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藏80年的「禁書」,法國前教育部長遇害前的「驚悚遺作」再出版

如果你對法國文學比較熟悉,應該聽說過「讓•扎伊獎」(Prix Jean-Zay)

這項法國文學獎創建於2005年,此後每年會評選並獎勵一本傳達「共和價值觀」的書籍。同時,該獎項的建立也是為了紀念曾經的維希政權反對者——讓•扎伊(Jean-Zay)。

Jean-Zay

Jean-Zay

圖源:AFP

最近,這位政治先鋒的一部名為“La bague sans doigt”的遺作,再次驚動了整個法國文學界。在介紹這本書之前,小編先和大家聊聊其背後的作者讓•扎伊(Jean-Zay)。

小說原版(左)和再版(右)

小說原版(左)和再版(右)

圖源:Editions Le Mail

出身猶太政治家庭

1904年,讓•扎伊出生於巴黎南部的盧瓦雷省奧爾良市。他的父親萊昂•扎伊(Leon Zay)不僅出身於猶太家庭,後來還成為激進的社會主義地區報紙Le Progrès du Loiret的負責人。讓•扎伊的母親愛麗絲•沙烏地爾(Alice Chartres )則是一名新教徒,從事教育行業。讓•扎伊和妹妹就是在濃厚的信教氛圍中成長起來。

1906年,扎伊全家照。母親愛麗絲(左一)和妹妹傑奎琳(左二),前面是讓·扎伊的祖父保羅·查特蘭。右邊是兩歲的讓·扎伊,坐在他叔叔羅伯特·查特蘭的膝蓋上

圖源:www.orleans-metropole.fr

長大後的讓•扎伊來在奧爾良Lycée Pothier接受教育。畢業後,他成為一名律師。受到父親的政治理念影響,年輕的讓•扎伊非常積極地參與政治活動。21歲時,他便加入了激進黨。

1920年,就讀於Lycée Pothier二年級的讓·扎伊

圖源:www.orleans-metropole.fr

1936年大選後,作為激進黨青年骨幹的讓•扎伊擔任國民教育和美術部長。在任職期間,他不僅延長了學生離校年齡,還在小學推行了共同課程。除此之外,讓•扎伊還在1938年提出了「在法國創辦一個國際電影盛會」的提議,並計劃在戛納進行首映。沒錯,這正是後來享譽全球的「戛納電影節」

第一屆戛納電影節海報

第一屆戛納電影節海報

圖源:www.orleans-metropole.fr

反抗「維希政權」的先鋒

隨著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讓•扎伊的仕途遭受重創。

1939年,讓·扎伊在orleans休假期間

1939年,讓·扎伊在orleans休假期間

圖源:www.orleans-metropole.fr

1940年,當納粹德國入侵法國後,由菲利普•貝當元帥領導的法蘭西國家( État français )與納粹德國合作,建立了維希法國(Régime de Vichy)。

圖源:maxresdefault

圖源:maxresdefault

受到納粹主義影響,維希政府推翻了許多自由政策,並開始對經濟進行嚴格監管。保守的天主教徒變得突出,巴黎在歐洲藝術和文化中失去了前衛的地位。與此同時,媒體也受到政府嚴格控制並開始宣傳反猶太主義。

作為激進黨人士、新教教徒和猶太人後裔,讓•扎伊不得不乘坐輪船從波爾多出發前往卡薩布蘭卡,意圖在北非組建抵抗維希政權的組織。

1940年6月,讓·扎伊在馬西莉亞號上船

1940年6月,讓·扎伊在馬西莉亞號上船。

圖源:www.orleans-metropole.fr

同年8月,他以「逃兵」罪名被法國政府逮捕回國,之後關押在克萊蒙費朗的軍事監獄。

1940年10月4日,讓·扎伊在克萊蒙費朗法庭

圖源:www.orleans-metropole.fr

很快,時任新聞部長的菲利普•亨里奧組織了一次新聞宣傳活動,呼籲處決讓•扎伊。理由是「猶太人、共濟會成員和激進黨成員」。同時,還指出他在1924年創作的「Le Drapeau」(國旗)為反戰詩,批判他缺乏愛國主義。

為反戰詩,批判他缺乏愛國主義

1940年10月10日,政治週刊《格蘭瓜爾》抨擊讓·扎伊

圖源:www.orleans-metropole.fr

同年10月,讓•扎伊被軍事法庭判處「喪失軍銜和終身驅逐出境」。之後,關於他的二次庭審在馬賽舉行,最終被關押在法國安德爾-盧瓦爾省的里奧姆監獄。在服刑期間,讓•扎伊被允許與朋友家人交流。

1944年6月19日,讓·扎伊寫給妻子瑪德琳娜的最後一封信。

圖源:www.orleans-metropole.fr

慘遭民兵暗殺

1944年6月20日,讓•扎伊被三名民兵從獄中帶走,據稱是「為了轉移到位於默倫的監獄」。但是,三人在一個廢棄採石場附近的樹林裡將讓•扎伊謀殺。

圖源:sportsbeezer

圖源:sportsbeezer

一直到1947年,讓•扎伊的屍體才被發現。次年,他被埋葬於故鄉奧爾良。同時,在讓•扎伊遇害地附近樹立了一座關於他的紀念碑。

1948年5月15日,讓·扎伊的葬禮隊伍在故鄉orleans舉行

圖源:www.orleans-metropole.fr

2014年,法國總統奧朗德宣佈,將讓•扎伊以「反抗納粹運動的領軍人」身份入土到巴黎先賢祠。

圖源:wikipedia

圖源:wikipedia

塵封80年的「驚悚遺作」

在 1944 年被民兵暗殺的兩年前,讓•扎伊在里奧姆監獄 (Puy-de-Dôme) 的監獄裡寫了一部名為「La bague sans doigt」的驚悚小說。

的驚悚小說

圖源:www.orleans-metropole.fr

故事講述了一名建築承包商在盧布瓦被發現遇害身亡,同時,他的女兒也發現父親的手指斷了一截。面對這場離奇謀殺案,當地警察開始了抽絲剝繭般的偵查……

「才華橫溢的讓•扎伊以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當時被軟禁的處境。我們跟隨書中角色四處遊蕩,追捕罪犯試圖揭開事實真相。這部驚悚小說是他在里奧姆監獄中創作的,目的是讓自己的大腦思維逃脫到高牆鐵門之外,以彌補自己身軀被囚禁的殘酷現實。」

奧爾良出版社Le Mail的創始人兼董事 Jean-Pierre Delpuech在介紹這部作品的創作背景時說道。

實際上,這部驚悚小說早在1942年就出版過。當時,讓•扎伊以 Paul Duparc 的筆名出版發行,印製數量僅為9000冊。非常諷刺的是,當時出版該小說的出版商Sequana的老闆,正是維希政府的極端擁躉者。當作者身份被揭露後,不僅「La bague sans doigt」被立刻銷燬,讓•扎伊也遭到加強拘留的處罰。

「在小說中,主人公曾多次出逃,以躲避兇手的追查。對於維希當局來說,一本講述‘主人公在正義的眼皮底下逃跑的小說,其本義就是作者謀劃逃跑。’」

Jean-Pierre Delpuech解釋說,很快這部小說便貼上「禁書」的標籤,被永久禁止發行。

才華橫溢的文學家

實際上,讓•扎伊不僅是一名優秀的綠色和革命先鋒,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作家。除了「La bague sans doigt」,還有許多關於他的著作流傳百世。其中,1945年出版的“Souvenirs et Solitude”,一經出版便頗受好評。2011年,市場還推出了同名的袖珍版。

「我們必須留下關於讓•扎伊的痕跡。尤其是作為一名文學家,除了通過”Souvenirs et Solitude”這部作品來了解他本人是遠遠不夠的。這部即將出版的「La bague sans doigt」更能揭示出讓•扎伊不為人知的一面。你可以想象一位政治家,在一次次不公平的審判後發現自己被永久監禁的絕望感,但他還是選擇繼續利用智慧和筆桿來做鬥爭。在被囚禁的這段時間,讓•扎伊有更多的時間去反思、研究和創作。因此,大家可以用一種放鬆的心態去品讀這部精彩的懸疑小說。」

1951年3月,讓·扎伊監獄筆記本上的一頁

1951年3月,讓·扎伊監獄筆記本上的一頁。

圖源:www.orleans-metropole.fr

時隔80年,讓•扎伊的首部驚悚小說將再次問世。據Jean-Pierre Delpuech透露,小說於今日(2022 年6月30日)正式發售。

如果你對二戰時期的維希法國和讓•扎伊感興趣,不妨通過這本書深入了解一番。

向上滑動預覽

文字:開心妹

審編:Léa

資料來源:

https://www.francebleu.fr/infos/culture-loisirs/le-polar-ecrit-en-captivite-par-jean-zay-reedite-a-orleans-80-ans-apres-1655991587

https://france3-regions.francetvinfo.fr/centre-val-de-loire/loiret/orleans/un-roman-policier-ecrit-en-prison-par-jean-zay-reedite-80-ans-apres-sa-sortie-2570964.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ean_Za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