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時代的伴奏者
在國內,大家都喜歡稱張國榮為「哥哥」,因為他顏值高實力強人品好,一生無黑料,總在用愛關心身邊的每個人,就如同哥哥一般;
事實上,在日本,也有一位如同哥哥般存在的姐姐,那就是 坂井泉水 。

或許有些00後對她並不熟悉,但喜歡看動漫的人想必都聽過她的歌聲。
她前後創作並且演唱了包括《灌籃高手》、《龍珠GT》、《中華小當家》和《名偵探柯南》等日本國民級動漫的OP與ED,每一首歌曲都堪稱經典中的佳作,是很多人青春歲月中不可或缺的美好回憶。

圖源:《名偵探柯南》
其中,《灌籃高手》的「赤木晴子」原型,就是她本人。
可以說,作為國民級動漫金曲的演唱者兼創作者,坂井泉水讓咱們國內許多人藉由動漫,從而喜歡日本音樂。
事實上,坂井泉水最為人知曉的身份,就是她作為日本著名搖滾樂隊ZARD的女主唱。自從1991年正式出道以來,以坂井泉水為核心的ZARD勢頭凶猛地創造了日本音樂界上的諸多記錄:
連續六首單曲問鼎日本公信榜;連續九張專輯收穫百萬銷量;所有作品累計銷量超過3763萬張;總銷量將近700多億日元……

這樣的成績,讓後來的歌手都難以企及。用今天的話來形容,坂井泉水和ZARD就是頂流中的頂流。
出道30年,即便到了如今,他們在日本的知名度也是非常高。

(圖源:OK MUSIC)
在很多人認知中,包括歌手、音樂人在內的公眾人物,都把公開露面當成家常便飯。更有甚者,無論有沒有推出作品,都愛上報搞新聞,以保持或者提高知名度。
但坂井泉水完全相反。
作為頂流,她和ZARD非常低調和神秘,甚至曾經一度成為「東京都市傳說」,被坊間瘋傳為「幽靈歌手」、「幽靈樂隊」、「這個樂隊其實並不存在」。
截止2007年坂井泉水因病逝世為止,她一生只在公眾面前露面7次。
正因為如此低調與神秘,日本某雜誌曾經做過一次名為「最想見到的人」的調查,坂井泉水和ZARD以超過5000萬的票數排名第二,僅次於當時的明仁天皇。

關於「為什麼不願意露面」,坂井泉水生前曾正面迴應過:
「不擅長面對鏡頭和公眾,更沒法在短時間裡很直接地跟人說話。」
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坂井泉水在鏡頭前會稍顯不自在、會躲閃鏡頭。而如今我們見到她那些神態自然、明媚美麗的照片,都是來自身邊工作人員的偷拍。

她不願意露面、不愛濃妝豔抹,總是素顏示人,也與她成長道路上的一段「黑歷史」有關。

從房產社畜到水著模特
坂井泉水原名為「蒲池幸子」,1967年出生於神奈川縣平冢市,自幼就熱愛音樂。
音樂是她最愛的朋友。她從小就喜歡唱歌,每次她唱歌的時候,母親就會用手風琴在一旁伴奏。後來母親見她對音樂擁有很大的興趣,便讓她去學習鋼琴。
坂井泉水的青春歲月正值日本經濟飛速發展時期。那時年輕人都愛聽The Beatles,以及視John Lennon為精神領袖,她也是其中一位小迷妹。
因為對John Lennon的熱愛,她在初中就加入了吉他社,在撩撥六絃之中,內心植根了「愛與和平」的種子,這顆種子後來也成為她音樂中最為豐富的特質之一。

同時,她也是一位運動少女,在運動上頗有天賦。初中時,她的田徑短跑項目創造了縣級的記錄;高中時,加入網球部,成為校園風雲人物。
在敏感細膩的青春時期,坂井泉水也對詩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很喜歡和歌詩人石川啄木。從那時開始,她總會隨身帶著筆記本,記錄當下自己的心情與感覺,在後來這樣的習慣給她帶來了許多創作上的靈感。
大學畢業後,坂井泉水很希望能在音樂界大展拳腳,然而卻四處碰壁,第一次體會到人生的艱難。
無論是樂隊或者和音,沒有人想要她的加入。迫於生存壓力之下,她只好先找份工作,在一家房地產公司裡工作了兩年。
坂井泉水的這段社畜生涯,正值日本泡沫經濟前後,她親身目睹過社會百態、人生的悲歡離合,這一切後來都在她的作品中有所體現。

1988年,下班後的她被「星塵」事務所的星探發掘之後,就以本名「蒲池幸子」,作為模特出道。
當時她認為這樣能夠往自己的音樂夢想更接近一些,沒想到卻成為了自己後來被抨擊的一段「黑歷史」。
在這段模特經歷中,她被要求拍攝各種大尺度的水著照片,也被要求參加各種選撥,包括卡拉OK皇后等,更被要求成為衣著清涼的賽車皇后。

因為年少不懂事,她簽了合約,不得不在鏡頭前無條件地服從攝影師對自己的擺佈,其中不乏男性視角的凝視,所以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後來她非常抗拒在鏡頭前出現。

即便很抗拒鏡頭,坂井泉水依然非常熱愛音樂以及歌唱。
如同沒有靈魂的扯線玩偶的生活並沒有磨滅坂井泉水心中的音樂夢想。1990年,B.B.QUEEN公開選拔和音。

坂井泉水如同看到一絲希望,便主動報名參賽。即便還是一如既往地落選了,但是這次她遇到了改變了自己一生、人生中重要的伯樂——長戶大幸,他是B’Z 、TUBE的製作人,在音樂界頗具影響力。
長戶非常欣賞她的歌聲與才華:
「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我問她想做什麼樣的音樂。她立刻回答‘搖滾樂!像浜田麻裡或者Ann Lewis那樣,做出朗朗上口、在卡拉OK也能唱的搖滾樂。」
於是長戶決定以她為中心,組成搖滾樂隊ZARD,從此「坂井泉水」代替了「蒲池幸子」,開始了作為搖滾女主唱的燦爛人生。

從搖滾女主唱到國民歌手
1991年,初出茅廬的ZARD以單曲《GOOD BYE MY LONELINESS》正式出道,很快就創造了新人出道曲就闖進公信榜前十的記錄,單曲銷量為25萬張。

(攝影:菊地健志)
《GOOD BYE MY LONELINESS》是非常硬朗輕快的流行搖滾曲風,略顯青澀卻飽含熱情,加之主唱坂井泉水本人長相恬靜、氣質溫婉,與搖滾曲風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感,ZARD很快就收穫了一大幫死忠樂迷。
1992年,勢如破竹的ZARD在日本金唱片大賞中獲得「年度最佳新人歌手獎」,首張專輯《HOLD ME》銷量更突破百萬。
與當時精緻的打歌服與豔麗的妝容不同,坂井泉水一直都以中性打扮和全素顏示人。牛仔套裝、一件亞曼尼男裝襯衫,再加上一頭黑色長髮,成為搖滾女主唱後,她的形象非常樸素,就連口紅也很少塗。
事實上,製作人長戶是在有意淡化坂井泉水的外貌。

他考慮到男性粉絲會因為害羞、女性粉絲會敬而遠之,而不買唱片,所以與坂井泉水商量之後,綜合讓她感覺最舒服自在的打扮,才讓她一直都以這樣「比中學教師更加保守」的穿搭示人。
「我希望她能成為‘活在平成時代的昭和女性’。不追流行、不化妝、不戴首飾,也不修眉毛,髮型自始至終。這一切到最後都沒有改變,我認為這是她能夠不斷創作出暢銷曲的原因。」
坂井泉水也將原本放在穿搭上的精力全部傾注在音樂創作上。
「每個人都有獨屬自己一套的語言系統,一生都不會有特別大的變化。我認為每個人都是這樣,要麼向外傳達,要麼深藏內心。
健談的人會用語言表達自己,而不太健談的人應該是經常在和自己相處、自我傾訴。把情感放在作品裡,通過作品表達自己。」

音樂、歌詞,就是她的語言,是她傳遞情感的方式。如同拼圖一般,她將語言用在了旋律之上。
坂井泉水在ZARD樂隊成立之初就展示了自己在作詞上的非凡才華。ZARD的詞基本都是她一手操刀。她的歌詞是ZARD的靈魂,也是ZARD音樂中重要的精氣神。
她會先聽DEMO,然後選取最有感覺的曲子作詞,以保證音樂與語言交融時的藝術美感。

(坂井泉水手稿)
她非常重視歌詞,所寫的歌詞細膩溫暖、直抒胸臆,沒有任何華麗辭藻的修飾。富含意境、故事性,能夠在很短時間給人勇氣與力量。
「與其說ZARD在描述平成年間的昭和後期世界觀,不如說坂井泉在寫自己真實的一面。」
坂井泉水早期的詞作多為以女性視角表達自身的愛情觀,講述女性成長的歷程,飽含人生哲理與詩意。後來的詞作擴展到人生夢想,反映社會現象,首首都充滿正能量。
在她的詞作中,也體現了自身的女性特徵。
日語一般都在句末表現出個人的特徵。譬如,「そうだぜ」是男性、「そうじゃ」老年人專用,坂井泉水的歌詞有很多都是女性特有的表達方式,譬如在著名作品《負けないで》裡,她就愛用「~でしょ」、「~ね」、「~わ」等。

坂井泉水女性特徵的詞作加上ZARD男性特質的曲風,使得樂隊獲得了超越性別的廣泛階層的支持。
除了自身樂隊之外,她也曾為多位歌手作詞,數量高達150多首,其中就包括寫給鄧麗君的《與你共度今生》。
坂井泉水的唱法也配合歌詞,將音樂更好地傳達到人的內心。

她的聲音如同名字般清澈明亮,如同一汪清澈的泉水。她的音程非常穩定,在和聲之下也能夠發揮完美嗓音。在演唱中,她擁有演歌般的格調感,娓娓道來訴說著情緒,讓音樂永不褪色。
據工作人員透露,坂井泉水在錄音時很喜歡使用於1950年製作、由德國或者奧地利生產的真空管麥克風,這樣聲音會慢慢柔和地擴散開來。
即便一出道就憑藉才華和實力贏得樂迷的喜愛,但坂井泉水的音樂道路並沒有外界想象得順遂。內憂外患,曾一度導致她身心疲憊。
以她為核心的ZARD成立後,除了她,成員一直都在變動。支離破碎的團體並沒有澆滅她的音樂熱情,她選擇獨自一人扛起了整個樂隊,日以繼夜地工作,創作出一首又一首的佳作。

(圖源:Being)
當時正值日本最為黑暗的時期:日本民眾處在泡沫經濟的陰霾之下,「土地神話」破滅、股市崩盤、經濟低迷、中小銀行破產、失業率增加、自殺率上升,接連不斷的打擊讓日本人對人生徹底失去了信心。
1993年ZARD推出一曲《負けないで》(不要認輸)給予了人們最大的鼓舞,撫慰了人們內心的傷痛,坂井泉水的輕快激昂的歌聲給予他們最強的力量。
《負けないで》成為了日本第一勵志歌曲、日本第二國歌,後來更被選入高中音樂教材。無論是後來的阪神大地震亦或是東日本大地震,坂井泉水的歌聲總能為處於困境中的人們帶來希望。
所謂「時代造英雄」,ZARD憑藉《負けないで》紅遍全日本,但人紅是非多。與此同時,一向低調內斂的坂井泉水也被媒體挖出人生唯一的「黑歷史」——模特時期拍攝的照片。

素顏朝天的她竟然有如此妖嬈性感的一面,某名人甚至在電視節目上大言不慚「泳裝模特都能當歌手真是日本音樂界的不幸啊。」
她聽後大受打擊,為此擱置了原本計劃好的演唱會。
直到1995年,她才回應這系列事件。在這年發行的專輯《FOREVER YOU》中,她唱道「年輕時比別人更加好奇/對過去不後悔/因為青春一去不返」

經歷內憂外患之後,她帶領ZARD開創屬於自身的音樂時代。
1996年推出單曲《MY FRIEND》,作為《灌籃高手》片尾曲,成為一代代動漫愛好者心中永恆的經典。
由於《MY FRIEND》的大熱,很多動漫主動邀請她創作。自此之後,ZARD頻頻推出動漫金曲。
1997年,《DON’T YOU SEE!》 成為《龍珠GT》片尾曲。
1998年,《不能呼吸》成為《中華小當家》片頭曲。
1998年,《轉動命運之輪》成為《名偵探柯南》主題曲。ZARD由此成為柯南的「御用樂隊」,ZARD創作了為柯南創作了包括OP、ED在內的九首作品。

其中,《轉動命運之輪》前後共修改了25次。可以說,坂井泉水視每首歌為新生命,併為此拼盡全力。
但也正是這樣為音樂拼盡全力,坂井泉水的身體埋下了嚴重的隱患。

永遠溫暖的姐姐
在ZARD剛出道時,由於坂井泉水當時還留著幾個模特事務所簽約的工作,因此她每次錄音到凌晨後,早上都要坐第一班電車去工作。
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很久。再加上她日夜顛倒的工作方式,讓身體負荷越來越嚴重。

從1999年前後開始,坂井泉水開始感到身體上的不適,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即便如此,在1999年到2005年這六年裡,她佳作頻頻,推出的14張單曲都闖進公信榜前10位。
1999年,ZARD舉辦了成立以來的首場演唱會;2004年,ZARD舉辦了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演唱會,由於太過火爆,便從原定3場追加到11場。在期間,坂井泉水的身體進一步惡化。
2006年,坂井泉水正在拍攝以婚禮為主題的歌曲《ハートに火をつけて》的MV,在這個MV中,她人生第一次穿上了婚紗,與音樂相戀、結婚。

然而在拍攝完這支MV後,她就因為腹部劇烈疼痛而入院,後來經檢查罹患子宮頸癌,在同年6月摘除子宮的手術後,繼續休養。
在她休養期間,她依然在進行新專輯、新演出的安排,並且在母親攙扶之下,完成了新歌的錄製。

在病床上,她依然堅持創作,將自己的心情和人生感悟寫在筆記本上,並且以此為靈感創作成詞。後來,在她的遺物中,人們發現了有大量的手寫詞,300多首沒有進入錄音的完整詞作。

大家都在等著她的迴歸,但後來的事情徹底讓大家心碎。
即便她積極配合治療,但癌細胞仍然擴散到肺部。
2007年,坂井泉水於散步後準備返回病房,因為雨天路滑不小心從樓梯摔落,導致腦部重創,經搶救無效,於5月27日逝世。
她的逝世震驚了整個日本,很多人都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
坊間更瘋傳她是自殺,對此,製作人長戶表示「在她去世前兩天,還跟她約好出院後去錄音。當時的她非常期待。所以,這只是意外。」
坂井泉水逝世的一週後,她生前最後一張精選專輯直接從排名300飆到榜首。2007年6月26日,包括大黑摩季、織田哲郎等知名音樂人參加了她的追思會;6月27日,在高溫之下,超過四萬歌迷到場共同懷念她帶給大家的溫暖與力量。
坂井泉水去世後,人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紀念她。
2014年《柯南》TV版主題曲,是坂井泉水的遺作《GLORIOUS MIND》,這是她在病床上所寫,即便惡疾纏身,但她依然對人生充滿源源不斷的熱情:
「盡情哭一場,將昨天之前的事全部忘掉。」

(攝影:菊地健志)
正如她的摯友大黑摩季所言,「一直都是泉水給我鼓勵,她是一個非常善良和溫柔的人。」
據身邊好友透露,她私底下為人大大咧咧、愛開玩笑,喜歡看國會答辯,擁有一個有趣的靈魂。

在無論好的壞的作品都爭相造勢的如今,難怪大家更加懷念坂井泉水。她一生沒有任何醜聞和緋聞,更無所謂的黑歷史,不靠任何炒作營銷,用心通過音樂鼓勵人們勇敢地面對人生中的困境,是一個時代的伴奏者,更是我們心中永遠溫暖的姐姐。
而當生活被各種不順利困擾時,大家會更加願意聆聽坂井泉水的音樂,因為在另一個世界的她依然通過音樂陪伴著我們,給予我們力量:
不要認輸,目標就在前方。
無論距離多遠,我的心都會和你一起。

參考資料:
ラジオ関西トピックス,「意外と男性的」「國會答弁が好き」ZARD・坂井泉水の知られざる素顔と製作秘話 側近の音楽ディレクターが明かす
ORICON NEWS,若い世代も惹きつけるZARDの世界観 サブスク解禁で歌詞の魅力再発見
OK MUSIC,『揺れる想い』に遺る、ZARDが時代を超えて愛される理由
THE PAGE,デビュー25週年アルバムが1位! 急逝から9年のZARDが愛される理由
Yahoo!ニュース 特集編集部,ありふれた言葉だからこそ強く尊い―― 沒後12年、人々の魂を揺さぶり続けるZARD・坂井泉水の世界
REAL SOUND,ZARD 坂井泉水が殘した永遠の輝き デビュー30週年、リスナーを支え続ける國民的歌手の功績
除特別標註外,圖片均來自網路