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王啟隆
透過「歷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今天是 2023 年 2 月 27 日,在 1996 年的今天,世界知名 IP 寶可夢繫列的首部作品(紅、綠版)於日本推出。因其獨特的遊戲系統廣受大眾的歡迎,初代遊戲在日本銷量即破 800 萬。任天堂趁此熱潮,推出後續的一系列遊戲、漫畫、書籍、對戰卡片及周邊產品,還聯合日本東京電視台推出電視動畫,及往後一年一度的劇場版動畫電影,更在 1998 年成功進軍美國,後拓展至世界各地。回顧計算機歷史上的 2 月 27 日,這一天都發生過哪些影響了我們今天生活的關鍵事件呢?
1967 年 2 月 27 日:UML 之父 Grady Booch 出生

圖源:維基百科
1967 年 2 月 27 日,美國軟體工程師格雷迪·布奇(Grady Booch),他以與 Ivar Jacobson 和 James Rumbaugh 共同開發統一建模語言(UML)而聞名,因其在軟體架構、軟體工程和協作開發環境方面的創新工作而享譽國際。1995 年,布奇被選為計算機協會會員。在進入 IBM 後不久,他於 2003 年被任命為 IBM Fellow(會士,最高級別的會員) ,並於 2008 年 3 月 18 日就任現職,隨後,他於 2010 年被公認為 IEEE Fellow。布奇在 2016 年被授予 IEEE 計算機協會計算機先鋒獎,該獎項表彰他在對象建模方面的開創性工作,該工作導致了統一建模語言(UML)的創建。
1977 年,格雷迪·布奇大學畢業,在美國空軍學院獲得學士學位,並於 1979 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獲得電氣工程碩士學位。布奇畢業後在范登堡空軍基地工作。他最初是一名項目工程師,後來管理太空梭和其他項目的地面支持任務。獲得碩士學位後,他成為空軍學院的講師。1981 年,Rational Software Corporation 成立,布奇一直擔任該公司的首席科學家,並一直工作到 2008 年 3 月;在此期間,這家公司於 2003 年被 IBM 收購。此後,布奇成為了 IBM Research 的軟體工程首席科學家和 Benjamin Cummings 的系列編輯。布奇畢生致力於改進軟體開發,他開發的 UML 語言大大改善了系統開發人員的工作效率。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98 年 2 月 27 日:Apple Newton OS 和 Newton 平臺正式停運
1992 年 1 月 7 日,蘋果當時的執行長約翰·斯卡利(John Sculley) 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消費電子展(CES)上發表主題演講時,創造了「PDA」這個詞。他宣佈,蘋果將在 1993 年推出掌上電腦大小的資訊設備,比個人電腦更容易使用,售價低於 1000 美元,這便是 Apple Newton。
Newton 是賈伯斯離開蘋果之後,約翰·斯卡利為取而代之推出的全新產品系列,而這款電子設備配置的作業系統,便是 Newton OS。Newton OS 完全使用 C++ 編寫,並經過調整以降低功耗並有效地使用可用記憶體。許多應用程序都預裝在 Newton 的 ROM 中,以便為使用者應用程序節省 RAM 和快閃記憶體儲存空間,從而快速開機啟動。

圖源:維基百科
在 1993 年 Newton PDA 發佈後不久,蘋果開發人員對新的 Newton OS API 並沒有太多的關注,而是對為 Macintosh 和 Windows 平臺開發更感興趣。直到兩年後,開發人員才看到為 Newton OS 開發軟體的潛在市場。因此,當時的 Newton OS 有不少重要程序是由第三方開發者開發的,比如改善 Newton OS 原先那個糟糕的手寫識別技術的增強軟體。Newton OS 的許多創新元素是 Macintosh 系統軟體當時所缺失的,比如抽屜式界面和淡入淡出動畫。在賈伯斯歸來後,Mac OS X 吸收了 Newton OS 中的這些優點,其手寫識別系統的一部分也在 Mac OS X 中被實現,命名為 Inkwell。
Newton OS 的手寫識別引擎由前蘇聯科學家斯捷潘·帕奇科夫領導的 ParaGraph 國際公司所開發,其早期版本的缺陷導致了蘋果公司在宣傳上的失敗和風評的淪陷。然而,隨著基於作業系統 2.0 版本的 Newton PDA 的發佈,手寫識別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改進,被許多評論家、測試者和使用者認為是當時行業中最好的,甚至在後來被描述為「世界上第一個真正可用的手寫識別系統」。
不過這個項目顯然失去了其為個人電腦帶來革命,以及改寫當代的程式設計的目標。Newton 項目的遠大願景敗給了項目縮水、眼光短淺,以及對於其可能與蘋果自身的 Macintosh 電腦競爭的恐懼。結果,Apple Newton 被重新開發為PDA,作為 Macintosh 的周邊,而不是成為可能與 Macintosh 競爭的獨立電腦。1998 年 2 月 27 日,Apple Newton OS 和 Newton 平臺停止支持,蘋果公司最終在史蒂夫·賈伯斯的指導下於 1998 年停止了該平臺,也就是賈伯斯重返公司一年後。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08 年 2 月 27 日:微軟發佈了 Windows Server 2008
Windows Server 2008 是微軟的伺服器作業系統,繼承自 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Server 2008 在進行開發及測試時的代號為 Windows Server 「Longhorn」,也就是 Windows Vista 的伺服器版本;因此,兩者擁有很多相同功能。與 Windows 2000 的 Professional 版和 Server 版一樣,Windows Server 2008 和 Windows Vista 在開發時共享大多數的程式碼,連 Service Pack 皆可共享;Vista 和 Server 2008、XP 和 Server 2003 間存在相似的關係——比方說,XP 和 Server 2003 的代號分別為 Whistler 及 Whistler Server。

圖源:維基百科
Windows Server 2008 的測試版本 Server Longhorn Beta 1 於 2005 年 7 月 27 日發佈、Beta 2 版本則於 2006 年 5 月 23 日公佈,2007 年 4 月發佈了功能發展齊備的 Beta 3 版本。正式版在 2008 年的今天,也就是 2008 年 2 月 27 日發佈,版本號為 6.0。在 Windows Server 2008 發佈時,即已包含了 SP1。2009 年 5 月 14 日發佈集成 SP2 的版本。大多數的 Windows Server 2008 都同時擁有 64bit 和 32bit 兩個版本。微軟曾宣稱 Windows Server 2008 是該公司最後一個支持 32 位的伺服器作業系統,從 Windows Server 2008 R2 起只支持 64 位。
Windows Server 2008 的核心編碼與 Windows Vista 一樣, 因此它包含有許多同樣的改進。當中最引人注意的地方是它嶄新的安裝模式:它在安裝時允許伺服器的管理員選擇安裝整個伺服器軟體,又或是隻安裝「伺服器核心」(Server Core)。「伺服器核心」是 Windows Server 的特色功能,可以讓使用者恢復到從前的安裝方式,沒有使用者圖形接口,所有的設置與維護全都是由腳本控制,或者是利用 Microsoft Management Console 作遠端連線操作。
「伺服器核心」同時也不會內建 .NET Framework,IE 瀏覽器及其他許多跟核心伺服器不相干的功能。一個「伺服器核心」主機可以以四個身份來控制網域控制者、DNS 伺服器、DHCP 伺服器及檔案伺服器。現在,市場上有很多伺服器作業系統;如果你要搭建個人伺服器,你會選擇哪一款軟體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真知灼見。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08 年 2 月 27 日:Microsoft 發佈了 WorldWide Telescope(WWT)計劃
WorldWide Telescope ( WWT ) 是一組開源應用程序、資料和雲服務,最初由微軟的研究院 Microsoft Research 創建,但現在是託管在 GitHub 上的開源項目。.NET 基金會擁有其版權, 而整個項目交由美國天文學會管理,並得到了摩爾基金會和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WWT 項目於 2008 年 2 月 27 日的 TED 大會首度公開,不過其開發可追溯到 2002 年。WWT 中使用了微軟自家開發的 Silverlight 技術來呈現動態視覺效果。
在 21 世紀,各種望遠鏡觀測的資料已經達到數百 TB,很快就會超過 PB。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寶貴的資源,拉近天文學與普通民眾的距離,一直是廣大天文工作者面臨的難題。而微軟在此時推出了 WorldWide Telescope 技術,為這一難題很好地提供了解決方案。WWT 的本質是資源融合,也是一種開源;它通過網際網路把全球的天文資源無縫透明地融合在一起,藉助強大的資料庫、網路技術和友好的使用者界面,為全世界的人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使用天文資料的方式,讓普通人也能一覽那些以往只有天文學家才敢問津的頂級專業天文資料。

圖源:維基百科
在 WWT 中,使用者可以通過平移和縮放來導航天空,或探索從地球表面到過去的宇宙微波背景的 3D 宇宙,查看有關該區域的視覺圖像和科學資料(學術論文等)和裡面的物體。WWT 的資料來自數百個不同的資料來源,但其開放資料性質允許使用者探索符合 WWT 支持格式的任何第三方資料。該軟體利用 Microsoft 的 Visual Experience Engine 技術運行,還可用於視覺化任意或抽象的資料集和時間序列資料。
WWT 是完全免費的,目前有兩個版本:在 Microsoft Windows 下運行的本機應用程序,可以使用計算機圖形卡的特殊功能來渲染多達 50 萬個資料點;另一個版本則是基於 HTML5 和 WebGL 的 Web 客戶端。Web 客戶端使用響應式設計,允許人們在智慧手機和桌上型電腦上使用它。截至 2016 年,WWT 已被至少 1000 萬活躍使用者下載。當你使用這樣的天文觀測軟體時,你會首先探索浩瀚宇宙中的那一片區域或星球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真知灼見。
【歡迎投稿】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電腦科學發展至今,有許多至關重要的事件、人物,歡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歷史上的今天」,投稿郵箱:tangxy@csd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