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嬰兒不吃乳頭的因素較多,媽媽需要仔細觀察、分析出現的原因,從而採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嬰兒出現乳頭混淆:及時糾正
當媽媽發現嬰兒存在乳頭混淆的時候,需要引導嬰兒重新吮吸乳頭。在哺乳前,媽媽可以先通過揉捻、按壓乳頭等方式,先刺激出奶陣,降低嬰兒吮吸的難度,隨後將乳頭送入嬰兒口中,進行哺乳[1]。

嬰兒食慾受影響:安靜環境下哺乳
嬰兒不吃乳頭,可能與周圍環境嘈雜,嬰兒注意力被分散有關,建議媽媽到一個安靜的環境中進行哺乳,觀察嬰兒吃乳頭的情況。
若是嬰兒還不吃乳頭,也可能是嬰兒還不餓,媽媽可以隔段時間再哺乳,一般來說,兩次哺乳間隔時間約 2.5~3 小時[1,2]。

媽媽乳汁味道改變:調整飲食結構
乳汁的味道也會受媽媽飲食結構的影響,因此建議媽媽在哺乳期間儘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增加魚、禽、蛋等食物的攝入,保證食物多樣化。
由於乳汁味道也會受內分泌失調、或是媽媽患有乳腺炎等因素影響,因此如果媽媽們已經出現了不適症狀,如乳房出現紅腫等,建議及時前往醫院就診[1,2]。

媽媽乳頭扁平或凹陷:刺激乳頭凸出
若是媽媽乳頭凹陷或是扁平,嬰兒難以含乳,也會不願意吃乳頭,因而建議媽媽若是存在乳頭凹陷或是扁平等問題,應先諮詢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措施,刺激乳頭,使其凸出。
若是媽媽乳頭凹陷,可以利用乳頭吸引器將乳頭吸出;若是媽媽乳頭扁平,應調整餵養姿勢,讓嬰兒儘可能靠近乳房[2,3]。

嬰兒舌繫帶過短或生病:及時就醫
嬰兒不吃乳頭,可能與嬰兒舌繫帶過短或是生病有關,如咽峽部、牙齦、口腔黏膜出現潰瘍、皰疹等口腔疾病、感冒等,建議及時就診[1]。
參考文獻
[1] 崔玉濤. 崔玉濤育兒百科[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