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飛刀斷雨,婦產科醫生,科普作者
導讀
每一位按時產檢的孕婦在整個孕期都要做好多次 B 超。有的報告單內容簡潔,只有寥寥幾句,有的則連篇累牘,文字和數字多得像說明書。你是否好奇過那些檢查單都在查些啥?
本文將介紹孕期常規檢查的 B 超都有什麼作用,快來看看吧!
目 錄
早孕 B 超
10~14 周的 NT 檢查
20~24 周的「大排畸」
孕晚期的 B 超檢查
其他情況
一早孕 B 超
古裝劇表現女角色懷孕,月事推遲加上反胃噁心的症狀就可以確定了。但這個方法顯然過於粗糙,很容易發生誤診,沈眉莊被陷害假孕爭寵就是前車之鑑。
確認懷孕的診療手段中,月經推遲、HCG 值升高以及 B 超結果都是非常重要的依據,其中 B 超可能是最重要的依據。
第一次 B 超大多發生在末次月經後的 6~8 周,這是胚胎的原始心管搏動出現的時間。這一階段的 B 超重要性在於:
可以確定胚胎在宮內,排除宮外孕的可能;
可以通過胚芽、原始心管搏動、卵黃囊等特徵確定胚胎個數、存活及發育狀況;
還可以幫助醫生根據胚芽長度、妊娠囊大小等資料估算末次月經,推斷出最準確的妊娠開始時間,方便在後期檢測胎兒發育情況時進行比對。
月經有時候不規律,排卵有時候會提前或者推遲,更有很多人平時根本不注意具體幾號來月經,有了早期 B 超幫助設置初始值,後期監測胎兒發育速度是否正常時便更準確。
二10~14 周的 NT 檢查
儘早篩查出嚴重的胎兒畸形是孕期檢查的重要目標之一,常見的篩查方法有血清生化標誌物檢查、血液遊離 DNA 檢測、B 超檢查等,醫生需要根據每個孕婦的風險情況推薦產前篩查或產前診斷方案。
胎兒頸項透明層厚度檢查就是這類篩查項目之一。胎兒頸項透明層(NT)指的是胎兒頸椎後方皮膚和軟組織之間的液體在 B 超下呈現的透明區域,每個 10~14 周的寶寶都有這個區域,但唐氏綜合徵和其它一些非整倍體畸形的胎兒此處的液體更容易增多,B 超表現為 NT 增厚[1]。

NT≥3mm 是個危險信號,雖然並不能就此百分百確定胎兒一定有問題,但遺傳諮詢和進一步的檢查都是有必要的。
三20~24 周的「大排畸」
這是大多數孕婦在整個孕期做的最詳細的 B 超檢查,除了每次 B 超都會評估的胎兒大小、羊水量、臍帶和胎盤情況等內容外,這次 B 超還要測量宮頸長度,用來初步評估早產的風險。
當然,既然俗稱「大排畸」,此次檢查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對胎兒的全身進行系統的、全面的檢查。醫生要仔細查看胎兒顱腦、面部、心臟、其它胸腹臟器、脊柱、四肢等,以排除唇顎裂、先天性心臟病、內臟外翻、脊柱裂、重要器官臟器缺失等嚴重結構畸形。
一些染色體畸形的胎兒也伴隨著身體結構的異常,所以這次 B 超有時也能幫助初篩異常的孕婦進一步明確診斷。
基於排除畸形的目的,我們可以理解檢查的時間窗選在 20~24 周的原因。這是胎兒和羊水量都相對合適的階段,如果檢查得過早,胎兒還很小,有的結構可能無法看清;如果檢查得太晚,胎兒的活動空間便不足,一些結構也會因為體位遮擋而無法被看清。
四孕晚期的 B 超檢查
如果排畸 B 超沒有異常,後期也沒有其它特殊情況,下次的 B 超檢查一般要到臨近 32 周才進行。這時候檢查 B 超主要查看胎兒的各參數判斷發育速度是否正常、檢測羊水池深度評估羊水是否過多或過少,以及檢查胎心率、胎盤位置、胎兒體位等。
根據檢查結果,胎兒過大或者過小可能要進行營養、運動指導,如果有特殊情況,可能還需要給予醫療干預措施;羊水量異常可能反映孕婦有妊娠期高血壓類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等異常情況,也可能反映胎兒有未發現的消化系統或泌尿系統異常;胎盤位置、胎兒體位等情況則影響未來分娩方式的選擇和發生嚴重產科併發症的風險係數。如果胎兒不是大頭朝下的標準體位,還可以提前嘗試糾正體位,為順產做準備。

最後一次計劃內的 B 超檢查則在足月後,這時候要查看胎兒的體位,測量胎兒的雙頂徑、頭圍、腹圍、股骨長等資料評估胎兒的體重,查看胎盤位置、成熟度等評估胎盤老化情況,查看臍帶血流、臍帶繞頸情況、羊水量等,通過這些一系列資料分析孕晚期的整體情況和分娩條件,為規劃寶寶的出生、保障孕婦的安全做好準備。
五其他情況
除了這種一路順風的情況,也有很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需要額外進行檢查,一篇放不下就不多贅述了。話說回來,有人覺得開頭「說明書」的比喻很妙嗎?(期待.gif)(沒有很妙的話就算了)(卑微.jpg)
– 參考文獻 –
Kagan KO, Avgidou K, Molina FS, Gajewska K, Nicolaides KH. Relation between increased fetal nuchal translucency thickness and chromosomal defects. Obstet Gynecol.2006 Jan;107(1):6-10. doi: 10.1097/01.AOG.0000191301.63871.c6. PMID: 1639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