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眼距寬和腳上凸起一塊(兩個小問題)

導讀

這兩個是兒保中常見的小問題。

最近經常有家長問孩子是否眼距寬,就怕孩子以後會傻,也有很多家長問孩子足弓內側有個凸起是啥東西,那今天咱們就給大家說說。

簡單粗暴版

關於眼距寬,可以看文中資料評價,如果想簡單的評估下,可以看孩子雙眼之間的距離是否大於 1 個眼睛的寬度,如果大於一個眼,那基本認為是眼距過寬,請醫生評估下。但沒有其他症狀時,就不考慮有啥問題。

足弓內側的突起大部分是正常表現,如果是能移動的、軟的結節,考慮是脂肪結節/脂肪錯夠瘤,也沒啥問題,多在 2,3 歲就自行消退了。

具體的看文章吧。

目 錄

  1. 什麼是眼距寬呢?
  2. 腳上的凸起是啥?

一什麼是眼距寬呢?

大家通常認為 21- 三體綜合徵(先天愚型)的孩子,會有眼距增寬的表現,但是對於 21- 三體綜合徵的患兒,眼距寬不是主要特徵,而是內眥贅皮、眼裂上斜更典型,如下圖所示:

但眼距寬不好,和傻相關這個觀點卻已經印刻在大家思維中,有些家長會經常擔心是不是自己孩子也是眼距寬,會變傻。

那什麼是眼距寬呢?

定義是雙眼距離超過了正常人眼距的 95 百分位[1],這裡的眼距包括內眥距離(Intercanthal distance),外眥距離(Outercanthal distance),和瞳距(Interpupillary distance)。

圖片來自參考文獻[1]

那按照什麼標準,測量完怎麼計算呢?下面 95 百分位演算法給大家列一下,也就是均數+2SD(SD 是標準差)[2],這個是目前主流的資料,是白色人種的資料:

按年齡劃分的內眥距離(釐米):平均值(2SD)

早產兒 1.6 (0.4)

足月新生兒 2.0 (0.4)

1-6 個月:2.2(0.5)

7-12 個月:2.5 (0.5)

13-18 個月:2.5 (0.6)

19-24 個月:2.5 (0.4)

25-30 個月:2.6 (0.6)

按年齡劃分的外眥距離(釐米):平均值(2SD)

早產兒 5.8 (0.7)

足月新生兒 7.0 (0.8)

1-6 個月:7.5(1.0)

7-12 個月:7.8(1.4)

13-18 個月:8.5 (1.0)

19-24 個月:8.2 (1.0)

25-30 個月:8.6 (1.1)

以上計算時,就是用平均值+括號裡面的數值,比如對於 7-12 月齡的孩子,計算內建距離最大值時,就是 2.5+0.5=3cm,超過 3cm 提示眼距寬。

上面只有內眥外眥距離,沒有瞳距,然後查了下其他資料,台灣有個研究[3],提到了瞳距,把資料分享給大家,如下圖所示:

計算方式就是圖片中給的,比如 9 月齡的男孩,就是 4.8+0.84=5.64cm。這裡還挺奇怪,我們之前都是用均數±標準差的方式表示,而在這些資料中,都是用均數±2 標準差方式表示。

這個台灣的研究,數量更多,總數 4 達到 4446 人,所以咱們可以用這個資料測量,也把內眥距離、外眥距離的資料分享給大家:

上圖是內眥距離資料,也是均數±2 標準差的表示方式。

上圖是外眥距離資料,也是均數±2 標準差的表示方式

這個方式醫生可以用來評估,但是家裡面不好評估,所以可以用個簡單的方式[4],就是如果孩子兩眼之間能放一個孩子自己的眼睛(白人資料),那考慮孩子眼距稍寬了,大家可以按照這個評估下。

但是,台灣的上一個研究發現,國內孩子的內眥距離比白人的稍大,比孩子的眼裂寬度要大一些,所以,這樣評估的話,可能會過度的診斷眼距過寬,建議用文章中的資料更好。

好了,看到這裡,應該知道怎麼評估了吧。

然後咱們看看真的眼距寬的樣子:

然後咱們看看真的眼距寬的樣子

圖片來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Hypertelorism,是顱額鼻發育不良的表現。

圖片來自參考文獻[5],是瓦登伯革氏綜合徵(Waardenburg syndrome)患兒表現,除了眼距寬,還有鼻翼發育不全,鼻根寬,身材矮小。

所以,如果大家真的發現自己孩子眼距寬,沒有其他任何問題,那基本不用擔心,兒保時讓醫生評估下就行,看是否有其他特徵性的表現,如果有合併其他表現,比如內眥贅皮、其他發育不全表現,那就儘早就醫評估。

二腳上的凸起是啥?

最近這個問題問的特別多,家長們拿著孩子的小胖腳問我孩子足弓內側的凸起是啥,如下圖所示(或者再向前一點),然後左右腳都有,對稱的,問是不是有問題。

圖片來自參考文獻[6],本圖只是示意位置,這個是脂肪結節,也稱為脂肪錯夠瘤

如果這些稍微凸起處,摸著和周圍沒啥區別,不像是一個結節在下面,孩子也不疼不癢的,上面的皮膚顏色也非常正常,對於這種的小凸起,就是完全正常的,不需要任何關注。

但是如果在觸摸時,能感覺到下面有個柔軟的小結節,和周圍是有些不同的,還能輕微的活動,就有診斷名稱了,稱為跟骨前先天性纖維脂肪瘤錯構瘤 (PCFHs)[6,7],也叫做雙側先天性足底脂肪結節,兒童良性足底前內側結節,雙側先天性足跟肥厚墊,肥大性嬰兒足底丘疹。

看著很嚇人,其實這種也沒啥問題,名字越多越不重要。從名字能看出這個和脂肪有關,確實也是,有些研究認為其和足底筋膜缺陷,導致脂肪疝出有關。也有些研究認為這是和足底結締組織發育時,一些胎兒的組織沒有退化有關。

但不管是什麼原因,這個都沒啥問題,不會讓孩子感覺有什麼不適,也不會影響運動發育,基本到 2-3 歲就自行消退了,如果變得特別硬疼痛的話,可以考慮手術切除[8]

目前認為該問題是個罕見表現,但也有研究發現其不少,只是大家沒有關注而已,新生兒和嬰兒的發病率分別為 5.89% 和 39.4%,這個可不低[6]

再說說這種問題是什麼樣子的吧,就是在出生時或者生後的前幾個月內出現,通常發生在足跟的前內側,但也可以延伸到足跟區域。大部分是對稱的,隨著嬰兒長大而長大,病變的特點是無症狀的結節,覆蓋著正常的皮膚,結節柔軟,能輕微活動,具體的樣子看下面的圖片吧。

圖片來自參考文獻[6]

圖片來自參考文獻[8]

圖片來自參考文獻[9]

圖片來自參考文獻[7]

哈哈,對比完是否放心了?

– 參考文獻 –

  1. Sirkek B, Sood G. Hypertelorism. [Updated 2021 Jul 30].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2 Jan-. Available from: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60705/
  2. Laestadius ND, Aase JM, Smith DW. Normal inner canthal and outer orbital dimensions. J Pediatr. 1969 Mar;74(3):465-8.
  3. Wu KH, Tsai FJ, Li TC, Tsai CH, Peng CT, Wang TR. Normal values of inner canthal distance,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and palpebral fissure length in normal Chinese children in Taiwan. Acta Paediatr Taiwan. 2000 Jan-Feb;41(1):22-7. PMID: 10910555.
  4. 費城兒童醫院.Orbital Hypertelorism.https://www.chop.edu/conditions-diseases/orbital-hypertelorism
  5. Li C, Chen R, Fan X, Luo J, Qian J, Wang J, Xie B, Shen Y, Chen S. EPHA4 haploinsufficiency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hort stature of a patient with 2q35-q36.2 deletion and Waardenburg syndrome. BMC Med Genet. 2015 Apr 11;16:23. doi: 10.1186/s12881-015-0165-2. PMID: 25928000; PMCID: PMC4432946.
  6. Yen E, Malik M, Milgraum S. A male infant with bumps on his feet. Pediatr Ann. 2011 Jan;40(1):16-9. doi: 10.3928/00904481-20101214-05. PMID: 21210595.
  7. Yang, Ji-Hye et al. 「Precalcaneal congenital fibrolipomatous hamartoma.」 Annals of dermatology vol. 23,1 (2011): 92-4. doi:10.5021/ad.2011.23.1.92
  8. Snyder, Margaret; Gillihan, Ryan; Schoch, Jennifer (2019). Asymptomatic subcutaneous nodules on the feet of an infant. 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 (), archdischild-2018-316699–. doi:10.1136/archdischild-2018-316699
  9. Ema Grilo.Symmetric Asymptomatic Plantar Nodules in an Infant.J Pediatr 2016;17.

相關文章

手足口病疫苗什麼年齡和月份接種最好?

手足口病疫苗什麼年齡和月份接種最好?

導讀 昨天講了霍亂疫苗,有讀者問手足口疫苗是否要接種,當然需要接種。 那家長感覺好多孩子是幼稚園後才被感染的手足口,早接種是否能保護這麼久?...

孩子囟門處鼓個大包好嚇人,是咋回事?

孩子囟門處鼓個大包好嚇人,是咋回事?

導讀 最近有讀者問孩子囟門膨隆問題,怕是孩子有腦水腫,顱內壓增高問題。 安撫了讀者後,再次查閱囟門問題,發現了真有囟門鼓起大包的,比如乒乓球...

兒童哮喘急性發作在家的治療

兒童哮喘急性發作在家的治療

導讀 最近好多讀者在後臺留言,想看看哮喘相關的文章,那咱們近期就寫寫這個系列。 今天先寫寫哮喘患兒,急性發作時,在家怎麼處理吧。剩下的在醫院...

睡得晚不影響身高,那有什麼影響嗎?

睡得晚不影響身高,那有什麼影響嗎?

導讀 家長們關於孩子睡覺晚,最擔心的是影響身高。 但是咱們知道這個是沒有影響的,因為生長激素的分泌不是固定在 21:00 分泌,而是睡著後都...

孩子每隔2周發熱1次,是什麼問題?

孩子每隔2周發熱1次,是什麼問題?

導讀 孩子每隔 2 周左右(10 天 -20 天)就出現發熱,發熱時很難受,同時有肚子疼,沒有別的症狀。 用抗生素吧,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效,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