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多著手開發 Python | 歷史上的今天

整理 | 王啟隆

透過「歷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今天是 2022 年 12 月 23 日,在 12 月 16 日的專欄裡,我們介紹了約翰·巴丁(John Bardeen)和沃爾特·布拉頓(Walter Brattain),他們製作了人類的第一個點接觸電晶體;而在 1947 年的今天,他們向貝爾實驗室主管正式演示了電晶體,從此改變了之後五十年裡計算機界的發展。回顧科技歷史上的 12 月 23 日,這一天還誕生過哪些關鍵事件呢?

1938 年 12 月 23 日:TCP/IP 協議的發明者 Bob Kahn 出生

羅伯特·卡恩(Robert Elliot Kahn),常被稱為鮑勃·卡恩(Bob Kahn),1938 年 12 月 23 日出生;他是一位美國電氣工程師,與 Vint Cerf 一起提出了傳輸控制協議(TCP) 和網際網路協議(IP)的概念,創建了網際網路核心的基本通訊協議。2004 年,卡恩因在 TCP/IP 方面的工作與 Vint Cerf 一起獲得了圖靈獎。

圖源:維基百科

圖源:維基百科

鮑勃·卡恩出生在紐約,1960 年從紐約城市學院獲得電氣工程專業的本科學位後,卡恩繼續前往普林斯頓大學,並於 1962 年獲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在普林斯頓,他得到了 Bede Liu 的建議,並完成了題為「信號取樣和調製中的一些問題」的博士論文。畢業後,他首先在 Bolt Beranek 和 Newman Inc. 工作,然後於 1972 年加入美國國防部國際研究計劃局(DARPA)內的資訊處理技術辦公室 。

1972 年秋天,卡恩在國際計算機通訊大會上通過連接 20 臺不同的計算機展示了阿帕網(Arpanet),「讓人們突然意識到分組交換是一項真正技術的分水嶺事件」。然後,他幫助開發了用於連接不同計算機網路的 TCP/IP 協議。

成為 IPTO 主任後,他啟動了美國政府的十億美元戰略計算計劃,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計算機研發計劃。在 DARPA 工作 13 年後,他在 1986 年離開並創立了國家研究計劃公司(CNRI),並於 2015 年擔任董事長、執行長和總裁。

在負責衛星分組網路項目 SATNET 時,他提出了後來演變為傳輸控制協議(TCP)的想法,而 TCP 的誕生最初是為了取代阿帕網中使用的較早的網路協議 NCP。TCP 在形成開放體系結構網路的基礎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開放體系結構網路允許世界各地的計算機和網路相互通訊,忽視每個網路的計算機使用著什麼硬體或軟體。

Vint Cerf 在 1973 年的春天加入了他的項目,他們共同完成了 TCP 的早期版本。後來,該協議被分成兩個獨立的層:主機到主機的通訊將由 TCP 處理,而讓網際網路協議(IP)去處理網際網路通訊;這兩者通常被合併稱為 TCP/IP,構成現代網際網路基礎的一部分。1992 年,他與 Vint Cerf 共同創立了網際網路協會,在網際網路相關標準、教育和政策方面發揮領導作用,兩人一同開拓了網際網路世界最早的那一片荊棘。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41 年 12 月 23 日:甲骨文公司的聯合創始人 Robert Miner 出生

羅伯特·邁爾(Robert Nimrod Miner)出生於 1941 年 12 月 23 日,他是甲骨文(Oracle)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和 Oracle 關係資料庫管理系統的製作人。早在 8 月 17 日,我們便介紹過 Oracle 公司的創始人拉里·埃裡森(Larry Ellison);從 1977 年到 1992 年,羅伯特·邁爾領導了 Oracle 關係資料庫管理系統的產品設計和開發。

1992 年 12 月,羅伯特·邁爾離開了這一職位,並在 Oracle 公司內部剝離了一個小型的、先進的技術團隊。在 1993 年 10 月之前,他一直繼續擔當著 Oracle 的董事會成員。

圖源:維基百科

圖源:維基百科

許多人只知道狂野不羈的拉里·埃裡森(Larry Ellison),而不識在背後編寫程式碼的羅伯特·邁爾(Robert Miner)。邁爾就像蘋果公司的 Wozniak(沃茲)一樣——應該要比沃茲還強,因為沃茲只領導了蘋果的兩三代產品,但邁爾要有足足六代——他們一樣創立了世界上的兩個寶物:Oracle 資料庫和蘋果電腦。但是,他們的光環都被經常出現在聚光燈下的 CEO 們奪走了。

邁爾出生在伊利諾斯州的西塞羅,一個亞述人家庭。他的父母都來自伊朗西北部的西亞塞拜然省的一個叫 Ada 的村莊,在 20 世紀 20 年代移民到美國。邁爾是家中五子的老么,於 1963 年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獲得數學學位。到了 1977 年,邁爾在 Ampex 公司遇到了拉里·埃裡森(Larry Ellison),他當時擔當著埃裡森的主管。

此後不久,羅伯特·邁爾離開 Ampex,與 Ed Oates 和 Bruce Scott 一起創立了一家名為 Software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 的公司,幾個月後拉里·埃裡森加入了該公司。正是在這個時候,Ed Oates 為倆人介紹了一篇論文——大名鼎鼎的「E·F·Codd 的關係模型資料庫管理」。IBM 公司在當時遲遲沒有看到 Codd 的關係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商業價值,這使邁爾和埃裡森才能有機會在市場上擊敗他們。

在 Oracle 初創時期,羅伯特·邁爾是首席工程師,獨自編寫 Oracle 資料庫的大部分內容。作為工程主管時,邁爾的管理風格與埃裡森形成鮮明對比,後者則培養了 Oracle 的硬性銷售文化。邁爾從不鼓勵加班,他認為人們工作到很晚是錯誤的,員工應該花多點時間陪伴家人;根據埃裡森的說法,邁爾「在公司之前忠於員工」。

邁爾在 1993 年被診斷出患有胸膜間皮瘤,這是一種因接觸石棉而導致的罕見肺癌。1994 年 11 月 11 日,星期五,他去世了,享年 52 歲。他的妻子瑪麗是納帕酒莊奧克維爾牧場葡萄園的創始人和所有者;他的女兒尼古拉·邁爾嫁給了作家羅伯特·梅勒·安德森。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43 年 12 月 23 日:設計世界上第一臺 PC 的 Butler Lampson 出生

圖源:維基百科

圖源:維基百科

1943 年 12 月 23 日,巴特勒·蘭普森(Butler Lampson)出生,他是一位美國電腦科學家,以其對分散式個人電腦(PC)的貢獻而聞名。蘭普森曾在哈佛大學就讀,學的是文科;1964 年,他獲得文學士學位之後進入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研究生院,改修理工科,於 1967 年獲得博士學位。

留校任教 4 年以後,蘭普森進入電子產業界,先後在施樂(Xerox)公司著名的帕洛阿託研究中心(PARC)和 DEC 公司工作,1995 年加盟微軟,任軟體總工程師。

20 世紀 60 年代,蘭普森和其他人參與了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Genie 計劃」;1965 年,以蘭普森為首的幾位 Genie 計劃成員,為科學資料系統公司(Scientific Data Systems)的 SDS 940 計算機開發了柏克萊分時系統。

完成博士學位後,蘭普森繼續留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擔任電腦科學助理教授,後轉為副教授;在擔任教授的一段時間裡,他同時擔任柏克萊計算機公司(Berkeley Computer Corporation)的系統開發總監。

圖源:維基百科

圖源:維基百科

1971 年,蘭普森成為 Xerox Parc (施樂帕克研究中心)的創始成員之一,並在電腦科學實驗室擔任首席科學家;1972 年,他對個人電腦的設想被記錄在一份名為「為什麼是 Alto?」(Why Alto?)的備忘錄中;這份備忘錄中記錄了申請創建 Alto 計算機工作站的相關資訊。

1973 年,施樂 Alto 誕生了,它現在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個人電腦,有著三個按鈕的滑鼠和整頁大小的顯示器,成為業界規範的 GUI 操作模式。後來,施樂帕克研究中心繼續創造了乙太網、視窗、鐳射列印、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等諸多新科技……

在 Xerox Parc ,蘭普森還參與了許多其他革命性技術的研究,如鐳射列印機的設計、「三明治式的提交協議」、世界上第一個「所見即所得」的文字格式程序、乙太網、第一個高速區域網(LAN)……他設計了幾種有影響力的程式語言,比如歐幾里得語言(Euclid)。

1983 年,Xerox Parc 經理鮑勃·泰勒(Bob Taylor)引咎辭職後,蘭普森跟隨他來到數字設備公司(DEC)的系統研究中心。1992 年度的圖靈獎便授予當時任 DEC 公司高級研究員和主任設計師的蘭普森,以表彰他在個人電腦領域的貢獻。在泰勒退休前不久,蘭普森加盟微軟,在微軟研究院擔任架構師至今。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89 年 12 月:吉多著手開發 Python

Python 語言的創始人是吉多·範羅蘇姆(Guido van Rossum),他曾就職於 Dropbox、Google等公司,被國內程式設計師親切地稱呼為「龜叔」。當時他在阿姆斯特丹的荷蘭數學和電腦科學研究學會工作,出於現實中沒有滿足需求的程式語言,吉多著手開發自己的聖誕項目——設計與實現 Python。

Python 是一種廣泛使用的解釋型、通用型高級程式語言,在設計上強調程式碼的簡潔性和易讀性。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Python 已經成為當下最受歡迎的程式語言之一。

圖源:維基百科

圖源:維基百科

1989 年的聖誕節期間,吉多·範羅蘇姆為了在打發時間,決心開發一個新的腳本解釋程式設計,作為 ABC 語言的一種繼承,替代使用 Unix shell 和 C 語言進行系統管理,擔負同 Amoeba 作業系統的互動和異常處理。之所以選中 Python 作為程式設計的名字,是因為他是 BBC 電視劇——《蒙提·派森的飛行馬戲團》(Monty Python’s Flying Circus)的愛好者。

在 1991 年 2 月,範羅蘇姆發佈了 Python 的最初程式碼(版本 0.9.0),而這時的 Python 就已經存在了帶繼承的類、異常處理、函數和核心資料類型 list、dict、str 等。在 1999 年,吉多·範羅蘇姆向美國國防部國際研究計劃局(DARPA)提交了一條名為「Computer Programming for Everybody」的資金申請項目,並說明了他對 Python 未來前景的期許:

  • 與其主要競爭者一樣強大的一門簡單而直觀的語言

  • 保持開源,以便任何人都可以為它做貢獻

  • 像普通英語一樣易於理解的程式碼

  • 適用於短期開發的日常任務

這些想法中的一些已經成為現實。Python 如今已經成為一門流行的程式語言,2019 年,Python 成為 GitHub 上的第二大流行語言,僅次於 JavaScript。根據程式語言流行度調查,它一直是職位招聘中提及最多的十大語言之一。

在 2022 年 12 月,活躍的 Python 核心開發者選舉 Pablo Galindo Salgado、Gregory P. Smith、Emily Morehouse、Brett Cannon 和 Thomas Wouters 為 2023 年度「掌控委員會」的五位成員來領導 Python 項目。

自從 2003 年,Python 始終排行於 TIOBE 程式設計社區索引前十最流行程式語言,在 2021 年 10 月它首次達到了第一名最流行語言(居於 C 和 Java 之前),並被選為 2007 年、2010 年、2018 年、2020 年和 2021 年的年度程式語言。2023 年 1 月份,Python、C 和 C++ 將會再次角逐年度語言,你認為 2022 年的第一名會是誰呢?

【歡迎投稿】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電腦科學發展至今,有許多至關重要的事件、人物,歡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歷史上的今天」,投稿郵箱:tangxy@csdn.net 。

相關文章

Python 與 JavaScript 做比較公平嗎?

Python 與 JavaScript 做比較公平嗎?

在討論應該使用 Python 還是 JavaScript 構建項目時,一般我們都不會說只使用一種程式語言來構建所有的元件。 在現代軟體開發中...

Python 雖已登峰,但尚未造極!

Python 雖已登峰,但尚未造極!

本文來自 CSDN 策劃的《2022 年技術年度盤點》欄目。本欄目將圍繞程式語言、開源、雲端運算、人工智慧、架構服務、資料庫、晶片、開發工具...

Python 初版發佈 | 歷史上的今天

Python 初版發佈 | 歷史上的今天

整理 | 王啟隆 透過「歷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今天是 2023 年 2 月 20 日,在歷史上的今天,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