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想殺夫的日本妻子,為什麼不離 婚?

本文來自公眾號:看天下實驗室(ID:wanxingren01),作者:曹穎;日本通經授權轉載。

不只是男人的問題。

「那傢伙的骨灰是埋在墳裡,還是扔到山手線的火車上,全看我的心情。」

65歲的花村葉子哈哈大笑說出這句話,她早就受夠了自己吃軟飯的丈夫。

50歲以前,葉子對丈夫的態度是完全容忍,無論他多麼過分,她從沒說出過這樣的話。

辛辛苦苦結束了一天工作,回家後葉子要為丈夫準備好飯菜,得到的卻是破口大罵:「這麼難吃的東西,誰咽得下去?」

做完飯收拾好廚房準備吃飯的葉子,發現丈夫已經把飯菜吃得一乾二淨,她抱怨說:「我還沒吃呢。」得到的回答是:「你還想吃?!」

夫妻兩人的美容院開業後,所有的活都落在葉子一人身上,丈夫每天坐在店裡看電視。

38歲時,被查出宮頸癌的葉子面臨切除子宮的風險,丈夫嘲諷她:「切了子宮,你還算女人嗎?」

53歲時,葉子因腸癌手術住院,丈夫每次來醫院都要抱怨:「你躺著倒舒服,我快要忙死了。」

葉子對丈夫的恨意其實在經年累月間已經埋下了。

日劇晝顏

日劇《晝顏》

日本自由記者小林美希曾看到一篇題為《搜尋「丈夫」這個詞》的文章,其核心內容是「若將‘丈夫’一詞作為關鍵詞輸入搜尋引擎,自動顯示的第一個關聯詞是‘去死’」。

這篇文章當時沒有引發小林美希的觸動,但專注於勞動僱傭及育兒問題的她,在十多年的採訪調查中發現,妻子對丈夫充滿恨意在日本並不是鮮見的情況,而是較為常見且值得關注的問題。

小林美希在和妻子們聊天時,妻子們原本一直輕聲細語地說著「我丈夫」「我老公」,在打開心扉後的某個瞬間,會突然充滿怒氣地稱自己的丈夫為「那渾蛋」,且都不同程度地有過希望丈夫「去死」的念頭。

在日本,像花村葉子這樣對丈夫充滿恨意的已婚女性還有一些,她們過著喪偶般的人生,又因為家庭、社會等原因無法從婚姻關係中脫離出來。

小林美希通過了解15位活生生的日本女性的婚姻遭遇,完成了《有恨意但不離婚的妻子們》這本書,想去思考她們「為什麼恨」,又「為什麼不離 婚」。

殺意迸發的瞬間

急著出門上班的七瀨美幸望著眼前的一切,青筋不斷暴起,她已經瀕臨崩潰的邊緣——剛換完衣服的兒子突然大喊要拉屎,女兒則打翻了牛奶杯,衣服、地板頓時溼漉漉一片。

而此時此刻,丈夫竟然逃進了廚房去泡茶!

這一瞬間,美幸怒吼了一句:「夠了!你去死吧!!」這句話在她心裡憋了很久,說出來的那一剎,她感到輕鬆,且坦然接受了一個事實——自己已經不愛這個名義上是自己丈夫的人。

美幸的恨意當然不是因為這一件事而爆發的。自從生完孩子後,她對丈夫的恨意與日俱增,這個曾經對自己百般呵護的男人,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彷彿甩手掌櫃。

書中提及了日本關於「產後危機」的調查——「孩子出生後,夫妻間的感情發生變化,妻子對丈夫的愛意急劇下降,孩子一歲之前,認為自己‘深愛妻子’的丈夫佔63.9%,‘深愛丈夫’的妻子佔45.5%。孩子一歲時,比例下降,丈夫佔54.2%,妻子佔36.8%。孩子兩歲時,丈夫的比例降至51.7%後,無繼續下降的趨勢,但妻子的比例持續下降至34%。」

日本東京,明治神宮裡的婚禮。(IC photo 圖)

像美幸這樣過著喪偶般生活的日本女性並非少數。

澄田友裡的丈夫在照顧孩子這件事上表現出極其強烈的冷漠,讓友裡徹底寒了 心。

友裡的女兒出生不久後,被診斷患有心臟病,醫生告知她,女兒只能活半年。對比痛不欲生的友裡,丈夫卻過著如常的生活,每天下班後洗澡看電視,等著友裡做飯端到他的面前。

一看到丈夫的臉,友裡便湧起殺意,「真該把你的心臟換給女兒!」好在,女兒熬過了難關,慢慢恢復,但丈夫仍舊沒有照顧女兒的意識,連每天要給女兒服用治療心臟病的藥都會忘記。

友裡有時候忙不過來,請丈夫幫忙倒垃圾,得到的卻是一句抱怨:「為什麼讓我倒啊?」那一刻,友裡只有一個念頭:「你去死吧!」

雙薪家庭是日本主流家庭模式。許多家庭在生育之前都是夫妻雙雙工作的狀態,但一旦考慮生育問題,付出和犧牲的總是女性,她們要為了照顧孩子,捨棄自己的事業,成為全職主婦。

而丈夫、家庭以及社會都默認這是一種必然的選擇,女性天生就應該承擔這樣的責任,即便女性產假結束、迴歸職場,做家務和育兒的工作仍由她們獨自承擔。

在日本,如果丈夫的工作發生變動,妻子往往也要改變自己的人生規劃隨之變動,其背後有個根深蒂固的刻板觀念,「既然拿著豐厚的工資,自然要服從全國範圍內的調動」。

對此問題,慶應大學的樋口美雄教授認為:「問題在於,日本男性不知道養育孩子的艱辛,總以為孩子不知不覺間就自己長大了。尤其是一個人被派遣到外地工作的男性,更會產生這樣的錯覺。

男人沉浸在過去的美好時光裡,把育兒重任全部推給女性,女性因此心生不滿。這一點從過去到現在,完全沒有任何改變。」

即便結婚多年,一旦恨意湧現那也是曠日持久,無法磨滅的,而這大多體現在中老年女性的人生裡。

原本已經計劃安度晚年的野村豐子,自從發現丈夫多年出軌的事實後,每天都在想著「如何報仇」。

2019年3月,一名日本女性被殺害,其丈夫被逮捕。(@視覺中國 圖)

出軌的苗頭在結婚那會兒就已經顯現。丈夫每天總是喝酒應酬,凌晨才回家,後來甚至整夜不回家。

而豐子則要為他做好便當,送他出門,照顧孩子,打掃屋子,買菜做飯,處理鄰里關係。丈夫每個月會給她一筆生活費,但節約的豐子十年來沒給自己買過一件衣服,把錢都留給孩子用。

直到某一天,豐子無意中幫丈夫整理一個箱子時,打開後發現裡面裝的都是他出軌的證據——約會照片、情書、電影票、遊樂園門票等等。

一輩子都在支撐家庭與支持丈夫事業的豐子,這一刻才發現自己遭遇了背叛,她的恨意開始燃燒,「幾十年過去了,我也不會忘記得知自己被背叛時的憤怒。只要一想起來,胸中就會燃起一團怒火,讓人幾近發狂。」

恨意從來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在小林美希的調查裡,喪偶式育兒、沒有愛、出軌、精神虐待、隱性剝削等等問題纏繞在日本女性和她們的家庭中。

為什麼不離婚?

為什麼不離婚?

這是小林美希在接觸這些有恨意的女性時,追問的第二個問題。她通過調查發現,在某些情況下,有些女性想離婚卻離不了,還有一些女性認為「只要丈夫去世,問題就能解決」。

面對對女兒毫無照顧和疼愛之心的丈夫,友裡不止一次想過離婚,她覺得丈夫「根本就沒有資格做父親」,但她沒有離婚的原因是,考慮到帶著生病的孩子,根本沒辦法出去工作。

很多選擇在婚姻中繼續隱忍的妻子是為了孩子,她們擔心離婚後無法獨自照顧孩子,也擔心單親家庭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受訪者大平信子說:「生活需要錢。女人和男人不同,女人必須為了孩子忍耐。」

在日本,很多女性從懷孕開始,便受到職場的不友好對待。生完孩子後,她們往往很難回到理想的工作崗位,很難獲得豐厚的待遇,很多人也因此成為全職媽媽,失去了獨立的經濟收入與來源,依附於丈夫的生活,使得她們沒有離婚的勇氣。

有了孩子後的加藤咲子總是在不停地道歉——「向同事們連聲道歉,說著‘對不起’提早下班;去託兒所接孩子遲到了,向託兒所的老師連聲道歉,說著‘對不起’接走孩子;對著孤零零等了很久、哭了很久的孩子連聲道歉,說著‘抱歉啊,我來晚了’,把孩子抱在懷裡」。

家庭、職場、社會缺乏對身為母親的女性的同理心。

日劇晝顏

日劇《晝顏》

在眾多受訪對象中,浜野夏子對毫無感情的丈夫表現出毫不在意的態度。熱衷社會運動、思想開放先進的她在家庭生活中從不隱忍,但在離婚這個問題上也有所保留。

一個原因是不想讓八十多歲的婆婆難過,另一個原因是不想受到外界的非議,「我不想讓別人說我是因為有工作、熱衷社會活動才離的婚。——有份好工作,並且熱衷社會活動的女性如果離了婚,周圍的人會異口同聲地說:‘女人就該待在家裡嘛。’」

在日本,因為有工作而離婚竟然成了女性的問題。

《關於婚姻及家庭結構的調查》顯示,五分之一的日本人認為「只有結婚才算真正成人」。可見在日本,婚姻制度具有極高的社會地位,這也使得離婚的人被批判為偏離正軌。

在日本,靠退休金生活的夫妻二人,必須住在一起才能過下去。豐子算過一筆賬,如果離婚,自己能夠得到多少撫慰金與生活費,她算了算完全不夠一個人生活。

2008年4月,日本開始實施「離婚分割退休金」制度,妻子離婚後可以分得丈夫一半的養老金,但這筆錢並不足以支撐她們離婚後的生活。

內閣府2013年發佈的《高齡社會白皮書》調查顯示:「在1947-1949年出生一代人的主要收入來源中,有一半是養老金。團塊世代家庭年收入為240~300萬日元的佔比最多,其次是300~360萬日元、360~480萬日元、180~240萬日元;儲蓄金額最高在1000~2000萬日元之間,即使得到一半,也不夠負擔獨自生活的開銷。」

豐子最終打消了離婚的念頭:「我一直在家當全職主婦,又有兩個孩子。離了婚,我沒有能力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從經濟上考慮,離婚對單親媽媽不利的因素太多了。只能忍,沒有別的辦法。」

不敢休生育假的職場男性

在書中,小林美希不只是為充滿恨意的妻子們抱不平,她意識到了更深層的日本社會現實問題,尤其是職場就業給家庭在婚姻和育兒上造成的困境,使得一些男性想要幫助妻子承擔家庭責任,卻常常陷入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狀態。

究其原因是職場對男性育兒存有偏見,同時嚴峻的就業形勢也成為男性承擔育兒責任的阻礙。

38歲的林田廣樹作為一名非正式員工,每天都處於提心吊膽的狀態,他不知道下一秒會不會被解僱。作為家中的頂樑柱,如果他被解僱了,這個家將不堪重負。

根據日本勞動組合總聯合會2015年發佈的《第二次非正式員工工作方式和工作意識調查》,「日本30~39歲的男性非正式員工成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者的比例約為30%,40~49歲的比例約為50%。

其中,四分之一的家庭沒有任何儲蓄。一半的男性非正式員工希望能夠轉為正式員工。雖然約30%的受訪者當時就職的公司有轉正的制度,但是,約40%的受訪者表示,該制度‘幾乎無效’。」

那麼,是不是成為正式員工就沒有後顧之憂了?當然也不是。

日劇晝顏

日劇《晝顏》

萩原雄一為了不被降級,不停地加班,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他留給家庭的時間少之又少。

總務省《勞動力調查》表明,「日本每週工作60個小時以上的人數比例在逐年下降,但2015年仍有8.3%,即大約每10人中,就有1人處於超長時間工作的狀態。」

雄一和妻子之間的關係陷入緊張,妻子常常指責他不幫自己做家務帶孩子,但雄一很無奈:「我上班都累得快過勞死了,真的沒有力氣做家務,也沒有力氣看孩子。不是不幫,是真的幫不動!」

如果男性休育兒假幫助妻子帶孩子,在日本更是會遭受職場歧視。

有一名男性員工入職了一家號稱「支持員工平衡工作與育兒」的公司,進去之後發現,能夠休兩週的育兒假已經是公司的仁慈了,如果申請多休,會被公司當作「不被需要的人」。這些公司依舊打著這樣的口號去招聘,實際上並不會真正實施育兒假。這也是為什麼雖然有相關規定,但實際上在日本休育兒假的男性比例很少。

2014年,日本勞動組合總聯合會發佈《男性育兒歧視調查》,「針對‘職場中,男性育兒最容易得到誰的理解’這一問題,回答‘沒人理解’的人最多,佔45.1%;針對公司是否有‘支持男性育兒的制度’,雖然回答‘是’的人佔43.3%,但認為此制度‘確實被推行’的人僅佔8%。」

美幸夫婦曾為究竟由誰來休育兒假照顧上託兒所之前的孩子爭執不斷。美幸熱愛工作,想早日回到職場,她詢問丈夫能否「休六個月或一年的育兒假」的時候,得到的回答是「會被炒了」「會被降職」。

因為丈夫的工資比美幸高,最終美幸成為為家庭犧牲的人。男性在職場上遭遇的問題,最終依然是由女性埋單。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看天下實驗室(ID:wanxingren01),作者:曹穎;日本通經授權轉載。(嗨,歡迎關注看天下實驗室!《看天下》雜誌原創出品。人的一生都在成長,一起去過有趣而豐盈的人生。)

相關文章

她們成了「不守貞操」的日本女人

她們成了「不守貞操」的日本女人

本文轉載自:看天下實驗室(ID:vistaedulab),作者:尚倩玉,日本通經授權轉載。 很多人質問她,為什麼離婚後連300天都忍不了,非...

日本飲料正在中國悶聲發大財

日本飲料正在中國悶聲發大財

本文來自公眾號:槽值(ID:voicer_me),原標題:《你最愛喝的「國產飲料」,一半來自日本》,日本通經授權轉載。 你最愛喝的「國產飲料...

嫁人就嫁蠟筆小新他爸

嫁人就嫁蠟筆小新他爸

本文來自公眾號:ELLEMEN睿士(ID:ellemen_china),撰文:盆栽, Jonas,編輯:Sebastian;日本通經授權轉載...

日本製造,被軟體拖垮了?

日本製造,被軟體拖垮了?

2010年11月,當馬斯克買下豐田在美國加州的一座工廠,並贈給豐田章男一輛特斯拉電動跑車時,後者的臉上洋溢著勝利者的姿態。 但隨後興起的電動...

日本為什麼不再緊張了?

日本為什麼不再緊張了?

對日本來說,複雜疫情之下,判斷指標不止「新增陽性」一個,策略也絕非「躺平」。 如果你在此時,即 2022 年春季造訪東京,你可能會驚訝於商業...

閨蜜日本留學,回了老家小縣城

閨蜜日本留學,回了老家小縣城

本文轉載自:南風窗(ID:SouthReviews),作者:宋芷若,日本通經授權轉載 我們走來又走去,跌跌撞撞,可貴的是我們依然有嚮往。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