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開源獻身的網際網路之子 | 歷史上的今天

整理 | 王啟隆

透過「歷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今天是 2022 年 11 月 8 日,在 1965 年的今天,羅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出生,他發明了網際網路上的第一個蠕蟲病毒。回顧計算機歷史上的 11 月 8 日,還有許多科技領域的先驅出生,他們的發明和遠見一直在影響我們如今的生活。

1898 年 11 月 8 日:特斯拉發明遙控器

遙控是指一種遠端控制技術,用來遙控機械的裝置稱為遙控器;現代的遙控器,主要是由積體電路電板和用來產生不同訊息的按鈕所組成。遙控技術在工業生產、軍事以及科研上均有著大量的應用。如今,到底是誰發明出第一個遙控器已不可考,但最早的遙控器之一,被認為是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所發明,他是一位塞爾維亞裔美國人,一生所有的發明和專利達 700 多項。

1898 年的今天,特斯拉在麥迪遜廣場花園的一次電子展覽會上向公眾展示了一艘使用無線電控制的船——他稱之為「telautomaton」;當時特斯拉試圖把他的想法作為一種無線電控制魚雷賣給美國軍方,但軍方不太感興趣。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許多國家才將特斯拉的這個想法用於軍事項目;1899 年 5 月 13 日,特斯拉在前往科羅拉多斯普林斯的途中,在芝加哥商業俱樂部的一次會議上發表演講,藉此機會進一步展示了「遠端自動化技術」。

圖源:維基百科

圖源:維基百科

最早用來控制電視的遙控器是美國增你智(Zenith)電器公司(這家公司現在被 LG 收購了),在 1950 年代發展出來的。它一開始僅能以有線方式連接電視。1955 年,終於由該公司工程師尤金·波利(Eugene Polley)首次發展出以光束控制,稱為「Flashmatic」的無線遙控裝置,波利也因此項發明被尊為電視遙控器之父。

這種裝置雖然可切換電視訊道、調整音量,但接收器常無法分辨光束是否是從遙控器而來,而且必須完全對準才可控制。至 1956 年羅伯·愛德勒(Robert Adler)改良開發出另一款稱為「Zenith Space Command」的遙控器,這也是第一個現代的無線遙控裝置,它則利用超音波來調頻道和音量,每個按鍵發出的頻率不一樣,但這種裝置也可能會被一般的超音波所幹擾,而且有些人及動物聽得到遙控器發出的聲音。

1980 年代,發送和接收紅外線的半導體裝置開發出來時,就慢慢取代了超音波控制裝置;即使其他的無線傳輸方式(如藍牙)持續被開發出來,這種科技直到現在還持續廣泛被使用。不過,手勢識別已被研究成為電視機遙控器的替代選擇,因此,人機互動不僅僅是文字接口或者用滑鼠鍵盤控制的使用者圖像界面。未來會怎麼樣,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18 年 11 月 8 日:字型設計師 Hermann Zapf 出生

Hermann Zapf 出生於 1918 年 11 月 8 日,他是一位德國字型設計師和書法家,居住在德國達姆施塔特;他的妻子是書法家和字型設計師古德龍·澤普夫·馮·黑塞(Gudrun Zapf-von Hesse)。他設計的字型包括 Palatino、Optima 和 Zapfino,微軟軟體所附帶的知名字型 Book Antiqua 便是仿製了 Palatino。

圖源:維基百科

圖源:維基百科

Zapf 出生時值德國大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威廉一世流亡、庫爾特·伊斯納建立巴伐利亞自由州的動盪時期,此外,西班牙流感在 1918 年和 1919 年席捲歐洲;後來,他試著用電,在家裡裝了一臺水晶收音機和一個警報系統,他開始接觸打字,發明密碼字母來和他的兄弟交換秘密資訊。

在 1939 年 4 月 1 日 ,Zapf 被徵兵和派往皮爾馬森斯以幫助鞏固對抗法國的齊格菲防線;他不習慣於重體力勞動,幾周之後出現了心臟問題,被給予了一個文書工作,用 Fraktur 書寫軍營記錄和體育證書。

戰爭結束以後, Zapf 作為一個戰俘被法國關押於蒂賓根;由於 Zapf 的藝術作品,他受到人們敬重,並且由於健康狀況不好,在戰爭結束僅僅四周後就被帶回家了。

圖源:維基百科

圖源:維基百科

Zapf 的職業生涯跨越了字型印刷的三個階段:鑄字排版、照相排版和數位印刷。Zapf 的作品涉及多種類型,他最知名的兩個字型 Palatino 和 Optima 是受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書法、印刷和石雕啟發,但他還設計了許多襯線文字字型,如 Melior。

Zapf 的字型通常被廣泛複製和模仿,但他對此並不反感,比如說 Monotype 的 Book Antiqua ,是 Microsoft Office 自帶的知名字型 ,通常被認為是 Palatino 的模仿品。

在 1994 年在德國達姆施塔特召開的光柵成像和數字排版協會會議上,一場關於數字字型和設計師權利的小組討論強烈批評了 Zapf 的 Palatino 被廣泛抄襲的問題,而幾位微軟的與會者在聽眾中聆聽;1999 年,Microsoft 與 Zapf 和 Linotype 合作為 Microsoft 開發了一個新的授權版本 Palatino,稱為 Palatino Linotype。Zapf 的設計廣受讚譽,是一位真正的現代字型設計大師,他於 2015 年 6 月 4 日在德國達姆施塔特去世,享年 96 歲。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23 年 11 月 8 日:積體電路和微芯的發明者 Jack Kilby 誕生

1923 年 11 月 8 日,Jack Kilby 出生於密蘇里州傑斐遜市,在伊利諾伊大學和威斯康辛大學學習了幾年之後,Kilby 開始在德州儀器公司工作,他於 1958 年在那裡發明了積體電路,通過這項發明,他證明了電阻和電容可以存在於同一塊半導體材料上;在 Kilby 發明積體電路後,快捷半導體公司的羅伯特·諾伊斯使 Kilby 的發明成為現實,因此他們倆人都是積體電路的發明者。

圖源:維基百科

圖源:維基百科

Jack Kilby 於 1923 年出生在密蘇里州傑斐遜市,父母都擁有伊利諾伊大學理學學士學位;Kilby 在堪薩斯州的大本德長大並上學,畢業於大本德高中,鎮入口的路標紀念他在那裡的時光,大本德高中的公共地區被命名為 Jack Kilby 公共地區。

1947 年,Kilby 獲得了電氣工程學位,隨後他於 1958 年中期加入德州儀器公司,並在研究電路設計的過程中,發現用一塊半導體材料製造電路元件可以提供一個解決方案。

Jack Kilby 後來成為微晶片技術在軍事、工業和商業上應用的先驅;他領導的團隊創造了第一個軍事系統和第一個積體電路的計算機,他發明了手持計算器,負責早期行動式資料終端中使用的熱敏列印機。

1970 年,他從德州儀器公司請假,成為一名獨立發明家;在其他課題中,他探索了利用矽技術從陽光中發電的方法。1983 年,Jack Kilby 從德州儀器公司退休,他於 2005 年 6 月 20 日在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因癌症去世,享年 81 歲。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54 年 11 月 8 日:Sun Microsystems 的聯合創始人 William Joy 出生

William Nelson Joy 於 1954 年 11 月 8 日出生在美國密歇根州法明頓山,他是一名電腦科學家與程式設計師,是 BSD 作業系統的主要設計者,曾創作了 vi、C Shell 等軟體。William Joy 與維諾德·柯斯拉、史考特·麥克里尼和安迪·貝托爾斯海姆一起創立了太陽微系統公司(Sun Microsystems),一直擔任首席科學家直到 2003 年。

圖源:維基百科

圖源:維基百科

William Joy 的童年是在密歇根州的鄉村長大的,在密歇根大學獲得電氣工程學士學位之後,他於 1979 年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獲得電氣工程與電腦科學碩士學位;學生期間,他開發了 BSD 作業系統,而後人以 BSD 為基礎發展出了很多現代版本的 BSD,最著名的有 FreeBSD、OpenBSD 和 NetBSD,蘋果電腦的 Mac OS X 作業系統也在很大程度上基於 BSD。1986 年,Joy 因他在 BSD 作業系統中所做的工作獲得了 Grace Murray Hopper 獎。

除了 BSD 之外,William Joy 引人注目的貢獻還包括 TCP/IP、vi、NFS 和 C shell,如今這些軟體都已經廣泛地使用在 Solaris、BSD、GNU/Linux 等作業系統中,而且開放源程式碼給其他人無償使用、改進,為自由軟體的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1982 年,Joy 作為聯合創始人和首席科學家參與了 Sun 微系統公司的成立,設計了 Sparc 微處理器,並將之前自己領導開發的 BSD 繼續發展成為 Solaris 作業系統,另外,他還是 Java 和 Jini 的主要作者之一。

2003 年 9 月 9 日,Joy 離開 Sun 公司,Sun 發言人除了宣佈 Joy 辭職的訊息外,不願意發表其他評論。從一些跡象看來,他很關注機器人、奈米、基因工程等可能會改變全人類未來生存發展的技術;William Joy 十分關注科技帶來的道德問題,他曾在社交論壇提問:如何不讓科技成為一個國家、政府、集體、甚至個人做惡的工具?引人深思。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70 年 11 月 8 日:Myspace 的聯合創始人 Tom Anderson 出生

Tom Anderson 出生於 1970 年 11 月 8 日,他是一名美國科技企業家,社交網站 Myspace 的聯合創始人,在 2003 年與 Chris DeWolfe 一起創建了該網站,他後來是 Myspace 的總裁和公司的戰略顧問;Anderson 通常被稱為「來自 Myspace 的 Tom」,「Myspace Tom」或「我的朋友 Tom」,因為他會自動被分配為 Myspace 新使用者的第一個「好友」。

Myspace 是一個社群網路服務網站,提供人際互動、使用者自定的朋友網路、個人檔案頁面、部落格、組群、照片、音樂和視訊的分享與存放;除此之外,Myspace 也提供內部的搜尋引擎和內部的電子郵件系統。

Myspace 網站的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聖塔莫尼卡,其母公司總部則位於紐約市;在 2011 年 6 月 30 日,Myspace 執行長 Mike Jones 以郵件方式向全體員工宣佈,Myspace 以 3500 萬美元被線上媒體和廣告公司 Specific Media 收購。

圖源:維基百科

圖源:維基百科

Tom Anderson 的父親是一位企業家,Anderson 十幾歲時就讀於加利福尼亞州埃斯孔迪多市的聖帕斯夸爾高中,他曾以「平頭勳爵」(靈感源自電影《戰爭遊戲》)為筆名成為一名電腦駭客,在他侵入了大通曼哈頓銀行的安全系統後,引發了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突襲;FBI 沒收了 Anderson 的 25 臺計算機,但由於他當時尚未成年,FBI 並未逮捕 Anderson。

Anderson 的人生豐富多彩,他曾就讀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主修英語和修辭學,後來成為「Swank」樂隊的主唱;他於畢業後回到美國在洛杉磯的加州大學學習拍攝電影,在 2011 年火人節的攝影經歷之後,他對攝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除了自己創立的 Myspace,Anderson 在其他社交媒體平臺上也很活躍,包括 Facebook 和 Reddit;他在 2014 年 9 月解釋說,他的個人興趣一直是多樣的,他是個喜歡改變的人。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86 年 11 月 8 日:Reddit 和 Markdown 的聯合創始人 Aaron Swartz 誕生

Aaron Hillel Swartz 於 1986 年 11 月 8 日出生,他是美國電腦程式設計師、企業家、作家和網際網路駭客主義者。他參與開發了 RSS 訊息來源發佈格式、Markdown 文字發佈格式、知識共享組織、web.py 網站開發框架,同時也是社交媒體 Reddit 的聯合創始人——在他的 Infogami 和亞歷克西斯·瓦尼安及斯蒂文·霍夫曼的公司合併為 Not a Bug 的時候,由 Y Combinator 創始人保羅·格雷厄姆授予他創始人頭銜。

圖源:維基百科

圖源:維基百科

Swartz 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的高地公園,他的父親創辦了軟體公司馬克威廉公司。Swartz 沉迷於計算機,程式設計和網際網路以及網際網路文化的世界裡,在他 13 歲時,Swartz 贏得為創辦「有用、有教育意義、協作而非商業的網站」的年輕人而設的 ArsDigita 獎, 獎品包括參觀麻省理工學院及與網際網路界的知名人士見面會;14 歲時,Swartz 加入編寫早期版本的 RSS1.0 版本的工作組。

Swartz 曾於史丹佛大學學習。他在大一時創辦了一家叫做 Infogami 的公司,通過建設內容管理系統,來幫助創建生動有趣的網站或者是結構化資料的維基。

2005 的整個夏天,他都在和其合夥人西蒙(Simon Carstensen)為了 Infogami 公司而忙碌,他發現有的 Python 開發框架並不合其心意,於是開發了網站應用框架 web.py;同年,Swartz 與 Reddit 的創始人們一起重寫了他們的程式碼,從 Lisp 轉為使用 Python 和 web.py。

2006 年 10 月,Reddit 在成功後被《連線》雜誌的母公司康泰納仕出版公司收購,Swartz 並不太喜歡辦公室生活,最終離開了公司;2007 年 9 月,Swartz 和西蒙一起創辦了新公司 Jottit,致力於用 Python 語言寫一個基於 Markdown 的內容管理系統。

圖源:維基百科

圖源:維基百科

2011 年 1 月 6 日,Swartz 被麻省理工學院警署以其違反州法非法闖入的罪名逮捕:他把一臺電腦連接上麻省理工學院校園網路,放在了一個沒有標記、沒有上鎖的櫃子裡;透過學院給予的訪客賬戶,大規模系統性地下載 JSTOR 上的學術期刊。

聯邦檢察官隨後對他提起兩項網路詐騙和十一項違反《電腦欺詐和濫用法》行為的訴訟,Swartz 將面臨合計最高 35 年的刑期並處 100 萬美元罰金、沒收財產、歸還失竊物品和監視居住的處罰。

2012 年 9 月 12 日,聯邦檢察官提交了一份更新的檢控,增加了九項重罪,使得年紀輕輕的 Swartz 最高面臨 50 年的監禁和 100 萬罰款。在與 Swartz 的律師進行抗辯協商的過程中,控方提出如果 Swartz 承認 13 項罪名,就會推薦六個月最低限制監獄的刑期。

最終,Swartz 拒絕了聯邦檢察官提議其在聯邦監獄服刑 6 個月的認罪協商,在提議被聯邦檢察官拒絕後,他於 2013 年 1 月 11 日被發現死在其於紐約布魯克林區的公寓內,自縊身亡。同年,Aaron Swartz 被追授入網際網路名人堂。

Swartz 死後,他的事蹟迅速被報道,並從此加強了社會對學術的開放獲取。在美國的伊利諾伊州,Swartz 事件的影響力使得州立大學採用了有利於開放獲取的政策。

2014 年 1 月,Swartz 的第一個忌日,《網際網路之子:Aaron Swartz 的故事》公佈了它的首支預告片,講述了 Aaron Swartz、國安局和《禁止網路盜版法案》法案的故事,讓公眾了解到了這位偷取了知識之火的普羅米修斯。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98 年 11 月 8 日:早期經典卷積神經網路 LeNet-5 誕生

圖源:維基百科

圖源:維基百科

1998 年 11 月 8 日,早期經典卷積神經網路 LeNet-5 誕生。楊立昆、萊昂·伯託等發表經典論文「Gradient-Based Learning Applied to Document Recognition」,文章總結了應用於手寫字符識別的各種模型並進行了比對,結果顯示卷積神經網路表現超群,其中楊立昆設計的 LeNet-5 是世界上第一個正式的卷積神經網路。

楊立昆(Yann LeCun)是知名電腦科學家,Facebook 首席人工智慧科學家,2018 年圖靈獎得主;他對卷積神經網路在深度學習領域的應用做出了突出貢獻,此外,他在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移動機器人等領域也有貢獻。他最著名的工作是在光學字符識別和計算機視覺上使用卷積神經網路 (CNN),因此被稱為卷積網路之父。楊立昆還和 Léon Bottou 一起開發了 Lush 語言。

於 2021 年 9 月發佈的 CSDN《新程式設計師002》便採訪過「卷積網路之父」楊立昆,文中他直言人工智慧還面臨很多的未知,這些未知也影響到了自動駕駛等重要應用在近期的普及。關於《新程式設計師》的更多資訊,還請關注《新程式設計師》編輯部的 CSDN 官方賬號以及本文的下方推薦。

【歡迎投稿】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電腦科學發展至今,有許多至關重要的事件、人物,歡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歷史上的今天」,投稿郵箱:tangxy@csdn.net 。

相關文章

CNNVD通報Oracle多個安全漏洞

CNNVD通報Oracle多個安全漏洞

近日,CNNVD通報Oracle多個安全漏洞,其中Oracle產品本身漏洞60個,影響到Oracle產品的其他廠商漏洞247個。包括Or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