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王啟隆
透過「歷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今天是 2023 年 2 月 15 日,在 1564 年的今天,歐洲近代自然科學的創始人伽利略誕辰。伽利略曾在學徒時期否定了亞里斯多德的重快輕慢的原理,隨後他為了向全校師生證明自己提出的定律,在比薩斜塔上做了一次有名的試驗,讓一個十磅重的鐵球和一個一磅重的鐵球從斜塔上同時落地,實踐證明了他的理論正確性。憑藉這種敢於探索的勇氣和勇於實踐為追求真理而獻身的精神,伽利略在物理學、數學、天文學等科學領域中取得了極其巨大的成就。回顧科技歷史上的 2 月 15 日,這一天的計算機界都發生過哪些關鍵事件呢?
1934 年 2 月 15 日:圖靈獎得主、Pascal 之父 Niklaus Wirth 出生
尼可拉斯·維爾特(Niklaus Emil Wirth)出生於 1934 年 2 月 15 日,是一名瑞士電腦科學家。他是好幾種程式語言的主設計師,Algol W、Modula、Pascal、Modula-2 和 Oberon 語言都由他創造,開創了軟體工程中的幾個經典主題;1984 年,他獲得了圖靈獎,他亦是亦是 Euler 語言的發明者之一,是 Lilith 電腦和 Oberon 系統的設計和執行隊伍的重要成員。
維爾特的姓名是德語,因此他的姓氏「Wirth」應該讀作「維爾特」而不是「沃斯」;而這個名字卻曾因不準確的英文讀法,被譯為「尼可拉斯·沃斯」(或「沃思」)。歐洲人通常能將他的名字讀得正確,讀作「Nih-klaus Virt」;但美國人通常讀成「Nickel’s Worth」的近似音,鬧出了不少笑話。

圖源:維基百科
軟體變慢的速度永遠快過硬體變快的速度。
——尼可拉斯·維爾特,1995
維爾特於 1934 年出生在瑞士溫特圖爾。1959 年,他獲得了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電子工程理學學士學位;1960 年,他獲得了加拿大拉瓦爾大學的理學碩士學位;然後在 1963 年,他在計算機設計先驅 Harry Huskey 的指導下獲得了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電氣工程和電腦科學博士學位。
從 1963 年到 1967 年,維爾特成為了史丹佛大學的電腦科學部助理教授,之後又在蘇黎世大學擔當相同的職位。1968年,他成為了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資訊學教授,又往施樂帕洛阿託研究中心(Xerox Parc)進修了兩年。作為國際資訊處理聯合會(IFIP)的成員,他參與了程式設計和資訊學國際標準的制定,該工作組負責維護和支持程式語言 ALGOL 60 和 ALGOL 68。2004 年,他因「在包括 Euler、Algol-W、Pascal、Modula 和 Oberon 在內的程式語言和演算法方面的開創性工作」,而成為計算機歷史博物館的研究員。
維爾特的文章 「Program Development by Stepwise Refinement」 視為軟體工程中的經典之作;他寫的一本書的書名 「Algorithms + Data Structures = Programs」(演算法+資料結構=程序)是電腦科學的名句。如今,學習程式設計不只能通過教科書,也可以在論壇裡或者上視訊網站查資料自學,而歷史上的今天也是 Youtube 成立的日子;這個視訊網站可以說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習慣,讓閱讀文字這一行為逐漸被看視訊代替。你學習程式設計都用過哪些方法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真知灼見。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95 年 2 月 15 日:「世界頭號駭客」 Kevin Mitnick 被捕
凱文·米特尼克(Kevin David Mitnick)出生於 1963 年 8 月 6 日,他是美國電腦保安顧問,作家和駭客。米特尼克出生於洛杉磯,在詹姆斯·門羅高中讀書,並就讀於洛杉磯皮爾斯學院和南加州大學。12 歲時,米特尼克常讓一名公交車司機告訴他在哪裡可以為「學校項目」購買自己的打卡機,然後他就能使用在垃圾箱中找到的未使用的換乘單在大洛杉磯地區乘坐任何公交車到巴士公司的車庫。
在米特尼克 16 歲時,他對太平洋電信公司的付費電話進行了社交工程破解,隨即被逮捕,也因此而成為了全球第一名網路少年犯。米特尼克曾破譯太平洋電話公司的密碼,修改上萬美國家庭的電話號碼,被電腦資訊跟蹤機跟蹤並第一次被逮捕,出獄後又修改了不少公司的財務賬單,導致他又被逮捕,入獄一年;不過釋放後的米特尼克並未收手,在後來他又成功入侵了諾基亞、摩托羅拉、昇陽以及富士通等公司計算機,盜取企業重要資料,FBI 統計他給這些公司帶來的損失高達 4 億美元。

圖源:維基百科
1994 年,米特尼克向聖迭戈超級計算機中心進行入侵與攻擊,並戲弄了在此工作的日裔美籍電腦保安專家下村努,盜走了他計算機中的檔案,還使用會話劫持技術盜走他的網站的流量。後來下村努使用蜜罐技術設立了「蜜罐」讓米特尼克中計引誘他上鉤,用「電子隱形化」技術進行跟蹤,結果在 1995 年的今天,米特尼克再次被逮捕。1999 年,他被定罪各種與計算機和通訊相關的罪行。在他被捕時,他已是美國計算機犯罪的頭號通緝犯,並被判處三年零十個月的徒刑,緩刑三年。但在緩刑的三年中,他被禁止再接觸計算機以及手機等數碼產品,以戒其網癮並防止其利用技術再搞破壞。
在 2000 年之後,米特尼克金盆洗手,成為了一名安全顧問,公共演說家和作家。他為財富 500 強企業做安全諮詢,為全球最大的公司進行滲透測試服務,並教導社會工程類數十家企業和政府機構。在 2014 年拉斯維加斯駭客大會 DEF CON 上,米特尼克聲稱他可以在 3 分鐘內竊取任何人的資訊;隨後,他通過在網上獲得 DEF CON 大會一個志願者的社會安全號碼捍衛了這一說法和自己的地位。如今,米特尼克經營一家名為米特尼克安全諮詢的安全公司(Mitnick Security Consulting,LLC),幫助測試安全優勢,劣勢,以及潛在的漏洞,也是安全意識培訓公司 KnowBe4 的首席駭客。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05 年 2 月 15 日:YouTube.com 上線
YouTube 是Google(Google)旗下的美國影音分享網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視訊搜尋和分享平臺,可供使用者上傳、觀看、分享及評論視訊。該公司於 2005 年 2 月 15 日註冊,網站的口號為「Broadcast Yourself」,網站的標誌性 Logo 來自早期的陰極射線管電視機。此網站尚無官方中文名,國內一般將其譯為優兔、優途、優管和如今最常用的「油管」等。

圖源:維基百科
2005 年,三名 PayPal 公司的前僱員——陳士駿(Steve Chen)、查德·賀利(Chad Hurley)、賈德·卡林姆(Jawed Karim)共同創立了 Youtube;同年 4 月 23 日,賈德·卡林姆在 YouTube 上傳了第一部視訊:「我在動物園」。YouTube 創辦的原意是為了方便朋友之間分享錄視訊段,後來逐漸成為網友的回憶儲存庫和作品發佈場所。就像許多以新技術創業的公司,YouTube 開始時亦是靠天使投資者注資創立,辦公室也只是在一間簡陋的車庫內。YouTube 最早是藉由風險投資進而發展的新興科技公司,並從 2005 年 11 月自紅杉資本收到的 350 萬美元,2006 年 4 月又自此額外拿到 800 萬美元,總計收到約 1150 萬美元的投資金額。
除了這些初創投資外,YouTube 的合夥人兼 PayPal 前任首席財務官 Roelof Botha 亦成為 YouTube 的董事,進行 YouTube 的營運管理。隨後,YouTube 與有線電視新聞網、美國廣播公司達成合作,並定期上傳視訊。藉著這些優勢,YouTube 公司的資本在其剛開始的最初幾個月內開始有使用者聚集,經歷巨大的成長。2005 年,當時的Google正需要大量的使用者資料研究諸如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所以沒過多久,2006 年 10 月 9 日,Google 便宣佈以 16.5 億美元的股票收購 YouTube 網站,這筆交易最後於同年 11 月 13 日定案,這筆交易亦也是當時 Google 的第二大收購案。
如今的 Youtube 已經成為了影音網站的翹楚,不單在娛樂音樂市場上吸引觀眾,又成功把龐大流量轉變為社區平臺,並激髮網上創作產業。每年 YouTube 名人的演出 YouTube FanFest 等收看人數與收入都相當驚人,同時企業則申請官方賬號用作廣告與線上傳媒、NGO 的推廣公關等等。Youtube 成為了又一個矽谷文化新創成功的經營典範,儘管有大量使用者支持,但同類型網站激烈競爭下內容更變得重要;因此,近幾年來,YouTube 開始對那些擁有百萬訂閱的網路創作者十分器重,給予獎盃反饋與官方聚會活動邀請以及更高的薪資分紅等等,而這類職業化的視訊創作者被稱為 YouTuber,追求高點選率也成為了許多人獲取財富的方式之一。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16 年 2 月 15 日:程式語言 Kotlin 首次發佈
Kotlin 是一種在 Java 虛擬機器上執行的靜態類型程式語言,它也可以被編譯成為 JavaScript 源程式碼。Kotlin 語言主要是由俄羅斯聖彼得堡的 JetBrains 開發團隊所發展出來的程式語言,其名稱來自聖彼得堡附近的科特林島;2012 年 1 月,在著名期刊《Dr. Dobb’s Journal》中,Kotlin 被認定為該月的最佳語言。雖然與 Java 語法並不兼容,但在 JVM 環境中 Kotlin 被設計成可以和 Java 程式碼相互運作,並可以重複使用如 Java 集合框架等的現有 Java 引用的函數庫。
2019 年 5 月 7 日,Google宣佈 Kotlin 程式語言如今是其 Android 應用程序開發人員的首選語言。自 2017 年 10 月發佈 Android Studio 3.0 以來,Kotlin 已被納入標準 Java 編譯器的替代方案。Android Kotlin 編譯器默認生成 Java 8 位元組碼(在任何更高版本的 JVM 中運行),但允許程式設計師選擇針對 Java 9 到 17 進行最佳化;在 Java 16 中,Kotlin 還引入了對 JVM 的雙向記錄類互操作性支持。

圖源:維基百科
如果你正在為 Android 開發尋找一種替代程式語言,那麼你應該試下 Kotlin。它可以在 Android 項目中輕鬆替代 Java 或者同 Java 一起使用。
——開發者 Ashraff Hathibelagal
2011 年 7 月,JetBrains 開發了一年,並推出了一種用於 JVM 的新語言 Project Kotlin;JetBrains 負責人 Dmitry Jemerov 在當時說,除了 Scala 之外,大多數語言都沒有他們想要的特性,然而,他將 Scala 的慢編譯時間視作一個缺陷。Kotlin 語言的既定目標之一是像 Java 一樣快速編譯,並解決 Scala 擁有的那些缺點。2012 年 2 月,JetBrains 在 Apache 2 許可下開源了該項目。隨後,Andrey Breslav 提到,團隊決定以一個島嶼來命名 Kotlin,就像 Java 是以印度尼西亞的 Java 島命名的一樣。
Kotlin 1.0 於 2016 年 2 月 15 日發佈,這也是該程式語言第一個正式的穩定版本。JetBrains 當時希望新語言能夠推動 IntelliJ IDEA 的銷售,並承諾從該版本開始長期向後兼容。開發負責人 Andrey Breslav 曾表示,Kotlin 被設計為一種工業級的面嚮對象語言,是一種比Java 「更好的語言」 ,但仍可與 Java 程式碼完全互操作,允許公司逐步從 Java 遷移到 Kotlin。2018 年,Kotlin 成為了 GitHub 上增長最快的語言,開發人員數量是 2017 年的 2.6 倍。而根據 2020 年 Stack Overflow 開發人員調查,它是第四大最受歡迎的程式語言,如今趨勢依舊不減。
【歡迎投稿】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電腦科學發展至今,有許多至關重要的事件、人物,歡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歷史上的今天」,投稿郵箱:tangxy@csd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