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糖耐檢查沒過,被醫生告知得了妊娠期糖尿病,從此開始孕期控糖生活。是很多妊糖媽媽的真實寫照,那如何做到科學控糖,確診妊糖後又給準媽媽們帶來了什麼呢?
一起來看看媽媽@冉Erin的經驗吧。

被診斷妊糖的那一天
2021 年的 1 月 22 日,就在這一天我拿到了妊娠糖尿病檢查報告單,餐後一小時,簡稱餐一血糖值 10.11,餐後二小時,簡稱餐二血糖值 9.83。當時的感覺就是「五雷轟頂」,不敢置信。
我產檢一路綠燈,平時不抽菸不喝酒,生活也算規律。我一直有運動習慣,多年來,每星期都保證三到四天一小時左右的快走或者跑步,BMI 也很標準。懷孕年齡 28 歲也不高齡。除了愛吃可以說沒有任何不良的生活習慣。知道懷孕後,我還每天散步,走路上下班。拿到這個結果除了震驚就是震驚,我這麼「健康」怎麼也妊糖了?
心裡的不甘讓我查遍了網上所有關於妊娠糖尿病的訊息。從百度到小各大社群網路,從媽媽群到周邊的前輩,最後得出結論,這事雖然和生活習慣、體重有一點點關聯性,但是發病原因是不能夠完全被確定的。換句話說這就是懷孕所帶來的副作用之一,你永遠不知道你怎麼會中招。
通過查資料我才發現原來妊娠糖尿病的發病率近年來不斷提高了。一方面是現在孕檢越來越詳細,不排除以前很多孕媽跳過了妊娠糖尿病的檢查,得了也不一定知道。另一方面因為飲食越來越精細,俗稱吃得太好。回想起自己也常常外賣、燒烤、宵夜,雖然運動的多,但是耐不住自己貪吃。再想了想,家族裡我的奶奶有糖尿病,也許也有遺傳的影響。
得了,既然事實就是這樣也只好接受了。老老實實交 200 塊去營養科報到。在營養科的診室裡看了一個上午 PPT 和視訊,拿著醫生開的幾盒纖維素回家開始了我的控糖孕婦生活。

開啟妊糖戰鬥
為了嬰兒的健康,我不敢不自律。
在網上下單了血糖儀和試紙。每天扎七次手指。列印出表格記錄每頓飯餐前、餐一、餐二的血糖。每天三頓飯也改成了六餐,早中晚三頓變成早餐、早加餐、午餐、下午加餐、晚餐。每頓堅持少吃多餐。通過分散每頓的量,控制每頓飯的碳水攝入,再規劃蔬菜、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在丁香醫生公眾號上查每項食物的 GI 值。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檢測後,發現自己的血糖變化規律。
這時回頭看看才發現,原來自己以為的健康生活,其實沒有那麼健康。比如在外聚餐吃飯不知不覺就吃掉了很多脂肪和碳水。因為餐二的血糖會受到脂肪攝入的影響,即使在吃的碳水不多的前提下,如果脂肪攝入超標依然可能會導致血糖居高不下。又比如以前以為土豆、南瓜、山藥是蔬菜,其實他們都是碳水!但是剋制自己哪有那麼簡單,隨著肚子一天天往下騰出了空間給胃,看到那些甜甜的點心,我的吃貨之心蠢蠢欲動。

加大運動量
因此我決定在控制不住貪嘴的時候,就加大運動量。
孕期我用 Excel 表記錄了我每天的運動量。每次看我運動時候,我媽都會感慨:「女兒啊,你這運動量比不懷孕的人還多!」每天散步 8000 步到 10000 步,如果在外聚餐或者那頓吃的太多,飯後還會在跑步機上慢走二十分鐘。晚上下班回家還要跳史密斯孕婦操。平均每天的中強度有氧運動 45 分鐘,幾乎從不間斷。因為妊娠糖尿病的關係,滿 40 周當天我必須住院催產,不能延長妊娠期。在病房催產打著吊瓶,依然堅持做了 100 個深蹲。在住院頭兩天我都還在病房的走廊裡來來回回走 10000 步。

圖片來源:@冉Erin
妊娠糖尿病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習慣,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飲食。還練就了不用食物秤,只要看一眼就能基本估算出食物重量的本領。得益於此,我整個孕期增重約 16 斤,也就是 8 kg。基本上從確診妊糖後體重就沒怎麼變了,生完後兩個月就恢復了孕前的體重。雖然在 42 天覆查時,我的餐二還是偏高了 0.1,但是我已經能夠用平常心看待這件事了。糖耐受損是懷孕帶來的壞事,但是通過轉變心態,它卻成了倒逼我改變生活方式的好事。
其實懷孕時我的心情很低落,孕前特別愛美,愛買衣服。當看到自己曾經修身的小裙子一件件穿不下時,照鏡子曾經鏡子裡婀娜的身段變得笨重,那一刻心裡真的特別難受,也很害怕自己永遠都回不去了。但是因為妊糖,我被迫控制自己,心理上始終都會記得要注意飲食,現在身材已經恢復的和孕前差不多。生完後,我也堅持鍛鍊,現在肚皮雖然比以前松一點,但是肉眼可見的一天天收緊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很注意不久坐,常走動,少暴飲暴食,現在更是連奶茶零食每個月都吃不到一兩次了。
萬幸的是妊糖並沒有給我的女兒帶來健康的問題,她的健康平安是我現在最重要的牽掛。我現在的健康生活方式能夠保證更好得陪伴她。
如果因為妊糖保持這樣的健康生活狀態,就算是被迫的好像也不錯。所以我想鼓勵和我一樣妊糖的媽媽們,不要有心理負擔,積極面對,也會帶來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