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何苗
在 iOS 14 發佈後,有關蘋果開發自己的搜尋引擎的訊息就越來越受到關注。近期,據矽谷最富盛名的付費科技媒體 The Information 的一份報告稱,蘋果佈局中的搜尋引擎可能會延遲。
2018 年,蘋果收購了一家機器學習初創公司 Laserlike,該公司由三位前Google搜尋工程師 Anand Shukla、Srinivasan Venkatachary 和 Steven Baker 創立。然而,目前據 The Information 訊息,這幾位工程師們已經回到了Google。Srinivasan Venkatachary成為Google新任工程副總裁,向技術與社會高級副總裁 James Manyika 彙報。Baker 和 Shukla 現在都在 Manyika 的團隊中。
目前尚不清楚這三人是否同時離開蘋果,在人才流失到Google的情況下,蘋果的搜尋技術勢必面臨挫折。

蘋果與Google的合作與競爭
蘋果與Google的關係向來有些複雜。
搜尋巨頭Google成功的商業模式,驗證了搜尋是網際網路時代獲取流量以及由之獲取鉅額利潤的重要手段,也正因為如此,Google此前每年向蘋果支付 180 億至 200 億美元,以此保證成為蘋果設備上的默認搜尋選項。每年Google向蘋果支付的費用幾乎佔到蘋果全年在全球的全部利潤的 15-20%。
Google將自身的搜尋引擎安排到各個網際網路流量的入口處,這樣的模式正在遭遇來自監管層的空前挑戰。2020 年 10 月,美國司法部對Google的壟斷訴訟一石激起千層浪,蘋果同樣被牽涉其中。
在這一背景下,蘋果推行自己的搜尋引擎,拋棄對Google搜尋引擎的依賴,更加成為了一件順理成章的事。這在業內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從蘋果設備作業系統iOS14 發佈以來,這樣的跡象已經越來越明顯,有細心的使用者已經發現,在 iOS 主界面 Spotlight 搜尋欄進行的搜尋結果,已經是由蘋果自主生成,而非Google搜尋引擎所提供。
在硬體、內容生態方面更為完備的蘋果,近年來越來越強調旗下生態服務性收入。如果蘋果開發一個Google搜尋的競品,不僅可以在與Google的定期談判中增加其對交易的籌碼。換個角度,推進自身的搜尋引擎,也將更好地連接旗下內容生態與使用者,無疑是蘋果下一個發展階段的重要一環。

與Google的搜尋引擎抗衡,蘋果的差距有多遠?
The Information 早前就曾報道,蘋果正秘密開發用於iPhone的搜尋引擎,與Google展開正面競爭。
實際上,蘋果在自身搜尋引擎的打造方面早已佈局。前面提到,2018 年,蘋果試圖通過收購機器學習初創公司 Laserlike 來加強網路搜尋引擎的開發,該公司構建了一個搜尋應用程序,去使用個性化機器學習技術來提供與每個使用者相關的新聞、網路、視訊和本地內容。被收購後該應用程序已停產。
此外,蘋果將當時的Google搜尋負責人 John Giannandrea 也挖了過來,隨後大舉招聘搜尋技術領域的相關工程師,職位描述要求「配置、擴展和問題解決方面的搜尋底層架構」,打造自己的搜尋引擎之心昭然若揭。
雖然現在蘋果還是沒有自己的搜尋引擎,但其搜尋團隊至少由200名員工組成,The Information 補充,蘋果離完全開發出可以與Google相抗衡的搜尋引擎至少還有四年時間。你怎麼看?
參考資料:
https://www.cnbctv18.com/technology/apple-search-engine-might-get-delayed-as-top-talent-moves-to-google-15163201.htm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5463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