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孕期適量補充維生素應該算是一個常識了,像葉酸(也稱維生素 B9)、維生素 D,維生素 B12 等都對母體的營養、健康和胎兒的發育有重要作用。
這些維生素,一個個買著吃比較麻煩,很多人就選擇使用複合維生素。但複合維生素裡面的成分和含量未必是合適的,這裡面有什麼學問呢?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
目 錄
孩子出生後出現瀰漫性震顫
維生素 B6 是什麼?有什麼用?
孕期需要補充維生素 B6 嗎?
怎麼判斷是不是維生素 B6 中毒?
出現維生素 B6 中毒可以怎麼辦?
一孩子出生後出現瀰漫性震顫
這是一個妊娠 38 周順產後出生的孩子,出生後數小時,孩子四肢和下巴均出現自發性震顫和刺激性震顫,並伴有皮膚髮紅,睡著時也有震顫。
孩子出生體重和身長分別為 3150g 和 49cm,頭圍為 33.5cm,1-5 分鐘的 Apgar 評分(阿普伽新生兒評分)為 9-10。
出生後約 30 分鐘即開始母乳餵養,沒有添加配方奶粉。懷孕期間平安無事,母體甲狀腺功能減退症通過左旋甲狀腺素鈉替代療法得到控制(左旋甲狀腺素鈉是孕期可安全使用的藥物),母親報告在懷孕期間每天抽兩支菸,但否認飲酒。
臨床檢查顯示生命體徵正常,心肺參數穩定,血樣顯示臨界低血糖,血糖濃度為 55 mg/dL(參考值 55 mg/dl-65 mg/dl)。所以,通過添加嬰兒配方奶粉作為補充劑來恢復血糖濃度,後來血糖值很快恢復正常,但震顫持續存在,醫生考慮通過毛細血管血氣分析、血液電解質和維生素進行更廣泛的評估。
結果顯示,除維生素 B6 (102.7 μg/L,正常值:8.7–27.2 μg/L) 和維生素 B12 (772 pg/mL,正常值:191–663 pg/mL) 外,所有結果均在正常範圍內,並且,還排除了可卡因等幾種藥物的存在。諮詢兒童神經精神科醫生排除了神經過敏,腦超聲和心電圖 (ECG) 未發現任何異常。
在對孩子父母進行同步評估的結果顯示,發現母親的吡哆醇值明顯增加(52.1 微克/毫升,正常值:8.7–27.2),而父親則顯示正常值。
進一步評估,發現孩子母親在整個懷孕期間和哺乳期都在櫃檯購買高劑量複合維生素補充劑(2 片/天,即 4mg/天),這款複合維生素的相關成分含量如下。

其中維生素 B6 的含量超過了正常每日的需求量(年輕男性和女性 1.3mg/d)。
因此,醫生建議立即停止攝入這款複合維生素,在接下來的幾周內,就發現震顫隨著母親和孩子血清中維生素 B6 水平的降低而減少,在孩子 6 個月大時對照腦電圖和心電圖正常,所有身體生長參數均與年齡相適應。

(患者和母親血清維生素 B6 水平)
看到這裡,很多孕媽可能很擔心,維生素超量一點點就有這麼大風險,還能安全吃嗎?
其實,這個案例中維生素 B6 的攝入水平雖然明顯高於正常值,但還是遠低於能明顯產生臨床毒性的水平。這個孩子的毒性反應可能跟罕見遺傳變異相關(PDXK 基因),基因突變增加了維生素 B6 的積累或讓人體細胞有更大的敏感性。
所以,案例反映的問題存在侷限性,大家不必對號入座,因為絕大多數的攝入不會有什麼安全風險。我們主要學習類似問題的臨床診療思路,以及關注維生素 B6 到底是個藥,孕期要不要吃,以及什麼時候可以吃的問題。
二維生素 B6 是什麼?有什麼用?
維生素 B6 是由吡哆醇、吡哆胺、吡哆醛以及它們的磷酸化衍生物組成的維生素,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吡哆醇,也是市售維生素補充劑中發現的化合物。

這些形式一旦通過肝依賴過程轉化為吡哆醇 5- 磷酸鹽,就具有相似的生物活性。

(圖片來源:Surtees, Robert A.H., Philippa B Mills and Peter Ellis Clayton. 「Inborn errors affecting vitamin B6 metabolism.」 Future Neurology 1 (2006): 615-620.)
作為人體內 100 多種酶的輔酶,維生素 B6 參與許多酶促反應,包括神經遞質產生、氨基酸代謝、葡萄糖代謝、脂質代謝、血紅蛋白合成和功能以及基因表達。可見,維生素 B6 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微量營養素。
當出現維生素 B6(吡哆醇)缺乏時,就可能出現非特異性口炎、舌炎、唇乾裂、易激惹、意識模糊、體重減輕和抑鬱的表現,嚴重缺失會導致脂溢性皮炎、小紅細胞性貧血和癇性發作。
青少年缺乏吡哆醇時會發生周圍性神經病變,較年幼兒童會發生腦病伴癲癇發作,吡哆醇先天性代謝缺陷會導致吡哆醇依賴性癲癇,表現為藥物難治性新生兒癲癇發作。
實際生活中,那種很明顯的維生素 B6 缺乏可能較為罕見,臨界缺乏更為常見。另外,某些藥物與維生素 B6 缺乏有關,因為它們可能干擾了吡哆醇的代謝,包括異煙肼、青黴胺、肼屈嗪和左旋多巴/卡比多巴。
至於過量問題,目前報道的幾乎所有維生素 B6 過量中毒病例均來自超治療劑量。比如,吡哆醇以超治療劑量用作治療異煙肼中毒引起的癲癇發作的解毒劑;又比如普通大眾將其用作營養補充劑,以期望獲得一些健康益處,包括晨吐、心血管疾病、經前症候群、抑鬱症和腕管症候群。
有報道稱,長期大劑量(超過 250mg/d)攝入吡哆醇可造成周圍神經病變、皮膚病、光敏感、頭暈和噁心;少數神經病變病例似乎是長期攝入吡哆醇 100-200mg/d 所致。
出現中毒的患者通常不知道高劑量吡哆醇可能有害。有個病例就曾描述了一位因周圍神經病變到醫療機構就診的患者,他自稱服用每日建議攝入量的五十倍的複合維生素 B 補充劑達十年之久,因此,提升安全用藥意識非常重要。
三孕期需要補充維生素 B6 嗎?
維生素 B6 的推薦膳食攝入量(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RDA)為:兒童 0.5-1mg/d,年輕男性和女性 1.3mg/d,50 歲以上男性 1.7mg/d,50 歲以上女性 1.5mg/d。
前面說過維生素 B6 的三種形式:吡哆醇、吡哆胺和吡哆醛。其中吡哆醇和吡哆胺主要存在於植物類食物中;吡哆醛主要來自於動物類食物。肉類、全穀物、香蕉、蔬菜(如土豆、青豆、花椰菜和胡蘿蔔)和堅果是最好的食物來源。而烹煮、食品加工和儲存會導致維生素 B6 利用度降低 10%-50%。

大多數孕婦通過膳食攝入就能保證維生素 B6 的需求,如果還要吃補充劑的話,維生素 B6 的攝入量通常會安全地超過需求量,所以,我們並不常規推薦補充維生素 B6。
臨床上,維生素 B6 主要可用於改善妊娠期輕至中度噁心,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而關於其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癌症風險的說法,則缺乏證據。
四怎麼判斷是不是維生素 B6 中毒?
病史和體格檢查對於識別維生素 B6 中毒患者至關重要。
身體檢查應包括全面的神經系統檢查,包括感覺、運動、步態、反射、顱神經測試和肌肉力量。
患者通常會出現雙側感覺或運動改變,但如果先前肢體有外傷或神經損傷,則可能出現單側表現。有神經病體徵或症狀的患者應轉診至神經病學或其他可以進行神經傳導速度研究的專家。
維生素 B6 毒性的鑑別診斷範圍很廣,包括其他維生素缺乏或毒性,包括維生素 B12,因為症狀相似。
周圍神經病變的其他原因也值得考慮,包括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瘡)、慢性肝病、終末期肝病、愛滋病毒/愛滋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萊姆病、淋巴瘤、單克隆丙種球蛋白病、梅毒、卟啉症、藥物(胺碘酮、地高辛) 、鋰、異煙肼)和毒素(重金屬、乙醇、有機磷酸鹽)。
五出現維生素 B6 中毒可以怎麼辦?
目前沒有針對吡哆醇毒性的特異性治療或解毒劑,治療包括診斷後立即停止補充吡哆醇、對症處理以及對任何持續或不可逆症狀的支持治療。
治療預後通常良好,但大量暴露引起的神經病變可導致長期殘疾或死亡,停止補充維生素 B6後,神經功能障礙會有所改善,通常會在六個月內消退,有些病人則無法康復。
總而言之,妊娠期並不常規推薦補充維生素 B6,除非是在醫生的指導下用於改善妊娠期輕至中度噁心。
很多人可能期望補充維生素 B6 來預防心血管和腫瘤疾病,或者獲得一些精神和身體益處,但這些所謂的功效仍不明顯或未得到充分證實,建議大家合理調整預期,在需要用的時候再補充。
最後,大家可能想知道孕期應該補充什麼維生素,請直接看圖吧。

– 參考文獻 –
Guala, A., Folgori, G., Silvestri, M., Barbaglia, M. & Danesino, C. Vitamin B6 Neonatal Toxicity. Case Reports Pediatrics 2022, 3171351 (2022).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54500/
uptodate:疾病預防中的維生素補充
uptodate:妊娠期營養:膳食需求和補充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