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種表現,小心成年後會薄涼,家長要當心

鏡子

說到薄涼的人,有遭遇者一定是痛不欲生的,無論你對這人多好,他就是一副自顧自的樣子,讓人感覺到無限的冷漠、自私和精於算計。

所謂涼薄之人就是說這個人的生性涼薄,性格冷漠。有人說這是天生的。可事實上,就是和孩子早期的教育環境有關。

那些和父母關係淡漠的,與人交流非常少的人多半會有這樣的表現。

這種人成年後問題會很大,起碼在情感交流方面會出很大的紕漏,直接導致反應性依附關係。說的再清楚一些,就是孩子會與這個社會脫節,會產生社會疏離感,對人群感到有矛盾,甚至敵視社會等等。

而這種情況的發生,和孩子從小被忽視,缺乏被關愛有著直接的關係。生性涼薄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有端倪,家長發現了要及時糾正。

一、既不愛別人也不愛自己

一、既不愛別人也不愛自己

有位心理學家這樣說:自私的人絕對不是愛自己,而是缺乏愛,事實上,他們是恨自己的。

那些無所謂別人愛不愛的人,其實也不懂得愛自己。他們的人生是沒有幸福可言的,但他們善於偽裝,讓人誤以為他們很幸福,而這種幸福僅僅是為了給別人看一看。事實上,他們的內心是荒涼的。

二、缺乏同理心

二、缺乏同理心

當我們的孩子在進入一定階段後就會發展出自我意識,隨著孩子與他人交流交往增多,他就有了同理心。

所謂同理心就是與他人換位思考的能力,就是將別人的苦難當成自己的苦難來承擔的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良知。可是有些孩子在人生最關鍵的幾年裡沒有得到這樣的訓練和與人的交流機會,這些都可能會導致孩子的性格變得涼薄自私,不太容易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也無法對他們感同身受。

三、做錯了事沒有負罪感

有孩子明明做錯了可是一點表情變化都沒有,正常情況下,一個孩子犯了錯,家長糾正和批評的時候他會有情緒反應,可生性涼薄的孩子不會有,他們即便是知道了自己要承擔的後果很嚴重,也依舊無動於衷。彷彿這件事發生在他人身上,和自己無關。

由此我們可見,這類孩子的特點就是缺乏道德感的,缺乏情感關懷的。他們成年後做事情往往不擇手段,毫無底線,令人髮指,即便是有身處溫情中,他們也很難感受到情感的連結。

孩子這種表現,小心成年後會薄涼,家長要當心了。要及時地給予孩子關懷,帶孩子多多體驗與他人交流的感覺。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學習,請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在育兒的路上,我們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顧孩子,可以關注我,和我一起探討育兒路上那些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