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
我看見網上對於孩子的規則樹立有這樣一種說法:養孩子基礎很重要,而孩子的兩歲對於孩子的來說最為重要。如果這個階段不給孩子樹立起規則意識,孩子以後你會管不了。還真別不信。2歲的孩子已經是個外交官了,他們會通過哭喊、打滾等等一系列的方式來測試家長的耐心。而你的規則意識如果此時建立起來就能給孩子一種制約,讓孩子知道哪些事對,哪些是錯,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

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的嗎?
理由一:大腦的快速發育
一個孩子進入兩歲後,大腦神經細胞之間的連結就會以驚人的方式快速地生長,這可是一個人一生中腦突發育連結最密集最快速的階段,這種表現也預示著孩子情緒的失控是有生理原因的,而不是故意要和家長作對。
二、自我意識的萌芽期
亮絲的孩子已經有了自我意識,他們會把我掛在嘴邊,這就是他們自我意識的萌芽,其實,這正是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他們從媽媽的共生體變成了獨立的個體。

也許他會讓你覺得不輕鬆,甚至做出一些打人、搶東西等等行為,可就是這樣的行為,恰好是孩子自我感覺良好的,提高自信,體現自我價值的一種表現。
看到這裡,是不是我們覺得孩子兩歲樹立規則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恰恰相反,孩子的兩歲的確是給她們樹立規矩的關鍵期。
不過,由於以上兩個生理原因,我們給孩子樹立的規則執行起來還真要講究個方式方法,而且目的要明確。

首先,我們要為孩子樹立起秩序感。比如孩子起床的時間要固定,孩子的玩具要放在什麼地方,這些看起來不經意的小行為恰好是孩子規則的形成,一旦養成了這個好習慣,孩子一生受益,這就是他們一生的財富。
其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兩歲了,家長要遵循一個原則,孩子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來做。

比如吃飯,洗手,收拾自己的物品等等。孩子有了這個基礎,以後他們的學習工作生活才會願意自己去承擔相應的責任,而不是凡事都依靠父母,依靠別人。
當然了,如果孩子的規則感一旦被他們破壞,立即懲罰,反覆地懲罰和獎勵是對於孩子樹立規則的一個最有效的方法。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學習,請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在育兒的路上,我們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顧孩子,可以關注我,和我一起探討育兒路上那些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