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亞社會,每發生一場性侵案件,總會提到一個高頻詞——「熔爐」。
對於《熔爐》,你知道多少?一部改寫了韓國曆史的電影,在電影全球排行榜上高達第18名;一本改編自真實事件的小說,推翻了韓國的法律;還是一個不忍心讀第二遍的故事?


《熔爐》電影劇照

小說作者孔枝泳
今年是小說《熔爐》出版十週年,我們與作者孔枝泳連線,當她回憶起決定與真相站在同一陣營那一刻開始,如何與富家千金的身份割離;如何在寫作時遭受人身威脅;又為何經歷了七年的創作空白期……熔爐十年後,世界變好了嗎?
撰文 譚伊白


《熔爐》電影海報
2006年的一天,韓國首爾,43歲的孔枝泳翻開報紙,看到一篇簡短的新聞,報道光州一所聽障兒童寄宿學校裡的性侵案件。
校長和總務主任在內的10餘名教職工,長期性侵聽障學生,卻因為加害者權勢太大,在判決中被無罪釋放。記者這樣描述最後判決日的法庭現場:「被告判處輕刑,並得以緩刑,翻譯成手語的瞬間,法庭內充滿了聽障人士發出的驚呼聲。」
孔枝泳被這一段話震動了,她彷彿能聽見聽障者的喊叫,這一行文字似乎已經印在她人生中一年時間之久。她坐不住了,馬上行動,跑去了事發地光州。用寫作將真相還原。

聽障兒童家長示威
小說出版後的十年間,韓國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2011年9月,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共有570萬人看了這部電影,數百萬人在網上發起案件重啟調查的請願;
同年10月,韓國國會透過《熔爐法》,是歷史上第一個以小說名命名的法律,切實改變了兒童性侵的法條;
2012年,涉案學校被關閉,涉案教師重新被起訴。


電影中的聽障兒童們
於是,「熔爐」這個詞有了新的意義,它常被用在性犯罪、性侵害有關的事件中,在中文報道中也經常被引用,比如「某地版熔爐」這樣的用詞。
其實韓國一直有著文學推動社會發展的傳統,比如1960年小說家崔仁勳的《廣場》、1971年黃皙暎的《客地》以及不久前轟動東亞社會的趙南柱作品《82年生的金智英》。
孔枝泳因為《熔爐》等多部觸及社會問題的小說,被稱為「韓國文學的自尊心」,並多次被韓國網民投票為「能代表韓國的作家第一名」。
今年6月,十週年版《熔爐》在中國上市。《熔爐》出版十年後,今年57歲的孔枝泳經歷了三段都不太完滿的婚姻,現在三個孩子在各地打拼,她自己一個人搬離了首爾老家,住在韓國南部智異山的山腳下,正在為新的散文集做最後的收尾。
與我們視訊連線時,孔枝泳笑眼盈盈,聊起跌宕起伏的人生和從寫作中記住的真實,溫柔卻堅定。她在以一名文學作者、一名女性的身份不停發聲、不停質問,熔爐十年後,世界變好了嗎?
以下是孔枝泳的自述。


孔枝泳接受一條專訪
我寫小說已經滿20年了。很奇怪,對人生了解越多,就會對人越失望;但更奇怪的是,與這失望相當的對於人類的敬畏、想反抗的力量卻在我體內滋長。
面對現實社會無力的我,寫作是我和世界抗爭的唯一方法。

電影劇照
代表世界上99%的人抗爭
10多年前,在報紙上看到聽障學校的性侵新聞時,我覺得太諷刺了,因為事發地光州是韓國的民主聖地。
當時是三審過後,審判都結束了的狀態,已經沒有希望了,我就是在這個時間點去採訪的。我那時想,即使現實中不能推翻審判結果,我也要去了解孩子們遭受性暴力的事實。

事發學校原型 光州仁和特殊教育學校
在和孩子們相處的10天裡,我什麼都不敢問,也不敢說,怕對他們造成二次傷害。於是我就一直帶他們吃好吃的。直到有一天,孩子們第一次打開心扉,向我說出事實:「無論男孩女孩都遭受了性侵害、不分對象的毆打虐待。」
那一天,我和他們一起哭了。
之後,我反覆往返首爾和光州,調查還原真相。直到現在,只要一想到初次見面就信任我、把故事告訴我的聽障孩子們的眼神,我仍然會流淚。


電影片段
回來後我花了兩年半的時間寫,寫得很痛苦,經常發燒、生病。我幾乎不出門,不能去見朋友,也不出去吃飯,一直待在家裡面。
加害者本來就是很有權勢的人,他們找到了我,約我見面,威脅我。寫小說的期間,盧武鉉總統去世了,韓國的民主退步了很多。當時的情況和小說內容的吻合程度讓我不寒而慄,但我沒有停下我的筆。
看初校、二校,直到完成這本小說,我整整瘦了七公斤。

揭發真相的老師姜仁浩(孔劉飾)
小說在網上連載時就引起了很多關注,書出版後,有一天我突然收到一封信,一看,是孔劉託人寫給我的。
那時他還在軍營裡服兵役,收到了上級送他的禮物,一本《熔爐》。他看完後立馬決定寫信給我,他說:「如果翻拍成電影,請麻煩讓我出演男主角吧。」
之後也聽到他對外說:「拍攝電影《熔爐》是決定我人生的瞬間。我也會老,到我六七十歲的時候,我希望可以對自己說,做得對、沒有錯、不後悔。」

孔枝泳參加電影首映禮(最右)
一年半後電影上映了,有一次我在家裡看了兩份報紙,把報紙展開,從第一版到第五版全部都是《熔爐》的報道。我在家門口坐計程車,司機師傅打開了廣播,20分鐘的新聞有15分鐘都是和《熔爐》有關。
翻拍成電影讓一切截然不同了。我總覺得這件事要被記在史冊上,國家好像要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說實話當時我內心有一些恐懼。
又過了一年半,《熔爐法》頒佈:廢除遭受性侵後需在五年內提起訴訟的限制;廢除強姦未成年殘疾兒童後,可以透過經濟協商達成和解且不予立案的內容,且大大加重了懲處力度。

「獨同咖啡店」開幕儀式
就在小說和電影都完成的那一年,這些孩子們成年了,要開始獨立生活了。我聽說他們在學習咖啡師課程,想開一家小小的咖啡店。所以我和出版社一起籌錢,資助了他們的咖啡一號店,取名叫「獨同咖啡店」,獨同是「獨自」和「一同」的意思。
咖啡店生意非常好,不久二號店也開業了,每年聖誕節,我常常帶著披薩炸雞去陪他們過週年慶。

看著長大的孩子們,孔枝泳感動流淚
《熔爐》是99%和1%之間的問題,1%是性侵犯的校長、老師,是檢察官、法官、律師,我寫下的是世上99%的人如何被1%的人欺負的故事。
個體的幸福是有限的。人們大多是和國家、和時代一起同苦同樂的。從這個層面考慮,我想為改善社會問題做出點微薄的努力。我的小說不只是單純關注社會問題,同時我也習慣了把眼睛望向那些受傷的人、在哭泣的人、孤單的人。

為了寫書,和死刑犯相處六個月
我1963年出生在首爾,家境還算富足,可能同齡孩子的家庭奮鬥十年也趕不上我家。
父母是接受了良好教育的精英,我又是最小的女兒,所以從小在無拘無束的環境里長大的。也正因為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受到過任何差別對待,所以我對外來的男女差別或者不正當的壓迫十分敏感。
大學我在延世大學讀英語專業,畢業後幹過很多工作。最先是做社團的幹事,拿的最低工資,負責接聽電話;後來又到了出版社,還去工廠做過女工。

我從高中開始寫作,但從沒想過要當小說家,我是作為詩人出道的。整理書桌時我看見了舊筆記上抄寫的保羅·艾呂雅的文字,那是學生時期抄下來的:「真正的詩沒有修飾,沒有謊言,也沒有彩虹光芒的眼淚。真正的詩瞭解世界上有沙漠和泥沼,也有上蠟的地板、弄亂的頭髮和粗糙的手……生命之中有詩。」
生命之中有詩,是啊,文學是嵌在生活裡的。上世紀80年代,我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也因為學生運動進了監獄。
在空蕩蕩的牢房裡,我思考以後的人生應該如何度過。結果是我想寫小說。在監獄裡就開始構思,一出來就動手寫了,那是我第一部短篇小說《拂曉》。

熔爐事件紀錄片《視線》
我的人生中有七年寫作空白期,是因為七年不幸的婚姻生活。現在回想,當時我應該是抑鬱症,每天晚上都在發愁,每晚至少喝兩瓶燒酒才能睡得著。
但我還要養育孩子們,不得不重拾寫作,我突然想寫死刑犯的故事。那時候我活得夠絕望了,想找到比我更加絕望的人,讓自己不至於覺得自己太慘吧,這是有點自私的想法。

《我們的幸福時光》電影海報
為此,我在拘留所和死刑犯們朝夕相處了六個月,寫出了《我們的幸福時光》,這是我的代表作之一。書出版後,引起了當時韓國社會就是否廢除死刑問題的強烈討論。
小說完成後其實不該再與他們見面了,但我還是會經常去拘留所看望他們,到現在已經是第17年了。
創作永遠是一件很費力的事情,寫作過程中有時候全身毛孔的都會緊縮起來,就像蠶抽絲一樣。這樣抽出來的絲,人們會誇它像絲綢一樣順滑,但其實是我精疲力盡之後的結果。

三段婚姻,我也渴望得到兩性建議
從我們那一代開始,文壇女性作家明顯活躍了起來。在韓國我應該算得上是女權主義者的鼻祖了。我在27年前發表了成名作《像犀牛角一樣獨自前行》,提到女性主義小說,在《82年生的金智英》之前,就是它了。
在人生道路上,其實兩性關係是很重要的,我小的時候我媽媽沒能給我這方面的建議,她只交往了我爸爸一個男人,經歷了當時很罕見的自由戀愛之後就嫁給了我爸爸,成了全職家庭主婦。
所以我媽媽既沒能給我關於男人的建議,也沒能告訴我如何同時維持家庭和工作。我年輕的時候非常想知道這些,所以五年前,當我的女兒離開我獨立生活,我為她寫了《親愛的女兒》。

(圖片來源©喬伊君)
她常向我抱怨好好吃飯、好好生活太難了,所以我在每教給她做一道家常菜時,也給她一些簡短的人生建議。也希望能講給和我女兒差不多年紀的25歲至35歲的讀者們聽,這本書今年在中國也出版了。
舉例來講,「在覺得疲憊不堪的時候怎麼辦呢?」「覺得我的未來沒有希望的時候該怎麼辦呢?」雖然我不能親自去給她做飯,但我寫的文章可以像一碗溫熱的湯一樣傳達我的心意。
關於成人後——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有兩項任務:離開和做自己。成熟的第一步就是離開,即便這意味著挑戰、恐懼、危險和艱難。第二步,不管我們的離開是否得到認可,都必須堅定立場。
關於區分執念與愛——
之所以會痛苦,是因為自己的內心太執著,所以痛苦才會源源不斷地從心中湧出。痛苦來自哪裡,哪裡便是執念。
他這樣做的時候,你很開心,可他如果不這樣做,你就會陷入悲傷和痛苦的深淵,那麼這就是執念。
對於不斷給你帶來痛苦的人(不管這個人是誰),如果你無法跟他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那就是執念。
一共27道菜,27個人生故事,都是我在平時經常會做的一些非常簡單又好看的家常菜。
比如菠菜沙拉是書裡介紹的第一道。其實都稱不上是料理,把菠菜洗淨,盛在漂亮的碟子裡,再隨意撒上芝士粉就完成了。但你在做飯的時候,在進行儀式感的過程中,可以用這段時間回顧你一天的生活,靜靜地思考。


韓國南部智異山
我當了三十多年的母親,是作家的同時也是一位家庭主婦。在我寫作生涯裡,遇到太多幫助過我的人。如果我告訴他們,從他們身上我看見了沒有翅膀的天使,他們一定會笑出來。
現在我是單身,住在慶尚南道河東郡智異山的山腳下,過著特別簡單但幸福的生活。
寫書寫了20年,我很慶幸自己一直在講述真實。如果我們覺得真相沒有價值,就真的會失去力量。不要用滿腔的憤怒和眼淚結束,要凝視真實直到最後。
來源公眾號: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