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蘇宓
將 Windows 打造成為全球第一大作業系統之後,微軟在 Linux 方面的投入也逐漸加強。
近日,據外媒報道,微軟似乎正在為內部的一系列項目聘請大量的 Linux 開發者,領導了 PulseAudio、Avahi 和 Systemd 等項目的知名開源開發者 Lennart Poettering 便是新加入的一員。

廣納 Linux 與開源人才
Systemd 創始人——Lennart Poettering
Poettering 是一位 41 歲的開發者,居住在柏林,出生於瓜地馬拉城,在里約熱內盧長大。他被開源屆所熟知是因為他主導了開源的聲音伺服器 PulseAudio、Linux 下 init 初始化軟體 Systemd 開發。
不過,一直以來,無論是 Poettering 本人還是其開發的 Systemd,都備受爭議。
在開源社區中,Systemd 因其複雜性而飽受 UNIX 哲學(做一件事並做好)擁護者的鞭笞,甚至早些年間,一些批評者發起了抵制 Systemd 的運動,創建了一些 Systemd 的分支,在簡化 Systemd 功能的同時,呼籲業界抵制使用 Systemd 的 Linux 發行版。
Poettering 本人也曾發文稱,「開源的世界是一個病態的世界,充斥了混賬之人,而他則可能是最主要的攻擊目標之一。」他表示,自己曾收到過恐嚇信,反對者不斷髮起請求他停止工作的請願,甚至有人徵集比特幣僱傭殺手殺他,抵制醜化更是不絕於耳,而在 IRC 上他也經常收到各種資訊的騷擾。
但不管你是否喜歡這個人還是其創建的工具,不可否認的是,在過去十五年,Poettering 在開源領域所帶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他也是最有生產力和影響力的程式設計師之一。
其中,Poettering 創建的 PulseAudio 聲音伺服器在主流的 Linux 發行版 Fedora 和 Ubuntu 中運行十五年,雖然它現在正在被 CPU 密集程度較低的 PipeWire 所取代,但其仍然有大量忠實的使用者。
Poettering 曾開發了 Linux flexmDNS 服務來解決多播 DNS 查詢,後來與 Avahi(使用者可以將計算機插入網路,並讓Avahi自動公佈其計算機上運行的網路服務,從而方便使用者訪問這些服務)系統合併(並採用 Avahi 的名字)。
近日,Poettering 還帶來了兩個特別有趣的項目,一個是 mkosi(https://0pointer.net/blog/mkosi-a-tool-for-generating-os-images.html),另一個是 casync(http://0pointer.net/blog/casync-a-tool-for-distributing-file-system-images.html)。前者生成作業系統映象,後者被他描述為 “一個分發檔案系統映象的工具”。casync 的功能融合了 rsync 和 OStree 中的一些功能。兩者都構成了他對構建和部署現代 Linux 發行版的總體設想的一部分。
當前有訊息稱 Poettering 在不久前已經離開了自己的老東家紅帽,悄悄入職微軟,繼續專注於系統開發。
微軟近年來招攬了很多開源、Linux 相關專家
除了 Lennart Poettering 之外,微軟在近幾年間也迅速招攬了許多開源與 Linux 的專家,雖然中間有不少人相繼離開,但是並未影響其在 Linux 方面的步伐。
2020 年 11 月,Python 之父 Guido van Rossum 在 Twitter 上宣佈,退休太無聊,選擇加入了微軟開發者部門;
GNOME 創建者、前 Xamarin 聯合創始人 Miguel de Icaza 從 2016 年微軟收購 Xamarin 後便加入微軟,不過,2022 年 3 月,Miguel de Icaza 已經從微軟離職;
作為 Xamarin 前 CEO、前 GitHub CEO,Nat Friedman 也曾供職微軟數年;
Gentoo Linux 創始人 Daniel Robbins 之前受僱於微軟;
Steve French 作為 Linux CIFS / SMB2 / SMB3 維護者和 Samba 團隊成員為微軟工作;
Matteo Croce、Matthew Wilcox、Tyler Hicks、Shyam Prasad N、Michael Kelley、Christian Brauner 等大量的上游 Linux 開發者、愛好者也曾受僱於微軟。如 Christian Brauner 是一位 Linux 核心開發人員加入了微軟,從事 Linux 核心、LXC、systemd 等工作。
截至目前,微軟的招聘頁面顯示共有 645 個提及 Linux 的招聘啟事。


微軟用 Linux 幹了什麼?
眾所周知,Linux 發佈三十多年來,全球超級計算機 500 強和超過 70% 的智慧手機都在運行 Linux,而微軟除了招攬了相關的技術人才之外,也將 Linux 深度應用到自己的業務服務中。
對於 B 端使用者而言,最為熟悉莫過於 Azure 業務了。目前,Azure 支持常見 Linux 發行版,包括 Red Hat、SUSE、Ubuntu、CentOS、Debian、Oracle Linux 和 Flatcar Linux。若要在 Azure 上運行未認可的 Linux 發行版,只需上傳首選 Linux OS 映像就行。
對於 C 端使用者而言,WSL(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成為了開發者在 Windows 上玩轉 Linux 系統的神器。上個月,微軟宣佈 WSL2 發行版可以在 Windows Server 2022 上運行。藉助 WSL2,微軟開始隨 Windows 一起發佈完整的 Linux 核心,從而實現完整的系統調用兼容性。
根據 Reddit 網友爆料,當前 WSL2 的運行速度甚至超過了 Windows:
「我正在安裝 helix-term,我注意到我的 WSL2 Ubuntu 22.04 發行版編譯它的速度(在本機 Linux 分區中為 41 秒)比在裸機 Windows 上(64 秒)更快。有沒有人也注意到了這一點?」

對此,評論區不少開發者也贊同這一點:
確實。我現在使用 WSL2 作為我的主要開發環境,因為編譯時間更快,至少和 Windows 11 相比;
Windows + WSL2 幾乎可以讓我覆蓋 99.99% 的用例,用於我想在計算機上做的任何事情。
在軟體工具層面,微軟正在為開源圖形驅動程序 Mesa 添加 Direct3D 12 視訊加速支持、確保 Linux 核心中良好的 Hyper-V 支持,並維護各種內部 Linux 發行版,如 CBL-Mariner 和 Azure Cloud Switch。

好事還是壞事?
從 PC 時代一路走來,微軟從」因循守舊「到視開源為」毒瘤「,再到高呼」愛 Linux「、成為 GitHub 上開源貢獻人數最多的組織之一,其擁抱開源的態度、方式、決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通過提高對基於開源項目的關注,微軟可以儘可能地將 Linux 應用到自己的業務中,與此同時,反哺開源社區,為 Linux 開發者帶來了更多的資源。
那這究竟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
對此,專注於 Linux 的開源社區 itsfoss 評價道:
」只要微軟努力改善 Linux 生態系統,我認為我們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或許後續會有人說這肯定是一個”擁抱-擴展-熄滅”的過程。
畢竟,對所有公司來說,做這些都是為了生意。當涉及到賺錢的決定時,沒有人會被認為是英雄。因此,我們只能希望微軟在不久的將來為 Linux 開發者和使用者帶來一些更好的東西。「
你怎麼看呢?
參考連結:
https://news.itsfoss.com/systemd-creator-microsoft/
https://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Systemd-Creator-Microso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