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雙排牙用拔嗎,牙縫大怎麼辦?8 個牙齒常見問題一次說清

在嬰兒的各種牙齒問題中,齲齒是我們科普比較多的,很多家長都已經非常了解了。

隨著嬰兒長牙、換牙,還有很多其他牙齒發育的異常問題,家長們也有很多疑惑。

今天我們就把大家問得比較多的 8 個牙齒相關問題都整理出來,請口腔科醫生幫大家一次性講清楚。

01.

嬰兒乳牙長歪了,不對稱,需要矯正嗎?

大部分情況是不用管的。

因為嬰兒的牙齒萌出並不是「直上直下」「完全對稱」式地生長,而是處在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中,也就是說,牙齒是一邊長一邊自己調整位置的。

我們用最先長出來的下前牙為例,嬰兒新長出的下前牙往往是這樣的:

這時候由於其他乳牙還沒有萌出,新長的兩顆乳牙就會呈現出「倒八字」的形態,在視覺上會出現「看起來沒那麼整齊」的情況。

等兩邊的牙齒也慢慢長出來,在彼此相互的影響下,牙齒能自己找到正確的生長方向。所以大部分嬰兒在乳牙長齊了之後,就不存在明顯歪斜的情況了。

輕微的不對稱、不整齊,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也是沒問題的,不會影響恆牙的發育,家們不必太過擔心。

只有在乳牙長齊後,仍然存在明顯的牙齒歪斜,甚至觀察到嬰兒的臉型有明顯偏斜、不對稱時,才需要特別關注,最好帶嬰兒於專業的兒童口腔科就診評估一下。

牙齒基本長齊後,有明顯的錯落不齊

牙齒基本長齊後,有明顯的錯落不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02.

娃的乳牙縫隙大,以後會不會是大牙縫?

嬰兒乳牙差不多長齊之後,很多家長就會發現:嬰兒怎麼有牙縫,而且牙縫好像是越來越大的,將來要是換了牙也是這樣多不好看啊!

圖片來源:decisionsindentistry.com

小時候乳牙有間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甚至可以說是一件好事情。

這種間隙叫做「發育間隙」,因為嬰兒長出來的乳牙大小是不變的,但隨著發育,頜骨卻是在不斷生長的,所以間隙就會自然而然地出現了。

等到嬰兒換牙之後,由於新生的恆牙不僅比乳牙數量多,也比乳牙要大,原本縫隙就會剛好被佔滿了。

這個過程就好比是一個瘦子幫一個胖子佔了個座,只有瘦子坐的時候很寬敞,等胖子來了才能剛好坐得下。

相反的,如果娃的乳牙列一點間隙都沒有,反而是有風險的,這種情況下,有 40% 的概率在恆牙時期會出現牙列擁擠的情況,不僅影響美觀,牙齒護理的難度也會更大。

03.

嬰兒出現「雙排牙」應該怎麼辦,需要去拔牙嗎?

「雙排牙」是指恆牙已經長出來了,但乳牙還未脫落,形成了前後兩排牙的表現,這種現象最常發生在下前牙,就像這樣:

很多家長會擔心如果乳牙不抓緊拔了,會影響恆牙長到正常位置去。

這種時候先不用急著帶娃去拔牙,可以試著用棉籤輕輕晃動乳牙,然後根據乳牙的鬆動情況,採取不同的措施——

如果乳牙鬆動明顯,給嬰兒吃硬點食物,促進乳牙脫落

比如堅果、甘蔗等,還可以鼓勵孩子直接啃食玉米、蘋果、梨子。

如果乳牙鬆動不明顯,就需要儘快就醫處理

這個時候就不要猶豫,趕緊帶娃去兒童口腔科就診,醫生會在局部麻醉的情況下,給嬰兒拔掉乳牙,為恆牙留出空間。

如果拖延的時間太久,乳牙遲遲不落,那麼恆牙萌出的位置會偏離正常牙列,造成恆牙不齊、牙齒扭轉等問題;嚴重還會影響嬰兒的正常咬合和咀嚼功能。

04.

新換的牙齒邊緣坑坑窪窪,像小鋸齒一樣,有問題嗎?

有的家長會發現娃的牙齒邊緣不平整,像一個個小鋸齒。特別是在恆牙替換時候,剛長出來的上下門牙邊緣,明顯不是平整,而是呈波浪形的,就像這樣:

很多家長擔心這是不是說明孩子牙齒發育得不好,或者是不是缺鈣了等等,其實完全不用擔心,這是很正常的表現。

萌出的這種小鋸齒是牙齒的發育結節,因為牙齒在胚胎發育的時候,是由三個發育葉融合而成,沒融合或者融合不完全的部分,就形成了鋸齒狀。

隨著孩子越來越多地使用門牙去切割食物,慢慢磨耗,鋸齒狀的邊緣就會逐漸變得平整起來了。

05.

乳牙被拔掉/磕掉了,但新牙還沒長,是不是等著換牙就行了?

可能有家長會覺得,乳牙沒了也沒關係,反正用不了多久恆牙就長出來了。

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

這種情況有一個專業的名字叫「乳牙早失」,如果不正確處理的話,可能導致恆牙沒地方長、長不好。

我們剛剛說過,乳牙好比是在幫恆牙佔座,如果恆牙還沒在來的路上,乳牙就走了,就等於沒人給恆牙佔座了,結果就是等恆牙來了之後,沒有合適的地方。

因此,一旦乳牙在非正常時間脫落了,家長一定要帶小朋友及時就醫,首先解決造成乳牙早失的原因,比如外傷處理、齲齒治療等;其次進行間隙管理,比如佩戴間隙保持器等,具體採取何種方法進行需要由專業醫生判斷。

間隙保持器,圖片來源:youtube.com @Dentalk

06.

牙齒有點「地包天」,需要儘早帶娃進行牙齒矯正嗎?

「地包天」的專業名字叫做前牙反𬌗,是我國兒童比較常見的錯𬌗畸形,很多孩子在乳牙階段就會表現出來。

「地包天」表現為下牙覆蓋在上牙外面

「地包天」表現為下牙覆蓋在上牙外面

圖片來源:ijcpd.com

如果發現孩子有「地包天」的情況,建議家長及時帶娃就診,再由專業的醫生給出治療建議。

因為造成乳牙反𬌗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是先天因素導致的,比如遺傳、呼吸功能異常等問題;也可能是後天因素造成的,比如嬰兒時期餵養姿勢不正確,嬰兒有咬上唇的習慣,有下頜過度前伸的習慣等等。

有些情況下,只要造成反𬌗的因素消失,比如嬰兒改掉了不良習慣,反𬌗的情況就會慢慢緩解。但有些情況,是必須通過矯正來干預。娃的反𬌗問題屬於哪一種情況,只能交給專業的牙醫來判斷。

如果孩子屬於需要矯正的情況,一般是提倡在小朋友可以配合的情況下,積極的進行早期矯正,避免後期畸形嚴重,孩子可能需要受更多的罪。

07.

嬰兒上牙往前凸怎麼辦,以後會不會發展成齙牙?

如果發現嬰兒上牙往前凸,也要儘早就診,由專業醫生評估後給出治療建議。

如果需要矯正,早期干預可以防止嬰兒未來發展成明顯的齙牙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只是上牙有一點輕微向前錯是正常的,上牙前凸會表現為上牙「蓋住了」下牙,牙齒之間會存在較明顯的縫隙:

上牙前突,並切覆蓋住下牙

上牙前突,並切覆蓋住下牙

圖片來源:jamilian.net

造成上牙前凸的原因也有很多,其中長期使用安撫奶嘴、吃手等不良習慣,呼吸系統相關疾病是比較常見的因素,家長同樣需要先排查孩子的不良習慣和疾病問題。

08.

娃的上下牙並不到一起去,嚴重麼?需要做矯正麼?

這種情況叫做「乳牙開𬌗」,具體的表現是這樣的: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3]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3]

乳牙時期的開𬌗一般是由於小朋友的不良習慣引起的,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年齡較大的娃(比如 4 歲),仍有吸吮手指和奶嘴的習慣。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的牙齒有開𬌗表現,首先需要排查一下小朋友日常是否有不良的吮吸習慣,如果有,需要積極幫助孩子戒除口腔不良習慣,然後再觀察開𬌗情況是否有改善。

如果沒有改善或者改善不明顯,就需要帶孩子到專業兒童口腔科就診,由專業醫生給出指導建議。

參考文獻

[1] 陳鵬莉,朱姝,陳旭.兒童口腔局部麻醉控制疼痛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誌,2020,13(10):629-633.

[2]李遠貴.實用兒童口腔醫學.2015.重慶大學出版社.p59.

[3] http://villanovadental.com/orthodontic-services/open-bite/

[4] 兒童口腔醫學,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5]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207790/

[6]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3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