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 大戰全面升級;初版 Unix 發佈 | 歷史上的今天

整理 | 王啟隆

透過「歷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今天是 2022 年 11 月 3 日,在 1957 年的今天,前蘇聯衛星 Sputnik 二號載著一隻名叫萊卡的狗成功上天;小狗萊卡作為太空中的第一個生物,才剛飛上天沒幾個小時,就死於驚嚇和中暑衰竭。

儘管萊卡在太空只生存了幾個小時,然而,它短暫的太空旅程證明了哺乳動物能夠承受火箭發射後一定的嚴酷環境,為未來的載人飛行鋪平了道路。回顧科技歷史,11 月 3 日還誕生了許多關鍵事件,對我們的科技進程產生了許多影響。

1962 年 11 月 3 日:Steam 之父 Gabe Newell 出生

Gabe Newell 誕生於 1962 年 11 月 3 日,有不少的中國電腦遊戲玩家都認識他,因為他是知名遊戲公司 Valve 和主流遊戲平臺 Steam 的創始人,被親切地稱為「G胖」。Steam 平臺是 Valve 公司聘請 BitTorrent 發明者 Bram Cohen 親自開發設計的遊戲和軟體平臺,是全球最大的綜合性數字發行平臺之一。玩家可以在該平臺購買、下載、討論、上傳和分享遊戲和軟體。

圖源:維基百科

圖源:維基百科

Gabe Newell 在加州戴維斯的戴維斯高中接受教育,並在 20 世紀 80 年代初進入哈佛大學;後來他退學加入了微軟,在那裡他幫助開發了 Windows 作業系統的第一代,Gabe 經常說自己是前三個版本的 Windows 的「製作人」。

1996 年,他和 Mike Harrington 一起離開微軟,創建了遊戲公司 Valve。在 Valve,他和 Harrington 用自己的資金開發知名電子遊戲《半條命》(Half-Life),這款遊戲開創了 FPS 遊戲的新規範,開啟了 MOD 模組遊戲熱潮;你可能不知道《半條命》,但也許或多或少聽說過它的衍生遊戲——CS(反恐精英)。

在《半條命》發佈後,Gabe Newell 開始構思《半條命 2》,創作過程中,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研究 Steam 項目,2002 年,Steam 平臺與 CS1.4 Beta 一起問世,無數遊戲發行公司的遊戲在此平臺上發行、更新;Steam 平臺在 2011 年控制了大部分 PC 遊戲下載市場,也讓 Gabe Newell 成為了美國最富有的人之一,截至 2017 年,他的淨資產估計為 55 億美元。

由於 Gabe Newell 的多款暢銷遊戲(如《半條命》《求生之路》《傳送門》)均未推出第三代續作,止步於第二代,導致玩家開玩笑稱他「不會數 3」;Gabe Newell 本人也在《DOTA 2》的個人主題語音包中對此事進行自嘲。有趣的是,他的生日卻是 11 月 3 日,帶了一個數字「3」。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62 年 11 月 3 日:ZIP 格式的締造者 Phillip Katz 出生

Phillip Katz 於 1962 年 11 月 3 日出生在美國威斯康星州,他因共同創造了用於資料壓縮的 Zip 檔案格式而聞名於世,他還編寫了 PKZIP 程序,這是一種在 DOS 下創建 Zip 檔案的程序。

20 世紀 80 年代末,系統增強協會(SEA)和 Phillip Katz 的公司 PKWARE 公司之間的版權訴訟在 BBS 社區被廣泛宣傳。Phil Katz 的軟體生意非常成功,但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裡,他一直在與社交孤立和慢性酗酒作鬥爭。

Phillip Katz 畢業於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UWM)的電腦科學工程專業;畢業後,他被艾倫-布拉德利公司(Allen-Bradley)聘為程式設計師。他編寫程式碼來運行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為公司客戶在世界各地的車間操作製造設備。

1986 年,Katz 離開 Allen-Bradley,去了密爾沃基的軟體公司 Graysoft 工作。當時,他正在研究一種替代 ARC 壓縮格式的方案,名為 PKARC;ARC 程序是用 C 語言編寫的,源程式碼可以在 System Enhancement Associates 的 BBS 上找到。他把自己用來替代 ARC 的程序 PKARC 在社區上開源,並得到了迅速傳播;Katz 順勢在這一年(1986)創立了 PKWARE 公司,但他還是在 Graysoft 繼續工作到 1987 年。

圖源:維基百科

圖源:維基百科

在 Katz 開始自己於 PKWARE 的事業後,他很快遭到了同行的打擊:ARC 程序的製造商 System Enhancement Associates (SEA)起訴 Katz 侵犯了 ARC 商標和版權。審判中最有力的證據來自獨立軟體專家約翰·納瓦斯(John Navas),他被法院任命來比較這兩個程序;他表示,PKARC 是 ARC 的衍生作品,指出兩個程序中的註釋通常是相同的,包括拼寫錯誤。

1988 年 8 月 2 日,原告和被告宣佈達成和解,其中包括一份保密的交叉許可協議。洩露的協議檔案顯示,根據和解條款,被告向原告支付了 2.25 萬美元的專利費,以及 4 萬美元的費用報銷;此外,在協議生效後,被告將向原告支付 ARC 兼容程序所有收入的 6.5%的專利使用費。

SEA 與 PKWARE 的爭端迅速發展成為當時網路論壇上的熱點事件,SEA 的訴訟激怒了許多共享軟體使用者,他們認為 SEA 是一家「沒有氣量的大公司」,而 Katz 是「小人物」。社區在很大程度上站在 Katz 一邊,因為 SEA 試圖追溯性地宣佈 ARC 檔案格式是封閉和專有的。

在這一年之後,1989 年 1 月,Katz 通過發佈 APPNOTE.TXT 規範,創造了 Zip 檔案格式,並聲明 Zip 檔案格式永遠開源開放;ARC 格式從此銷聲匿跡,Zip 格式被逐漸採用為主要標準。這是屬於 Phillip Katz 的一次復仇,SEA 公司也因此失去了市場的話語權,就此覆滅。

不過,Katz 在 20 世紀 90 年代早期堅決反對微軟的 Windows。這導致 PKWARE 錯失了一大良機,取而代之的是 WinZip 成為了如今的標準;或許,正是這些坎坷的經歷讓 Phillip Katz 變得孤僻並開始酗酒,從 1994 年到 1999 年 9 月,Katz 因在被吊銷或吊銷駕照後操作而被逮捕了 5 次。

2000 年 4 月 14 日,Phillip Katz 被發現倒在酒店房間裡,享年 37 歲;這位偉大而年輕的開發者,這名敏感而孤獨的程式設計師,就此英年早逝。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71 年 11 月 3 日:Unix 第一個版本發佈

Unix 是一個多工、多使用者的計算機作業系統家族,前身為 1964 年啟動的 Multics。由於項目緩慢,1969 年貝爾實驗室退出,後來參與項目的肯·湯普森、丹尼斯·裡奇等人開始自研 Unix。Unix 直接影響了如今流行的所有作業系統。

Unix 之父是肯·湯普森(Ken Thompson),他在貝爾實驗室與丹尼斯·裡奇、道格拉斯·麥克羅伊共同主導開發了 Unix 作業系統,是1983 年圖靈獎得主。湯普森還是 Plan 9 創始成員及開發者、B 語言發明人、UTF-8 共同發明人、Go 語言共同發明人。

Unix 家族

Unix 家族

圖源:維基百科

在湯普森三人開發 Unix 後,Unix 迅速在學術機構和大型企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當時的 UNIX 擁有者 AT&T 公司以低廉甚至免費的許可將 Unix 原始碼授權給學術機構做研究或教學之用,許多機構在此原始碼基礎上加以擴展和改進,形成了所謂的「Unix 變種」,這些變種反過來也促進了 Unix 的發展,其中最著名的變種之一是由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開發的柏克萊軟體套件(BSD)產品。

此後的幾十年中,Unix 仍在不斷變化,其著作權所有者不斷變更,授權者的數量也在增加。Unix 的著作權曾經為 AT&T 所有,之後 Novell 擁有獲取了 Unix,再之後 Novell 又將著作權出售給了聖克魯茲作業,但不包括智慧財產權和專利權。有很多大公司在獲取了 Unix 的授權之後,開發了自己的 Unix 產品,比如 IBM 的 AIX、惠普的 HP-UX、SCO 的 Openserver、SUN 的 Solaris(被 Oracle 收購)和 SGI 的 IRIX。

Unix 因為其安全可靠,高效強大的特點在伺服器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直到 GNU/Linux 流行開始前,Unix 也是科學計算、大型機、超級計算機等所用作業系統的主流。現在其仍然被應用於一些對穩定性要求極高的資料中心之上。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10 年 11 月 3 日:「3Q 大戰」進入高潮

在 9 月 27 日的「歷史上的今天」專欄裡,我們介紹了「3Q 大戰」的開始,這是業界知名的一場網際網路大戰,由奇虎 360 和騰訊兩家公司圍繞「壟斷和隱私保護」而展開。

而直到 2010 年 11 月 3 日傍晚 6 點,騰訊公開信宣稱,將在裝有 360 軟體的電腦上停止運行 QQ 軟體,倡導必須卸載 360 軟體才可登陸 QQ,這是 360 與騰訊一系列爭執中,騰訊方面迄今為止最激烈的行動,正是此舉將「3Q 大戰」引向了全新的局面,引起了國家的關注。

圖源:維基百科

圖源:維基百科

在騰訊強硬的行動之後,還是 2010 年的這一天,360 公司於晚上 9 點左右發表回應「保證 360 和 QQ 同時運行」,隨後 360 公司”扣扣保鏢”軟體在其官網悄然下線;11 月 4 日,360 發表公開信稱:願擱置爭議,讓網路恢復平靜,360 扣扣保鏢正式下線。在國家相關部門的強力干預下,QQ 已與 360 開始恢復兼容;同日,360 公司發出彈窗公告宣佈召回”扣扣保鏢”,請求使用者卸載,而此舉似乎有了和解的跡象。

直到 11 月 5 日,工信部通訊保障局和公安部正式介入此事,並在先前便已分別找到兩家公司問詢。2010 年 11 月 5 日上午,工信部、網際網路協會等部門開會討論此事的應對方案;政府部門已經介入,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雙方不再紛爭。360 方面也在此形勢下宣佈召回「扣扣保鏢」軟體,兩家公司不得再發布煽動此事的新聞和訊息。

隨後,奇虎 360 公司於 11 月 10 日宣佈 QQ 和 360 已經恢復兼容,並在官方網站發佈名為《QQ 和 360 已經恢復兼容 感謝有您!》的公告,感謝廣大使用者對 360 軟體的支持,公佈了有關部門的聯繫方式,提醒使用者若發現二者軟體若出現衝突可向相關部門舉報。這場大戰就此停歇了幾個月,直到 2011 年騰訊再次對簿公堂,以及 2012 年奇虎 360 的反訴。

「3Q 大戰」深深地影響了中國網際網路歷史的發展和法律的完善,關於它的記載不應只用幾篇專欄概括;11 月 3 日騰訊宣佈的「二選一」更是代表著這起事件到達了最高潮:即使是 2022 年的現在,我們也很難在網路產品的強制「二選一」之間做出取捨。

【歡迎投稿】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電腦科學發展至今,有許多至關重要的事件、人物,歡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歷史上的今天」,投稿郵箱:tangxy@csdn.net 。

相關文章

比爾·蓋茲退位 | 歷史上的今天

比爾·蓋茲退位 | 歷史上的今天

整理 | 王啟隆 透過「歷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今天是 2022 年 1 月 13 日,在 1906 年的今天...

.Net 問世 | 歷史上的今天

.Net 問世 | 歷史上的今天

整理 | 王啟隆 透過「歷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今天是 2023 年 2 月 13 日,在 2001 年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