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篇 | 人人都說母乳餵養好,但沒想到這麼不可替代

作者介紹:萬怡,內科主治醫師,國際認證泌乳顧問(L—150092),幫助超過1000家庭制定科學哺育方案。

導讀

從第一口母乳開始,媽媽和寶寶的雙贏合作就正式啟動了。作為寶寶最理想的食物,母乳中有很多重要,而難以替代的成分,比如乳糖、寡聚糖、溶菌酶等等,他們為孩子的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今天,我們來說說母乳中的一種重要成分——脂肪,當我們談到母乳中的脂肪,不少媽媽的第一反應可能是要讓孩子吃到「後奶」。

這是因為,相比前奶,後奶中含有更多脂肪,能提供寶寶 45%-55% 的能量來源。因此,讓孩子吃到後奶,可以增加脂肪攝入,保證體重增長。

不過,你知道嗎?母乳中的脂肪除了提供熱卡以外,還有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功能。

目 錄

  1. 結構獨特的三酸甘油酯

  2. 大名鼎鼎的 DHA 和 AA

  3. 還有一些「小而美」的脂質

一結構獨特的三酸甘油酯

一切要從三酸甘油酯說起。

在母乳中,三酸甘油酯相當於一個龐大的脂質儲存庫,佔到母乳脂肪含量的 98-99%。許多脂肪酸分子會像搭公交車一樣,結合在三酸甘油酯上面,被運送到嬰兒的胃腸道。當三酸甘油酯被分解後,這些脂肪酸就遊離出來,開始發揮各自不同的作用。

不同脂肪酸的作用,我們後面會講到。先來看看母乳中三酸甘油酯的結構,就已經足夠鬼斧神工了。

我們可以將三酸甘油酯簡單視作一個「E」字形的釘耙結構,有三個分支,分別叫做 sn-1、sn-2 和 sn-3,就像伸出了三隻手,可以分別抓住三個脂肪酸。

(圖源:https://courses.lumenlearning.com/suny-nutrition/chapter/2-35-triglycerides/)

在人類母乳中,絕大部分(70%)三酸甘油酯中間這隻小手(sn-2)抓住的是飽和棕櫚酸。這是人類母乳一個非常重要的特質。

因為在大部分其它動物的乳汁中,飽和棕櫚酸通常位於 sn-1 或 sn-3 抓手處,當這種結構的三酸甘油酯進入嬰兒小腸,就容易與鈣、鎂等離子結合,生成不溶性的皂鈣,影響鈣質的吸收,還可能導致脂肪酸攝入效率低下,甚至便秘

相比之下,人類母乳中的三酸甘油酯,由於其結構的特殊性,上面的棕櫚酸主要被吸收為甘油 – 棕櫚酸酯,能夠支持正常的礦物質吸收。有研究發現,sn-2 位置的棕櫚酸在改善骨的生長速率和礦物質密度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不僅如此,這種獨特的結構,讓人乳中的三酸甘油酯容易被分解成更小的顆粒,不僅有利於吸收,也為後面的遊離脂肪酸發揮作用打下了基礎

二大名鼎鼎的 DHA 和 AA

上回書說到,當三酸甘油酯被分解,就會形成遊離脂肪酸,在嬰兒身體裡發揮各種各樣的作用。

廣告上經常見到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花生四烯酸(AA),就是母乳眾多遊離脂肪酸中的重要成員。

不少家長已經知道,DHA 和 AA,與嬰兒的神經系統、視網膜發育有密切的關係。尤其是早產寶寶和低體重出生兒。

尤其是早產寶寶和低體重出生兒

然而厲害如 DHA 和 AA,也只是兩個代表,它們隸屬於一個強悍的脂質系統,叫做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這類脂肪酸堪稱多功能,在體內廣泛參與細胞膜的構建、線粒體的複製和組裝。有研究認為,PUFA 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風險,甚至直接調節免疫細胞功能。

這麼厲害的一組脂肪酸,不僅醫生和營養師會盯著,商家也肯定會盯著。

在這裡也多說兩句。以 DHA 為例,牛、羊等動物的乳汁中原本不含 DHA(除非吃富含dha的食物)。因此,以牛羊奶為基礎的配方奶原本也不含有 DHA。如果有,那就是商家加進去的,類似於膳食補充。

不是說膳食補充就不好,必要時該補還是得補。只是希望在做出選擇之前,家長能知道:加在奶粉裡的和做在藥片裡的 DHA,效果上還是不能和食物相提並論。

最好的補充 DHA 的方式,是由食物直接提供。對 0-6 個月嬰兒來說,最好的 DHA 來源就是母乳。只要保證媽媽從孕期到哺乳期都攝入充足的 DHA,孩子自然能從母乳中獲得足夠的 DHA。添加固體食物後,如果能通過魚肉等食物補充 DHA,也比直接吃藥片要好。

家長不妨先了解以上資訊,再來做抉擇,這樣才能明明白白。

三還有一些「小而美」的脂質

母乳中「小而美」的脂質,最典型的莫過於膽固醇,只佔母乳脂肪的 0.5%,但卻遠遠高於牛奶配方奶。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膽固醇的名聲不太好,它往往和高血脂、冠心病、腦梗等疾病聯繫在一起。但對嬰兒來說,母乳中的膽固醇反而能調節嬰兒甾醇代謝,保護孩子長大後遠離這些疾病。是不是很神奇呢?

還有一個小可愛,叫做「乙酸」。是母乳中的一種短鏈脂肪酸。乙酸與母乳脂肪酶降解產生的單甘油酯共同作用,具有對抗細菌、真菌和病毒的作用。同時,乙酸也是母乳寶寶大便酸味的來源之一(不要再說母乳寶寶大便聞起來沒味了,酸爽的味道還是有滴)。

除了抗菌的乙酸,最近幾年還有一位「新秀」。2019 年,著名的科學雜誌 nature 上發表了一篇研究,在母乳中發現了一種叫做甘油單月桂酸酯(GML)的化合物,含量比牛奶中高 200 倍以上。

這種物質可以幫助抑制有害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和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等有害菌的生長,同時,促進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有益菌的生長。可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和發現 GML 一樣,科學家對母乳成分的探索總是能帶給我們新的驚喜。誰能想到,看起來胖胖的脂肪,還能預防感染、調節免疫、促進機體發育成熟。

雖然,配方奶也含有和母乳相當的脂肪比例,但脂肪的活性作用恐怕很難被流水線替代。不少配方奶廠家,從上世紀中葉就在研究如何才能改造三酸甘油酯。然而這個改造的過程卻殊為不易——要麼原材料成本太高,要麼程序太複雜,至今還沒有被大量工業化生產。

拋開社會因素和個人選擇,直到今天,母乳仍然是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對象。

這不是強制家長去選擇母乳,更多的是希望家長在面對商家宣傳時能穩住自己。人都有自己做選擇的權利,這當然應該捍衛。同樣應該捍衛的,還有人們知曉事實的權利。

– 參考文獻 –

  1. 陸東林,王文秀,徐敏,馬衛平.不同動物乳脂肪酸組成的比較分析[J].新疆畜牧業,2014(4):7-10.

  2. Jiang X, Zou X, Chao Z, Xu X. Preparation of Human Milk Fat Substitutes: A Review. Life (Basel). 2022 Jan 27;12(2):187. doi: 10.3390/life12020187. PMID: 35207476; PMCID: PMC8874823.

  3. Innis S.M., Dyer R.,Nelson C.M. Evidence that palmitic acid is absorbed as sn-2 monoacylglycerol from human milk by breast-fed infants. Lipids. 1994;29:541–545.

  4. Zhang N., Zeng J.-P., Wu Y.-P., Wei M., Zhang H., Zheng L., Deng Z.-Y., Li J. Human Milk sn-2 Palmitate Triglyceride Rich in Linoleic Acid Had Lower Digestibility but Higher Absorptivity Compared with the sn-2 Palmitate Triglyceride Rich in Oleic Acid in Vitro. J. Agric. Food Chem. 2021;69:9137–9146.

  5. Wu Y., Zhang N., Deng Z.-Y., Zhang H., Li J. Effects of the Major Structured Triacylglycerols in Human Milk on Lipid Metabolism of Hepatocyte Cells in Vitro. J. Agric. Food Chem. 2020;69:9147–9156.

  6. Mazzocchi A, D'Oria V, De Cosmi V, Bettocchi S, Milani GP, Silano M, Agostoni C. The Role of Lipids in Human Milk and Infant Formulae. Nutrients. 2018 May 4;10(5):567.

  7. Owen CG, Whincup PH, Kaye SJ, Martin RM, Davey Smith G, Cook DG, Bergstrom E, Black S, Wadsworth ME, Fall CH, Freudenheim JL, Nie J, Huxley RR, Kolacek S, Leeson CP, Pearce MS,Raitakari OT, Lisinen I, Viikari JS, Ravelli AC, Rudnicka AR, Strachan DP,Williams SM. Does initial breastfeeding lead to lower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 life? 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the evidence. Am J Clin Nutr. 2008 Aug;88(2):305-14.

  8. 《母乳餵養理論與實踐》.人民衛生出版社.任鈺雯、高海鳳 主編

  9. 《母乳餵養與人類泌乳學》.人民衛生出版社.Karen Wambach 等主編,高雪蓮等主譯.

相關文章

孩子晚上總要吃奶接覺,怎麼辦?

孩子晚上總要吃奶接覺,怎麼辦?

作者介紹:萬怡,泌乳顧問(L—150092),幫助超過1000家庭制定科學哺育方案。 導讀 經常聽到一些母乳媽媽訴苦:「我的寶寶總是要通過吃...

母乳餵養,爸爸的作用超乎想象

母乳餵養,爸爸的作用超乎想象

泌乳顧問(L—150092),幫助超過1000家庭制定科學哺育方案。 導讀 1990 年,一篇發表在birth上的文章闡述了這樣一件事:爸爸...

嬰兒吃奶睡著了,要不要叫醒繼續喂?

嬰兒吃奶睡著了,要不要叫醒繼續喂?

健康嬰兒按需餵養即可,不需要叫醒餵養;早產兒、體重增長不良等的嬰兒可以叫醒繼續喂。 為什麼健康足月出生的嬰兒不許叫醒繼續喂? 對於身高、體重...

嬰兒多大要戒奶瓶?怎麼戒?

嬰兒多大要戒奶瓶?怎麼戒?

嬰兒什麼時候需要戒奶瓶?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嬰兒在 1 週歲的時候應該逐漸停止使用奶瓶,18 個月之前戒斷奶瓶。 太晚給嬰兒戒奶瓶會增加嬰兒...

為了緩解嬰兒吐奶,我改造了家裡的床

為了緩解嬰兒吐奶,我改造了家裡的床

歡迎來到星球媽媽說,這是一檔分享媽媽們真實經驗的欄目。 嬰兒出生後,母乳餵養總會出現很多難題。新生兒經常出現溢奶,嗆奶的狀況,新手媽媽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