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42歲還住在嬰兒房的中年大叔月入13萬日元,大叔:我又沒給社會添麻煩

人到中年卻依然住在老家的「嬰兒房大叔」(子ども部屋おじさん)、「嬰兒房大嬸」,它用來形容到了一定年紀,卻依然還住在自己老家的成年人,是具有非常貶義的稱呼,這也是近幾年在日本經常被拿來討論的社會議題。

不過這個群體跟我們過去報道的家裡蹲、啃老族還是有些本質上的區別,有些嬰兒房大叔是因為薪水很少所以不得已繼續跟爸媽同住,既能夠省房租又能夠省餐費,有人甚至是屬於高薪一族卻仍然覺得付房租很浪費,不如就繼續住在老家也沒什麼不好!

不過對於住在老家這件事情究竟是好是壞,這幾年媒體與網友們依然是爭論不休,最近日本八卦雜誌《週刊SPA!》就訪問到一位嬰兒房大叔,讓我們一探日本嬰兒房大叔的生活,看看真相!

這位嬰兒房大叔已經40多歲了,高中畢業後沒有正兒八經的選擇公司上班,都是做日結工維持生活,也可以說是「自由職業工作者」了。雖然收入低但因為住在自己家裡沒有什麼支出,所以還能持續的投入個人興趣之中,小日子還算不錯。

大叔家的手辦,陪他長大紅白機還健在,看這彷彿回到了80年代的日本

我們來看看這位日本版宅家的「三和大神」,是怎麼評價自己的生活吧~

「月收入13萬日圓還能存200萬日圓,享受老家生活的4X歲嬰兒房大叔的真相。」

最近,這篇由日本八卦雜誌《週刊SPA!》刊登出來的採訪引發了日本網友們的熱烈議論。這次再次採訪到一位現年42歲的男性「倉田正則」,他至今從來沒有離開老家,人到中年依然住在從小到大生活的房間裡面,也就是近年俗稱的「嬰兒房大叔」……

倉田先生說,他在求學期間就對於未來的求職工作、結婚生子這些事情感到毫無興趣。高中畢業之後,他先是過了一陣子吃壓歲錢老本的生活,等到壓歲錢花完了,就開始去找日結工作,日結的工作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心情不好了就不去,反正一句話就是工作不工作就看自己的心情,跟三和大神有的一拼,不過這位宅家大叔過的可比大神們滋潤多了。

在老家房間的內的倉田先生

在老家房間的內的倉田先生

倉田先生說:

「我分別有大7歲和大3歲的姐姐,她們都很普通地就職和結婚,還各有兩個小孩,住在離老家車程1個小時左右的地方。而我也算是有讀完工業高中喔。」

「當週圍的人都開始求職的時候,我就像考升學考試一樣,開始覺得『真的非做不可嗎?』畢竟我也沒有特別想做的工作,考察了很多公司的工作環境和薪水之後,就覺得『對正職工作沒什麼興趣~~』了。而且當時父母也只是叫我要讀完高中就好。」

倉田先生做日結工的薪水大約一個月有13萬日圓(約6800元),在日本可以說是少得可憐,如果在東京可能連房租都不夠付。

但是住老家的倉田先生可以自由支配所有收入,支出主要用於遊戲氪金或是叫外賣,偶爾也會請外甥或是親戚的孩子吃東西。

「因為住老家,沒有房租要付。父母雖然年紀也大了,不過他們有養老金並且還有在打工,所以都沒有向我拿伙食費和水電費。手機費用也是他們幫我一起付的家庭優惠套餐,如果遊戲氪金氪太多錢的月份,我也是看心情多少也付一些。」

「多的時候一個月會剩3萬日圓,我就直接存起來……嚴格來說就只是沒用完的存款啦。我沒有仔細看,不過現在大概有200萬日圓(約10.2萬)。有時候身體不舒服,或是不想工作的時候,就沒辦法去做日結工。那時候我就會在家打遊戲。現在跟父母和兩位姐姐的家庭都處得很好,我每天過得很快樂。」

至於倉田先生這次會接受記者採訪,正是因為他無意間聽到自己這種嬰兒房大叔「子ども部屋おじさん」在網上被罵得很慘,這讓倉田先生覺得相當奇怪,畢竟像他那樣的人又沒有給社會添麻煩?

這張床從他兒童時期一直睡到到現在的中年……

「有次我在看深夜新聞的時候,聽到「嬰兒房大叔」和「嬰兒房大嬸」的報道,說是40歲以上還單身,沒有正職工作,靠著低收入住在老家的嬰兒房,也不給家裡錢的人……這不就是我嗎!我當下才驚覺原來自己被取了這種名字啊。」

「我很懷疑我有給誰造成麻煩嗎?我只是不結婚也沒有正職工作,然後住在老家罷了。何況我的家人也不覺得我這樣有什麼問題。雖然我家不算富裕,不過父母自己有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好準備,也會幫我付保險金和年金,不覺得有什麼痛苦。父母還對我說:『可以一直待在家,還陪孫子一起玩,我們謝謝你。』」

倉田先生的父母從來不會叫他趕快離家或趕快結婚生小孩,反而是鄰居喜歡說三道四。倉田先生讓更加覺得,嬰兒房大叔、嬰兒房大嬸的話題都只是無關人士的不懷好意。

「或許跟兩位姐姐很早就結婚生子有關,導致我媽也經常會被鄰居問:『正則還在住老家嗎?沒有對象嗎?』我媽都會笑著說:『跟其他人沒關係。』藉此岔開話題。」

「我以前不論是讀書還是運動的成績都很普通,也跟喜歡的女生交往過,但是對戀愛不是那麼感興趣。但是我覺得如果一個月都不工作那會感覺太閒,所以才選擇這種偶爾工作的方式,並不覺得收入太少或是有什麼困擾。反正興趣就是玩遊戲,也不會為了氪金去借錢,父母對我既沒有期待也就沒有擔心。」

「我只是想讓大家知道,我沒有給家人添麻煩,而且過得很舒適。如果硬要逼嬰兒房大叔離開家去求職,說不定還會因為壓力而走偏。當然我也知道這種生活方式沒有什麼值得稱讚的,所以不會推薦大家跟我一樣過生活,應該只有我家可以讓我這樣過吧。」

不難看出,這位大叔住在老家,沒有來自父母的壓力,也沒有聒噪的七大姑八大姨,打零工的收入也能滿足自己小小的興趣愛好,也不算傳統意義上的啃老族和宅男,全憑自己心情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

不戀愛,不結婚,不生子,不買房,有「包容他的父母和姐姐」,大叔自己非常滿意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所以即使年過40也沒有焦慮……

這樣的「嬰兒房大叔」在日本有多少呢?

這樣的「嬰兒房大叔」在日本有多少呢?

按照週刊朝日2019年的調查,約為300萬人左右,即使成年了還是跟父母一起住的單身人士(日本人成年之後一般都會搬出去自己住,結婚更是要搬走)

「嬰兒房大叔」折射出日本「不婚主義」人群飆升

在日生基礎研究所的天野馨南子女士新著的《用資料解讀〈終身不婚社會〉》一書中,便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解說。如今,日本的「不婚主義」漸成常態,終身不婚率(即50歲時還未結婚的人群比例)更是飆升不停。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所謂「50歲未婚率」以前又被稱為「終生未婚率」,也就是在日本人的觀念中:50歲還沒結婚的話,今後也不太可能結婚了。

根據日本國立社會保障和人口問題研究所2019年對未來人口的預測:2040年,日本單身人口(包括未婚、離異和喪偶)將佔總人口近一半,每三個男性中有一人終身未娶,女性每五人中有一人終身未嫁。

當我們提起「不結婚」,人們腦中最先浮現的就是「沒錢」。日本泡沫經濟崩潰之後,工薪族的工資就一直在下降。年收入和未婚率確實有非常緊密的聯繫:低收入男性為了經濟上更寬裕而選擇單身,女性則更願意嫁比自己收入高的男性。

結果出現了「男性收入越少越單身,女性則收入越高越單身」的現象。

」的現象

不過我們回顧本文倉田先生的介紹,更會發現造成「嬰兒房大叔」更主要的在於他那個包容他的父母「還要感謝他能帶著孫子玩」,尤其是他的媽媽還跟鄰居「跟別人沒關係」。因此造成「嬰兒房大叔」未必是因為收入少,更主要的原因還是「父母的溺愛,以至於孩子一直無法脫離父母的保護」,最終便成了嬰兒房大叔、大嬸。

因此在座的父母如果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變成日本那樣的嬰兒房單身壯士(如上圖還是上海版的日本記者採訪),還是早點讓他從小獨立,哪怕說讓他找對象談戀愛,提前成家或許都不錯,成家之後心思也就變為立業了。

話說三次元女友不比二次元的香嗎

話說三次元女友不比二次元的香嗎

生而為人,我們還是要為自己的人生賦予價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