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
實話實說,益生菌是有用的!
那為什麼我家寶寶吃益生菌,而且很貴的那種,沒有一點用?
因為吃的不對,或者有的情況根本不需要吃。益生菌市場水太深了,有巨大的商業利益,目前益生菌被鼓吹的太厲害了。
1.益生菌對其他幾種疾病有療效
抗生素相關性腹瀉、艱難梭菌毒素誘導的結腸炎、病毒或細菌感染性腹瀉、過敏。
2.益生菌對便秘有用嗎?
少數隨機對照試驗發現,益生菌可能改善慢性便秘成人和老年患者的排便頻率和大便性狀,但對兒童的益處有限。所以,便秘寶寶吃益生菌大多沒有用,錢打水漂了。
3.益生菌對乳糖不耐受
攝入含乳糖酶的益生菌可能有助於乳糖不耐受患者的乳糖消化,例如短雙歧桿菌M-16V。益生菌對兒童乳糖不耐受,目前證據還不足,需要謹慎。
4.過敏
儘管採用不同益生菌製劑治療兒童特應性皮炎的研究得到了有前景的初步結果,但益生菌對過敏性疾病的確切作用尚有待證實,需要謹慎選擇菌種。
5.益生菌對幽門螺桿菌
有研究發現,殺滅幽門螺桿菌時,額外益生菌有可能抑制幽門螺桿菌。
此外,益生菌還可能通過減少抗生素的副作用來改善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有結果顯示補充益生菌的患者其治癒率更高,副作用發生率更低。
6.腸易激綜合徵
益生菌有益於治療腸易激綜合徵(IBS)的證據仍無說服力,可能是因為該病存在明顯的異質性以及研究藥物間的差異。益生菌對IBS的確切治療作用尚待證實,還需在明確的患者亞組中作進一步研究。
7.如何選擇益生菌
看菌株名稱
目前市面上的益生菌牌子眼花繚亂,都說自己的牌子好,我也不能知道那個最好。不用的益生菌對應不用的菌株,不同的菌株可能對應不同的疾病,具體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選擇益生菌。
以當前最火的「鼠李糖乳桿菌GG」為例,「乳桿菌」是「屬」,「鼠李糖」是「種」,「GG」是「菌株」。
鼠李糖桿菌HN001、動物雙歧桿菌Bb-12、短雙歧桿菌M-16V,這幾個比較火的益生菌,你們知道哪個是屬,哪個是種,哪個是菌株嗎?
看活菌數量
益生菌用CFU(colony-forming units菌落形成單位)作為菌群數量的單位。這個數字應該突出顯示在成分表裡。益生菌活菌數目10^9個CFU以上比較好,但不是越多越好,超過胃腸道的吸收能力。
我看了市面上好幾個益生菌有10^9個CFU的菌株數量,含量還是不錯的。
8.使用益生菌的幾個注意事項
益生菌需要避免與抗生素合用
抗生素會破壞有益菌,要避免與抗生素同時服用。如果抗生素和益生菌都用的話,應該間隔2小時以上。
目前我知道的下面的幾個益生菌可以與抗生素合用。
布拉氏酵母菌散、酪酸梭菌、芽孢桿菌。
益生菌建議餐後半小時服用
空腹時,胃酸濃度高容易破壞益生菌。餐後胃酸濃度降低,有利於益生菌更好的保持活性,發揮作用。
使用益生菌注意溫度
有的是顆粒的益生菌或者片劑,應該現衝先用,水溫不要超過40度。注意益生菌保存溫度。
益生菌可以增加免疫力嗎?
目前證據還不充分,也就是說可能有用,也可能沒有用。
益生菌需要長期吃嗎?
又不是靈丹妙藥,為什麼要一直吃呢?長期服用益生菌的安全性問題,也是大家比較擔心的。
健康寶寶不需要吃益生菌,生病寶寶吃多久益生菌,需要遵醫囑。
注意藥品級還是食品級別
藥物和食品是批文的區別。藥品級益生菌要求更嚴格。但是不排除大品牌的食品級益生菌,可能效果也不錯。
如果我出現病毒性腹瀉,我第一選擇是買藥品級的,而不是買食品級的。畢竟藥的效果好,還便宜,更重要的是能刷醫保卡!


有數種益生菌製劑有望用於預防或治療各種疾病。但是目前難以得出療效的明確結論,此外,由於各種市售益生菌製劑的成分、劑量和生物活性有很大差異,一種製劑的研究結果並不適用於其他益生菌製劑。
人們對使用益生菌的熱情已超過了科學證據顯示的益處。全世界都一樣。
哈哈哈!
關注我,每天從一篇有溫度的靠譜文章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