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屠敏
一場看不見硝煙的社交媒體大戰正在國外上演。
一方是發展已有 17 年,被馬斯克接手不到一年的老牌平臺 Twitter。根據線上統計資料門戶 Statista 的資料顯示,截至 2022 年 12 月,全球 Twitter 使用者估計為 3.68 億。預計到 2024 年,這一數字將減少至約 3.35 億,比 2022 年下降約 5%。

來源: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303681/twitter-users-worldwide/
另一方是上線僅有 5 天的新品牌 Threads,由 Meta 老闆祖克柏推動,如今使用者數量已經突破了 1 億。取代了 ChatGPT(上線 2 個月後實現 1 億月度使用者),成為使用者規模增長最快的應用。

來源:https://www.quiverquant.com/threadstracker/
這也讓不少人好奇,回想 2019 年國內社交市場風起雲湧時,面對微信牢不可破的地位,國內字節跳動推出「多閃」、快如科技發佈「聊天寶」、快播創始人王欣帶來「馬桶 MT」、網易悄悄上線「聲波」、搜狐對外宣佈「狐友」…然而,挑戰者們沒過多久,幾乎一閃而過再無水花。所以,為什麼國外的 Meta 團隊說幹就幹,說成功就能成功?這款產品背後的技術棧又是什麼樣的?

不知道為何會爆火的 Threads
針對很多網友的疑問,Meta 旗下 Instagram 負責人、也是主導此次 Threads 開發的 Adam Mosseri 發文表示,自己也無法理解 Threads 的爆紅。
他說道,「五天內就有 1 億人註冊了 Threads。我不確定我能否接受這個事實。這太瘋狂了;我無法理解它。
團隊一直在竭盡全力,但我們知道這是一場還處於起跑線的競賽。他們說「讓它(Threads)發揮作用,讓它變得偉大,讓它成長。」 好吧,我們確實做事不按順序進行,但我保證我們會讓這件事變得偉大。」

此話一出,妥妥的「凡爾賽」。
還記得在這款應用發佈的第一天,祖克柏就指出,該應用程序在兩小時內吸引了 200 萬註冊使用者,四小時內吸引了 500 萬註冊使用者,七小時內吸引了 1000 萬註冊使用者。次日,Threads 的註冊人數便超過了 3000 萬。
值得注意的是,這還是在出於隱私政策,Threads 暫沒有在歐盟地區上線的前提下。
現實來看,Threads 爆火有多重因素。

有流量:馬斯克與祖克柏「互嗆」,間接引「爆」競品
其一,馬斯克功不可沒。
作為一款基於文字的「Instagram 版」對話應用,Threads 誕生便帶著「成為 Twitter 的絕佳代替品」的使命。
在功能上,Threads 和 Twitter 有些類似,擁有連續滾動的文字,並帶有類似於「點贊」和「轉發」等功能的按鈕;使用者可以在應用中發佈「Threads」,其他人則可以在下面回覆;關注者的 Threads 也會出現在時間線上;支持最多 500 個字符長度的帖子,另外照片、視訊和連結等常見的內容形式 Threads 也支持發佈……
不過它的功能也並不是十分完善,如不支持 ActivityPub——用於在去中心化網路上發帖的協議、只有一個只讀的網路界面、不支持帖子搜尋等等。
就是這樣一款處於起步,還在迭代中的產品,Threads 本身或許並不起眼。但是,它的誕生時間挺巧妙,恰逢兩家公司(Twitter 和 Threads)的老闆「掐架」失敗、恰巧競爭對手Twitter 宣佈限流、又恰好馬斯克正在一股腦地「攻擊」把它送上了流量話題的寶座。
這不,在 Threads 發佈的當天,當有一眾網友質疑它抄襲 Twitter 平臺時,祖克柏暗戳戳地登上了自己 11 年沒發過帖子的 Twitter 賬號,以無聲勝有聲的方式進行回應:

沒想到,網友的評論倒是提醒了馬斯克。馬斯克在次日直接讓 Twitter 的律師 Alex Spiro發一份律師函給祖克柏,稱,在過去的一年裡,Meta 從 Twitter 「挖」走了數十名員工;其次,Meta 讓這些 Twitter 前員工,開發出了「山寨版 Twitter」,即 Threads。
緊接著,他又開始吐槽 Threads 只是將 Instagram 去掉了圖片模式,這毫無意義。
然而,「口水戰」還沒有結束。
有使用者@祖克柏,說「你應該去太空,這樣真的讓他抓狂」,暗指祖克柏可以再造一個與馬斯克的 SpaceX 競爭的公司或產品,真正讓馬斯克抓狂。沒想到的是,祖克柏現身評論區,還回應了一個「😂」的表情。

在馬斯克看到這個截圖時,被惹惱的他在 Twitter 上直接暴怒點名,「扎克是個混蛋」。

就這樣,一來二去之後,國外科技頭條連續幾天都能見到 Threads 的身影。
或許現在讓馬斯克有些懊惱的是,自己參與的「口水戰」沒有打擊到 Threads,反而讓自家的 Twitter 流量持續下降。
Cloudflare 執行長 Matthew Prince 週日在 Twitter 上分享了一張螢幕截圖,顯示 Twitter 平臺上的流量正在「下降」。


有技術話題:Threads 採用 Python 構建
其二,Meta 團隊反其道而行,在 Threads 後端不用 PHP 開發,而是 Python 3.10 構建,引發了大量技術的人圍觀。
最初向外界披露 Threads 核心技術棧的人是來自 CPython 的核心開發者 Łukasz Langa。他在 Twitter 上分享道,Meta Threads 的後端是使用 Python 3.10 構建的。
它在 Instagram 的 Cinder 分支上運行,其中包括 JIT、延遲載入模組、預編譯靜態模組以及針對普通 Python 3.10 的一系列其他有趣的調整。

要知道,Facebook(Meta 前身)最初創建時,祖克柏使用的是純 PHP 開發的。後來,Facebook 還開發了自己的 PHP 定製版本——Hack,並帶來了一個名為 HHVM(HipHop 虛擬機器)的 PHP 虛擬機器來幫助提高 PHP 程式碼性能。
此次 Threads 沒有直接使用 PHP 開發還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此當聽聞這一訊息時,很多人湧入 HN 平臺進行了圍觀與討論。
有人表示,「PHP 實際速度很快,而 Python 則不然。」

也有網友反駁道,Meta 公司已經使用了基於 PHP + MySQL 構建的最大社群網路,也獲得了數十億使用者和美元,現在業界常說的「Python 對於生產後端來說不夠快」對於他們而言,不足為懼。
具體來看,新品 Threads 基於 Instagram 的 Cinder 分支運行,而根據 Cinder 的 GitHub 頁面介紹,它是 Meta 內部面向性能的 CPython 3.10 生產版本。其中包含了許多性能最佳化,包括位元組碼內聯快取、協程的即時評估、一次方法 JIT 以及一個實驗性位元組碼編譯器,該編譯器使用類型註釋來發出在 JIT 中性能更好的類型專用位元組碼。
目前,Cinder 為 Instagram 提供支持,也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在 Meta 的多款 Python 應用程序中。
不過,Meta 研發團隊表示,其之所以公開 Cinder 是為了促進有關可能將部分工作上游到 CPython 的討論,並減少致力於 CPython 性能的人員之間的重複工作。他們並不希望 Cinder 成為 CPython 的替代品,而是希望讓 CPython 更快。
與此同時,Instagram 擁有非常龐大的 Python 程式碼庫。
因此,很多人也猜測,「他們選擇 Python 的原因很明顯。由於 Instagram 是用 Python 編寫的,而 Threads 基於 Instagram,因此他們可能會使用 Instagram 已有的大量庫。」


最後
目前,Threads 應用程序上沒有廣告,祖克柏表示,只有在明確走上 10 億使用者的道路後,公司才會考慮盈利問題。
最後,新銳對上老牌,雖說 Threads 日後能否留住使用者還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但僅是當前從首批使用者量來看,勢要挑戰大前輩 Twitter 的 Threads 首戰告捷。
參考:
https://github.com/facebookincubator/cinder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36612835
https://twitter.com/SundaeDivine/status/1678376963206000641
https://www.threads.net/t/CuhPRxzgzBT/
https://techcrunch.com/2023/07/10/instagrams-threads-app-reaches-100-million-users-in-just-five-days/
https://www.cnbc.com/2023/07/10/twitter-traffic-is-nosediving-as-metas-threads-hits-100-million-user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