感知聽到聲音的耳朵。

好奇,對於小嬰兒,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當然,如果無聊了,也會把耳朵抓起來擺弄,生氣的時候、困的時候宣洩情緒,也可能會用力抓耳朵。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圖片來源於網路

應對措施

我們需要仔細地去觀察,去了解小嬰兒的行為特點,嘗試去理解他們的行為方式;

給予適合年齡的玩具,多陪伴寶寶玩耍,適時有度的迴應孩子的情緒表達,熟悉孩子犯困的信號,及時給予安撫入睡;

給寶寶看自己的耳朵,告訴他/她這叫是什麼;

定期給寶寶修剪指甲,以免無意抓傷。

定期兒童保健體檢的時候,醫生會進行耳部常規檢查。

出牙期

小嬰兒出牙的時候,口腔牙齦會出現輕微的疼痛、不適,可能引發輕微的耳痛不適,他們還可能錯誤的把牙齦腫脹的疼痛當成了耳朵疼痛,這是個常見原因。除了看到萌出的牙齒,出牙的信號還會包括流口水,易怒,經常把手指和手邊的東西塞入嘴巴啃咬,或者,可能出現體溫輕微升高。

應對措施

保持環境衛生,定期清洗玩具並消毒,保持小嬰兒手衛生;

幫助寶寶緩解出牙帶來的牙齦不適,多陪伴寶寶愉快地玩耍,給予溫度較低的輔食,給予冷藏的牙膠啃咬,給予磨牙餅乾、奶嘴輔食器等增加啃咬和味覺樂趣。

圖片來源於網路

耳朵癢

一些耳部問題,會引發不同程度耳道瘙癢,引起抓耳。

耵聹堵塞

耳屎,醫學術語叫「耵聹」, 是外耳道外 1/3 處皮膚分泌的一種淡黃色黏稠液體,可以起到保護外耳道上皮、防止皮膚乾裂的作用,並能發揮抑菌和殺菌甚至阻擋異物進入的作用。

因為耳道分泌的差異,耵聹的性狀也有很大的差異。研究顯示,顏色淺的、薄片的耳屎引發耳道癢的概率更大。通常情況,耳道耵聹能隨著咀嚼和吞嚥的活動,逐漸向耳道口移動,自然掉出來,如果發生堆積,完全堵塞耳道,可能會引發耳悶等不適。

內窺鏡下各種各樣的耳屎

內窺鏡下各種各樣的耳屎

常規體檢時,兒保醫生會給孩子體檢耳道,觀察耳道及鼓膜的健康,發現問題,會聯繫耳鼻喉醫生處理。

居家怎麼觀察孩子是否有耳屎堵塞呢?

可以這樣做(如圖示範):請另外一位家長固定孩子頭部和身體,首先需要拉直耳道、擴張耳道口。用拇指、中指向後下輕輕拉耳垂,食指向反方向按壓推開耳屏前皮膚,耳道口就露出來了,接下來,您需要一支直光遠射小電筒,向耳道內垂直照射,這樣就能看到耳屎了。

如果看不到,可能是耳道沒拉直,或者沒選對光源,光是散的,比如手機光源,或者,小嬰兒耳道絨毛遮擋,這樣的情況就需要電耳鏡才能更好的看見了。

小嬰兒耳道有豐富的絨毛,有時會影響窺視

應對措施

如果發現寶寶耳道耵聹持續大塊堵塞不能掉出,需要面診小兒耳鼻喉醫生協助處理;

不建議自行使用棉籤伸進小嬰兒耳道進行任何操作,可能會擦傷耳道壁、將塊狀耳屎推向更深處甚至損傷鼓膜、直接戳傷鼓膜造成穿孔;

棉籤將耵聹推入深處

棉籤戳傷導致的鼓膜穿孔

洗澡和游泳之後,不建議常規使用棉籤伸進耳道擦拭,棉籤清理耳廓是可以的。

耳廓和耳道口的清潔或水分清理,建議使用手指頂住柔軟毛巾或溼巾,輕輕擦拭,這樣才是安全的方法。

耳廓及耳道溼疹

耳廓溼疹主要發生在耳廓前後皮膚、耳廓後溝或耳周皮膚,甚至耳道的外部。溼疹外形可以是很小的斑點狀紅疹,散在或密集在一起,也可以表現為丘疹、水皰、糜爛、漿液性滲出、黃色結痂等。

耳道外 1/3 被覆較厚的皮膚,有耵聹腺、皮脂腺和毛囊,同樣,也會長溼疹,因為耳道空間狹小,更容易發生分泌物痂塊堆積堵塞。

溼疹會帶來明顯瘙癢不適,小嬰兒會因此不停搔抓,用手指插入耳道口撓,有的寶寶可因此影響睡眠和食慾。這樣的寶寶通常面部、頭頸部也有溼疹生長。

耳廓溼疹

耳廓溼疹

耳道溼疹、感染+分泌物痂塊堆積

耳道溼疹、感染+分泌物痂塊堆積

應對措施

耳廓溼疹處理方案同其他皮膚溼疹,做足保溼,遵醫囑根據病情使用激素乳膏局部塗擦;

耳道內溼疹時,可能有較多分泌物及痂塊堆積,需要面診耳鼻喉醫生清理,保持耳道清潔、通暢,局部可使用凡士林、激素軟膏,合併明確細菌感染,可能會給予抗生素局部滴耳或塗抹。

耳道異物

碎頭髮、小蟲子(小蟑螂等)

耳道內的碎頭髮常見於經常剪髮的大年齡兒童和成人,如果是小嬰兒,通常是成人衣服上附著之後進入寶寶耳道;尤其是進入較深在鼓膜前方,會因為鼓膜的震動,帶來明顯的癢感。但不用擔心,碎頭髮不會帶來危害。

耳道碎頭髮

耳道碎頭髮

應對措施

通常可自行排出,若因此產生明顯不適,醫生會協助清理取出,可以直接取出或進行耳道沖洗。

小嬰兒耳道異物少見,因為把小豆子、小珍珠等細小異物放進耳道需要手指精細的配合,偶爾可見小蟲子鑽進耳道,導致瘙癢和疼痛;

耳道內鼓膜前方小蟲子

耳道內鼓膜前方小蟲子

應對措施

需要保持居家整潔,查殺蟲害;

一但發現小蟲子進入寶寶耳朵,不建議自行處理,以免不當的刺激造成昆蟲啃咬以及更深的鑽入,應立即面診醫生處理。

耳道黴菌、真菌感染

長時間使用抗生素、不潔淨的採耳可能會繼發黴菌、真菌感染,會引發非常劇烈和持續的瘙癢;長時間化膿性中耳炎耳道流膿的情況可能會併發。小嬰兒中這種情況少見。

左右滑動查看

應對措施

面診醫生處理,將耳道內的分泌物、痂塊、菌絲等徹底清理移除,可能會給予抗真菌的滴耳液或藥膏局部使用。

耳道皮膚乾燥

和其他部位的皮膚相似,耳道皮膚也會發生乾燥,引起脫皮、瘙癢。

這樣的情況多見於頻繁使用棉籤擦耳道的成人,將耳道分泌的耵聹擦拭帶走,失去了局部滋潤和保護,造成了乾燥甚至耳道炎症,並且越擦越幹,越擦越癢越想擦,惡性循環。耳道皮膚-耵聹屏障功能破壞,給繼發炎症和感染帶來了機會。

小嬰兒少見,如果每次給寶寶洗澡後,因為擔心耳道進水,都使用棉籤深入耳道擦拭,除了可能有導致耳道、鼓膜損傷的風險,還可能因為這個過度的擦拭,去除了耳道上附著的有益的耵聹,使得耳道乾燥和抗菌能力降低,引發不適。

應對措施

面診醫生評估耳道情況排除其他可能;

戒掉棉籤,不建議自行使用棉籤擦拭或處理小嬰兒耳道深處情況;

耳道局部可以給予凡士林塗抹,若無嚴重炎症,可在 1 周內逐漸緩解。

耳痛

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可能發生於所有年齡段,但在 6~24 月齡嬰兒中最常見,6~18 月齡是罹患率高峰。原因和小嬰兒不成熟的解剖(比如咽鼓管的特點)、生理、遺傳易感性,及免疫系統不健全相關;缺乏母乳餵養的小嬰兒可能有更高的患病率。

隨著月齡的增加,發病率開始下降;3~6 歲學齡前期,由於交叉感染增加了上呼吸道感染的機率,因此發生率有回升,學齡兒童、青少年、成人相對少見。

急性中耳炎時,鼓膜充血、腫脹,鼓室內出現積液、積膿,會帶來明顯的疼痛不適,尤其是急性大皰性鼓膜炎,疼痛非常劇烈;小嬰兒不能準確表達, 會用手用力的抓耳朵,因為定位不準確也會用手拍頭,同時伴難以安撫的劇烈哭鬧。

很多時候,寶寶夜間突然出現的不明原因的哭鬧,可能和中耳炎相關,如果最近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情況,那更加需要考慮是不是繼發了急性中耳炎。

正常鼓膜

鼓膜充血、膨隆向外凸起是急性中耳炎的特點

鼓膜充血、膨隆向外凸起是急性中耳炎的特點

左耳:急性中耳炎、急性大皰性鼓膜炎

左耳:急性中耳炎、急性大皰性鼓膜炎

右耳:正常

鼓膜穿孔後,可見耳道流膿

鼓膜穿孔後,可見耳道流膿

應對措施

① 給予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協助緩解疼痛;

② 面診耳鼻喉醫生,以下是需要從醫生那裡明確的情況:

  • 是不是急性中耳炎;
  • 是否需要給予抗生素;
  • 居家如何護理和觀察要點;
  • 其他呼吸道症狀管理指導。

神經性耳痛

小嬰兒罕見。

耳道進水、游泳性耳炎

游泳或其他水接觸是充分證實的外耳道炎的危險因素。

耳道進水非常常見。給孩子洗澡的時候、游泳的時候、甚至是哭鬧的時候眼淚也可能會流進耳道。通常情況是不會引發耳道炎的,進入的水分會自行乾燥;如果反覆長時間耳道進水,耳道內溫暖、潮溼的環境就非常利於微生物生長。

寶寶可能會覺得耳朵不舒服,或者有耳悶,有時候,會聞到孩子耳道有餿臭味,就是耳道潮溼細菌滋生引起的。

游泳性耳炎,本質是外耳道炎,通常由細菌感染引起。主要見於大年齡兒童和成人,小嬰兒少見。

偶爾游泳並不容易引起游泳性耳道炎,如果耳道的天然屏障功能遭到破壞,發生機率會大大增加。這些危險因素如下:

① 耳道的過分潮溼;比如經常進水難以乾燥,會給細菌的繁殖造就溫床;

② 經常用棉籤擦耳道破壞耳道屏障功能等。

耳道紅腫、局部糜爛,出現分泌

耳道紅腫、局部糜爛,出現分泌

應對措施

不是所有的耳道進水都會產生問題,不需要恐懼,注意防護,儘量不讓耳道進水即可;

偶爾進水不用恐慌,不要持續進水持續潮溼就好;

孩子仰臥位吐奶時,奶液也可能順著臉頰流到耳廓,如果這時候孩子轉頭,奶液也會流入耳道,因此,發生吐奶時,注意及時清理和擦拭;

如果聞到寶寶耳道有臭味,建議面診醫生檢查耳道,可能會清理耳道內潮溼的耵聹,或者處方抗生素滴耳液;

有任何耳部不能明確的情況,請面診小兒耳鼻喉醫生。

以上就是小嬰兒常見的抓耳朵的原因和應對措施,如果您看完之後仍然有疑問,可以諮詢耳鼻喉科醫生獲得更專業的幫助。

本文作者:郭亞麗醫生
本文由 知貝醫療 耳鼻喉科 李慧敏醫生 科學審核

參考文獻:

1、Stone KE. Otitis externa. Pediatr Rev 2007; 28:77.

2、Beers SL, Abramo TJ. Otitis externa review. Pediatr Emerg Care 2004; 20:250.

3、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Estimated burden of acute otitis externa–United States, 2003-2007.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11; 60:605.

4、Agius AM, Pickles JM, Burch K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otitis externa. Clin Otolaryngol Allied Sci 1992; 17:150.

5、Russell JD, Donnelly M, McShane DP, et al. What causes acute otitis externa? J Laryngol Otol 1993; 107:898.

6、van Asperen IA, de Rover CM, Schijven JF, et al. Risk of otitis externa after swimming in recreational fresh water lakes containing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MJ 1995; 311:1407.

7、UPTO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