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畫的50部傳世佳作,骨灰級影迷速來打卡

當談到日本動畫電影時,你的眼前會浮現怎樣的畫面?

也許是八十年代拿著巨大葉子的可愛龍貓,廢墟上的超能少年;九十年代蜷縮在浴缸的偶像,全身義體化的少佐;或是前些年春宵苦短的少女、難以忘懷的名字。

就在不久前,已創刊88年的英國老牌電影雜誌《視與聽》,在2020年暑期日本動畫特刊中便回顧了日本至今80年的動畫電影史。

其邀請了十六位專家人物,從浩如煙海的影片中,選出了五十部被認為擁有重要地位的動畫作品。

當中不乏影迷們耳熟能詳的動畫名篇,津津樂道的商業佳作,可也有老朋友未能如約而至。

在此就將此片單涵蓋的八十年分為四部分挑出十四位導演將日本動畫電影五十選一一列出(入選電影在導演圖下標出,該年代完整入選名單放在年代盤點末尾)。

上世紀40年代至60年代

入選作品:《蜘蛛與鬱金香》

入選作品:《蜘蛛與鬱金香》

作為第一位出現的導演,政岡憲三的名字可能並不為人所熟知,但他的尊稱——「日本動畫之父」是足夠響亮。

雖然早在1917年,日本就已經有動畫誕生,但創作者都因各種原因而放棄了動畫之路。

直到十三年後,政岡憲三的處女作《難船物語 第一篇·猿之島》誕生,這位動畫大師才拉開了日本動畫發展的序幕。

1933年,其拍攝了第一部日本黑白有聲動畫《世界中心的男與女》(已遺失),之後創作的第一部全部使用賽璐珞製作的《蜘蛛與鬱金香》被公認為是政岡憲三的最佳作品。

這部16分鐘的短片,風格上貼近當年的迪士尼動畫,追求唯美、自然的風格,講述了瓢蟲與鬱金香一起打敗蜘蛛的童話故事。

儘管全片表面上充滿童趣,可1943年的戰時背景註定其帶有些許政治色彩,片中暗示美國的蜘蛛與代表日本的瓢蟲有何寓意,不言而喻。

與之相對的就是同樣入選的日本第一部動畫長片——1945年的《桃太郎 海之神兵》

這部出自政岡憲三徒弟瀨尾光世之手長達74分鐘的作品,號召當時的日本青年投身海軍,政治傾向激烈露骨,軍國主義色彩盡顯無疑。

雖然該片代表了上世紀四十年代日本動畫的最高水準,在發展史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其帶給後世的教誨,更多是切勿讓政治摧殘了藝術與反戰思想。

入選作品:《白蛇傳》《西遊記》

入選作品:《白蛇傳》《西遊記》

說起白蛇,關於《白蛇:緣起》《新白娘子傳奇》《青蛇》的回憶是一股腦全湧上來了。而要問宮崎駿對白蛇的記憶,那無疑是在62年前上映的,日本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

藪下泰司執導的該片取材自中國經典傳說,不僅畫風像極了上海電影製片廠的風格,內容也頗具中國風。

電影開頭就是一段介紹背景的皮影戲,講述少年許仙在市場上買下白蛇,與之朝夕相處,後來被家人責令丟棄的過程,這白蛇自然便是白娘子。

除了原版「千年等一回」的愛情設定,藪下泰司也做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改動。

比如小青從青蛇竟然變成了魚妖,許仙家中養了調皮可愛的大熊貓和小熊貓做寵物,法海的法器變成了歐美味兒十足的水晶球。

不過改動最大的還要屬幸福圓滿的大結局,成為人的白素貞和起死回生的許仙最終感動了法海和尚,眾人目送二人乘船遠去,小青則化為魚身回到海里。

這部其樂融融的家庭電影,不僅火爆日本,更一舉賣到美國。

17歲的宮崎駿在電影院看到該片時,備受震撼,才下決心投身動畫行業。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大雪中,我跌跌撞撞走回家中。與他們(劇中人物)的執著比起來,我為自己感到非常地羞愧。——宮崎駿

【上世紀40-60年代入選作品】

1.《蜘蛛與鬱金香》政岡憲三 1943

2.《桃太郎 海之神兵》瀨尾光世 1945

3.《白蛇傳》藪下泰司 1958

4.《西遊記》藪下泰司 1960

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

入選作品:《悲傷的貝拉多娜》

入選作品:《悲傷的貝拉多娜》

由手冢治虫領導,山本映一負責導演的成人三部曲中,入選的《悲傷的貝拉多娜》是部放到現在也毫不過時,值得一看的驚人電影。

該片運用大量精美的水彩畫展現場景,實驗性的抽象派畫面加上爵士樂、色情元素的融合,使影片的迷幻之感陡增。

而取自小說《女巫》(法國曆史學家儒勒·米什萊所著,講述女性群體遭受迫害的小說),關注女權主義的電影故事也饒有趣味。

影片主人公貝拉多娜在新婚之際被領主強暴,身為稅務官的懦弱丈夫卻沒有反抗更無一絲安慰,只有惡魔幫助了深感絕望的她。

之後貝拉多娜又經歷了背叛、解放,最終走上了被釘上十字架,最終宛如貞德般被處以火刑。

在故事中,男性基本都是以迫害者的身份登場,只有丈夫在最後的處刑時奮起反抗被領主殺害。

而貝拉多娜的形象,由一個依賴男性,被傷害卻得不到保護的女人,藉由惡魔之名轉變為自由自在解放自我的女性。

本應為人的男性們比惡魔還惡劣,惡魔反而代表了人性中自由獨立的光輝,頗有諷刺之意。

影片中類似《V字仇殺隊》的萬千貝拉多娜的面孔場景,更進一步暗示了遭受迫害、急需覺醒的女性並非一人。

但是形式出色,思想深邃的《悲傷的貝拉多娜》放在47年前實在是過於前衛,上映後僅斬獲10萬美元票房。

本就負債累累的蟲製作室無力迴天宣告破產,讓人扼腕嘆息。

【上世紀60-80年代入選作品】

5.《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高畑勳 1968

6.《穿長靴的貓》矢吹公郎 1969

7.《一千零一夜》山本映一 1969

8.《飛天幽靈船》池田宏 1969

9.《悲傷的貝拉多娜》山本映一 1973

10《七靈的鈴》波多正美 1978

11.《龍子太郎》浦山桐郎 1979

上世紀80年代至2000年

上世紀80年代至2000年

入選作品:《天使之卵》《攻殼機動隊》《攻殼機動隊2:無罪》

押井守,晦澀難懂是他抹不去的標籤。

打開《攻殼機動隊2:無罪》的短評,你絕對能找到「看不懂」三個字,充滿宗教氣息的早期傑作《天使之卵》下也有不少直言自己「智商下線」的感嘆。

第一部《攻殼機動隊》相比原著漫畫,風格更加嚴肅,並刪掉許多支線內容。

它講述了在賽博朋克的未來世界,人類已經可以做到形神分離,把大腦與網路相連接,篡改人類記憶的傀儡師便在這一環境下出現。

全身義體化的草薙素子所在的公安九課,此時的主要任務便是解決傀儡師案件。

影片類似《銀翼殺手》,借用傳統的懸疑片方式,描繪著冷峻壓抑的未來世界。

第一部作為科幻經典,被奉為神作,更影響了《駭客帝國》的誕生。

但如果僅這些,押井守的作品還算不上晦澀難懂,他幾經瘋狂讓人咋舌的哲學思辨才是讓電影難懂的關鍵。

因為首部曲享譽全球,押井守之後還稱其為沒有料到會成功的作品。

續集《攻殼機動隊2:無罪》的期待值自然飆升,影片預算也水漲船高從3億來到18億日元,製作週期由10個月變成3年。

如此扶持,成片質量並不讓人失望。前無古人的震撼畫面,細緻絕妙的配樂,以及翻了三倍的臺詞量!

該片無時無刻的靈與肉的哲學思考,關於人、人偶、動物,何為神何為人又何為靈魂的晦澀思辨,讓本簡單的故事節奏放緩許多,觀眾也在各種哲學引用前一頭霧水。

因為過於晦澀難懂,押井守這部巔峰作品只拿下10億票房,造成老東家鉅額虧損。

而之後養病三年的押井守也未再重回巔峰水準,不過看到前些日子他去參加大胃王比賽還是很欣慰。

入選作品:《機器人嘉年華》《阿基拉》《回憶三部曲》

最近再次把大友克洋的名字帶回公眾視野的,莫過於「三十二年前的電影神預言」——《阿基拉》

這部1988年上映的賽博朋克末世動畫,在11億日元的預算下,創造了七百頁分鏡和十七萬張原畫,不愧於傳世之作的美名。

影片開場,東京就慘遭核平,耀眼的白光吞噬一切。

三十一年後,在這片廢墟之上,人們建立了新東京。

而新東京也不過是骯髒的延續,一個黑暗腐敗體制的再塑之身。

被實驗迫害的兒童、被社會拋棄的兒童、被蠱惑利用的兒童,作為人類希望,未來之花的兒童與新東京最終一同走向死亡,彷彿莫比烏斯環式的再次毀滅。

《阿基拉》對現實的批判覆蓋了多個層面,你能看到其傳統的毀滅重生觀念,也有絕望的再度毀滅預言,還有對腐敗政體、盲目群眾的諷刺。

關於人能否追求神的力量,如果《攻殼機動隊》中捉摸不透的人腦中的Ghost訴說了人何為人,那《阿基拉》裡摧毀一切可怕力量則對應了各國追求的先進武器,人類在追求這種破壞力的同時會不會毀滅自己,影片給出了悲觀的看法。

值得一提的,該片的4K版在今年3月14日日本上映,4月2日登陸香港院線。

目前台灣也宣佈上映,真是眼饞。

目前台灣也宣佈上映,真是眼饞
入選作品:《龍貓》《紅豬》《幽靈公主》

入選作品:《龍貓》《紅豬》《幽靈公主》

關於宮崎駿,其實不管寫什麼,也不如每個觀眾在他夢幻的動畫中得到的千言萬語有價值。

但此次《視與聽》五十選並未選中《天空之城》《神隱少女》還是頗讓人詫異,特別是後者勇奪第七十五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是第一部拿下奧斯卡的日本動畫。

宮崎駿的動畫總是有著積極樂觀的人物作為主角,他們或多或少都面臨著危機,像是被追殺的希達,受到詛咒的蘇菲,被困在異世的千尋。

當生死攸關時,他們每個人都未曾放棄,儘自己所能解決難題,又被陌生卻溫暖的力量所幫助。

而每部電影的難題所代表的,又是不同的人生答案。

《神隱少女》中溫柔的善意,《紅豬》中浪漫的勇氣,《龍貓》中感人的溫馨,它們都指向我們人生中能遇見能回憶到的最美好的場景,宮崎駿在講述自己的故事,也在講述每個人的故事。

已經多次退休再上崗的宮崎駿老爺子今年已然79歲高齡,卻還奮鬥在第一線。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自2017年開始,目前已經制作了36分鐘,鑑於年齡與製作精細,一個月僅能有1分鐘的突破。

期盼宮崎駿導演能夠順利完成該片,再次帶給影迷那最為質樸的夢幻。

入選作品:《螢火蟲之墓》《輝夜姬物語》《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

1988年,我們看到了預言毀滅的《阿基拉》,平凡感動的《龍貓》,而讓無數人落淚的悲劇《螢火蟲之墓》同樣無法忘懷。

導演高畑勳在這一年講述了比預言更直白、毫不溫暖的戰爭慘劇。

他以小人物為視角,從侵略國日本的環境出發,探討戰爭到底為國民帶來了什麼。

死於轟炸的父母,死於飢餓病痛的兄妹,這些慘狀與所謂戰爭的榮耀有著天壤之別。

除了深刻的反戰思想,高畑勳對於時光與自我的理解也貫穿其電影生涯。

《百變狸貓》中,不管狸貓們如何反抗與懷念過往,社會的發展就像擋不住的挖掘機,挖空了過去沉澱出的山巒,他們只能適應這個世界,在某個角落緬懷本真。

「晴天,陰天和下雨天,你喜歡哪一個呢?」

「晴天,陰天和下雨天,你喜歡哪一個呢?」

《歲月的童話》把那往日的情懷化作娓娓道來的「童話」,訴說著每個人的童年與青春。

其最後一部作品《輝夜姬物語》則彷彿老者的諄諄教誨:是要活出自我,尋找自己生命的答案,還是在註定的悲哀宿命中哀嘆一生?

高畑勳導演不是輝夜姬,他也期待年輕人不被命運所束縛。

入選作品:《側耳傾聽》

入選作品:《側耳傾聽》

要問宮崎駿與高畑勳兩位吉卜力名導的職業生涯有何缺憾,近藤喜文的名字永遠是個沉重的話題。

近藤喜文僅執導過一部動畫長片電影,就是吉卜力工作室首次描寫真實現代生活的《側耳傾聽》

這是一個講述了主人公少女雯的青澀初戀、追尋自己的溫暖電影。它讓人不禁回想自己在那個夏天偷瞄過的他或她,滿是青春的悸動與回憶。

不過令人惋惜的是,被兩位前輩當作後繼者的近藤喜文,因為積勞成疾,在1998年1月21日因為主動脈剝離(血液從主動脈內膜的撕裂處進入主動脈壁中層,造成血管腔剝離)溘然長逝,年僅47歲。

入選作品:《新世紀福音戰士:死與新生》

入選作品:《新世紀福音戰士:死與新生》

庵野秀明,時間只要來到九十年代那就逃不掉痞子(綽號)和他EVA的轟炸。

說起痞子綽號的由來,95年那莫名其妙卻有無數貼吧老哥神級解讀的TV版結局肯定記一等功。

庵野秀明魔鬼級省錢的廢鏡剪輯、有絕妙的效果的鉛筆作畫,還有多如牛毛的割韭菜周邊……

但這並不影響《新世紀福音戰士》,這個涉及宗教元素、人類哲學,還早早出現堪稱範本的三無少女凌波麗、傲嬌少女明日香兩大標杆人物的動畫成為一代神作。

曾經預言日本動畫業只能撐到2020年的痞子,今年是趕在業界大限將至,製作了《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

但疫情無情讓等待了多年的粉絲又等到望眼欲穿,誰不想看看庵野秀明是不是要轟炸業界呢?(笑)

【上世紀80年代-2000年入選作品】

12.《我的青春的阿卡迪亞》勝間田具治 1982

13.《赤足小子》真崎守 1983

14.《銀河鐵道之夜》杉井宜三郎 1985

15.《天使之卵》押井守 1985

16.《亞里安》安彥良和 1986

17.《王立宇宙軍》山賀博之 1987

18.《機器人嘉年華》短片集 1987

19.《龍貓》宮崎駿 1988

20.《螢火蟲之墓》高畑勳 1988

21.《阿基拉》大友克洋 1988

22.《超神傳說童子》高山秀樹 1989

23.《紅豬》宮崎駿 1992

24.《少女椿》繪津久秋 1992

25.《獸兵衛忍風帖》川尻善昭 1993

26.《側耳傾聽》近藤喜文 1995

27.《回憶三部曲》森本晃司 岡村天齋 大友克洋 1995

28.《攻殼機動隊》押井守 1995

29.《幽靈公主》宮崎駿 1997

30.《未麻的部屋》今敏 1997

31.《EVA:死與新生》庵野秀明 1997

32.《人狼》衝浦啟之 1999

33.《少女革命:思春期默示錄》幾原邦彥 1999

2000年之後

入選作品:《星之聲》《你的名字》

入選作品:《星之聲》《你的名字》

美,新海誠的名字代表的除了甜甜的青春愛情故事外,那就是夢幻唯美的背景作畫了。

水,雲,天,時間,愛情,距離。

新海誠作畫的細膩程度比故事中男女主角的感情還要更上一層樓。當主人公出現在這種背景中,就算什麼都不做,觀眾也會對這一角色充滿遐想。

剛在去年憑藉《天氣之子》拿下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動畫長片的新海誠,目前已經投入了新作的製作當作,據稱創作靈感充足。

只是五十選竟然選中了其近似處女作,人物作畫還未成熟的《星之聲》,反而冷落了廣受讚譽的《秒速5釐米》《言葉之庭》,實在是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入選作品:《未麻的部屋》《東京教父》

入選作品:《未麻的部屋》《東京教父》

雖然五十選中今敏最早出現的是1997年《未麻的部屋》,但因為其餘三部作品都誕生於兩千後,所以還是將今敏放在了這個位置。

能夠形容今敏的詞,在我的腦海中只有天才。

處女作《未麻的部屋》一鳴驚人享譽全球,他將虛虛實實的片場、夢境與現實結合起來,是夢還是多重人格,亦或兇手另有他人,今敏把懸念團團包裹直至最後一秒。

影片中最為經典的浴室鏡頭還被「致敬」(今敏本人在採訪中對致敬一說不甚滿意)到了《夢之安魂曲》中。

《千年女優》儘管不再是懸疑驚悚電影,今敏卻依然在少女追尋過去的幻想與現實中找到了最好的交匯點,將沒有結果的人生一夢以美麗的姿態落下帷幕。其中名留青史的蒙太奇片段實在精彩。

《東京教父》應該是幾部電影中最不一樣的作品,該片以「善有善報」為主題,友情與親情將所有角色凝聚在一起,大結局溫馨而美好,是今敏作品中難得一見的色彩。

今敏最後一部電影《紅辣椒》被廣泛認為是代表了其最高成就的作品。

該片直接以夢境為關鍵,把今敏虛實相接的手法和無與倫比的想象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至於《盜夢空間》和它的孽緣,就見仁見智了。

但他也是一位讓人惋惜的天才,2010年8月24日罹患胰腺癌去世的今敏,享年46歲。

英年早逝的他留下的未完成作品《造夢機器》,不知還能否有機會登上大銀幕。

其實今敏又何嘗不是影迷們心中的造夢機器呢。

入選作品:《心理遊戲》《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

湯淺政明2004年自編自導完成的第一部動畫長片《心理遊戲》,惡趣味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並行。

這部魔幻無厘頭的奇妙電影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算是湯淺政明出道即巔峰的作品。

《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則講述了黑髮少女和前輩在京都夜晚不同的奇妙冒險故事,青春浪漫的夜晚最後以美好的戀愛畫上圓滿句號。

電影節奏輕鬆明快,繪畫風格百分百的湯淺味道,是近年不可多得的佳作。

電影之外,湯淺政民的番劇《惡魔人:哭泣之子》《別對映像研出手!》評價也很不俗,都是第一次接觸湯淺可以嘗試的作品(《惡魔人》還需慎重考慮)

入選作品:《夏日大作戰》

入選作品:《夏日大作戰》

到了本人最喜愛的導演細田守了。

五部原創作品五奪日本電影學院獎《未來的未來》還拿到奧斯卡提名,不用多說,細田守已經是成績斐然的動畫人。

其原創處女作《穿越時空的少女》雖然並未入選,但我還是想談談這部電影。

該片色彩明亮輕快,講述了夏天17歲率真活潑的少女紺野真琴,無意間得到穿越時空的能力,從而使用能力解決各種小事,逃避自己要面對的成長。

「我在未來等你。嗯,馬上就去,跑著去。」

這部電影之所以讓我難以忘懷,就在於它並不盡如人意的結局。人們會希望愛情的結局美滿甜蜜,而《穿越時空的少女》帶著青春的哀傷

人不能逃避成長,就像時間不會倒流。

人不能逃避感情,就像時間必然流淌。

並不是每段青春的愛戀都能修成正果,即便在現實,時間也是沖淡感情拉開距離的魔咒。

《穿越時空的少女》給了觀眾最現實的答案,錯過與別離後的每個人都在成長,而我們還有機會。

入選作品:《聲之形》《利茲與青鳥》

入選作品:《聲之形》《利茲與青鳥》

在京阿尼執導番劇多年的山田尚子,這兩年的兩部作品全部入選。

《聲之形》因為劇情緣故,評價其實較為兩極分化,暫且不提。

《利茲與青鳥》的質量是毋庸置疑的,也是京阿尼賣了這麼多年百合系後最細膩真實的百合向動畫。

兩位主角傘木希美和凱冢霙若即若離的隔閡、互相牽扯的羈絆,讓該片與很多百合動畫拉開不少差距。

當其他動畫忙著撒糖時,《利茲與青鳥》還在思考是否別離才是最好的選擇。

同性間愛戀的悸動,無法走到一起的兩個人抱在一起時,緊緊貼近的心給了這段感情無限的可能性與未來。

【2000年後入選作品】

【2000年後入選作品】

34.《大都會》林太郎 2001

35.《星之聲》新海誠 2002

36.《東京教父》今敏 2003

37.《攻殼機動隊2:無罪》押井守 2004

38.《心理遊戲》湯淺政明 2004

39.《惡童》麥可·艾利亞斯 2006

40.《夏日大作戰》細田守 2009

41.《空想新子與千年的魔法》片淵須直 2009

42.《輝夜姬物語》高畑勳 2013

43.《喬瓦尼的島》西久保瑞穗 2014

44.《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巖井俊二 2015

45.《你的名字》新海誠 2016

46.《聲之形》山田尚子 2016

47.《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湯淺政明 2017

48.《利茲與青鳥》山田尚子 2018

49.《普羅米亞》今石洋之 2019

50.《音樂》巖井澤健治 2020

以上便是《視與聽》雜誌選出的五十部日本動畫,以及其中幾位最具代表性的導演。其中有歷史地位頗高的,也有藝術成就斐然的,有遺憾,也有惋惜,均被這五十選比較細緻地展現了。還沒補全的影迷可以隨著回顧歷史,回顧這些優秀的動畫作品了。

來源公眾號:不散(ID:busan-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