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根據伊藤潤二漫畫改編的作品會撲街」就似乎成了一個不言自明的魔咒。
無論是一堆難以鉤沉的冷門作品,還是打著富江名號拍出的八九部電影版,甚至是鶴田法男親自執導的《案山子》,都沒能逃離這個魔咒。

就算能挑出像《長夢》和《魚》這樣剛過及格線的改編作品,也是寥寥可數。
結果到了前段時間剛上線的《伊藤潤二狂熱:日本恐怖故事》(下稱:《狂熱》),結果貌似依然是這樣。

恐怕粉絲都得直呼:
這可真是寄居蟹搬家——蚌埠住了。
01
「好好一部恐怖漫改動畫,硬是把我逗樂了」
江湖傳言說得好:
有一種酷炫,叫荒木飛呂彥;有一種恐怖,叫伊藤潤二。

由伊藤潤二漫畫改編、網飛最新恐怖劇集《伊藤潤二狂熱》前段時間已經上線。本系列中包含了非常出圈的《富江》、《雙一》和《人頭氣球》幾篇。

東京奧運會的「人頭氣球」
《第五人格》的富江聯動
富江和雙一,作為伊藤潤二作品中有著超高人氣的角色,再有「童年陰影」《人頭氣球》做噱頭,上線前的確是讓粉絲讀者激動了好一陣子。

不過真正開播後,豆瓣開分7.2(現6.5)卻真實反映了粉絲的感想和看法。
但這部作品真要說全盤糟糕也不盡然,其中也有動畫化得比較精悍的故事。
《狂熱》如名字所示,以「瘋狂」為主題,將伊藤潤二20部短篇漫畫內容放入12集動畫,其中第8集中的《恐怖層(或名:恐怖的重層)》就讓本花眼前一亮。

出道30週年紀念短篇《恐怖の重層》作畫過程
故事要從1996年的春天說起。
這年,有群考古學家在某處遺蹟內,發現了一種走向狀似一個人側臉輪廓的地理褶曲現象,即重層。

隨後挖開最深處,裡面是一個小孩的頭骨。
教授推斷這是一種古老的土葬儀式,用粘土一層一層覆蓋孩子的遺體,越蓋越厚,最後形成一個巨大的人形墳墓……
這是一個重大發現,教授盯著頭骨,若有所思。
這時鏡頭轉到21年後。
一條公路上,一個女孩因為母親對妹妹麗實的過分溺愛,而和母親起了爭執。
爭執之中,面前突然出現一輛卡車,她們的車子閃避不及一頭撞進路邊,所有人都陷入了或長或短的昏迷。

最先清醒過來的姐姐,回頭查看家人的情況,卻被眼前的一幕嚇得不輕。
——母親在後座上,貌似只是暈厥,然而妹妹的臉卻被窗外插進來的路牌削了下來,一張五官清晰的半張人皮就掛在路牌的一角。
好在麗實沒有生命危險,但送往醫院檢查後,醫生卻向母親和姐姐說出了一個奇怪現象:
麗實明明是個人類,但她的體內卻沒有器官、大腦、內臟、骨骼,整個身體由一層層的上皮組織構成,就像樹木的年輪一樣。
而被削去半張臉後,麗實的傷口露出的是比現在的她年輕一歲的皮膚。


姐姐看到這一幕回憶起來,原來當年從人形地層裡挖出頭骨的考古隊教授,正是她們的父親,她想這一定是某種懲罰。
隨後她也張開嘴,向母親展示她層層疊疊的口腔——原來姐姐也受到了詛咒。
姐姐勸母親辦一場追悼會,平息詛咒。但母親不以為然,一心只想讓漂亮的麗實恢復容貌,可她病態的愛卻遭到了麗實的厭惡。
晚上,母親悄悄走進麗實的房間。她不喜歡現在這個叛逆、有獨立想法的麗實,她更想念那個兩歲時聽話可愛的麗實。
突然,成年麗實身上傳出年幼麗實如惡魔耳語一般的呼喚,母親被蠱惑著遵從自己的內心,坐在成年麗實身上,近乎瘋狂地舉起小刀割開了女兒的臉,一層一層地剝掉……
02
伊藤潤二的作品:
史上動畫化效果最差系列?
其實《恐怖層》故事到此還沒有結束,但從上面的介紹已經不難看出本篇的敘事之完整,邏輯自洽,有反轉卻不突兀,看完之後像是被蛇咬了一口,被故事中人性的自私嚇得後怕。
《恐怖的重層》事實上是「人體+心理異化」的詛咒類恐怖本。

它漫畫本身是30週年紀念作,是一則不遜於漩渦的恐怖短篇,其中不乏讓人看到阿彌殼斷層之怪和肉色妖怪的影子。
身體構造類似洋蔥和年輪的重疊人,將兩歲的女兒剝離出來的病態母愛,密恐加眩暈令人毛骨悚然,源頭是類似金字塔法老的詛咒……這絕對是上乘的腦洞大開的恐怖奇想。

在完備的改編之上,《狂熱》還有個不得不提的優點——優秀的音效和左右聲道交替、環繞效果,整個小故事的質感還是比較可觀。
同樣改編得還算不錯的,還有知名短篇《人頭氣球》。

但個別故事改編得不錯,卻不意味著其它重量級篇章也有同樣的效果,例如《富江》和《雙一》的兩個故事。

《雙一》和《富江》系列故事內容的失敗,和內容挑選不當有很大的關係,這事實上也恰恰反映出了《狂熱》這部作品,讓觀眾不買賬的其中一個原因,即:
選題方面只考慮人氣並進行獨立的切割,而非劇情的完整性。

就如《富江》系列的故事,這一次動畫化挑選的是《照片》這一節。
然而不了解富江來歷的,看《照片》只會一頭霧水。因為劇情上既沒有講清富江的來歷,又對下一話《地毯》的劇情進行了閹割,這才讓一些沒看過漫畫的觀眾更加一頭霧水。
在此基礎上,《狂熱》疊加了另一個伊藤潤二漫改作品自古就有的基礎問題——
動畫畫面張力不足,表現效果不如漫畫。
隨意幾張劇照動圖,相信大家不難看出動畫較之漫畫分鏡增多,色彩增鮮增暖,構圖變平,畫風和線條變嫩變簡單等等。

的確,這樣的動畫化使劇情及畫面變得更加流暢了,然而相應的,畫面的張力卻被大幅度削減,色彩在這樣的一眾作品之上,反倒成了累贅。

就像是你在看恐怖片或玩恐怖遊戲,Jumpscare(即「跳躍式驚嚇」,一種最低級也最實用的恐怖手法,指突然出現的恐怖畫面或音效)通常會嚇人一跳,可是如果此時一群彈幕告訴你「前方高能」,你自然會有心理準備,實際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伊藤潤二的作品動畫化之後的效果,基本都難盡如人意。
03
看伊藤潤二時,我們在看什麼?
不論看動畫的觀眾是否曾接觸過伊藤潤二,至少有一點可以稍作了解。
那就是伊藤潤二的作品並非只是一味的「恐怖」,更多的是奇想和怪象。
在他的漫畫中,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就是對人類異化(包括身體和心理兩方面)以及神秘現象的描繪,這從作品中常常出現靚麗的主角和不尋常的怪異產生強烈對比的內容就能看出。
因此,伊藤潤二的作品不單單是挖掘恐怖谷效應這麼簡單,更多的樂趣在於深挖它足以建成一座寶庫的隱喻和諷刺。

比如《祖先們》這則短篇故事。
它講的是女主角理佐因為一些事受到了精神刺激失憶了,這時男友邀請她一起回家,想幫她找回記憶。

可去到男友家,她卻看到男友父親全程以一種奇異的姿勢行動。回家後,她莫名感覺自己失憶的原因跟男友父親有很大的關係。
此後,男友又找了她一次,說父親快要過世了,希望能在死前看看自己未來的兒媳。

而這一次,女主看到了男友父親的全貌。
——他的頭上是一層層的腦殼,都來自於他們家的祖先。因為祖先們要求男友找個女人傳宗接代,這樣才能把祖先們的大腦繼續傳承下去。

十分犀利精彩的隱喻,它影射了腐朽的祖輩思想以及傳統的父輩霸權意識。
當一個人被祖輩遺留的制度控制以後,這個人也便不再是他自己了,就像故事中的男友最後也變成了怪物一般。

伊藤潤二還擅長從生活元素、歷史史蹟等各處地方營造恐怖感,而這些作品中的恐怖感,自始至終都來源於伊藤潤二筆下畫的人性的扭曲、軟弱不堪,以及一種凌厲、扭曲、令人怦然心動的黑色絕望之悽美。

他曾將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畫成了連載漫畫,我們則從中窺見了一個當代漫畫家對於過去作家的某種了解和審視。
此前,古地朔彌、古屋兔丸兩位日本漫畫家也曾把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改編成漫畫。然而,伊藤的漫畫充滿了他對太宰治的多面理解,從溫情到戾氣,命運、生活如夢泡影。

伊藤彷彿能讀懂那個作家小心翼翼的自卑,然而關於忠誠和殺氣,以及那些鋪天蓋地的陰鬱和怯懦,則大多被隱藏在了他寫實的畫風之中。
所以,只有相得益彰的動畫化改編,才能凸顯屬於伊藤潤二作品的特色和內涵。

曾經本花也給大家推薦過日本另一部經典恐怖動畫《暗芝居》。
在有色彩、以動畫形式播出的前提下,《暗芝居》前幾季通過畫風、線條以及對分鏡的把控,完美證明了「動畫」是完全可以表現出足夠的恐怖與驚悚氛圍的。

也許漫畫的感覺動畫無法復刻,但動畫也完全可以做出屬於動畫的新恐怖觀感。
當然,《狂熱》若要當做輕鬆、偶爾逗趣的內容來看,那也許將會收穫另一番滋味,可這大概也與伊藤潤二的漫畫想讓我們看到的內容有不小的出入。

畢竟,伊藤潤二也失望於自己的孩子對作品的評價是「很噁心」,而非更多更深刻的東西。
既如此,就讓咱們好好期待接下來的《漩渦》與《聰明鎮》,能頂住2023這個伊藤潤二年的大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