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星球媽媽說,這是一檔分享媽媽們真實經驗的欄目。
在嬰兒成長的過程中,你最焦慮的是什麼?

一起來聽聽來自丁香媽媽星球的媽媽@行小希的故事吧。

嬰兒認生的「窘境」
對於小嬰兒認生這事,我原先是有心理準備的,但沒有想到 4 個月就開始了,並且我家的嬰兒有嚴重的「社交恐懼症」,讓全家出門的時候遭遇了不少窘境。
不願意進爺爺奶奶家,還沒進門呢,在院子裡就哭起來了。進了門,即使是最親近的外婆也哄不好,只能全家灰溜溜地趕緊走人。
去商場,室外還好,室內見到生面孔一秒哭,把她抱走還要扭頭追著人家看,一邊看一邊使勁哭。
堅決不能和她說話微笑,一張口就要哭,和她打個招呼都要哭,甚至連別人和我們大人講話她也要哭。
家裡的親朋好友總會說「平常帶她出門太少了,不敢見人」、「膽小鬼,以後肯定膽子小」,連外婆都會玩笑地說,「出門淨給我丟人了」。聽到這些我心裡真的很不是滋味,有一段時間也在懷疑,難道真的是怪我?我帶她出門太少了?她真的會以後性格就此內向膽小了?

嬰兒認生是有原因的
因為認生的問題我確實苦惱了一段時間,也查了很多的資料,了解到「陌生焦慮」的概念。我也和身邊大嬰兒的媽媽聊過,經歷過寶貝認生期的媽媽們都寬慰我別太心急,指著她們正在肆意玩耍的孩子說:「你看,這性格叫膽小內向嗎?現在就喜歡在外面瘋玩!」
無論是理論還是事實都證明,階段性的認生不等於膽小,不等於內向,和社交能力更是毫無關係。
嬰兒認生是有原因的,並且並不是我所認為的那些負面原因。
她的認知能力提升
認生的前提首先是「認」,說明嬰兒已經開始認識熟悉的人和陌生人,能夠用大腦進行區分了,才會出現「怯生」的現象。
她在保護自己
認生其實也是嬰兒情感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因為此時嬰兒已經能夠明確地區分身邊的親人和陌生人,也會對媽媽或者照顧她最多的人非常依戀,同時對於陌生人產生警惕、抗拒的心理。我家嬰兒一直是外婆帶,所以遇到她特別沒有安全感的環境,她必須要外婆在身邊才鎮得住。
她很容易被外部環境影響
嬰兒的生活環境相對都很簡單,一旦處於陌生狀態下,認知焦慮也會更嚴重,所以會表現出對新人、新環境感到陌生、不愉快,因為她遇到的事物與大腦中儲存的記憶場景相悖了,產生認知焦慮,會讓嬰兒拒絕跟新鮮事物進行接觸。
這種認知焦慮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嬰兒的身心發展,拒絕融入新的環境。

我試過的一些方法
這確實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但是就順其自然嗎?還是要採取一些措施的。試過了很多方法,目前稍微見效的有:
出門前的心情很重要
簡單來說,就是她要吃飽、要睡飽,最好是剛剛睡醒並飽餐一頓後出門,哭鬧的幾率會低一些。
去新的環境一定要有兩個以上的、她認可的親近的人
現在我家只認爸爸媽媽和外婆,所以就是三個人任選其二帶她出門,特別是外婆,由於每天晚上都是外婆陪睡,外婆跟著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隨身攜帶她最愛吃的,愛玩的玩具
到了新環境以後,找點色彩鮮豔的,有音樂的物品先帶她熟悉,分散她的注意力,需要有讓她有引起興趣的東西。
逐個帶她熟悉不同的人
逐個帶她熟悉不同的人,而不是忽然間把她放在一堆全是陌生人的場合,一旦大家都來打招呼就要崩潰了。不過我曾經大膽地在她 6 個月的時候帶她去過婚禮,提前和所有的親戚打招呼,讓她們不要和她說話,最終她全程都是被美麗的舞臺佈景吸引,挺過來了。
雖然嬰兒在外認生哭鬧讓我很尷尬,但有時看到她緊緊抱著我不願分開的樣子,竟觸到了我內心最柔軟的那部分。這是我的寶貝,我是她的媽媽,她小小世界裡當下的唯一,我甚至想,等到她將來長大了,也許我想抱抱她的時候,她都懶得搭理我,這樣依賴我的時光,也許只有這個認生期才能擁有了。
不知道嬰兒認生的情況要延續到多久,還是希望有一天她可以消除對陌生人的恐懼感,主動對大家微笑打招呼。
最後再重複一次,認不認生和社交能力是兩回事。

葉壯

審核專家
美國心理科學學會會員,中科院心理所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