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孩子身上經常會出現各種白斑,這讓家長很是擔心,怕是白癜風或者其他惡性疾病,但是絕大部分都不需要處理,都是小問題。
大家可能多少都知道一些白色糠疹,溼疹後的白斑等問題,那貧血痣和無色素痣呢?肚子上一塊白是啥呢?一條線狀的白是啥?身體一半白又是啥呢?
為了讓大家明確知道各種都是什麼問題,今天咱們再說說這些問題。
目 錄
這樣的才是白癜風
最常見的白色糠疹
炎症(或溼疹)之後的白斑
常見的無色素痣
常見的貧血痣
也可能是的色素鑲嵌
一條線樣的發白
一半身體都發白是啥?
大人腿上點點的發白是啥?
需要注意的這種白斑
一這樣的才是白癜風
白癜風(vitiligo)是皮膚上,界限非常清楚的白斑。這種白的非常徹底,牛奶白色,一看就忘不了,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自參考文獻[1]
這種白斑從幾毫米至幾釐米不等,多發於面部以及身體開口處,比如口周、眼周和肛周,生殖器和手部。
如果孩子有以上表現,那就請皮膚科醫生診治吧。
關於白癜風,之前鄭醫生寫過文章,具體見👇

孩子身上的白斑,是白癜風嗎?
二最常見的白色糠疹
白色糠疹(Pityriasis alba)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白斑了,多出現在面部、胸腹部和上肢,表現為較周圍皮膚稍發白的斑點或者斑片,呈圓形或橢圓形[2],和周圍皮膚分界不明顯,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源見水印
目前認為這種情況可能是一種輕微的特應性皮炎,其和肚子裡有蟲是沒啥關係的。
該問題是一種自限性疾病,色素減退之前可能出現紅斑和脫屑,消退所需時間可能需要數月或數年。
對於該問題,建議通過保溼和防晒防止其加重,如果確實想處理下,可以試試激素軟膏(因為考慮是特應性皮炎),比如地奈德、尤卓爾、艾洛松等。
保溼就是用保溼霜,這個不要問啥牌子了,只要用了不過敏的保溼效果好的都行,比如 QV,妙思樂、絲塔芙等等都可以。
三炎症(或溼疹)之後的白斑
這個也很常見,大家發現孩子有溼疹、脂溢性皮炎、水痘感染、尿布皮炎等皮膚炎症問題後,當這些問題消退了,原來有皮疹的地方,會出現發白的表現,如下圖所示,這就是炎症後的色素減退(Postinflammatory hypopigmentation)。

圖片來源見水印
這種情況,和皮膚炎症能影響黑色素生成有關,嚴重的,會出現色素完全脫失。色素減退是可逆的,但也需要時間,通常需要數週至數月甚至一年才能恢復, 但那種完全性色素脫失的,不能恢復。
不管是否能恢復,都對皮膚功能沒啥影響,所以,不要著急,正常護理皮膚就好。
對了,這裡再說一次,溼疹後出現這種表現確實很常見,用不用激素治療,都會出現這個問題,不要因為這個不正規使用激素。
還有些花斑癬等,之前鄭醫生寫過,具體見:鄭醫生花斑癬的文章👇。

孩子出汗導致汗斑嗎?教你一招識別汗斑
四常見的無色素痣
目前在健康查體中,經常發現孩子身上有無色素痣(Nevus depigmentosus),哈哈,也沒啥問題,不用緊張。
無色素痣,也叫脫色素痣,故名思議就是這個地方的色素減退了,通常在出生時就出現,或者 3 歲內發現。
通常只有 1 個小斑疹或者大的斑塊,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源見水印
這種白斑和白癜風有些不好區分,可以通過該白斑在生後或者 3 歲前出現,同時面積不長大或者隨著身體等比增大,其白色不會變的更白或者消退而診斷。
白癜風多是繼發的,不是生後就有,白斑更白,隨著長大有變化。
如果確實不好區分,那就看診皮膚科,使用 Wood 燈照一下能區分,該白斑是灰白色增強,白癜風是亮白色熒光,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自參考文獻[3]
上圖 a 是白癜風,b 是 wood 燈下的表現,c 是脫色素痣,d 是 wood 燈下的表現
在臨床上,上圖 c 表現的斑塊狀的無色素痣還不少,這個很好和白癜風鑑別,主要是和貧血痣挺像的,怎麼鑑別呢,看下一條。
五常見的貧血痣
貧血痣(Nevus anemicus)也不少見,通常是一個小塊或者小片的皮膚髮白。
雖然叫貧血痣,但是和貧血沒啥關係,而是因為這個地方的血管一直收縮著,沒有血的顏色,就成了白色,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源見水印
該問題比較好確診,就是揉搓該部位和周圍皮膚,周圍皮膚更加紅,而白斑沒有變化,所以和周圍區分更加明顯;另外,用個透明尺子壓到該部位和周圍皮膚,或者用力壓白斑周圍的皮膚,周圍皮膚變白後,和白斑處就一樣了。
這個問題對身體沒有任何影響,也不需要治療哦。
六也可能是的色素鑲嵌
先給大家看看皮膚表現啊,就是這種隨著身體 Blaschko 線或者塊狀出現的白斑:

圖片來源見水印
啥是 Blaschko 線呢,就是下圖這些線條,是胚胎發育過程中,細胞沿著中線向兩側發育的一種模式,在後背層 V 型,在前胸外側層 S 型,四肢是線狀的。

圖片來自參考文獻[4]
這種問題皮膚問題被稱為色素鑲嵌(igmentary mosaicism),對於這種色素減少的,也稱為伊藤色素減少症。
這是因為不同部位的皮膚細胞,雖然都是一個受精卵來的,但是卻受到了不同的遺傳資訊,相當於不同的細胞鑲嵌在一塊了,出現了不同的色素表現。
因為鑲嵌是沿著 Blaschko 線的,所以出現的色素脫失也是沿著該線的。
這種色素脫失也在生後或者嬰兒早期出現,有些孩子可能會伴有癲癇、肌肉骨骼異常、斜視、虹膜發育不全等問題,如果沒有這些問題,就不用怕這種白斑了。
對於出現在四肢的,表現為一條線狀的白斑,就是上面三幅圖中的最後一幅表現的,這時可能和白色線狀苔蘚挺像,線狀苔蘚又是啥,看下一條。
七一條線樣的發白
哈哈,這就開始講線狀苔蘚(Lichen striatus)了。
該問題是繼發性的一種皮膚炎症,多是出現在四肢,呈線狀,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源見水印
這種白色線狀苔蘚,是感染、疫苗、藥物或者創傷等因素後,繼發引起的[5],也是沿著 Blaschko 線分佈的,說明該問題也是個色素鑲嵌問題,只是生後沒有刺激不表達,被刺激後才表達出來而已。
該問題也是個自限性疾病,多在數月 – 數年後自行消退,對身體沒有影響。所以,發現孩子有這個問題,也不用擔心。
八一半身體都發白是啥?
哈哈,看看這個圖片,知道是啥嗎?

圖片來自網路
直接解密了,這個是正常現象,稱為小丑樣顏色改變(Harlequin color change),大約 10% 的新生兒有這種表現,早產兒更多見。
在生後的 2-5 天,當把孩子側臥時,下方是發紅,上方發白,中間有明顯的分界線,這種情況會維持數秒 -20 分鐘[6],當孩子哭鬧或者動時會消退,有些孩子可能在生後 21 天時也會出現。
這種表現可能和皮膚血管張力自主調節能力不成熟有關,但沒有啥問題,發現後不用擔心。
再說個別的皮膚分界表現,對於大孩子,正常情況下,還會出現肢體背側面深,腹側面淺,有些發白表現,比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源見水印
哈哈,這種情況稱為色素性分界線(Voigt line),這種表現是正常的,所以,不需要研究和擔心了。
九大人腿上點點的發白是啥?
好些成年人腿上有下圖所示的斑,數量比較多,性狀不規則,當抬高下肢時,這種白斑消失,該問題稱為生理性貧血斑,也叫 Bier 斑。

圖片來自參考文獻[2]
這可能是血管收縮導致的,收縮後血少了,就不紅了,呈現白色斑片,為啥血管收縮,可能和局部靜脈瘀滯或靜脈高壓誘導性缺氧有關[2]。
這種情況屬於正常生理現象,無需治療。
十需要注意的這種白斑
有些嚴重疾病時,也會有白斑表現,如果孩子白斑都是合併一些其他症狀,需要加以重視(只有白斑無需擔心),比如下圖:

如果孩子有以上這些表現,那要考慮是結節性硬化病,這是一種遺傳性神經皮膚疾病,會導致多種器官良性錯構瘤,有惡性腫瘤風險。
該病的預警和診斷不能單靠皮膚表現,因為皮膚症狀出來時,其他的症狀可能都有了,比如心臟纖維瘤在產前篩查中能發現。
嬰兒期可能以癲癇、皮膚色素脫失斑(葉狀或者橢圓形),常因這些症狀就診,童年時期其他的皮膚表現才開始明顯起來。
最後要說明,如果只是單純的白斑,沒有其他問題,也不要就向該問題考慮,畢竟是個少見病。
– 參考文獻 –
Pearl E Grimes.白癜風的發病機制、臨床特徵及診斷.uptodate.2021.
Mi Ryung Roh.Acquired hypopigmentation disorders other than vitiligo.uptodate.2021.
Takafuji, M.Non-Invasive Evaluation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for Pediatric Leukoderma in a Single Institute. Journal of Cosmetics, Dermatological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9,9, 313-320. doi: 10.4236/jcdsa.2019.94028.
Julie V Schaffer.Pigmentary mosaicism (hypomelanosis of Ito).uptodate.2021.
Deepti Gupta.Lichen striatus.uptodate.2021.
Erin Mathes.Skin lesions in the newborn and infant.uptodate.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