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前段時間寫了兒保最常見的問題,近期有總結了很多,來個第 2 篇,還是常見關於孩子吃、睡、玩、培養、發育等問題。
好嘞,下面直接開始吧。
第一篇的連結在這裡啊👉:最近兒保每天家長都要問的問題
目 錄
一歲孩子夜醒蹬腿,滿頭都是汗,是否缺鈣?
孩子現在 9 月齡,吃輔食時很不願意吃,需要補鋅嗎?要查下鋅嗎?
孩子 11 個月,一點出牙的跡象都沒有,這正常嗎?
19 個月的寶寶,一直會有夜間驚醒的情況存在,不是嚴重,但是頻繁,有時會坐起來,有時會突然哭喊,餵奶安撫會繼續睡過去,怎麼回事呢?
趴睡會對心臟不好嗎?
囟門小有問題嗎?
孩子是左撇子有問題嗎?
孩子認生有問題嗎?
一一歲孩子夜醒蹬腿,滿頭都是汗,是否缺鈣?
這個話題已經被講了好多遍,但目前還是經常有家長問,那就再說說。
首先可以肯定的說,基本不可能是缺鈣導致的,真的,鈣很容易獲取。
對於 1 歲的小朋友,每日鈣需求量是 600mg-700mg,孩子吃上 400-600ml 左右的牛奶,裡面提供的鈣量基本都在 400-600mg,然後再吃點蔬菜、吃點豆類,比如豆腐等,吃點堅果(弄碎了吃啊),鈣絕對夠啊。
富含鈣的食物,可以看:
寶寶如何補鈣,除了喝奶這幾點也很重要
吃母乳的孩子,母乳中的鈣沒有這麼多,但是吸收率好啊,所以也是能吃到 400-600ml,也認為孩子的鈣攝入量是足夠的。
所以,大家不要老想孩子缺鈣缺鈣了。
還有就是,這些表現,都不是缺鈣的表現:睡眠不穩、夜醒、蹬腿、出汗,甚至大家常常認為的枕禿、肋骨外翻等,都不是缺鈣的表現。
枕禿和肋骨外翻已經有太多太多的資料講了,這裡不多說了,對於睡眠不穩、夜醒、夜驚、出汗等問題,又媽寫過,大家去她公號看文章吧👉:鈣說:這些睡眠問題的鍋,我不想背
看完再回來繼續看下一條啊。
所以,看完這篇不要覺得孩子缺鈣了。
那如果真的補上鈣,孩子這些表現就好了呢?
那這時也很簡單,將鈣停一下,如果停了孩子就再次出現睡不好、出汗多問題,那我們認為是缺鈣導致的,如果停了孩子也沒什麼問題,那就是孩子自己變好的,和鈣無關哦。
最後,如果孩子不缺鈣,但是給孩子補充上了有什麼問題嗎?一般也沒問題,每日補個 100mg 左右的鈣,基本也不會有什麼危害,所以也不要擔心。但如果真的補上鈣孩子就出現便秘、多尿、厭食、噁心等問題,那就趕快停了吧。
二孩子現在 9 月齡,吃輔食時很不願意吃,需要補鋅嗎?要查下鋅嗎?
孩子 9 月齡時,大部分情況下,每天有 1-2 次輔食,然後儘量是按需餵養,孩子不願意吃就不要強迫。
這個時候,如果按照重量來算的話,推薦是碳水(米麵)做之前的乾重在 20-30g 左右,肉類做之前的重量也是 20-30g 左右。
但是現實中,吃的比這少很多的非常常見,只要孩子生長的好,對輔食有興趣、自己吃一會拒絕不吃,那是沒有問題的,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吃。
還有些孩子確實是就喜歡吃奶,對輔食一點都沒有興趣,看到勺子,或者一坐上餐椅就哭,對所有輔食都沒什麼興趣,這種是有問題嗎?是缺鋅嗎?
大概率也不是,家長要找下原因:
是不是該添加輔食的時候(4-6 月齡,孩子有特別想吃的慾望時),沒有給孩子添加,錯過了添加的最好時機?
是不是孩子特別想自己抓著吃,而大人怕孩子噎著自己或者弄的太髒,不讓孩子自己抓,打消孩子的積極性了?
是不是開始加輔食時,先喂輔食再用奶補充,而孩子脾氣比較急,一餓就得立即吃,而輔食吃的慢讓他更著急,導致不好的感覺?這時就先餵奶讓孩子滿足,然後再喂輔食就好些。
是不是食物的性狀顆粒太大,孩子吃了就吐受不了?
是不是食物的種類,孩子就是不喜歡吃,還是一直讓孩子吃?
是不是喂的時候,每次勺子都喂得太深,讓孩子不舒服?喂得太急,讓孩子吃不過來?
是不是孩子之前都不想吃了,開始推開食物時,而家長怕孩子餓著,還是往孩子嘴裡塞?
是不是每次一吃飯,就搞得家裡氣氛很嚴肅,喂孩子吃的時候,家長一副苦大仇深臉?孩子一不吃,就臉色更發愁?甚至會批評或者說孩子?
是不是孩子在吃上面,沒有一點自主權?
是不是使出渾身解數,給孩子做了又好看又好吃的輔食,孩子不賞臉,自己會發愁/擔心/失望或者給家人抱怨讓孩子能感覺到或者聽到?
是不是餐椅坐著不舒服?
是不是現在孩子玩得正好,沒有一點飢餓感,家長抱起來就讓孩子吃輔食?
是不是奶吃得太多,導致孩子很容易獲取能量,而不願意費事吃輔食呢?
是不是孩子還不會咀嚼,覺得吃飯費時費力呢?
是不是孩子對食物有過敏的問題呢?
是不是孩子覺得吃東西,是大人的事情,而無關自己的問題呢?這時孩子就是一直在玩,只提供一張嘴給你,或者連嘴都不提供給你。
是不是每日多次追著喂孩子,讓孩子不是在吃東西,就是在被追著喂東西,肚子裡一直有食物,正常吃飯時也不願意吃?
以上這些,是孩子明確拒絕吃輔食的原因,總結起來就是:沒有在合適的時間(開始添加輔食時間,每次餵養的時間),合適的地點(餐椅不舒服,餐桌旁邊吸引力太大),在好的吃飯氛圍下(氣氛緊張影響孩子進食,抱怨、生氣會讓孩子害怕或者疲於應對這些,沒有心思吃飯),用正確的餵養方式(喂得不舒服、強迫、追喂、逗著喂),給予孩子合適的食物(性狀、孩子是否喜歡、食物和奶的比例、食物搭配、食物過敏等),長期有以上問題,會把孩子變成不合適的孩子,就是厭煩吃飯、不會吃飯了。
當然,這裡也有孩子就是不願意吃飯,吃兩口,肚子裡有點食物不餓就跑的,這些小朋友多是想去玩。
如果有以上問題,我們就不建議補鋅治療,如果確實都沒有,那也不用查鋅了,直接補上鋅試試效果,一般建議補 2 周,元素鋅 1mg/kg,如果有效說明是缺鋅,如果無效,那就停了就行了,不用補充了。關於鋅,可以看之前文章:
懷疑孩子缺鋅,怎麼診斷最準確?
三孩子 11 個月,一點出牙的跡象都沒有,這正常嗎?
正常。
如果孩子的第一顆牙齒,通常是下頜乳中切牙(就是咱們說的下門牙),到 16 個月時還未萌出,才是出牙晚[1],才需要來看下牙醫,不是這麼晚才出來的就不用擔心啊。
為什麼這麼規定呢?因為下頜乳中切牙通常是 6-10 月齡萌出,而晚出來 6 個月考慮萌出延遲,所以,10+6=16,這個數值就來啦。
另外,小朋友牙齒通常是對稱萌出的,如果不對稱,有問題嗎?也沒什麼問題,但是儘量不要超過 6 個月還沒有萌出那顆對稱的牙,如果超過 6 個月,也建議牙醫評估下哦。
最後,牙齒萌出晚,基本都是遺傳導致的,和咱們認為的缺鈣沒什麼關係(嚴重缺鈣會導致該問題,但健康小朋友們不會有這個問題),很少部分的孩子,因為其他疾病會合並出牙晚,比如唐氏綜合徵、甲狀腺功能減退症、佝僂病相關,這些疾病都有明顯臨床表現,也一般不會漏診。
四19 個月的寶寶,一直會有夜間驚醒的情況存在,不是嚴重,但是頻繁,有時會坐起來,有時會突然哭喊,餵奶安撫會繼續睡過去,怎麼回事呢?
這個是後臺家長提的問題。
只看這個問題,就是孩子不能自主入睡,不會接覺的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有夜醒表現,但是餵奶安撫後就能睡過去,所以基本就不考慮身體不舒服問題了,而是需要大人幫著接覺的問題了。
什麼是大人幫著接覺呢?就是孩子夜裡醒來後,一感覺,哎,怎麼和我晚上入睡時的樣子不一樣啊,怎麼媽媽沒有抱著我哄我、給我吃奶啊,那我可睡不著,我就著急,我要哭發洩一下,叫醒媽媽來抱著奶著我睡。
怎麼解決呢?建議是將晚上入睡那次的奶睡變成自主入睡,這些內容大家可以去看一些睡眠諮詢師的公號(比如又媽來了)去了解就好了,比如使用抱起放下法,逐漸降低安撫等級法等。
還有些孩子是入睡時能自主入睡了,可以夜裡還是需要醒來讓媽媽抱或者哄是什麼原因呢?
這和入睡時自主入睡,不能完全說明能夜醒後自行入睡有關,所以這時還得在夜醒後,再次進行睡眠引導,一般第一次夜醒後能自行入睡了,後面再醒來就不會再找媽媽了。
五趴睡會對心臟不好嗎?
上篇剛講趴睡不是胃腸道不舒服導致的,就有家長問趴睡是否會壓迫心臟了。
不會,但還是強調,1 歲前趴睡有風險,建議還是仰臥睡。
對於 1 歲內的孩子,如果能自由翻身,那孩子自己翻身趴著睡時,倒不用把他們翻回來。
六囟門小有問題嗎?
沒問題,我們主要看頭圍是否正常的生長,不看囟門大小了。
另外早閉、晚閉也沒什麼問題,還是隻要頭圍正常,孩子狀態好,發育好,就沒什麼問題。
有些小嬰兒,生後 5 月齡,囟門就小的基本閉上了,只要狀態好,頭圍正常,那沒有任何問題,因為大約 3% 的孩子,就是 5 月齡囟門閉合[2],有些小朋友 2.5 歲甚至 3 歲還沒有閉上,但是其頭圍也是正常的,孩子生長發育良好,也是正常的啊。
那怎麼評估是否這個看之前文章去吧:
寶寶囟門閉合早晚問題不大,但顱縫閉合早了不行哦
七孩子是左撇子有問題嗎?
這個叫左利手更好些,即使是左利手也沒事,況且也不能明確就是這個問題。
大部分孩子都得到 2 歲後才有明確使用左手或者右手的偏好,有些孩子到好幾歲還不能明確喜歡用那隻手,還有些孩子一直會兩隻手都用,都很靈活,這些都是正常的[3]。
沒有必要強迫孩子用哪隻手,也不要催促著孩子做出用哪隻手的決定。
八孩子認生有問題嗎?
當然沒問題,因為到了 6-12 月齡,孩子逐漸出現害怕的情緒,就應該認生,這稱為「陌生人焦慮/恐懼」。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這種害怕情緒會逐漸好轉,有些書提示在 12 月齡就慢慢消失了,但是現實中,真是不太一樣,好些小朋友得 2.5 歲甚至 3 歲才消失,如果孩子在家裡特別歡騰,和自己親人互動交流很好,也沒有一點問題。
認生咋辦?
不需要強迫孩子不認生,也強迫不來,就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慢慢知道,外面的那個大人對我沒什麼壞處就行了,千萬別嘮叨說孩子膽小之類的,不要打這種標籤,但是可以說我們孩子比較謹慎之類的,最起碼是中性以上的詞彙,貶義的不要。也不能抱怨孩子說,你咋這樣,你怕什麼啊,那是叔叔阿姨喜歡你,想抱你之類的。
是的,安全感第一位,孩子不願意接觸別的大人,那就不要接觸,家長抱著孩子看看別人就行。別讓別人上來就抱孩子,觸碰孩子。在孩子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靠近,摸摸手之類的,不同意就是不行哦。
對,寫的就是大人,因為小朋友天然覺得,和其他小朋友是一夥的,不怎麼怕小朋友,也可能是小朋友都長的好看吧。
對於特別謹慎的小朋友,那就儘量讓孩子覺得安全,覺得能 hold 的住,外出玩的時候,只要安全,就不要限制孩子,不要這不行、那不行,這裡髒,那邊危險之類的,讓孩子多去探索,讓孩子覺得自己行。
慢慢的就好啦。
哈哈,寫得不少了,新問題,到第 3 篇再寫吧。
– 參考文獻 –
J Tim Wright.Anatom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eeth.uptodate.2022.
Jan E Drutz.The pediatric physical examination: HEENT.uptodate.2022.
Hand and Finger Skills: 1 Year Olds.Caring for Your Baby and Young Child: Birth to Age 5.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