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土木畢業後,單位要讓你去酒店爽一週?

即使離職多年,我那個幹過施工員的調音師朋友,仍然時常夢見自己正在三亞參加土木的入職培訓。他開始深感詫異,而後又認為理所當然。

當他妻子問他為何總在睡夢中傻笑時,他說,只因為夢見了一段不復存在的遼闊時光。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節奏,而在土木工程這一塊,上崗培訓就是它的巔峰。這就是說,不管你將來要在工地上經歷什麼,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學會享受。

以前在工地,他們幾個施工員,就經常互相吹噓自己的培訓經歷,有人說,早知道,吃完培訓的飯就跑路。講著講著,聽見外面力工搬運建材的幾聲吆喝,他們就會陷入沉默。

大多數單位,都把培訓地點選在大酒店,基本上除了吃,就是玩。朋友總結,這一招叫先禮後兵。

差一點的公司,一般選本地的酒店,但也要安排大床房,歌舞表演,還有領導致辭。好一點的,則去三亞或者雲南,你一進去酒店,前臺就問你要不要叫醒服務,搞得很像幹休所。

我這個朋友德陽建院畢業,常說母校是大專中的清華,拿個本科學位給他,他都不換。

但他說,他早已忘記當年工地監理與安全員的名字,當初毒辣的太陽也猶如幻影遙不可及,不過,他依然清晰記住,單位當初通知他去三亞培訓時,他手中的馬克杯不慎灑出八滴茶水,暈染了桌上的申請表。他講道,這是一切美好的開端。

大飛機,大房間,大電視,還有衝浪與泰式按摩……培訓的晚上,在同事們端著衝浪板出去後,他笑著說,「我就開始收聽貝多芬。」

後來,下了工地,項目兩年,他卻再也沒有聽過貝多芬。他的耳朵早已被商K灌滿小瀋陽的《兄弟》,猶如當年海風總是吹進他的標間。

他還記得,培訓期間,在一次尋常的夜間按摩中,技師問他,力道怎麼樣,他說再用力一點。技師說,那好。

後來有一次,他在工地板房裡睡覺,旁邊的鐵架床突然嘎吱作響,他便說,李工,小聲一點。同事說,王工,半年沒回家了,你忍一下。他說,那好。然後恍惚間,他就感到了一絲荒誕。

培訓期間,當然少不了領導講話。朋友坦言,聽領導講話,不是很舒坦,這是培訓唯一的缺點。

領導會講高樓大廈與奉獻的關係,會講吃苦耐勞的精神,講五大點,八小點,然後講下了工地以後,多數人都會步步高昇,後面考一建,做個項目經理,問題不大。

很多人信了,就熱烈鼓掌,他也在鼓掌。

他說,「但至少,那時的領導不會大半夜突然跑過來說,灰都到了,你們怎麼還在睡?」

酒店本身就是一個小社會

酒店本身就是一個小社會。

他們單位訂的一批房,剛好緊挨著一夥搞傳銷的團伙。那段時間,酒店的會議廳,一三五他們用,二四六傳銷團伙用。橫幅都用的同款,所以連佈景都不用換。

搞傳銷的來串門,別人問他,有興趣發財嗎,他說,我有正經職業,那人說,土木吧?我以前也是。然後就給他遞了一張名片。

他過去在總包當施工員,白天頂著四十度的天干活,晚上還要陪監理去商務KTV。他要備上一包中華分發給領導,而自己只能抽苦澀的利群。他說,有次,才跟不戴安全帽的電工打完架,就被同事拉去攔截偷鋼材的麵包車。

他說,在三亞的分享大會上,一個師兄上臺講道,工地不可怕,很多人幹了三年,連一塊皮都沒掉過,我們必須要平平安安上班,開開心心回家。他當時竟信以為真。

離開酒店的那天,他們一行人站在酒店門口拍照,當時好像有小孩正踢擊路邊的棕櫚樹,咚咚咚的,這聲音宛如多年以後,他提桶跑路,睏倦在歸鄉火車上時,聽見的那富有節奏的鐵軌碰撞聲。

我給朋友說,我不如把你的故事寫下來。他說,平凡人,不值得。我說,值得。他說,現在的日子都不好過,你要寫一點開心的東西。我說,那當然。

微博:@beebee-星球 知乎:beebee

beebee beebee星球 beebee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