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臨產,匆匆忙忙往待產包裡塞了一大堆東西,也不知道生完後是否用得上。是否有媽媽疑問,待產包裡到底要放些什麼才是必要的呢?一起來看看媽媽@橙妹的故事吧。
懷孕 20 周開始,我就在丁香媽媽等各種 App 上刷到:實用待產包清單。
裡面紛繁複雜的內容看得我眼花繚亂,而且每一樣看起來都是必需品。生怕給自己和寶寶準備的不夠,導致在醫院會手忙腳亂,我陸陸續續上淘寶一一購買。最後買了一堆東西,滿滿當當裝了一個 28 寸行李箱和一個 20 寸行李箱。
不枉我精心地做功課和準備,在醫院裡,醫生要什麼我有什麼。但是出院我們依然剩下很多東西,有些是買多了,有些是哺乳期才用得到,生產及產後住院的幾天用不到。
所以,假如生二胎,我只裝以下這些。

媽媽需要的

刀紙一提(4 包)
刀紙對我來說最大的用途,是當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產後衛生巾。各大母嬰 App 上都有教程如何把刀紙疊成可以放在內褲裡的大小。
我有點側切,產後墊衛生巾太不透氣了,刀紙就明顯舒服很多。且醫生也是這樣建議的哦。

計量衛生巾 6 片
順產產後要看 24 h 的出血量,一定要買帶小稱的這種,可以看自己出了多少血,報告給護士,一般 4 h 換一次。

產褥墊一小包(10 片以內足矣)
羊水破了後,醫生內檢時會墊在下面。產後每次醫生過來給下體抹碘伏消毒時,也會墊在下面。生產過程中,我所在醫院使用自己的中單。不過產褥墊大家準備多了也別怕,還可以剪成兩片,以後當做寶寶的隔尿墊。

純棉內褲幾條
方便換洗哦。這裡必須補充一句,一次性內褲不太透氣,我穿了一次,醫生過來給我下體消毒時,就批評我了。所以不建議大家購買哦。

純棉吸汗睡衣選帶哺乳開口的(至少 3 套)
產後真的很容易出汗,要經常換洗,要看看所在地衣服容不容易幹,比如南方梅雨季節就得適當多準備幾件了。

私處清洗器(1 個)
我有個側切傷口,醫生給開了藥,需要藥和水 1 : 20 的比例,給下面噴。

一次性馬桶墊
如果你住的是單間,不需要準備;如果是多人間,就多準備些。

洗漱套裝(毛巾、牙膏牙刷、護膚品)
洗臉刷牙還是很重要哦,生孩子也希望清清爽爽的呢~

小桶洗衣液、小盆、衣架
陪護人員需要洗寶媽換洗下來的睡衣,寶寶有時候喝奶溢在身上,也要洗寶寶的小衣服。

拖鞋(最好選保護腳後跟的)
個人覺得真的最好不要吹風哦(夏季不需要穿襪子,冬天穿上襪子哦)。

月子帽
住院期間不需要,出院當天需要戴一下哦,根據生產季節選擇厚薄不同款即可。

捲紙、抽紙
這都是生活必需品咯,住院期間自然也需要。

水杯(最好是吸管杯)和一些麵包
沒有吸管杯也沒關係,我這裡醫生會把輸液的軟管剪下來給你放在普通水杯裡,給你喂水,當吸管杯喝。
生產真的很耗力氣,吃點東西才能有勁哦。我生到最後感覺都快沒力氣了。

胎心監護帶
羊水破了在產房等待開指的時候會用到哦。

恆溫水壺
寶媽喝水,寶寶衝奶粉都必備。
Ps: 吸奶器我覺得可以先別急著買,畢竟不便宜。一方面醫院有租的,另一方面,沒生下來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奶。生下來再買完全來得及。

嬰兒需要的

52 碼、59 碼衣服(各兩套)
有些寶寶生下來就胖嘟嘟直接穿 59 碼啦。推薦蝴蝶衣或者包屁衣。不要買半背衣,容易把寶寶肚子露出來,會著涼。

nb 碼、s 碼紙尿褲各一包
大家也可以先去買各種品牌的試用裝。有些寶寶皮膚嬌嫩,可能得多用幾種才知道哪個品牌不紅屁股。不用把超大一包都帶到醫院,在醫院就那麼幾天,用不了那麼多。

包被 1 條
出院的時候會用到。可以買戴帽子款的,護住寶寶的小腦袋不要著風哦。

紗布浴巾 2 條
我所在醫院每天會給寶寶洗澡,洗完用紗布浴巾擦乾。出院以後,給寶寶洗澡也是這樣哦。

護臍貼
醫院每天洗澡和游泳會給寶寶貼在肚臍上。

小方巾幾塊
小方巾真的有用。喝奶的時候墊在腦袋下面,漏出來的奶不會打溼床單;給寶寶拍嗝墊在大人肩膀上,防止溢出的奶打溼大人衣服。月子裡甚至可以給寶寶當小被子用。

棉柔巾 1 包
沾上溫水給寶寶擦臉;寶寶拉粑粑後給寶寶洗屁股(棉柔巾日後也非常常用,搞活動可以按箱囤)。

護臀膏
寶寶前幾天拉得很頻繁,皮膚又很嬌嫩,洗完屁屁我都抹一點護臀膏,一罐就夠了。出了月子我家 2 天一拉,感覺一罐能用非常非常久。

奶粉 1 小罐、奶瓶 1 個、奶瓶清洗劑
有些媽媽沒有奶,就用的到咯。不過要看醫院規定哦,有些醫院只給寶寶喝自己醫院提供的水奶。

結語
就是這樣啦。如果姐妹們真的沒有準備全也別擔心。有些東西醫院大藥房和超市就有賣的,有些你住院以後美團找周邊的母嬰店也可以買到,只是貴一些。
大家都放鬆心情,不要擔心不要緊張。我們的小寶貝都期待見他們的爸爸媽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