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這個職位,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很多人在創業時認為,如果公司要以產品為主導,就該聘請一位專業的產品經理。但本文作者卻指出:產品經理這個職位是一個「錯誤」。

原文連結:https://sollecitom.github.io/software-product-development-blog/posts/2023/2023-10-21-product-manager-role-is-a-mistake/

作者 | Michele Sollecito 譯者 | 彎月

軟體開發公司一般都不是由擁有深厚的軟體產品構建背景的人創辦的。

創辦企業的人往往知道如何獲取資金,而且了解自己的目標行業。他們從事相關行業很長時間,對自己的行業瞭如指掌,確信自己能夠成功,而且可以利用人脈和技術來獲取創辦公司所需的資金。這些人往往事必躬親,而且能夠細數領域專家領導公司的種種弊端。領域專家成功創辦企業的例子並不罕見,而且他們做得非常好,我也不會做得太差?

但有時,他們也會承認自己的不足,並聘請專人負責決策事宜。通常,他們會認為:「我們想成為一家產品公司,而不是服務組織。產品公司以產品為主導,因此應該由產品經理來負責。」

(這是一個可怕的認知錯誤,卻很常見,以產品為主導並不意味應該由產品經理來負責。)

於是,他們聘請職業產品經理,並讓他們制定所有決策。每當有人反對這個想法時,他們給出的答案往往是:「所有大公司的運營都是如此,比如亞馬遜、蘋果、特斯拉等等。」毫無疑問,許多大公司確實將控制權委託給了一個人——但並非所有大公司都採用這種模式。

交予偉人

交予偉人

那麼,將一家公司的控制權交給一個人有什麼問題呢?問題不在於模式本身,而在於交給誰,也就是掌握控制權的人。

人類渴望名垂青史,電影、書籍、文獻、名言,每當聽說通過自身的理想和努力改變世界的人,我們都會倍受鼓舞。畢卡索、傑夫·貝佐斯、莫扎特、史蒂夫·賈伯斯、尼古拉·特斯拉、伊隆·馬斯克、羅伯特·奧本海默、彼得·蒂爾、李奧納多等等,這些人廣受大眾的崇拜。他們的偉大理想,散發出的魅力、堅定不移的自信和頑強,怎能不讓人愛?許多人願不惜一切代價與這些人共事。

這些偉人設想了另一種現實,然後全身心投入工作,並用他們的意志力創造奇蹟。儘管這些人物富有爭議,但每個人都夢想著能像他們一樣。你可以愛他們,也可以恨他們,但你一定熟知他們。

那麼,採用這種模式有什麼問題?沒有任何問題,這種模式很了不起。

但並不適合每家公司

但並不適合每家公司

但你知道上面提到的這些偉人有什麼共同點嗎?答案是:他們都不是產品經理。沒有一個是產品經理。你可以仔細想一想,哪位產品經理的貢獻能與上面這些偉人相媲美。

這些人是藝術家、數學家、發明家、科學家、執行長,而且往往擁有多重身份。你知道他們還有什麼共同點嗎?他們之中沒有任何人為 OKR、KPI、資料或其他人的意見所驅動。這些偉人畢生都在為自己的理想奮鬥,全力以赴,而且永遠不妥協。

此外,他們往往擁有強烈的觀點、強烈的自我、自己的做事方式、不拘小節且蔑視平庸。他們處於失業邊緣,而且不願為大公司工作。對他們來說,人生的樂趣就在於創造非凡。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無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想象一下,如果只是因為客戶想將雕塑掛在牆上,就要求米開朗基羅不要雕刻雕像的背面,會是什麼結果。

但越是平庸的人,就越有可能被這種偏執和熱情拖住腳步。他們更願意妥協、降低標準、偷工減料。

偉大有不同的程度,一個人越偉大,就越接近最偉大的人的行為。

所以,如果你能找到一個偉大的人,那麼當然可以為他們讓路,將產品和公司的控制權交給他們。他們會創造出非凡。

然而,你不太可能找到這樣的人才,即便找到了,他們也不願為你工作或與你共事,而且你也無法容忍他們的自我和偏執。

錯誤

錯誤

那麼,怎麼辦呢?人們常犯的一個巨大的錯誤是即便沒有這樣的偉人,也要採用需要這樣的模式。很容易就招聘到的產品經理往往都不是偉大的人。他們只是一群跟班、框架狂熱分子、主題專家、攀登職業階梯的人、指標迷或者是MBA高材生,但他們卻與偉大毫無關係。

那麼,一群不同類型的人妄想複製聽過或讀到過的他人的豐功偉績,結果會怎樣呢?你以為「以產品為主導」就意味著由產品經理制定所有決策,並因此而聘請職業產品經理,結果會怎樣呢?

結果可能是致命的,通常很要命。而且還不是人們可以預見的即將到來的死亡。這種危害更隱蔽,它會削弱公司的實力,掏空其靈魂,直到一無所有。

你僱用的這些產品經理沒有遠見、魅力、專業知識、堅定的信念或技術技能。你將權力賦予這樣的一群人,他們會做什麼?他們會謹慎行事,玩弄辦公室政治。因為他們知道自己難當大任,所以他們會不斷強調自己的功勞,並想方設法逃避責任。

首先,他們會藉助資料驅動決策的力量。他們不承認你可以找到每項主張的支持資料,卻假裝他們的決定是根據給定資料所能做出的唯一合理可能性。每當出現問題時,他們會歸咎於市場、資料質量或公司運氣不好,從來都不是他們的錯,因為資料就是這麼說的。

其次,他們會引入各種框架和角色。制定出一個眼花繚亂的職業發展框架,其中包含 18 個級別、季度績效評估、績效指標規劃、ADR、PRD、RACI、MOSCOW、OKR、KPI、DORA 以及 SAFe 等等。每當有人不遵循流程、不以資料為驅動、沒有編寫足夠的文件、沒有保持文件最新就會受到指責。最終,公司還會冒出 KPI 總監、產品運營副總監和數字白板解決方案全球主管等職位。很快,一切事宜都需要批准,沒有人能夠全權控制流程或者任何一個方面。一切都需要成立大型委員會,任何人都可以對任何事情說「不」,但沒有人可以自信地說「是」。

會議的數量也往往呈爆炸式增長:狀態報告會議、協調會談、一對一會議、員工會議、戰略討論會議、背景設定會談、發佈會議、發佈停止會議、項目報告會議等等。

最終,他們還會僱傭大量的「壞人」。招聘的判斷基準成了是否會構成威脅,因此凡是與「偉大」沾邊的人才都會被拒之門外。理想的員工是沒有思想的「全能者」,能按照吩咐完成所有工作,沒有任何異議,也不關心質量。這些產品經理需要藏身於眾人中間,這樣每每都能找到背鍋的人。尤其是產品經理的數量會猛增。整個產品經理的層級結構中,每個團隊中的每個方面都有一個或多個產品經理,而所有人的行為都相同。

危害

危害

讓平庸的人來負責公司的發展,結果會怎樣呢?那肯定好不了。

凡是有一絲出眾的人才最終都會離開,要麼被平庸的獨裁者趕走,要麼因無法忍受環境而自行離開。

各項工作逐漸陷入停頓。做任何事情都會變得異常痛苦,你需要承擔重大的承諾和風險。人人自危,明哲保身。任何宏偉的願景都會變得如此不切實際,很快就會被放棄。只有唾手可得的成果和穩贏的工作才有人做。即使對自己的技術不感興趣的人也會感到痛苦並最終離開。最後剩下來的人都已麻木,只會讓公司每況愈下。

整個過程非常緩慢,但可以肯定的是,公司會失去最優秀的人才,忘記自己的願景,逐步陷入內耗,並最終走向衰亡。最糟糕的情況是,公司半死不活,把充滿激情的人變成憎惡自己的工作的行屍走肉。

一線希望

一線希望

那麼,除了尋找、聘請偉大的人,並由他們來負責公司之外,還有其他選擇嗎?如果沒有偉人及其出眾的技術力,能否建立一家成功的產品公司?好訊息是,可以!實際上,我們還有另外一種模式。

那就是聘請每天都充滿活力的人。每個人都有所長,苦心鑽研自己的技術,並以質量為動力。然後,將他們組成一個團隊,無需個人承擔責任,確保個人擅長領域的重疊最小化。你付錢讓他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以此為樂趣,作為交換,他們投入時間和技術為你的公司服務。

雖然這些人仍然有自身的問題、固執、自負、古怪或反覆無常,但只要將問題分配給他們,讓他們好好工作,他們就會全身心投入,幫助你的公司取得成功。

領導和產品經理呢?

領導和產品經理呢?

我們完全不需要考慮領導嗎?不需要,沒有這些人也無傷大雅。你完全可以取締團隊領導,並讓各個領域的領導者作為由外向內的協調員。但如果你覺得每個領域都有一個負責人,那麼一定要讓優秀的人擔任這個角色。領域的領導者應該富有遠見、魅力、力量和激情,而且還有一些極端的行為,與賈伯斯、馬斯克、貝佐斯之類的人很像。千萬不要掉進這樣的陷阱:只因為一些人能夠短期內減輕你的負擔,只因為他們聽話、不需要你費心關注,就讓他們來負責公司。這是一個錯誤的舉措,會讓你面臨上述風險。

那麼產品經理呢?運營良好的公司不需要產品經理嗎?不需要。至少不需要傳統意義上的產品經理。這種模式仍然需要優秀的人才,對自己的專業領域富有熱情和遠見。你需要專注於產品發現、產品可觀察性以及傳統的其他領域來擔任產品經理的角色。但你招聘這些人才的基礎是看重他們的能力,而不是衝著頭銜。你不應該賦予這些人產品經理的角色,而是將他們和熱衷於工程、設計、性能、業務和領域知識的人放在一個團隊中。

產品經理真的都這樣嗎?

產品經理真的都這樣嗎?

如果讓一位沒有遠見、魅力、激情、技術力和意志力的人擔任產品經理,必然會出現文中描述的問題和風險。那麼,為什麼我們還要討論產品經理呢?因為讓擁有產品經理頭銜的人負責軟體產品的開發已然成為一種趨勢。公平地說,有些產品經理確實很出色,他們在文中我描述的兩種模型中都有很好的表現。但無論他們的背景如何,都無法超越文中提到的那些偉人。此外,他們只是極少數,大多數職業產品經理根本沒有能力承擔領導的角色。

相關文章

震驚!C 語言字串處理有很多坑?

震驚!C 語言字串處理有很多坑?

【CSDN 編者按】毋庸置疑,在使用 C 字串時必須小心,否則你就會因為各種的未定義行為而感到頭疼。 原文連結:https://www.de...

什麼「提示工程」,根本行不通!

什麼「提示工程」,根本行不通!

在 AI 的推動下,提示工程師悄然上崗,有人稱其不寫程式碼也能年入百萬。但「提示工程」到底是什麼,它真有傳說中的那麼神奇且「吃香」嗎? 原文...

WebAssembly 正在吞噬資料庫!

WebAssembly 正在吞噬資料庫!

WebAssembly 的出現,給予了資料庫領域新的動力,也隨之帶來了更多的可能與變革。 原文連結:https://dylibso.com/...

不要拿 ChatGPT 幹這 6 件事

不要拿 ChatGPT 幹這 6 件事

雖然 ChatGPT 是一個強大的 AI 工具,能夠生成連貫和相關性極強的回覆,但它也有其侷限性。它不是敏感資訊的安全渠道,也不是法律或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